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小學第二學期綜合實踐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綜合教研組將深入貫徹新課程精神,結合綜合實踐學科自身特點,以教學常規達標為契機,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更新傳統教育思想觀念、落實新課程理念為重點,穩步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組的教學水平,通過扎實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繼續加強“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研究,突出學科特色,規范課程,推進課程發展。
二、工作要點:
1、轉變教育觀念
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指導綱要》的規定,結合教師的特長及學校實際條件,建立以“創新”為主的協作體教研活動,并在教研活動和教研課中得到體現。
2、組織教研活動。
本學期打算開展全體綜合實踐活動輔導教師基本功競賽,并組織二次聽課評課活動,選兩位優秀教師進行活動展示。
3、開展業務學習交流活動。
充分利用網絡合作平臺,定期登陸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網站進行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和常規互督。
4、撰寫案例、論文
針對學校教科室工作計劃,在教研工作中,加強案例及論文的撰寫研討工作的力度,力求提高教研組成員的案例及論文的撰寫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一)指導落到實處: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在以往的檢查中,發現在實踐中,老師們偏重活動形式,忽略具體活動方法的指導;偏重活動過程與階段,忽略活動的具體落實程度;偏重書面的方案完成,忽視過程性資料的積累;主題活動往往浮于表面,缺少深度。因此,對教師的指導必須細化。
1、指導的內容加以細化
(1)具體指導方案、設計:主題來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
(2)指導明確具體任務:指導如何選擇主題,指導查閱文獻資料,需要哪些資料?等。
(3)指導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科學評價。
2、拓寬指導途徑
(1)推出兩節全校性的研討課,提升老師的課程意識。
(2)學習省里發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用書,為老師提供更多的資料。
(3)定期召開教研組會議,指導老師開展課程實施工作。
(二)管理落到實處
在以往的檢查中,方案的設計組內共享的較多,教師獨立思考的案例不多。為了能防止這些情況的發生,有必要細化下列管理:
1、細化管理制度
(1)制訂實施計劃:
(2)建立隨堂聽課制度,將該課程列入七認真檢查和考核的項目。
(3)提倡集體備課制度。
(4)加大獎懲制度
2、細化研討制度:
(1)推出兩節全校性的研討課形成慣例:每次活動定時間、定人員、定研討重點,面向全校開放,及時作好活動的總結、評價和記錄。同時,要求每位老師圍繞本課題認真撰寫案例和論文,及時總結經驗。
(2)年級組兩周一次研討形成制度,爭取每學年每位老師在組內上一節研討課。
3、使用好活動手冊:在使用手冊中增加教師必須積累的過程性資料樣張紙,如:學生活動日記、學生搜集的資料卡、學生調查表等。
4、細化學生評價:為了完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設計每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評價記錄表和勞動與技術成績評價表。注重形成性評價,讓學生在課堂觀察、開放作業、專題匯報、個案調查、實際操作等評價過程中互相評價,讓家長、社會力量參與評價。
篇2: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十字繡是一種起源于歐洲的手藝,具有悠久的歷史,廣泛流行于歐洲和美國以及亞洲等國家和地區,由于它是一項易學易懂的手工藝愛好,因此流行非常廣泛,受到不同年齡的人們的喜愛。近年來,十字繡來到了中國。在中國這個傳統的刺繡大國,更加深受人們的喜愛。你只需花一點點時間,一點點的耐心,再加上一點點信心,就能完成一幅令你自己也覺得很有成就感的十字繡作品了。
一、課程目標
1、了解十字繡是古典、時尚與美的結合,一切著眼于自己的美麗和自己所追求的美麗,親身體驗刺繡藝術的迷人魅力,以及給現代家居裝飾所帶來的巨大變革。
2、通過縫制“十字繡”,來鍛煉手的靈活性,同時發展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對美的品位。
3、了解“十字繡”不僅可以悅性怡情,還可以大大滿足自己的成就感,繡品作為親手制作的禮物送人是最佳的傳情達意的方法,也是最值得珍藏的。
