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年度下期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下教學計劃表

學年度下期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下教學計劃表

2024-08-01 閱讀 1334

最新資料**/**學年度下期任課教師唐麗娜周次內容教學目的識字1識字2識字3識字4練習1通過本單元識字教學,讓學生會寫字,通過朗讀詞串積累詞匯,了解一些體育運動知識,通過學習象形字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來歷。1、春筍2、雨點3、小池塘4、春到梅花山5、草原的早晨練習2這是一組描寫春天的課文,通過學習課文學會本單元生字,了解春天的特點,從而熱愛春天。6、蘑菇該獎給誰7、騎牛比賽8、大松樹和小松樹練習3通過課文學習,學會本單元生字,讓學生懂得刻苦努力,從小打好基礎,是做人的根本。9、吃水不忘挖井人10、他得的紅圈圈最多11、奶奶的白發12、陳毅探母13、好學的爸爸練習4通過課文學習,隨文學習本單元生字,感受課文贊美的各種親情和情感,懂得感恩,學會做人。識字5識字6識字7識字8練習5通過本單元學習,學會本單元生字,初步認識會意字、形聲字,掌握形聲字構字規律,積累詞匯。十一十二14、鮮花和星星15、放小鳥16、這兒真好17、世界多美呀18、月亮和云彩練習6通過本單元課文學習,學會本單元生字,讓學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對學生進行益智教育。十三十四19、三個小伙伴20、螞蟻和蟈蟈21、古詩兩首練習7通過學習課文隨文識字,讓學生懂得團結協作成就大事及“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道理。十五十六22、司馬光23、魯班和魯板24、烏鴉喝水25、詠華山26、小松鼠找花生果通過學習課文隨文識字,對學生進行益智教育。十七十八總復習復習所學知識,掌握課文和生字。計劃表,教學,語文

篇2:小學一年級語文自助開放式課堂教學反思

“自助開放式”課堂分為兩方面:“自助”和“開放”。“自助”要求孩子自主學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簡言之就是學會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孩子獲得知識的渠道也應是多種多樣的,這和新課標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一致的。

我在教一年級漢語拼音《b、p、m、f》時,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利用孩子感興趣的拔蘿卜、爬坡、捉迷藏、老爺爺拄拐杖圖片引出四個聲母的學習,通過拼讀讓學生將這四個聲母與前面所學的六個單韻母進行比較得出發音輕短的結論。學習完b、p后,讓孩子通過觀察比較出兩者的區別,強化孩子對這兩個聲母的印象。拼讀完以后,我繼續出示課本13頁的四幅圖,讓孩子們找一找這四個聲母都藏在哪?這里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注釋功能讓孩子自己到前面來畫一畫,孩子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參與的熱情很高。在拼讀的過程中,很多孩子在暑假里都學過了漢語拼音,都會讀,這時老師就要少讀,把讀的機會讓給孩子,讓拼讀能力強的孩子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將課堂展示的機會讓給每一個孩子。對于那些拼讀能力較弱的孩子,也要讓他們站起來,大聲地讀出來,讓其他孩子幫助他們糾正錯誤。課堂應該成為每個孩子展示自己的舞臺,當這還需要老師不時地鼓勵和肯定,肯定每個孩子的優點,最大程度地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學生學習的知識不能局限于書本,學生學習的空間也不能局限于課堂,學生的學習應該是開放的。我們學習語文原本就是實踐的需要,是服務于生活的。我覺的一年級孩子學習漢語拼音時,也要引導孩子聯想到生活的事物。我們實小每到寒暑假都會給孩子布置一項特殊的作業

篇3: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

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

會山鎮中心學校東平小學戴倩倩

聽了林戀老師執教的《小書包》和梁玉波老師執教的《秋天》給我感觸很深。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有效地指導閱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文章很多,但具體針對小學一年級學生的閱讀教學卻很少,我試圖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實際,在語文閱讀教學上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從養成良好的閱讀姿勢做起。如每次讀書之前,可引導學生誦讀讀書歌:“小朋友們,讀書啦!讀書啦!身坐正,腳放平,眼離書本一尺,左手輕輕按,右手慢慢移,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字字過目,按標點正確停頓。”這是最開始指導閱讀的兒歌,就是養成良好的閱讀姿勢,以及最基本的讀課文的要求就是把課文讀正確。良好的閱讀姿勢和閱讀習慣的養成并非易事,需要時刻糾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閱讀習慣,這個過程必須貫穿整個一年級乃至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

二、激發朗讀興趣,多讀以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通過故事引入,設置懸念,激發學生興趣,直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小學低年級學生都對故事特別喜歡,特別是童話故事,更受他們親睞。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很多都可以運用故事來導入。

2、采用謎語或兒歌引入,切入主題。

3、談話引入,創設情境。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了“語文學科的性質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面對人文性較強的文章,就可采用談話引入,由聲情并茂的談話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述的境界里。

課程改革,年級語文,小朋友,文章,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