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云中心學校德育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提升學生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科學發展為根本,提高教師家長育人水平,結合《輝縣市教育局*年德育工作要點》,進一步圍繞我校“加強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重點,以“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動為主要載體促進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二、工作目標及思路
1、要求全體教師本著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視、全過程負責的育人心態,共同創建出一支師德素養好,業務水平高的教師隊伍。
2、加強陣地建設,優化育人環境,開展好各類主題教育活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
3、加強學生法制教育,并加強師生的安全教育,確保學期內無重大責任事故發生。
4、繼續進行“優秀班集體”、“文明寢室”的評比,重點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內化為思想道德素質。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德育工作領導,提高德育工作的認識。
要繼續認真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加強師德建設,學校教師都有積極參與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責任。并要在全校范圍內創設“全員育人”的氛圍,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促進和推動學校德育工作。教師不僅要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思想道德滲透教育,從校長到教師都必須有明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具體任務,并共同參與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研究。結合本學期學校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培養一支素質優良、精干實效、開拓進取的班主任隊伍。
(二)、以“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動為載體,狠抓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加強班級管理,經常性地進行班容班貌檢查,將學生日常規范教育抓細、抓嚴、抓實,努力達到的日常行為規范的“五無”、“五有”要求,(即地上無痰跡紙屑、墻上無污痕、桌面無刻畫、門窗無破損、衛生無死角;課堂有紀律、課間有秩序、言行有禮貌、心中有他人、學困生有進步),各年級、各班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著重對學生進行以文明禮儀為重點的基礎文明養成教育,通過嚴格的訓練,努力使學生的行為規范外化為行為,內化為素質,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貌習慣,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1、繼續組織學生認真學習《中小學日常行為規范》,要求學生能熟記于心。
2、利用學校廣播、學校櫥窗等宣傳陣地,大力宣傳行為規范好的學生,讓全體學生都能向好學生學習,同時對不好的行為習慣也要給予監督。
3、進一步加強“流動紅旗”競賽的力度,通過評比活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
4、各班應充分利用班會課采用豐富的形式加強對學生思想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提高班會課的質量。
(三)、結合主題班會、紀念活動等各種途徑,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
(1)抓住各種契機,尤其是利用好每周的升旗儀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愛心教育、誠信教育。我們根據各年級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活動方案,扎實有效地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
(2)圍繞主題月和重要紀念日開展活動。
三月份,結合國際勞動婦女節、學雷鋒紀念日開展“獻給媽媽的歌”、“讀雷鋒日記、講雷鋒故事”等活動,引導學生體驗友善、學會關愛;植樹節前后,可組織學生開展“爭當綠化小天使”、“我當校園美容師”等活動,帶領隊員美化環境、保護環境;全國安全教育周可開展“安全伴我行”、“創建平安校園”等活動,讓學生從小懂得自我保護,珍愛生命。四月份清明時節,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時機。五月份結合國際勞動節,可開展“唱給勞動者的歌”、“走進勞動者”等活動,了解廣大勞動者勞動的艱辛,更加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六月份可結合兒童節開展各項慶祝活動。九月份結合教師節,可開展“獻給老師的歌”等活動。十月份結合國慶節和放秋假開展活動。十一月份開展“走進孤寡老人”等活動。十二月份開展慶祝元旦等活動。
(四)家長積極參入,發揮整合優勢。
抓好家長參入德育活動管理,有計劃有落實,開展活動內容要有針對性、實效性,并且認真做好資料搜集、積累工作。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網絡;保質保量用好家長學校,做到每學期每月同學生家長均有一定程度的書面聯系。
(五)重視學科滲透,加強德育學科化。
1、優化學科教學。課堂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種全員性策略,教師要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諸方面滲透德育教育來優化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各學科要繼續上好學科滲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課,要繼續認真上好班會課
2、開展德育科研。各位教師要適應課改新形勢發展的需求,切實轉變觀念,提升教育理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規律和新途徑。要針對德育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德育科研,研究社會形勢的新變化及其對學生的影響,不斷轉變工作方式、更新教育內容,為德育工作注入時代的活力與特色。要以人為本,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可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作研究:1、德育評價方式2、心理健康教育3、德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機整合研究4、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1、開學典禮。
