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支部支村兩委議事制度
村黨支部支村兩委議事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切實保障村民依法實行自治,有效改善和加強以村黨(總)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協調發展,保證黨在農村改革和發展目標的實現,根據《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以下簡稱《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村黨(總)支部是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村級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村黨(總)支部受鄉鎮黨委的領導;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必須在村黨(總)支部領導下依法開展工作,村民委員會接受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協助鄉鎮人民政府開展工作。
二、村黨(總)支部和村民委員會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更要密切配合、團結工作、規范議事。村黨(總)支部和村民委員會進行議事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堅持黨的領導原則,加強黨(總)支部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提高黨(總)支部的領導水平,堅持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建立和完善黨(總)支部領導村級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制度和保障機制。
2、保障村民自治原則,保障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的落實,重點保障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落實。
3、依法依規辦事原則,建立完善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制度,提高黨員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確保依法依規辦事落到實處。
4、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集思廣益,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議事。
三、村黨(總)支部和村民委員會議事的內容和范圍為:
1、村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
2、引導村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落實發展農村經濟的有關政策;
3、村集體經濟項目的論證、立項、投資和生產經營方案;
4、上級黨委政府的有關指示、決定和重要工作的落實方案;
5、村出納、調解、治保、計生聯絡員、護林員、電管員、村辦企業負責人等工作人員的安排使用;
6、村集體財務預算決算方案,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上級下撥資金、救災救濟款物及集體資產的使用和處置方案;
7、宅基地的安排與報批、土地征用和使用權調整、林政管理規定、土地、山林承包轉讓租賃方案;
8、享受村誤工補貼人數及補貼標準;
9、村建學校、道路、農電水利等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方案和承包方案;
10、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初稿審定;
11、以村黨(總)支部和村民委員會名義上報的重要報告及需要由上級黨委政府采取措施和協調解決的事項;
12、支村兩委認為應當由議事會議討論決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項。
四、村黨(總)支部和村民委員會議事的主要方式為支村兩委議事會議。支村兩委議事會議應根據本村工作需要及時召開,原則上每月不少于一次。
五、支村兩委議事會議,一般由村黨(總)支部書記召集并主持。會議參加對象為支村兩委全體成員。根據會議內容需要,不是支村兩委成員的黨員、村民代表、婦代會主任、團支部書記、村民小組長等人員可列席會議,也可邀請上級組織派員參加。支村兩委議事會議進行議事,要做好記錄。
六、村黨(總)支部和村民委員會議事的基本程序為:
1、確定議題。凡涉及本規則第三條內容的事項,村黨(總)支部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或根據村民委員會事先報告的事項確定議題。
2、會議準備。支村兩委主要負責人根據確定的議題,先進行溝通商議。其中事關全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事宜及人事性村務按照先黨內后黨外原則,由黨(總)支部召集全體黨員研究提出初步方案,行政性村務由村民委員召集村民委員會全體成員研究提出初步方案。
3、支村兩委議事會議議事。村黨(總)支部或村民委員會的初步方案形成后,由村黨(總)支部書記召集和主持召開支村兩委議事會議,進行集體討論,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形成決議,再由支村兩委成員根據分工,各司其職,執行決議。
4、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議事。一般事項,經支村兩委議事會議形成決議后,即可付諸實施;事關全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事項,需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定,方可組織實施。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必須符合《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要求。
七、根據支村兩委議事會議議事的情況,對意見分歧比較大的問題,暫不組織實施,暫緩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可報請鄉鎮黨委政府幫助協調,提出協調解決意見,也可進一步醞釀,待意見基本統一后,再提交支村兩委議事會議、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
八、對村黨(總)支部和村民委員會的議事,嚴格按照下列規定實行監督,以保障支村兩委議事走上規范化:
1、實行村級事務聯章聯簽制度。支村兩委議事會議議事決定的事項或向上級呈送的請示報告都必須經村黨(總)支部和村民委員會主要負責人共同簽署意見并蓋公章后才能付諸實施;村級財務開支,都必須按照財務管理制度規定執行。
2、建立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各自治村村民代表一般按照每五戶至十戶推選一名,或每個村民小組推選若干名,原則上每村村民代表總數以不超過60人為宜。普遍建立村民代表會議制度,以保證村民代表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
3、實行村干部述職評議制度。每年年終要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支村兩委主要領導進行公開述職,黨(總)支部書記、成員除在黨內評議外,還須在村民代表中評議;村民委員會主任、成員在村民代表中評議。對連續兩次被評為不合格的村干部是村黨組織成員的,按黨內有關規定處理;是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的,應責令其辭職,不辭職的應啟動罷免程序。述職評議時,鄉鎮黨委、政府要指派專人參加并予以監督。
4、實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要保障村民對村里重要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凡由支村兩委議事會議議事、村民普遍關心的重大村務及處理結果情況,如村級財務、計劃生育、宅基地安排與報批、用材林指標分配、救災救濟款物發放、城鎮、農村低保對象的確定、項目承包、誤工補貼等情況,要充分利用村務公開欄,按規定時間、規定形式、規定程序如實公開,接受全體村民的監督。
九、對違反本制度規定的行為,鄉鎮黨委、政府要及時有力地給予批評糾正。問題比較嚴重經批評教育無明顯改進的,予以談知誡勉、責令限期改正;問題嚴重、誡勉無效、限期不改的,應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篇2:寫字樓黨支部委員會議事規則
為充分發揮樓宇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面建設新型樓宇,特制定議事規則。
一、黨支部委員會要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堅持和完善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制度,支部委員分工要集體決定并遵循決定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
二、黨支部委員會每月召開一次,如有特殊情況可隨時召開。會議由支部書記主持。
三、黨支部委員會會議必須有半數以上的委員到會方能舉行,根據議題需要,可以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四、黨支部委員會的議題,由支部書記根據工作需要與其他委員討論確定,有問題應事先與支部書記溝通,不得臨時修改議題。
五、黨支部委員會召開的日期、議題、及相關事宜要提前通知與會人員,與會人員要按會議要求認真做好發言準備。
六、黨支部委員會議事范疇:從樓宇實際出發,研究制定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指示精神的具體措施;研究討論應由黨支部決定的重要問題,研究檢查黨支部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情況;研究決定向上級黨組織的請示、報告等重要事宜。
七、黨支部委員會重大決定,要經過充分討論,堅持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形成決議須由到會半數以上委員贊同,如有分歧,要進一步調查研究統一認識后再作決定。也可上報上級組織。緊急情況,黨支部委員會委員不足半數需決定處理重大事情時,事后要在支部會上說明。
八、黨支部委員會議議事會要做好記錄,決定形成后按照分工認真組織落實。具有保密的內容要嚴守秘密。
九、寫字樓重大事項須經支部保值討論決定,包括:臨時緊急工作分工;表彰獎勵名單上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