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電氣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法律法規,著力消除電氣火災隱患,遏制電氣火災事故高發態勢,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現“平安奧運”目標,結合我縣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按照積極實施“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全面建設“平安松陽”的總體要求,嚴格貫徹實施消防安全法律法規和電氣安全技術規定,堅持源頭控制、技術防范、綜合整治、長效管理的原則,全力整治電氣火災隱患,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電氣火災尤其是亡人火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電氣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制售假冒偽劣電氣產品行為得到有效打擊,建筑工程電氣設計、施工安裝和電氣安全管理進一步規范,現有建筑電氣重大火災隱患基本消除,防止產生新的隱患,安全用電常識進一步普及,全社會電氣安全意識明顯提高,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電氣火災事故高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三、整治范圍
整治的重點范圍是小旅館、小企業、小作坊、小商鋪、小休閑場所、小飯店等“六小”場所,公眾聚集場所、居住出租房屋、農村家庭作坊集中區域和老舊房屋集中區域等場所內電氣產品質量、安裝和使用。
四、主要措施
(一)源頭控制。把好產品質量關,切實加強電氣產品生產、流通環節的監管,嚴格工程項目電氣審核關,確保電氣產品的安裝、使用和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符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定;嚴格電氣從業人員資格審查關,強化對從事電氣工程設計、施工安裝單位的資質管理;把好電氣工程登記備案關,在相關法定許可機構建立電氣工程及電工登記備案制度。
(二)技術防范。核定供電單元額定負荷電量,各單位自行建立專項檔案;每個供電單元必須安裝相匹配的漏電安全保護裝置;按照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要求敷設電氣線路,公共場所電氣線路應穿金屬管或阻燃型硬質塑料管保護,電氣設備應安裝在不燃材料上,燈具不得緊貼可燃物或用可燃物遮擋,嚴禁電氣線路私拉亂接;加強用電設備的管理,營業性場所在停止營業后嚴格落實斷電措施。
(三)綜合整治。按照“單位(家庭、個人)自查為主、電工專業把關、技術部門抽查、政府督促整改”的檢查方法,開展建筑電氣防火安全大排查,聘請專業機構和人員進行電氣安全檢測,對發現的電氣火災隱患,落實整改責任,明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到位;開展對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內的建筑用電氣產品的整治;建立電氣防火安全分級管理制度,加強用電安全管理;建立電氣防火安全巡查制度,指導村(居)委會制定市民(村民)電氣防火安全公約,開展電氣防火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群眾安全用電意識。
(四)長效管理。將電氣防火安全管理和巡查納入村“安全員”的工作內容;明確電氣檢修、更換年限等有關要求,制定統一標準;逐步建立生產流通、設計安裝、操作使用等環節的電氣防火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五、工作步驟
專項整治活動從*年6月開始,到*年1月底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年6月20日至30日)。研究制定專項整治活動工作方案,進行動員部署。對參與整治的相關人員開展技術培訓。利用各種媒體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普及安全用電常識,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二)自查自糾階段(*年7月至8月)。結合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發動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村(居)委會進行自查自糾。對自查發現的問題由各單位負責落實整改措施,消除火災隱患。
(三)督查整改階段(*年9月至12月)。由縣防火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對自查自糾情況進行監督抽查。對自查自糾整改不到位的,有關部門要責令限期整改。對發現的重大火災隱患或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要及時提請縣政府采取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督促有關單位抓好落實。省消防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要組織省級有關部門加強對各地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情況的督查指導。
(四)驗收階段(*年1月1日至8日)。由縣防火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部門,對電氣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對整治不徹底、問題突出的單位,相關職能部門要聯合進行督辦,依法嚴肅處理。同時,要鞏固整治成果,建立完善電氣消防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六、工作分工
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縣防火委員會牽頭,統一組織、協調、指導電氣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制訂工作方案,組織聯合執法,開展監督檢查,定期研究并協調解決整治工作的重大問題;組織相關部門研究整治措施,督促有關單位抓好重大火災隱患的整改;定期分析和發布整治工作信息;組織指導電氣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公安及消防部門負責提供消防專業指導,積極抽調人員督促有關單位自查自糾;發現電氣設備安裝或電氣線路敷設不符合消防安全技術規范的,依法進行查處。
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在組織實施“千村整治、萬村示范”工程中,積極推進農村電氣線路改造,配合做好普及安全用電常識工作。
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加大對電氣施工安裝人員的培訓力度,強化其在電氣線路安裝過程中的防火意識,配合相關部門督促各鄉鎮、各相關部門開展整治。
質量技監部門負責對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的建筑工程用電氣產品的執法檢查,重點依法查處未經強制性認證擅自出廠、銷售以及偽造、冒用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的違法行為。
勞動保障部門負責電氣施工、安裝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培訓管理,提高作業人員技術、技能,從嚴**證件的發放、審查。
工商部門負責打擊和查處流通領域建筑電氣產品假冒和仿冒他人注冊商標、商品名稱、包裝、裝潢,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偽造產地,以及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電氣商品做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取締無照生產、經營電氣產品活動;對流通領域建筑電氣產品質量實施監督檢查;對電氣火災隱患嚴重、不符合消防安全條件被責令關閉的場所,責令其限期辦理注銷登記,到期未注銷的,依法予以吊銷營業執照。
