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管理工作制度(3篇)
傳染病管理工作制度一
一、堅決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行預防為主方針,防治結合,分類管理。
二、積極開展預防傳染病的衛生健康宣傳工作,組織全體師生搞好以滅四害為中心的環境衛生工作。
三、搞好衛生預防接種工作。
四、對全體師生的飲水進行監督把關。
五、嚴格執行醫務操作規程。防止傳染病的醫源性感染和擴散。
六、對傳染病人的污物,按照衛生防疫機構提出的要求,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
七、建立紅十字監督網,及時將傳染病疫情上報衛生室。
八、發現傳染病人及時送醫院隔離治療,并將疫情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同時深入班級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和咨詢宣傳工作。
九、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把好病從口入關,加強對食堂飲食衛生監督工作,嚴格控制餐具消毒。
十、食品工作人員必須經常保持個人衛生,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銷售食品是必須使用售貨工具。
傳染病管理工作制度二
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如水痘、手足口、流感、肺炎等),幼兒園是重點預防控制單位,遵照上級指示,我園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預防措施:
1、成立了預防控制傳染病領導小組,園長任組長,園醫負責全面監控及組織協調環境消毒,各班老帥負責自己班幼兒監控及教室消毒的具體任務。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防控預案。
2、提高師生們對各類傳染病的認識程度分辨能力,通過網絡、宣傳、墻報等形式宣傳相關知識,做好防病及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
3、各班教師加強晨午檢,掌握幼兒的健康狀態,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4、每日早晨、課間、課間操、體育鍛煉時間打開教室門窗,做好通風換氣,保證教室空氣新鮮。保證幼兒體育鍛煉時間,加強幼兒的戶外活動。
5、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幼兒勤洗手、勤換衣。幼兒園為幼兒準備了肥皂,以便幼兒們洗手時用。
6、生活老師每天做好消毒工作。
7、食堂人員注意飲食衛生,器具、食堂都要做好消毒,食堂人員要求衣帽齊整,做飯,分飯要戴口罩。營養配餐,增加師生的飲食營養,提高師生的身體素質。
8、發現教職工及幼兒有疑似癥狀,都讓其到醫院治療,并回家休息,以免因疾病使抵抗力下降而再患病,也避免有傳染的可能性。
傳染病管理工作制度三
為保障幼兒身體健康,希望家長能配合幼兒園工作,做好預防工作,提醒幼兒養成好的衛生習慣。要求家長協助我們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家庭要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盡量不要帶孩子到人群聚焦的地方,如電影院、商場等。外出回家要先洗手,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
2、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勤曬被,不公用毛巾和水杯,不對著他人咳嗽、打噴嚏。
3、保持家庭環境清潔,提醒孩子多洗手,注意合理飲食,教育教子不挑食,不偏食,均衡營養,增強體質。近期發現有些孩子有腹瀉現象,請家長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
4、根據天氣情況,適當給孩子增減衣物,以免感冒,使抵抗力下降。
5、如發現孩子有咳嗽,發燒等癥狀,請及時帶孩子到正規的醫院就醫,盡量不要到幼兒園上課,并與幼兒園保持聯系,待癥狀消失,身體痊愈后再到園上課(最好有醫院的診斷證明)。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預防!
篇2:傳染病管理制度
第一篇:村級傳染病管理制度匯總
傳染病疫情管理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對本村衛生室傳染病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每半年對傳染病管理工作進行一次檢查,根據最新情況制定相應的制度。
2、貫徹執行上級指示,在上級主管部門指導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開展工作。
3、制定疫情報告的管理制度、人員職責、報告流程。
4、協調處理本醫院在疫情報告中遇到的特殊問題。
5、對疫情報告管理各環節進行監督檢查。
6、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部門和個人進行懲處。對在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1、本衛生室均為法定傳染病責任報告單位,本衛生室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均為責任報告人。
2、在診療過程中發現法定傳染病,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按要求規范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及時告知疫情專報人員。
3、報告病種:
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簜魅拘苑堑湫头窝?、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h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毫餍行愿忻啊⒘餍行匀傺?、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衛生部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
4、本衛生室固定專人負責傳染病上報。
5、5、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于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當地衛生院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應于24小時內上報到鄉鎮衛生院。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以最快速度上報到鄉鎮衛生院。
6、本村衛生室建立傳染病門診日志,普通門診日志,對各類傳染病予以詳細登記,并填報傳染病報告卡。
7、對報告病人診斷變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錯誤時,應及時進行訂正報告,卡片類別選擇訂正項,并注明原報告病名。發現漏報的傳染病,應及時補報。
8、傳染病報告卡應使用鋼筆填寫,內容完整、準確、規范,字跡清楚。
9、本院任何人員不得瞞報、漏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門診日志登記規范
1、本衛生室建立門診日志,詳細登記接診病人。
2、門診日志要按照日志規定的項目填寫詳細、齊全,內容要保證真實可靠。
3、對門診日志上登記需上報的傳染病要做出明顯標志,疫情上報后,疫情管理人員要簽字“疫情已報(小編推薦你關注好范文網:)”。
4、對疑似傳染病和確診的傳染病病例,要登記其具體內容(如:姓名、性別、年齡、發病日期、診斷日期、工作單位、家庭詳細住址等),14歲以下兒童要登記家長姓名及病人其所在學校、班級等內容。
5、要經常核查所登記的門診日志,發現問題及時補充、改正。
6、年度結束后,對全年的門診日志核查無誤后,按規定要求存入資料室,以備后查,在貯存過程中要做好防水、防火、防盜等措施,以保證門診日志的妥善保
傳染病病例登記和轉診制度