二、課程內容
1、了解“十字繡”的起源十字繡起源于歐洲,最初是在宮廷中風行,后來傳入民間。18世紀中期逐漸產生了一些商業組織對它進行不斷加工和完善。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它在國外已經演變為一項涉及多行業的產業。十字繡可以用于很多場合,如:工藝品、家居、裝飾等,同時也可以自娛自樂,體現出個人風格。
2、熟悉十字繡的基本材料。十字繡的基本材料是刺繡線和特殊工藝制作的網格面料,只要有設計圖稿并掌握基本的刺繡方法就可以進行。
3、掌握十字繡的基本方法。十字繡的繡法非常簡單,只需根據設計圖稿在網格面料上將線通過十字交叉的方式穿過網格即可。由于已經有幾百年的發展,各種顏色的刺繡線被人們編上了號碼,每幅圖案都被設計師作了特殊處理,每張設計圖稿都是按照線號來制作的。即使是很復雜的圖案,只要按照設計圖稿的位置選用適當的線進行刺繡即可完成。
4、引導學生在欣賞各種“十字繡”作品的同時對十字繡進行創新設計。十字繡可分:卡通類、人物類、風景類、花卉類、動物類等……
三、課程實施建議
1、教師在輔導學生實際制作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作品的構思和制作上,要啟發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創新,科學合理。
2、在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應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協作的關系。
3、在講授技巧時,要熟練演示,步驟清晰,講解透徹,點撥精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去完成。
4、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傳授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這些方法要有非常鮮明的實踐性,要學以致用,盡可能地把理論和知識轉化為能力。
5、要注重學生在學習中是否積極參與,在創造過程中他們合作是否成功,在原有的基礎上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實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6、讓學生欣賞大量的優秀“十字繡”作品,是學生開闊眼界,陶冶情操,提高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活動安排
第二周
了解十字繡的文化歷史十字繡的成品欣賞
第五周
十字繡的品牌與種類十字繡的材料和工具
第七周
全針繡半針繡
第九周
四分之一繡四分之三繡
第十二周
回針繡勾邊
第十四周
十字繡的基本技巧十字繡的保管
第十七周
十字繡繡布、繡線、繡針的挑選如何識圖
第三周
學繡十字繡
第六周
十字繡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第八周
學繡十字繡(請專業人士指導)
第十三-十六周
互幫互學完成十字繡
第十七周
作品展總結體會
篇3:學年第一學期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必修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課程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三、工作目標
1、課程落實。每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落到實處;要積極利用“香榧之鄉”、稽東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等資源,打造“山娃子”品牌,建立一支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
2、各校應穩步實踐,形成模式。教師依據主題,放手讓學生實踐,使綜合實踐活動有聲有色,初步形成:“確定主題,搜集信息,匯報整理,定向研究,制定計劃,社會實踐,資源共享,交流展示,拓展延伸”的活動模式。
3、積極開發校本資源《山娃子攝影》,鎮中心小學有專業的攝影老師,成立以楊副校長為主的專業攝影老師隊伍。使校本課程立足于學生的需求、社會的需求并形成本校特色。
附:主要工作設想(鎮各小學可根據當地資源開展活動)
(一)、山娃子學攝影
紹興縣稽東鎮中心小學位于稽東鎮竹田頭村,學校沿著“素質教育為基礎,藝術教育創特色”的辦學路子。其中以“山娃子攝影藝術教育”為主的學校特色教育工作更是名聲遠揚。學校先后被命名為“紹興縣山娃子攝影藝術學校”,“紹興縣素質教育特色基地”,“浙江省少兒攝影研究基地”,“理光攝影學校”。稽東鎮也成了遠近聞名的“浙江少兒攝影之鄉”。
學校積極開發校本教材《山娃子攝影》,成立以副校長為主的專業攝影老師隊伍。校本課程立足于學生的需求、社會的需求并形成特色。
(二)、山娃子看綠色稽東
稽東鎮多高山峻嶺,常年云霧繚繞,山水風光異常秀麗,為“浙江省香榧之鄉”、名茶之鄉,現已開辟多處旅游景點。