建設部門負責建筑工程電氣設計審核、驗收工作;開展建筑工程電氣施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及時發現和依法查處違法違規、不按圖施工行為;加強工程質量把關,嚴格審查從事建筑工程電氣設計、施工安裝單位的資質,并結合城市“舊城改造”規范電氣設備安裝。
電力部門負責核定電氣容量,提供電氣消防安全整治技術支持,配合開展電氣防火安全檢查;參加電氣工程火災隱患排查,及時將電氣工程中的電氣產品質量問題通報相關部門;開展安全用電知識教育培訓;圍繞“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戰略,加快推進農村電氣化村建設,配合相關部門對電氣安全不達標的場所進行相關處罰。
工會組織負責配合開展電氣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結合“安康杯”競賽活動,組織開展電氣消防安全知識競賽和電氣消防安全技能比武,在職工群眾中普及安全用電常識,發動職工群眾積極參與整治。
各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信息溝通和協調配合,對發現的火災隱患,依法查處或者移送、通報公安消防等部門處理。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開展電氣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活動,既是預防和減少電氣火災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貫徹實施消防法律法規、嚴格執法的客觀要求。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清當前消防安全形勢的嚴峻性,提高對開展電氣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活動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的認識,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抓好電氣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二)落實責任。各鄉鎮及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電氣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責任制。各生產經營單位是保障電氣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認真排查,積極整改,消除火災隱患。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抓好整改,確保整改到位。對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消防工作職責,對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項未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審批、監督檢查的,或者對重大火災隱患整改不力的,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負責人和責任人員的責任;對在履行消防工作職責中失職、瀆職,導致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的,或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社會影響惡劣的,要依法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各單位消防分管領導尤其要切實履行職責,從“創平安奧運、和諧社會”的高度,針對本單位實際開展工作,切實消除電氣火災隱患。
(三)廣泛宣傳。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采取有效方式,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消防法律法規,宣傳電氣消防安全隱患的危害性以及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導發動廣大群眾主動參與電氣消防安全隱患整治活動,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要加強對企業員工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教育,將電氣安全知識納入職業技能培訓的內容,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各地要及時將整治工作情況向社會通報,接受社會監督。
專項整治活動結束后,各單位要認真進行總結,形成書面材料。
篇2: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方案
根據要求,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從年2月至6月在全縣范圍內集中開展“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F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力爭到年6月底,現有“三合一”場所得到有效整治,基本實現員工集體宿舍與車間或倉庫分離、與經營部位分離;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杜絕產生新的“三合一”場所;進一步改善消防安全設施,增強企業消防安全意識,提高消防安全水平,促進消防安全形勢的穩定好轉。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依托長泰縣消防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小組,成立長泰縣“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縣消防大隊,機構組成與縣消防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相同,負責督促、協調全縣“三合一”場所排查整治工作,部署、檢查、跟蹤各鄉鎮(場、區)“三合一”場所整治情況。
三、整治范圍和重點
(一)排查整治的范圍: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場所,即設有員工宿舍的廠房、倉庫,從事生產儲存活動的有人居住的民用建筑,集經營可燃物品、住宿于一體的商業店鋪。
(二)排查整治的重點:住宿3人以上(含3人)的經營性“三合一”場所。
四、工作步驟
專項整治時間從年2月開始,到年6月底結束,共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年2月15日前)。各鄉鎮(場、區)要召開專題會議部署“三合一”場所整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落實整治責任,廣泛動員,統一認識,周密部署。要提高工作人員對“三合一”場所的認定能力和水平,確保場所界定清楚,隱患認定準確,整改方法科學,整改措施得當,整改時限合理。要結合實際向社會公告整治工作的時間、范圍、標準和要求,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和舉報,提高整改“三合一”場所的自覺性,營造良好的整治工作氛圍。
(二)全面排查階段(年2月16日至3月31日)。排查整治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各鄉鎮(場、區)要迅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大檢查,全面掌握“三合一”場所的性質、股東情況、建筑結構、規模大小、住宿人員數量、存在隱患等基本情況,摸清底數,查明情況,并分類逐一建立臺賬。對于排查過程中發現的“三合一”場所,要責令限期整改;對于情況緊急隨時有可能發生重特大火災的,要責令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責令停產停業;限期整改或停業整改均應發放《長泰縣“三合一”場所整改通知書》(附件1)。各鄉鎮(場、區)及相關部門應于3月31日前將整治情況和工作臺帳匯總(附件1、2)報送縣消防大隊。
