上學期七年級生物學教學計劃
**-**年七年級生物學上冊教學計劃
海口市三江中學
本學年我擔任七年級五個班的生物課教學,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特制定七年級生物學上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關注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初一教材內容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細胞”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觀察實驗和探究活動,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創設學習的問題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識,真正讓學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進而領悟生物圈對于人類來說是多么重要的。與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觀的關系,就是人類的生存需要從生物圈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使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1.教師轉變觀念,深入鉆研課程標準,教材,教師用書,熟悉教材內容和特點;利用互聯網及時獲取教學資料,掌握教學動態,學習新教法,使自己能夠靈活自如的開展新教材教育教學。通過生物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學習,改變教法與學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轉變過去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新教材的學習中,參與到教材的‘活動’、‘演示’、‘探究學習’實驗等學習活動中來,展開討論,發表不同意見和建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如多媒體課件等;聯系實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開展生物學“小活動”,“小實驗”,掌握一般的花草栽培與管理,豐富教學內容,擴大學生學習范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逐步培養學生應用生物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的能力。
4.抓好教學常規:認真備課,上課,講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開展小組討論學習,參與性學習,互助學習;精講精練練,認真批改作業,作業課堂完成;適時開展檢測,了解教學效果,收集學生學習反饋信息;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習復習。
篇2:七年級備課組生物期中考試教學質量分析表
七年級備課組生物期中考試教學質量分析表
試
卷
分
析
一.這次七年級生物科期中考試的題型有二大類:選擇題40分和非選擇題60分共100分。考查范圍是第一,二單元。分值分布以下:
1.第一單元40分:第一章4分,第二章36分其中第一章中調查的方法,第二章中生物圈的范圍和生態系統的多性性未考查到。
2.第二單元60分:第一章52分,第二章8分,其中第二章中單細胞生物內容試卷中未涉及到。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次考試重點考查第一單元第二章和第二單元第一章內容。
二.這次考試內容最大特點是實驗題占了很大比重,達45分之多。
1、顯微鏡的操作如選擇題6,8,11,16題,非選擇題21題共13分。
2、裝片制作和觀察有選擇題9,10,13,14,非選擇題22題共18分。
3、對照實驗有選擇題有12題,非選擇題26題共14分。
成
績
分
析
考試很不理想,無論是實驗班,平行班,普通班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都普遍偏低。實驗題在這次考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學生丟分最多的是實驗題。
存在
問題
及
原因
1.這次考試學生丟分最多就是實驗題,而實驗操作在有些學校因為實驗室硬件條件設施不完善,加上生物不是中考科目學校也不重視沒有配備專職的實驗員,初一生物期中考試內容多,又恰逢新生軍訓、國慶長假擠占了課時本來就少的生物課,有時候本來應該是學生人人動手練習的顯微鏡操作實驗,我們的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這節課便成了老師課堂的簡單演示,"講實驗",真的很無奈!長期以往,這種授課方式不但害了我們的學生也害了我們的生物教學。
2.其次學生丟分的原因還有對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書寫表述出現錯誤。如非選擇題24.(2)題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非選擇題25.(4)題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中食物鏈都出現了書寫錯誤。
3.識圖和看圖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如非選擇題23細胞的結構填圖。
改
進
措
施
1、按照生物課標要求實驗課盡量安排學生動手操作,爭取學校的支持盡量排滿排齊。
2、某些實驗如受條件限制制約,可以改為課堂演示或多媒體展示,重點講解實驗技能和實驗原理。
3、針對實驗課考點和考試方向,輔以導學案練習,爭取每個學生對每一個實驗操作技能和原理摸熟摸透。
