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消防安全大整治工作方案
縣消防安全大整治工作方案范文
為進一步深化公安部部署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傳大培訓大練兵活動,切實推進火災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有效遏制亡人火災事故的多發態勢,根據《市開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實施方案》(政辦發電〔〕號)和《關于印發全市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大會戰方案的通知》(公通字〔〕號)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動,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按照建設“平安”的要求,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全面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省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排查整治火災隱患,完善長效監管機制,推進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推動全縣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二、工作目標
通過大排查大整治,摸清火災隱患底數,整改消除火災隱患,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有效改善消防安全環境;落實社會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不斷完善建筑消防設施,堅決遏制火災事故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的發生,促進消防安全形勢穩定好轉。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大排查大整治活動的組織領導,本次活動由縣消防安全委員會負責。消安委辦公室(設在消防大隊)負責具體的組織協調工作,并適時組織聯合檢查組開展檢查指導。
四、工作安排
本次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從年月1日至12月31日,為期四個月,共分四個階段。
(一)動員部署階段(年月1日至月10日)。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直屬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召開會議,制定方案,明確任務,落實責任,進行動員部署,各單位方案請于月10日前上報縣消安委辦公室()。
(二)集中排查階段(年月11日至月30日)。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直屬各單位要根據制訂的工作方案,認真組織實施,要建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協作機制,采取檢查指導、聯合執法、綜合治理、行政強制等方式,及時發現并整改火災隱患。對排查過的社會單位要建立臺帳,掌握底數和火災隱患情況。
(三)集中整治階段(年月1日至12月20日)。根據排查出的火災隱患情況,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直屬各單位要組織精干力量,開展隱患整治工作,堅決消除火災隱患,打擊違法行為,確保消防安全。消防大隊要組織精干力量,及時聯合各單位做好排查整治工作,集中整治結束后,各單位要將大排查大整治情況(詳見附件1)于12月18日前報縣消安委辦公室備案。
(四)工作總結階段(年12月21日至12月31日)。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直屬各單位要認真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研究長效措施,鞏固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成果。同時,各單位于12月25日前將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動總結報縣消安委辦公室。
五、工作重點
(一)重點范圍。市、縣二級政府掛牌督辦的重大火災隱患,商場市場、賓館飯店、學校醫院、養(托)老院、福利院和公共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在建工程施工工地,“三合一”場所,居住出租房屋及高層和地下建筑。
(二)重點內容。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建立及落實情況;社會單位員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情況;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制定及演練情況;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及完整使用情況;建筑室內及外墻裝飾裝修材料防火性能情況;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防范情況;“三合一”場所、居住出租房屋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情況。
六、主要任務
(一)確保完成政府掛牌督辦的重大火災隱患整治。對市、縣二級政府公布掛牌督辦的重大火災隱患,由縣政府牽頭,相關鄉鎮、街道和行業部門要加大整改督查力度。對能夠立即整改的重大火災隱患,要督促立即進行整改;對一時難以整改的重大火災隱患,要督促落實隱患整改責任、整改期限、整改措施、整改資金、監控措施、應急預案和確保整改期間不發生火災的消防安全措施;對無法整改的重大火災隱患,要依法關停;對已整改完畢的重大火災隱患,進行“回頭看”,確保火災隱患不“回潮”。年12月31日前,確保所有政府掛牌督辦重大火災隱患整改、銷案到位。
(二)嚴格整治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經貿部門負責排查直屬商貿企業的消防安全隱患,規范商貿企業消防安全行為規則;工商部門配合地方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排查市場、個體工商戶的消防安全隱患,對流通領域的消防安全產品實施監督管理,規范有消防前置審批條件的單位營業執照核發行為;旅游部門要加強對賓館、飯店等場所的檢查;教育部門要開展對學校、幼兒園及托兒所等教育行業的檢查;衛生部門要開展對醫院、診所等單位的檢查;文化部門要開展對歌舞娛樂廳、網吧等公共娛樂場所的檢查;民政部門要開展對養(托)老院、福利院的檢查。各單位在檢查中,要針對社會單位是否辦理相應的行業手續,是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實用火、用電、用氣、用油等制度,是否制定消防安全應急預案及定期開展防火巡查,是否組織員工消防培訓及開展應急演練,是否通過消防部門社會單位“四個能力”建設達標驗收工作;必要的情況下,政府將組織聯合檢查組開展執法檢查活動,切實督促各行業單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此外,消防大隊要結合實際出臺消防安全評估制度,并按要求督促指導上述場所中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開展自身消防安全評估工作。