(三)集中整改階段(年4月1日至6月1日)。各鄉鎮(場、區)要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邊查邊改,堅持“疏堵并舉、有效防控”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教育等手段,大力整治“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對排查發現存在“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問題的,要區分不同情況,采取措施將住宿人員從生產儲存經營場所中搬離出來,實現生產、儲存、經營與住宿完全分離。對能立即整改的,要督促有關單位及時予以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責令限期整改,明確整改時限,督促有關單位制訂整改方案,嚴格按照國家公共安全行業標準《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場所消防安全技術要求》(ga703―*)規定和《福建省“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整治要求》(見附件3)實施整改,通過開通第二出口,疏通逃生通道,增設室外通廊,實行垂直或水平實體墻防火分隔,規范安裝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配備必要的滅火器具,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局部自動噴水應用系統,加強火源管理,對企業員工實行全員消防安全培訓等措施,消除火災隱患;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對整頓后仍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不能解決“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問題的,要及時組織經貿、公安、安監、工商、建設、土地、規劃、勞動保障、稅務、房管、供電、供水、文化、城管、消防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三合一”場所綜合整治若干措施的通知》(漳政辦〔〕16號)確定的職責分工,采取“關、停、改、搬、防”等有效措施,確保關停到位。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積極幫助指導,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叭弦弧眻鏊瓿烧魏螅y一組織驗收,做到整治合格一個、組織驗收一個。凡逾期不改或經整治仍達不到基本消防安全要求、危及人員生命安全的,必須吊銷相關證照并堅決依法予以取締;對經整治合格的“三合一”場所,再次檢查發現“回潮”的,一律依法予以取締。
(四)總結驗收階段(年6月1日至6月10日)。整治活動結束后,各鄉鎮(場、區)要組織對“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情況進行自查驗收,并將整治工作開展情況、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今后改進和加強工作的措施與意見形成書面總結材料,于6月10日前上報縣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縣消防大隊,聯系電話:8316115、8315108)。縣領導小組將適時組織有關部門對各鄉鎮(場、區)專項整治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并對各鄉鎮(場、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各鄉鎮(場、區)要充分認識當前消防安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提高對“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的認識,扎實抓好整治各項工作的落實。
(二)加強領導。各鄉鎮(場、區)要成立“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加強領導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扎實推進整治工作開展。
(三)強化責任?!叭弦弧眻鏊挪檎喂ぷ鳎筛鬣l鎮(場、區)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對轄區“三合一”場所整治不力或發生火災事故實行責任追究。各有關部門要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協調,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多管齊下,齊抓共管,做好“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
(四)廣
泛宣傳。各鄉鎮(場、區)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大力宣傳消防法律法規,尤其要大力宣傳新修訂的《消防法》,宣傳“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的危害性、整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開展整治的有效辦法;要加強對企業員工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要設立“三合一”場所舉報電話,并向社會公布,提高全社會對“三合一”場所的監督力度。
篇3:德江小學消防安全整治方案
為了確保學校設備設施安全,確保師生生命安全,確保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穩定,建設“平安校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特制訂此方案。
一、加強領導,強化管理
學校制定年度消防工作計劃,并召開工作會議,制定消防應急預案;建立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并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工作檔案,并成立消防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如下:
組長:陳小渝;副組長曾德江、陳勇、鐘富容;成員:喻寧、張向容、蔣樹梅、謝光娟、諸彥鳳、鄒軍、張鈴、蔣宗鳳、各班主任。
組織義務消防隊(應急小組):陳勇、喻寧、鄒軍、張鈴、鄭凌川、王文印、蔡建國、張代元、宋春華、徐永川、吳清勇、蘇公良、湯建軍、黃達祥。義務消防隊各成員在學校發生火災時,起應急處理作用。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1.我校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2.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實行班級、辦公室、功能室消防安全責任制。
各室消防安全負責人如下:
教室為該班班主任;各辦公室及功能室為該室負責人;會議室為會議室保潔人員;微機室是微機教師。各室負責人要經常檢查,發現隱患及時報告學校,以及時整改,確保消防安全。
3.班主任及公共安全課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消防安全教育。
4.學校定期全面檢查消防設施設備,各室負責人要經常檢查本室,特別是對電器及線路進行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5.發生火災現場第一知情人為報告責任人和現場處理第一責任人。
6.因工作失職造成后果者,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三、大力宣傳,注重演練
學校和教師同共進行消防知識、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
利用校園網站、櫥窗、黑板報、發放資料等進行消防知識、消防法律法規的宣傳。利用校園廣播、周前會、班隊會、影片、專題培訓會等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學校加強消防安全應急疏散演練,培養師生的應急疏散和逃生技能;強化和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識,充分認識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使師生在真正遇到險情時,能快速、安全、有序的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