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建筑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為全力抓好建筑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工作,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兵團、師市安全生產工作各項要求,自5月27日至6月27日,街道決定在轄區內開展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師市兩級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全面、認真細致地排查整治施工現場、重點部位的火災隱患,依法嚴懲消防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遏制重特大火災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的發生,為師市跨越式發展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工作目標
全面排查整治在建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等場所的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違規行為,推動轄區單位進一步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專項大檢查大整治的長效機制,切實改善全區的消防安全環境,有效遏制火災的發生,確保全區消防安全形勢穩定。
?三、組織領導
街道成立開展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
下設辦公室,在街道綜治辦,統一組織和協調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四、排查整治范圍、內容
(一)檢查范圍:所有在建建筑工程、施工工地
(二)檢查內容:全面排查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消防安全疏散、自動消防設施、公共場所室內裝修、電氣線路設備等方面存在的火災隱患。具體包括:
1、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情況;
2、消防法律、法規、規范、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
3、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建立及落實情況;
4、單位員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情況;
5、完善安全疏散預案,定期開展滅火逃生演練情況;
6、建筑之間防火間距、消防通道、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區設置情況;
7、施工現場設置臨時消防車道、消防救援場地、消防水源及臨時消防給水系統、滅火器材配置情況;
8、施工現場的消防設施是否采用專用消防配電線路,且保持不間斷供電情況;
9、外墻保溫材料、內部裝修材料、消防設施進場之前是否經自治區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驗合格情況;
10、人員辦公、住宿等臨時用房采用彩鋼夾芯板板,芯材的燃燒性能等級是否為A級(不燃芯材),且防火間距是否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情況;(此項工作由建設局城市建設管理科負責,于每周五上報《專項整治工作情況統計表》(附件2))
11、施工區是否作為其他用途使用,例如:營業、居住等情況。
五、時間安排及排查整治重點
(一)動員部署階段(5月30日前)
各社區按照本方案制訂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召開動員部署會,全面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專項大檢查、大整治活動。
(二)排查整治階段(6月1日至6月20日)
各社區要深入相關場所認真排查火災隱患,逐一登記造冊,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和目標要求,并跟蹤火災隱患整改。對于可能導致人員傷亡的重大火災隱患,要采取果斷措施,責令停止使用、停止施工。師市建設局和消防支隊的聯合檢查督查小組將不定期對全區建筑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進行督查檢查。
(三)總結驗收階段(6月21日至6月25日)
要認真總結此次大檢查、大整治活動情況,對措施不落實的予以通報批評,對排查不徹底的要重新排查。
六、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社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刻認識到消防安全專項大檢查、大整治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決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厭戰情緒,杜絕應付、走過場的想法和做法,切實將大檢查、大整治活動部署落到實處。
(二)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要進一步加強領導,把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活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針對當前影響消防安全的突出問題,及時采取堅決果斷的措施加以整治。要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嚴厲查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行為,對于工作不力、消極應付甚至瀆職的人員,要嚴格追究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
(三)廣泛宣傳,營造氛圍。要積極利用宣傳欄等宣傳陣地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深化消防宣傳活動。要正確把握輿論導向,既要宣傳大檢查、大整治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教育和引導社會單位和廣大群眾,努力營造整治火災隱患的良好氛圍。