4.注重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書寫表述練習,通過練習不斷地完善教學中出現的不足。
5.加強識圖和看圖的練習,作業可以采用實物投影,師生共評的方式完成。
篇3: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生物上第三單元檢測試題
20**-**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三單元檢測試題
班級:姓名:得分:
一、選擇題
1、我們日常食用的大米主要是水稻種子結構中的()
A、胚芽B、胚根C、子葉D、胚乳
2、植物生活需要多種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A、碳、氫、氧的無機鹽B、氮、磷、鉀的無機鹽
C、鈣、鐵、鋅的無機鹽D、磷、硫、鎂的無機鹽
3、玉米種子我菜豆種子都有的結構是()
A、種皮和胚乳B、種皮和胚C、胚和胚乳D、種皮、胚和胚乳
4、葉是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以下對葉的相關描述,錯誤的是()
A、葉片闊而扁平,有利于進行光合作用B、葉表皮上有氣孔,是氣體交換的門戶
C、葉脈具有支持和輸導作用D、海綿組織葉肉細胞中含有的葉綠體比柵欄組織葉肉細胞中的多
5、無土栽培是指()
A、把植物直接栽培在人、畜的糞尿中B、直接將植物施無機鹽的栽培方式
C、不需要給植物施無機鹽的栽培方式
D、把植物栽培在按植物需要的無機鹽種類、數量和比例配制的營養液中
6、夏日,當你走進翠綠的果園,頓感空氣清新濕潤,這得益于綠色植物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D、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
7、下表是“探究子葉的不同處理對花生幼苗發育的影響”的實驗結果:
組別子葉處理株高(cm)主根長度(cm)須根葉片數
a組保留兩片10.118.25發達26
b組保留一片7.214較發達19
c組去除兩片0.83.8極少9
由此分析可知:()
A、該實驗的實驗組為a,對照組為b和cB、該實驗的實驗組為a和b,對照組為c
C、該實驗的實驗組為a和c,對照組為bD、該實驗的實驗組為b和c,對照組為a
8、魚缸里經常要放一些新鮮的水草,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魚缸內二氧化碳的含量B、新鮮水草可以美化魚缸
C、水草是魚的重要餌料D、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魚缸內氧氣的含量
9、在根尖的結構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區B、伸長區C、分生區D、根冠
10、下圖表示大豆種子的形成和萌發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大豆種子的受精卵中貯存有遺傳物質B、大豆種子的營養成分主來自于上圖中的①
C、上圖中的②表示大豆種子的形成過程D、大豆程了萌發需陽光,氧所和適宜的溫度
11、在移栽一些樹木時,綠化工人往往去掉一些枝葉,個別還采取遮陽措施,這主要是為了降低植物的
A、呼吸作用B、蒸騰作用C、光合作用D、吸收作用
12、以下是某同學幾個實驗的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在玉米種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藍色的是子葉
B、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時,要對實驗材料進行暗處理
C、低倍鏡下觀察到細胞物像模糊時,可轉動轉換器成高倍鏡進行觀察
D、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可用一只鼠婦重復多次實驗
13、某校門口有一棵古樟樹,樹心已經朽爛成一個大洞,變成了一棵空心樹。可是,這棵古樟樹在大家的保護下這是照樣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由此推斷,朽爛掉的樹心是這棵古樟樹的()
A、全部韌皮部B、部分韌皮部C、全部木質部D、部分木質部
14、在溫暖的環境中久放的黃瓜會逐漸變得萎蔫,重量明顯減輕。其主要原因是()
A、黃瓜細胞被周圍的細菌侵蝕B、黃瓜細胞已停止了光合作用
C、黃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機物D、黃瓜細胞停止了正常的生長、分裂和分化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5、(16分)某生物學習小組想探究種子萌發所需的外界條件,于是選用一定數量、同一品種的、具有萌發能力的小麥種子,用五個培養皿做了正確的探究實驗,其條件、結果如下表:
1號2號3號4號5號
空氣充足無充足充足
水分適宜無適宜適宜
溫度25℃25℃25℃0℃25℃
光照有有有有無
結果萌發不萌發不萌發萌發
請分析上表,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2號培養皿的水分條件應該是,3號培養皿的空氣條件應該是,4號培養皿的實驗結果是。
(2)此探究實驗設置的對照組是號。1號與2號對比,實驗變量是;1號與3號對比,實驗變量是;1號與4號對比,實驗變量是;1號與5號對比,實驗變量是。
16、(12分)桃是常見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下圖是桃花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
(1)圖中構成雌蕊,花粉位于中。(填序號)
(2)花粉從花藥中散發出來落在柱頭上的過程叫。
(3)圖中能發育成果實的部位是;能發育成種子的部位是。(填序號)
(4)如果一棵桃樹上能結出多種品種的桃,則采用的處理技術是。
檢測,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