通過秋游活動,組織開展了山娃子看“越峰千年香榧園區”、“月華山風景區”、“許行山有機茶現代園區”、“十里鵝湖”、“山野石國――雪竇嶺”、橫路崗盤山公路、“生態稽東一日游”等活動,感受家鄉的秀麗風光。
活動后,學生把自己在游綠色稽東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用照片、文章為各處景點制作宣傳資料,在計算機教師的指導下制作網頁,在網上進行宣傳展示,為家鄉的旅游事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山娃子訪生態農莊
稽東小學現有“山娃子農莊”―天鵝養殖基地、“山妹子農莊”―吊瓜種植基地、“山娃子香榧園”―香榧栽培基地等勞動實踐基地。
這些基地為推進稽東綠色農業,促進當地經濟增長發揮了很大作用。
學校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定期開展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在基地技術人員和老師的指導下,聽取香榧、吊瓜子的栽培技術知識,天鵝的養殖方法介紹。為栽培基地收摘香榧、吊瓜子,學習香榧的嫁接和施粉。
在勞動實踐中,同學們盡情地交流勞動成果,分享勞動的收獲,體驗“豐收”的喜悅。活動不僅使同學們進一步領會了“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深刻內涵,還鍛煉了同學們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培養了同學們正確的勞動觀念。深深感受到家鄉作為“中國香榧之鄉”的獨特魅力。
(四)、山娃子學“革命精神”
一是學習“高陽精神”。
高陽村位于稽東鎮龍峰大山上。組織當地學生參觀高陽精神陳列館,聽取村支書的高陽精神事跡報告,深刻體驗高陽人民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創業、開拓精神,把高陽精神融入到學習之中。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知道高陽人如何與窮山惡水作斗爭,自強不息、頑強拼搏以及高陽村歷任干部的先進事跡。隨后,進村入戶,走訪了幾個農戶,聽取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
二是學習“商阿大”革命精神。
在平凡的村支部書記崗位上,在紹興縣稽東鎮偏僻山區一個落后小山村的艱苦條件下,商阿大同志以一名共產黨員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堅強的黨性,吃苦耐勞的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帶領山區人民創造財富,為山區人民送上了溫暖,卻沒有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謀取一點私利,身后也沒有給親人留下任何物質遺產。他以自己的所作所為,生動地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全市人民心中樹起了一座豐碑,也贏得了家鄉稽東鎮止步坑村廣大村民的信任和愛戴。
通過電視專欄、實地參觀陳列館、黑板報、橫幅、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通過活動,進一步弘揚“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商阿大精神,使同學們受到教育。
(五)、山娃子護“小舜江”源頭
稽東鎮位于小舜江源頭,水庫的主流北溪、南溪穿境而過。那么小舜江水資源污染是不是離我們很遙遠呢?我們要求學生實地去考察一下身邊的水資源情況通過活動,對于小舜江水資源的現狀問題以及如何保護水資源有更深入的理解。通過活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明確大家應該保護水資源,初步形成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界觀。
(六)、山娃子探村落文化
村落文化是民間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是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但是,由于村落文化散布在民間的這一特殊性,缺乏有力的保護措施,多是自生自滅,隨著時代的變遷,村落文化的消失也越來越快。
稽東有著悠久的歷史,曾留下許多有關堯、舜、禹三位古代圣君及堯妃的歷史蹤跡和傳說,探古村落文化活動實地考察了大禹后裔村―冢斜古村落、堯郭堯王殿遺址、永興公祠(唐書法家虞世南祠)、銅勺柄山堯妃墓等古跡,通過收集民間歌謠、民間故事、民間傳說、拍攝古臺門古村落遺址等。把采風文章、照片等制作成展板在全鎮校園巡回展出,讓散落的珍珠從鄉間的泥土中一顆顆發掘出來,串成一條條美麗的項鏈,展現熠熠光華。使全鎮學生了解稽東悠久的歷史文化,從而更熱愛稽東這一方熱土。
稽東綜合實踐組胡偉聰
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