篇2: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疏散規定
1在建工程應設置安全疏散通道,滿足人員在火災或其它緊急事件發生時,自作業場所安全疏散到安全地帶的要求。
作業場所距安全疏散通道入口的間距不應大于30m。
2疏散通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疏散通道可利用在建工程結構已完的水平結構、建筑樓梯,也可采用不燃及難燃材料于在建工程洞口位置或外側搭設附著式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5h;
2)室內疏散通道、在建工程外側附著式疏散通道的最小凈寬不應小于0.9m,室外地面疏散通道的寬度不應小于1.5m;
3)疏散通道的坡度不宜大于200,如受場地限制,坡度大于200時,應修建樓梯或臺階踏步,踏步的高寬比不得大于1:1;
4)疏散通道的側面如為臨空面,須沿臨空面設置高度不小于1.5m的防護欄桿。
5)疏散通道出口不應設置大門和門檻,且出口1.4m范圍內不應設置臺階或其它影響人員正常疏散的障礙物。
如確需設置大門,應保證火災時不需使用鑰匙等任何工具即能從內部易于打開,且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6)疏散通道應設置引導疏散的明顯指示標識,相鄰兩道指示標志的最大距離不應超過20m,且疏散通道的轉彎處、疏散通道與其它通道交匯處及疏散通道出、入口必須設置。
疏散指示標志不應設置在可開啟的門、窗扇上或其它可移動的物體上;
7)疏散通道應設有夜間照明,無自然采光的疏散通道應增設有應急照明。
8)疏散通道內不得堆放任何材料、設備、機具及建筑垃圾,不得敷設有礙人員疏散的管線,不應敷設除低壓照明線以外的其它電源線和可燃氣體管道。
9)施工現場疏散通道不應隨意更改。
3用作在建工程疏散通道的建筑樓梯應與同層水平結構同期施工。
4施工用電梯不應作為安全疏散設施。
5在建工程外側附著式疏散通道如搭設在外腳手架上,疏散通道所在位置的上、下方及左右5m范圍內的外腳手架,須采用不燃、難燃材料搭設。
6在建工程作業場所應設置明顯疏散指示標志,其指示方向指向最近的疏散通道入口,中央疏散指示標志應標示雙向指示方向。
7建筑裝飾裝修階段,應在作業層的醒目位置設置安全疏散示意圖。
篇3: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第一條施工現場的消防工作,應遵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開展消防安全工作。
第二條項目部應在開工前15日內備齊相關資料,到當公安局消防科報審備案,并辦理《消防施工許可證》。
第三條項目部應建立消防規章制度和消防組織,施工現場要有明顯的防火宣傳標志。施工現場的義務消防人員,要定期組織教育培訓,并將培訓資料存入內業檔案中。
第四條施工必須設置臨時消防車道。其寬度不得不于3.5米,并保證臨時消防車道的暢通,禁止在臨時消防車道上堆物、堆料或擠占臨時消防車道。
第五條施工現場必須配備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要害部位應配備不少于4具的滅火器,要有明顯的防火標志,并經常檢查、維護、保養,保證滅火器靈敏有效。
第六條施工現場消火栓應布局合理。消防干管直徑不小于100毫米。消火栓處晝夜要設有明顯標志。配備足夠的水龍帶,周圍3米內不準存放物品。地下消火栓必須符合防火規范。
第七條高度超過24米的建筑工程,應安裝臨時消防豎管。管徑不得小于75毫米,每層設消火栓口,配備足夠的水龍帶。消防供水要保證足夠的水源和水壓,嚴禁消防豎管作為施工用水管線。消防泵房應使用非燃材料建造,位置設置合理,便于操作,并設專人管理,保證消防供水。消防泵的專用配電線路,應引自施工現場總斷路器的上端,要保證連續不間斷供電。
第八條電焊工、氣焊工從事電、氣焊切割作業,要有操作證和用火證。用火前,要對易燃、可燃物清除,采取隔離等措施,配備看火人員和滅火器具,作業后必須確認無火源隱患后方可離去。用火證當日有效,用火地點變換,要重新辦理用火手續。
第九條氧氣瓶、乙炔瓶工作間距不小于5米,兩瓶與明火作業距離不小于10米。建筑工程內禁止氧氣瓶、乙炔瓶存放,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氣“鋼瓶”。
第十條施工現場使用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防火要求。臨時用電必須安裝過載保護裝置,配電箱內不準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嚴禁超負荷使用電氣設備。施工現場存放易燃、可燃材料的庫房、木工加工場所、油漆配料房及防水作業場所不得使用明露高熱強光源燈具。
第十一條易燃易爆物品,必須有嚴格的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負責人,配備滅火器材,確保施工安全。
第十二條施工材料的存放、使用應符合防火要求。庫房應采用非燃材料支搭,易燃易爆物品應專庫儲存,分類單獨存放,保持通風,用電符合防火規定。不準在工程內、庫房內調配油漆、稀料。
第十三條工程內不準作為倉庫使用,不準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進入工程內的可燃材料,要根據工程進度限量進入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廢棄材料應及時清除。
第十四條施工現場使用的安全網、密目式安全網、密目式防塵網、保溫材料,必須符合消防安全規定,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第十五條施工現場嚴禁吸煙。不得在建設工程內設置宿舍。
第十六條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未經批準不得使用電熱器具。嚴禁工程中明火保溫施工及宿舍內明火取暖。
第十七條從事油漆粉刷或防水等危險作業時,要有具體的防火要求,必要時設專人看護。
第十八條生活區的設置必須符合消防管理規定。嚴禁使用可燃材料搭設,宿舍內不得臥床吸煙。
第十九條生活區的用電要符合防火規定。用火要經審批,食堂使用的燃料必須符合使用規定,用火點和燃料不能在同一房間內,使用時要有專人管理,停火時要將總開關關閉,經常檢查有無泄漏。
第二十條本制度如與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北京市地方法規不符,應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北京市地方法規執行。
第二十一條本制度自簽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