(三)加大對在建工程施工工地(包括建筑外墻保溫系統、外墻裝飾材料及外立面改造)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建設規劃部門要聯合消防大隊部署開展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專項檢查工作,月底前,部署開展對有外保溫施工的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和“邊施工、邊生活、邊使用”的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在建施工工地工程是否辦理各項施工許可;外墻保溫系統和外墻裝飾采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規定,立面改造工程是否落實安全措施;電、氣焊操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及操作現場是否配置相應的消防器材和設施;施工現場的用火、用電、用氣與員工住宿部位是否分開;是否制定并落實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施工現場工作人員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情況(含自行組織培訓和參加統一培訓的情況);是否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及開展演練工作;施工現場的防火巡查情況。督促建設工程各方責任主體特別是施工單位建立并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度,改善消防安全條件,確保施工現場消防安全。
(四)確保“三合一”場所消防隱患不反彈。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安全生產監管機構要按照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部署,依法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按照要求開展排摸工作,對排摸出的“三合一”場所,要以表格花名冊(詳見附件2)的形式歸檔,月28日之前,將排查發現的“三合一”場所,及時報縣消安委辦公室及當地公安派出所,并以《“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技術要求》(詳見附件3)督促消除火災隱患,對能立即整改的,督促有關單位及時予以整改。對一時難以整改的,督促有關單位制訂整改方案,并采取“關、停、改、搬、防”等有效措施,加快進行整改,對確實難以整改的重點縣域,要上報當地政府,并開展聯合整治工作。整治完畢后,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組織對“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綜合整治工作情況進行自查驗收。縣政府將視情組織督查組對各地整治工作進行督查。縣政府直屬有關單位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一步加強源頭管控,完善政策措施,加強監督檢查,防止產生新的“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
(五)繼續開展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整治。公安、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部門要按照《關于做好〈省居住房屋出租登記管理辦法〉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浙公通字〔〕4號)要求,做好居住出租房屋管理工作,聯合開展居住出租房屋排查整治工作,重點范圍是用于生產經營單位員工居住(3人以上)且火災隱患突出的出租房,以及為勞動密集型企業配套的員工集體宿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公安派出所要積極協助并組織開展整治工作,治安巡防隊、安全監管站等基層單位和村(居)委會,應充分發揮流動人口專管員、協管員等隊伍的作用,全面排查轄縣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隱患,并以表格花名冊(詳見附件4)的形式歸檔,月28日之前,對排查出的居住出租房屋,及時報當地政府、消防大隊及當地公安派出所,在排查整治中,要求居住出租房屋雙方簽訂責任書,責任書中要明確載明使用人消防安全責任、不得隨意亂拉亂接電氣線路及隨意改變居住出租房屋使用功能和結構,并嚴格按照《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技術要求》(詳見附件5)開展,對居住出租房屋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或承租人改變房屋使用功能和結構、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要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并依法開展綜合整治。縣政府將對本地縣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綜合整治工作進行抽查驗收,并及時公布檢查驗收結果。
(六)加強對高層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建設規劃、消防大隊等有關部門要聯合對本地縣高層和地下建筑實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多業主建筑的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物業服務企業落實防火檢查巡查制度情況;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及完好率情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情況;組織員工和居民開展疏散逃生演練等情況。對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拒不改正的,公安消防部門要依法強制執行,并督促高層和地下建筑的物業服務企業加強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做好建筑消防設施的管理、維護、保養,保證其正常運行。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直屬有關單位要深刻認識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認真研究部署,確定排查整治重點,積極采取措施,扎實開展排查整治工作。消安委成員單位要認真對照《臺州市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消防工作職責規定》(臺消安委[]2號),建立相關的工作制度和機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加強指導,及時督查。