1、門診日志對傳染病病例,要詳細記錄就診病人的基本情況,項目齊全,書寫規范,14歲以下兒童必須注明家長姓名。初診病人,注明“傳染病卡已報”,復診病人注明“復診”字樣,首診發現傳染病人立即轉入鄉鎮衛生院。
2、門診登記的傳染病病例必須和傳染病登記本病例相符合。
3在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時,要認真、詳細地做好登記,及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轉到本院的傳染科或當地傳染病??漆t院。
消毒管理制度
根據《消毒管理辦法》規定,制訂本制度。
一、成立消毒管理組織,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和規定,定期開展消毒與滅菌效果檢測工作。
二、按照批準的診療范圍購置必須的消毒、滅菌設施,并保證正常使用。
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消毒技術培訓,掌握消毒知識,并按規定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四、醫務人員上班時要衣帽整潔,診療活動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要求。各種注射、穿刺、采血器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滅菌。凡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要求。
五、建立并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采購消毒產品時,應當索取加蓋原件持有者的印章《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產品備案憑證或者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使用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后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六、治療換藥處置工作前后均應洗手,各種治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感染性敷料應放在黃色防滲漏的污物袋內及時焚燒處理。
七、排放廢棄的污水、污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運送傳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車輛、工具隨時進行消毒處理。
八、發生感染性疾病暴發、流行時,及時報告縣衛生局,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第二篇:傳染病管理制度
傳染病管理制度
為認真貫徹實施《傳染病防治法》,保證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傳染病的科學管理,特制定傳染病管理制度。
一、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衛生防疫人員為傳染病責任報告人。
二、門診醫生診治病人,必須登記門診日志,要求登記項目準確、完整、字體清楚。
三、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種染性非典肺炎以及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時,城鎮6小時內、農村于1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防疫站報告,并同時報出傳染病報告卡。發現乙類傳染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城鎮12小時內農村于24小時內、丙類傳染病24小時內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四、責任報告人發觀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腦、乙腦、傷寒及副傷寒、鉤體、瘧疾、出血熱等我市重點管理的傳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報告防疫站并配合檢診。
五、責任報告人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片應準確、完整、字體清楚,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在規定時間內及時交醫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員。
六、診治傳染病病人時,要按規定作好消毒、隔離措施。
七、疫情管理人員要按規定作好疫情的收集報告工作,每月一次傳染病漏報自查,做好門診日志、疫情旬報、傳染病花名冊、自查統計、獎懲情況等資料并存檔。
八、責任報告人、疫情管理人、醫院負責人不履行職責,違反以上規定,按《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三篇:傳染病管理制度
長沙縣松雅湖中學
傳染病管理制度
1.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針對學校實際和傳染病流行的特點制定出相關的衛生管理制度與具體的防治措施,專人進行管理,明確職責,認真做好傳染病預防工作,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加強對傳染病預防的監督與管理。
2.對可能存在病原體的外環境加強管理和整治,要對教學區、生活區、食堂、廁所等重點區域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掃。學校教室、宿舍等人員集中的場所應進行空氣消毒,并經常開窗保持場所內空氣流通,以保證室內“微小氣候”符合衛生要求,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3.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并落實《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按照《食品衛生法》的要求加強學校食堂衛生和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的管理,嚴防腸道傳染病的發生。教育學生盡可能在校內用餐,不要食用“三無”食品,防止食物中毒和傳染病的發生。將飲用水衛生管理作為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重要環節予以高度重視,為學生提供的飲用水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4.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班會、講座、板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預防傳染病教育,向學生傳授針對性較強的傳染病預防知識,切實增強學生的衛生防病意識;教育學生主動維護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5.組織有關人員定期(每月1次)深入到學校教室、宿舍、食堂、檢查食堂衛生、環境衛生、宿舍衛生。定期對校內飲食、飲水、商店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及時發現病原攜帶者,保護易感人群。
6.學生中若發觀有發熱、畏寒、頭痛、全身酸痛、腹疼、腹瀉等癥狀應立即送校醫院進行診治,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7.校醫應隨時掌握校區的疫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早預防,及時處理疫源地,指導病人消毒,進行跟蹤觀察,有效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
第四篇:醫院傳染病管理制度
醫院傳染病管理制度
為認真貫徹實施《傳染病防治法》,保證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傳染病的科學管理,特制定傳染病管理制度。
