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制度
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制度
1、認真落實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工作明確分工,團結協作,結合各科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2、科室設安全員,每周進行安全檢查。護士長每月組織科內人員進行安全護理分析,發現事故隱患及時處理。
3、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與分級護理制度,按時巡視病房,認真觀察病情變化。
4、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5、每天進行安全評估,做好標識。對危重、手術、老年及小兒患者應加強護理,必要時加床檔、約束帶,以防墜床,定時翻身,預防褥瘡的發生。
6、劇、毒、麻、貴重藥品專人保管,加鎖,賬物相符。
7、搶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種類、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維修、及時補充),搶救器械做好應急準備,一般不準外借。
8、搶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時清點交接,嚴防損壞和遺失。
9、做好安全防盜及消防工作,定期檢查消防器材,保持備用狀態。
10、對科室水、電、氣加強管理,保證不漏水、漏電、漏氣;如有損壞及時維修。
11、內服藥和外用藥標簽清楚,分別放置,以免誤用。
二、護理缺陷高危因素防范要點:
護士長對護理缺陷事故發生的高危因素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
(一)高危環節:治療、危重患者搶救、患者流動管理、工作交接、醫護合作性環節、新藥新技術應用環節。
防范:1、對高危環節制定操作規范等預防措施。
2、加強操作過程中的督查。
3、經常查找不安全隱患,善于整改。
(二)高危人群:進修護士、實習護士、新職工;工作時注意力分散、情緒狀況不良、業務能力欠缺者;護患交流性格障礙者。
防范:1、加強相關護理人員的培訓。
2、關心護士的工作、身心狀況。
3、盡一切可能消除交流障礙因素。
(三)高危時段:繁忙、中夜班、交接班、節假日等。
防范:1、護士長根據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資源。
2、發揮護士長值班功能。
3、節假日有人員儲備、安全檢查等應對措施。
(四)高危意識:主觀意識過強,缺乏安全意識,法制觀念淡薄。
防范:1、加強法制學習,強化法律意識。
2、加強安全學習,運用舉一反三方法。
3、對護理缺陷、事故認真對待,嚴肅處理。
三、制訂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一)護理安全常抓不懈。每位護士要主動查找護理安全隱患,護士長經常進行提問、分析、評價、總結。
(二)安全護理納入病房的目標管理。
1、根據病情、年齡、精神狀況,并結合病區環境,護士對患者做安全評估。
2、排班合理(人力資源充足、業務力量分配合理)。
3、開展新治療、新檢查、新藥物時應及時組織全體護士對相關知識的進行學習。
4、加強醫療儀器的使用與維護。
四、病房內有危重患者、重大手術及特殊治療護理時,及時向護理部匯報,并由護士長、高年資護師參加和指導青年護士工作、病情觀察,護理文件書寫及時、準確、認真、規范。
篇2:護理部安全隱患預案檢查制度
(1)護理部成立護理安全隱患預案管理委員會
委員會由各護理單元選派一名具有管理能力且工作責任心強的護士組成,委員會必須認真履行以下職責:
1)協助護士長進行安全管理工作。
2)收集不安全隱患資料,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提出改進措施。
3)填寫“科室不安全隱患報表”,每月按時上報護理部。
(2)科室進行安全隱患護理查房
1)護士長必須經常檢查科內安全護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易出現不安全事件的人員、項目要進行重點培訓、教育和改進。
2)護士長每月組織科內人員進行護理安全分析,總結經驗,提出整改措施,定期進行效果評價。
3)發現疑難問題,要及時上報護理部。
(3)護理部組織護理安全隱患預案檢查
護理部每季組織護士長和護理安全隱患預案管理委員會進行護理安全查房一次,查房內容包括:
1)由護理安全科室介紹護理安全管理經驗。
2)護理部反饋不安全隱患、事件信息,并提出整改措施。
3)討論疑難問題,研究、制定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