縣政府將加強督導檢查和幫扶指導,采取跟蹤督辦、分片包干等形式,督促各地做好消防安全隱患預防、排查、整改工作,促進全社會消防安全的長治久安。對各地排查整治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將及時總結推廣;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將及時幫助解決;對工作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將嚴肅工作紀律,造成不良后果的將依法依規追究相應的責任,凡是今后發生亡人火災的地方將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三)加強監管,健全機制。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安全監管工作,嚴格行政許可,進一步強化建筑行業消防安全監管工作,加大查處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工作力度,消除滋生火災隱患的根源。要大力推動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促進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真正做到“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
(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各地、各部門要利用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等載體,開設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專欄、專題,對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任務、要求加以宣傳,對工作動態跟蹤報道,對發現的安全隱患予以堅決曝光,對先進典型給予正面宣傳,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消防安全檢查整治的良好工作氛圍。同時,集中宣傳防火常識、煙花爆竹安全燃放知識、逃生自救常識等;繼續深入推進消防宣傳“五進”工作,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逃生自救能力。
篇2: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方案
根據要求,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從年2月至6月在全縣范圍內集中開展“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力爭到年6月底,現有“三合一”場所得到有效整治,基本實現員工集體宿舍與車間或倉庫分離、與經營部位分離;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杜絕產生新的“三合一”場所;進一步改善消防安全設施,增強企業消防安全意識,提高消防安全水平,促進消防安全形勢的穩定好轉。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依托長泰縣消防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小組,成立長泰縣“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縣消防大隊,機構組成與縣消防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相同,負責督促、協調全縣“三合一”場所排查整治工作,部署、檢查、跟蹤各鄉鎮(場、區)“三合一”場所整治情況。
三、整治范圍和重點
(一)排查整治的范圍: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場所,即設有員工宿舍的廠房、倉庫,從事生產儲存活動的有人居住的民用建筑,集經營可燃物品、住宿于一體的商業店鋪。
(二)排查整治的重點:住宿3人以上(含3人)的經營性“三合一”場所。
四、工作步驟
專項整治時間從年2月開始,到年6月底結束,共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年2月15日前)。各鄉鎮(場、區)要召開專題會議部署“三合一”場所整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落實整治責任,廣泛動員,統一認識,周密部署。要提高工作人員對“三合一”場所的認定能力和水平,確保場所界定清楚,隱患認定準確,整改方法科學,整改措施得當,整改時限合理。要結合實際向社會公告整治工作的時間、范圍、標準和要求,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和舉報,提高整改“三合一”場所的自覺性,營造良好的整治工作氛圍。
(二)全面排查階段(年2月16日至3月31日)。排查整治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各鄉鎮(場、區)要迅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大檢查,全面掌握“三合一”場所的性質、股東情況、建筑結構、規模大小、住宿人員數量、存在隱患等基本情況,摸清底數,查明情況,并分類逐一建立臺賬。對于排查過程中發現的“三合一”場所,要責令限期整改;對于情況緊急隨時有可能發生重特大火災的,要責令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責令停產停業;限期整改或停業整改均應發放《長泰縣“三合一”場所整改通知書》(附件1)。各鄉鎮(場、區)及相關部門應于3月31日前將整治情況和工作臺帳匯總(附件1、2)報送縣消防大隊。
(三)集中整改階段(年4月1日至6月1日)。各鄉鎮(場、區)要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邊查邊改,堅持“疏堵并舉、有效防控”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教育等手段,大力整治“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對排查發現存在“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問題的,要區分不同情況,采取措施將住宿人員從生產儲存經營場所中搬離出來,實現生產、儲存、經營與住宿完全分離。