2、貫徹常規,建立教學秩序。
3、學生心理因素調整研究(一)。
4、“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動(一)。
5、家長學校開課。
6、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7、結合學雷鋒月和慶祝“三、八”婦女節開展系列感恩教育,并開展“講雷鋒故事、讀雷鋒日記”故事比賽。
四月份:1、編寫《日學一語》手冊第二本。
2、學生心理因素調整研究(二)。
3、布置“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演講比賽活動。
4、、“關愛生命、安全出行”法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5、清明節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五月份:1、“五四”紀念活動。
2、“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演講比賽活動。
3、學生心理因素調整研究(三)。
4、“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動(二)。
5、班主任工作論壇。
6、教師讀書演講比賽。
7、以“歡慶六一”為主題出班級黑板報。
六月份:1、“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動(三)。
2、學生心理因素調整研究(四)。
3、評選優秀班干部、三好學生和文明班級。
4、評選北云門鎮中心學校“十佳文明之星”、“十佳學習之星”。
七月份:1、德育工作總結。
2、安排師生暑假生活。
八月份:1、師德師風教育活動。
2、貫徹常規,建立教學秩序。
3、學生心理因素調整研究(五)。
九月份:1、開學典禮。
2、慶祝教師節活動。
3、“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動(四)。
十月份:1、學生心理因素調整研究(六)。
2、“秋假――我為家里做什么“活動。
十一月份:1、“走進孤寡老人”等活動。
2、“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動(五)。
十二月份:1、慶元旦文藝競演。
2、學生心理因素調整研究(七)。
3、“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動(六)。
元月份:1、評選優秀班干部、三好學生和文明班級。
2、評選北云門鎮中心學校“十佳文明之星”、“十佳學習之星”。
3、德育工作總結。
4、安排師生寒假生活。
篇2:小學德育工作交流活動方案
德育是一個需要智慧、呼喚智慧的領域。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學校德育工作面臨越來越多的新問題、新挑戰,教師們肩上的責任重大,需要勇敢地在挑戰中求發展,在改革中求創新。
我校在“無痕教育”的引領下,實施以學生為重、育人為本,踐行德育生活化,努力建設學生精神家園。本學期,學校組織“德育管理交流、智慧資源共享”
德育工作交流系列活動,加強教師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使全體德育工作者能更理性地認識德育的重要性和工作方式方法的科學性,努力提升德育的服務能力。
一、活動時間:20**年2月25日
二、活動承辦:五年級組
三、活動安排
1.上午第三節課,所有空課教師進五年級組聽課,聽課教師按自己所在的班級序號進入相應班級(例:1班的教師就到五(1)班聽課)。
開課教師:五(1)班伊建宏五(2)班張曉素五(3)班葉麗飛五(4)班謝一春五(5)班翁璐
2.午間,老師們深入到五年級所有班級進行參觀交流。
3.下午第三節課組織全校教師進行德育工作論壇。
①各年級組代表發言:錢瑞芳、陳陽、邵小娟、李友清、余志軍。
②五年級組經驗介紹:伊建宏。
篇3:初中學生德育工作方案
20*初中學生德育工作方案范文1
一、領導小組成員:
校長、法治副校長、政教主任、教務主任、總務主任、團支書、班主任組成。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德育為首的宗旨和以人為本的原則,為全校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三、工作目標
(一)、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擁護共產黨領導和社會制度,初步樹立國家觀念、公民意識、法制觀念、道德觀念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養成勤勞節儉、文明禮貌、關心集體、愛護公物、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自主性強、自我保護、競爭協作、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響的一般能力;初步具有誠實守信、堅定勇敢、積極進取、不怕挫折、不怕困難的心理品質。為成為合格的公民和“四有”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基礎。
(二)、具體目標
以“爭當現代文明人”為學期教育目標,以人為本,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原則,重教重管,廣開渠道,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增強以德治校的實效性,保持違法犯罪率為零,培養更多德才兼備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各年級德育工作目標
七年級:勤奮自信
1、規范日常行為,培養良好習慣。
2、喚醒學生向初三挑戰的意識。
八年級:積極進取
1、誠實守信,堅定勇敢,培養自尊心和自豪感。
2、競爭協作,培養競爭意識。
九年級:拼搏沖刺
1、始終做好向中考沖刺的精神激勵。
2、加強學習焦慮的心理輔導和方法指導。
3、布置、落實各階段工作,保持學生興奮點。
四、德育任務:
1、實行校長負責的德育工作領導體制。黨小組要發揮政治核心和監督保證作用,支持和協助校長做好德育工作。
2、德育工作小組的任務是:調查分析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狀況;制定貫徹實施年度、學期計劃和工作安排;確定各年級教研項目,團隊及各職能部門為完成工作計劃應承擔的具體任務及分工;組織協調好各德育途徑之間的相互配合;建設好校內外的德育基地,總結交流經驗;保證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3、團支部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常規制度。每周一次升旗儀式;校會、班、團隊會;重大節日、紀念日教育活動、開學、畢業典禮、表彰三好學生,優秀生;郊游(遠足),參觀德育基地,參加社會服務等,均應形成制度,認真堅持。對各年級學生讀的書籍,必看的影視片,必須學會的歌曲,必須參觀的本地區的德育基地、人文、自然景觀等,也要做出規定,積極創造條件,付諸實施。
4、學校的每個部門都應有德育的功能。每個教職工都應當是德育工作者。學校應對各個職能部門和教師、職工分別提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明確具體要求,并列入考核教師的指標體系,作為評價考核教職工工作成績的重要依據。