一、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衛生防疫人員為傳染病責任報告人。
二、門診醫生診治病人,必須登記門診日志,要求登記項目準確、完整、字跡清楚。
三、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以及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傳染性非典性肺炎、人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時,城鎮2小時內、農村于6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防疫站報告,并同時報出傳染病報告卡;發現乙類傳染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城鎮12小時內、農村24小時內;丙類傳染病24小時內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四、責任報告人發現麻疹、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質炎、流腦、乙腦、傷寒及副傷寒、鉤體、瘧疾、出血熱等我院重點管理的傳染病及疑似病例,以最快方式報告疾控中心并配合檢診。
五、責任報告人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片應準確、完整、字跡清楚,在規定時間內及時交醫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員。
六、診治傳染病病人時,要按規定作好消毒、隔離措施。
七、疫情管理人員要按規定作好疫情的收集報告工作,每月一次傳染病漏報自查,做好門診日志、疫情旬報、傳染病花名冊、自查統計、獎懲情況等資料并存檔。
八、責任報告人、疫情管理人、醫院負責人不履行職責,違反以上規定,按《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九、責任人不認真履行職責,一經查出,扣除當月工資100元,并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1-
第五篇:幼兒園傳染病管理制度
黃土坡幼兒園傳染病管理制度
幼兒園是易感者集中的地方,兒童經常接觸密切,一旦傳染病傳入,極易造成流行,必須加強落實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各項措施。
一、加強入園前健康檢查。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后用肥皂流動水洗手,定期洗澡、理發剪指(趾)甲,定期換洗衣褲被褥等。
三、定期檢查炊事人員,廚房炊具食品衛生情況,確保飲食衛生。
四、兒童活動室及臥室經常通風換氣,地面桌椅干凈整齊,消滅四害,為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
五、定期為兒童進行健康檢查。
六、認真落實托幼機構的有關各項制度。園所內一旦發生傳染病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防止傳染病的蔓延。
七、利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工作人員、兒童及家長的自我保健意識。
2014年3月2日
j小編推薦其他文章:
傳染病管理制度
幼兒園傳染病管理制度
重大傳染病管理制度
傳染病管理制度2
傳染病管理制度
篇3:傳染病管理制度(2篇)
傳染病管理制度范本一
為認真貫徹實施<傳染病防治法>,保證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傳染病的科學管理,特制定傳染病管理制度。
一、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衛生防疫人員為傳染病責任報告人。
二、門診醫生診治病人,必須登記門診日志,要求登記項目準確、完整、字體清楚。
三、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種染性非典肺炎以及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時,城鎮6小時內、農村于1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防疫站報告,并同時報出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管理制度。發現乙類傳染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城鎮12小時內農村于24小時內、丙類傳染病24小時內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四、責任報告人發觀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腦、乙腦、傷寒及副傷寒、鉤體、瘧疾、出血熱等我市重點管理的傳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報告防疫站并配合檢診。
五、責任報告人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片應準確、完整、字體清楚,在規定時間內及時交醫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員。
六、診治傳染病病人時,要按規定作好消毒、隔離措施。
七、疫情管理人員要按規定作好疫情的收集報告工作,每月一次傳染病漏報自查,做好門診日志、疫情旬報、傳染病花名冊、自查統計、獎懲情況等資料并存檔。
八、責任報告人、疫情管理人、醫院負責人不履行職責,違反以上規定,按<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理。傳染病管理制度。
傳染病管理制度范本二
1、學校應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成立學校傳染病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計劃和方案,落實校長負責制及各部門相應職責,規范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確保傳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內實施。
2、嚴格執行傳染病報告制度
①規定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程序,保證傳染病發病信息獲取渠道通暢、及時。
②學校衛生老師承擔疫情責任報告人,主要負責學校傳染病疫情收集、核實、登記、報告和分析工作。
③學校發生的各類傳染病應及時填寫<徐匯區學校傳染病報告卡>,在法定傳染病報告時限內上報徐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④建立學校傳染病登記專冊,做好傳染病病例的登記工作。
⑤學校發生師生集聚性發熱或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按照<徐匯區學校公共衛生突發性事件(傳染病)應急處理規范>要求落實相應的措施。
⑥禁止瞞報、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
3、加強學生健康情況檢查工作
①開展每日學生晨檢工作,掌握學生傳染病發病信息,及時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建立晨檢工作登記專冊,做好每日晨檢記錄并執行相關工作制度。
②每周一次由衛生老師對全校師生健康、傳染病發病及出勤情況進行巡查,并做好定期巡查記錄。
4、落實消毒隔離措施
①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或疑似病人,應采取及時、有效的隔離措施,并嚴格掌握患病返校學生傳染病的隔離期限,同時對密切接觸者加強醫學觀察和必要的干預措施,嚴格控制傳染病在校內傳播。
②按照“徐匯區學校消毒隔離制度”要求,健全和執行學校消毒管理制度,實施預防性消毒和傳染病終末消毒工作。
5、利用學校教育網絡對師生開展健康教育,普及傳染病預防知識。
6、嚴格學生預防接種憑證入學制度,積極實施國家免疫規劃要求,保證學生完成各類疫苗預防接種,提高學生免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