對能立即整改的,要督促有關單位及時予以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責令限期整改,明確整改時限,督促有關單位制訂整改方案,嚴格按照國家公共安全行業標準《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場所消防安全技術要求》(ga703―*)規定和《福建省“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整治要求》(見附件3)實施整改,通過開通第二出口,疏通逃生通道,增設室外通廊,實行垂直或水平實體墻防火分隔,規范安裝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配備必要的滅火器具,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局部自動噴水應用系統,加強火源管理,對企業員工實行全員消防安全培訓等措施,消除火災隱患;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對整頓后仍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不能解決“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問題的,要及時組織經貿、公安、安監、工商、建設、土地、規劃、勞動保障、稅務、房管、供電、供水、文化、城管、消防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三合一”場所綜合整治若干措施的通知》(漳政辦〔〕16號)確定的職責分工,采取“關、停、改、搬、防”等有效措施,確保關停到位。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積極幫助指導,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三合一”場所完成整治后,要統一組織驗收,做到整治合格一個、組織驗收一個。凡逾期不改或經整治仍達不到基本消防安全要求、危及人員生命安全的,必須吊銷相關證照并堅決依法予以取締;對經整治合格的“三合一”場所,再次檢查發現“回潮”的,一律依法予以取締。
(四)總結驗收階段(年6月1日至6月10日)。整治活動結束后,各鄉鎮(場、區)要組織對“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情況進行自查驗收,并將整治工作開展情況、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今后改進和加強工作的措施與意見形成書面總結材料,于6月10日前上報縣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縣消防大隊,聯系電話:8316115、8315108)。縣領導小組將適時組織有關部門對各鄉鎮(場、區)專項整治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并對各鄉鎮(場、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各鄉鎮(場、區)要充分認識當前消防安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提高對“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的認識,扎實抓好整治各項工作的落實。
(二)加強領導。各鄉鎮(場、區)要成立“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加強領導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扎實推進整治工作開展。
(三)強化責任。“三合一”場所排查整治工作,由各鄉鎮(場、區)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對轄區“三合一”場所整治不力或發生火災事故實行責任追究。各有關部門要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協調,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多管齊下,齊抓共管,做好“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
(四)廣
泛宣傳。各鄉鎮(場、區)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大力宣傳消防法律法規,尤其要大力宣傳新修訂的《消防法》,宣傳“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的危害性、整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開展整治的有效辦法;要加強對企業員工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要設立“三合一”場所舉報電話,并向社會公布,提高全社會對“三合一”場所的監督力度。
篇3:德江小學消防安全整治方案
為了確保學校設備設施安全,確保師生生命安全,確保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穩定,建設“平安校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特制訂此方案。
一、加強領導,強化管理
學校制定年度消防工作計劃,并召開工作會議,制定消防應急預案;建立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并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工作檔案,并成立消防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如下:
組長:陳小渝;副組長曾德江、陳勇、鐘富容;成員:喻寧、張向容、蔣樹梅、謝光娟、諸彥鳳、鄒軍、張鈴、蔣宗鳳、各班主任。
組織義務消防隊(應急小組):陳勇、喻寧、鄒軍、張鈴、鄭凌川、王文印、蔡建國、張代元、宋春華、徐永川、吳清勇、蘇公良、湯建軍、黃達祥。義務消防隊各成員在學校發生火災時,起應急處理作用。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1.我校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2.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實行班級、辦公室、功能室消防安全責任制。
各室消防安全負責人如下:
教室為該班班主任;各辦公室及功能室為該室負責人;會議室為會議室保潔人員;微機室是微機教師。各室負責人要經常檢查,發現隱患及時報告學校,以及時整改,確保消防安全。
3.班主任及公共安全課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消防安全教育。
4.學校定期全面檢查消防設施設備,各室負責人要經常檢查本室,特別是對電器及線路進行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5.發生火災現場第一知情人為報告責任人和現場處理第一責任人。
6.因工作失職造成后果者,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三、大力宣傳,注重演練
學校和教師同共進行消防知識、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
利用校園網站、櫥窗、黑板報、發放資料等進行消防知識、消防法律法規的宣傳。利用校園廣播、周前會、班隊會、影片、專題培訓會等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學校加強消防安全應急疏散演練,培養師生的應急疏散和逃生技能;強化和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識,充分認識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使師生在真正遇到險情時,能快速、安全、有序的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