5、學校貫徹實施中,既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特別要重視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等學生組織的作用,引導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學校領導和教職工的管理工作進行評價、提出建議。
五、德育內容:
(一)內容
1、政治教育:(1)愛國主義教育(2)社會主義教育
2、思想教育:(3)集體主義教育(4)理想教育
3、道德教育:(5)道德教育(6)勞動教育
(7)社會主義民主與遵紀守法教育
4、心理教育:(8)良好個性心理品質教育
(二)內容的基本要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貫穿于學校德育工作的全過程,《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禮儀常規》和心理素質教育貫徹到各年級。加強法制教育、勞動教育和艱苦奮斗教育。
(三)各年級的重點:
七年級:進行《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禮儀常規》教育(以下簡稱“中學三規教育”)和健康心理品質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勞動教育和艱苦樸素教育,做好中小學銜接,進一步奠定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道德品質基礎。
八年級:繼續進行“中學三規教育”及健康心理品質教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勞動教育、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教育、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共青團基本知識教育和抵制不良影響能力的培養。
九年級:在鞏固“中學三規教育”的基礎上,深化愛國主義教育,進行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注意事業為目的理想教育,職業指導教育,加強愛科學和分辨是非能力的教育,做好全面發展的初中畢業教育。
六、德育工作途徑:
1、寓德育于學校全部工作之中,做到教書育人、活動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
2、各科教學是德育的重要途徑,對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各科教學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學特點,寓德育于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各科教師要教書育人,全體教職工要為人師表。
七、德育管理:
1、學校要建立校長負責德育與黨小組發揮政治核心保證作用相結合的德育領導工作體制。
2、德育隊伍建設。學校要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質和待遇。要加強德育骨干隊伍建設,重視培養青年德育工作者。學校為他們的業務進修和思想提高創造必要的條件。并明確教職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責任。
3、德育制度建設:學生生產勞動和班會、團隊活動要排入課表,納入校歷。
4、德育設施建設:要保證德育活動的必要場地、設施、設備、搞好校園環境建設和管理。特別要加強運用電化教學手段進行德育工作。
5、完善德育管理、強化德育督導、評價;德育的管理首先是教師隊伍的管理。教師肩負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學校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堅持政治學習,堅持政治學習制度,理論聯系實際地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鄧論和*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注意理論,學習德育理論、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校在制定德育整體規劃的基礎上,每學期要制定德育工作計劃;針對不同年級特點、組織實施;建立并完善《學生思想品德考核》制度。每學年對學生要做出思想品德方面的評價,其評價標準和方法依照《學生思想品德評價方案》,其評價結果載入學生檔案。
八、德育工作要點:
1、愛國主義教育:
(1)初步設立起國家觀念和公民意識,關心國家大事,維護祖國利益和尊嚴(2)把愛祖國、愛學校結合起來,(3)知道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維護民族團結。
2、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教育:
(1)了解祖國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認識社會主義制度好,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2)知道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增強對黨的熱愛之情。(3)繼承發揚延安作風。
3、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教育:
(1)懂得建設集體與發展個性的相互關系,逐步求的和諧發展。(2)認識內因與外因的辨證關系,激發個人的奮發向上的積極性。(3)認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改革就是發展生產力。
4、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
(1)增強集體榮譽感,以為集體服務為榮(2)有為班級體的建設貢獻力量的意識和行動。(3)了解為社會奉獻的前提下索取個人合理利益。
5、勞動教育:
(1)懂得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都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所需要的。(2)繼承中華民族勤勞節儉傳統美德,珍惜地球資源和社會勞動成果。
6、民主與法制教育:
(1)認識紀律與自由的關系,懂得紀律是學習、工作和集體生活的保證,自覺遵紀守法。(2)明確民主與集中的關系,能按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活動,處理問題。
7、道德規范教育:
A、社會道德:(1)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志、樂于助人、(2)尊重殘疾人,關心老弱幼者。(3)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B、環境道德:(1)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2)保護有益動物,珍惜我國土地、河流、森林等資源。(3)自己不污染環境,也勸阻他人污染環境的不良行為。
8、心理品質教育:
(1)開朗大方,蓬勃上進。(2)堅強勇敢,不怕困難。(3)自尊也尊重他人,自我容納也容納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