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幼兒園中班早期閱讀班活動總結
有人說過,人類有兩種語言,一種是聽覺語言,一種是視覺語言。早教科學證明,兒童期不僅是學習聽覺語言的最佳期,也是學習視覺語言的最佳期。如果兒童在學說話的同時,早期學習識字閱讀,使視聽語言并駕齊驅,那么幼兒的智力發展就會突飛猛進。
本學期的中班閱讀班以《字寶寶樂園》幼兒聽讀游戲識字配套教材為主教學,大范例、大字卡的使用,把“玩”與“學”科學的結合起來,化“機械記憶”為“感長記憶”,適應了兒童的生理特點,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語言和識字。
為避免幼兒學習的單一性和重復性、使教學形式豐富多樣,也為了讓幼兒在升入大班后有良好的語言表述能力,本學期在閱讀班教學中加入了看圖講述、故事表演、兒歌誦讀、聽說游戲等內容,這些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應用極大的豐富了孩子的視聽覺,使孩子學習的興趣大增,閱讀班37位幼兒通過一學期的學習,變得愛說、愛唱、也愛大膽表現了。
在早期閱讀班教學中,我們兩位教師也特別注重為幼兒營造一種寬松和愉悅的教學氛圍,堅持教即為不教的教學理念,結合每位幼兒的特點,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的讓孩子學習語言和識字。為了使孩子對早期閱讀識字產生興趣,我們也特別注重與家長的交流,使家長明白幼兒期是培養興趣的關鍵期,要注意方式方法,而不能強迫幼兒機械去學習,施加壓力的學習只會使孩子對任何事都失去興趣。
在教學中注重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在休息時段我們常常會有意的投放一些幼兒用書,讓幼兒三三兩兩坐在一塊閱讀,是他們體驗到合作閱讀的快樂。
總之,教無定法,希望閱讀班的孩子在升入大班后能記著在早期閱讀班和小伙伴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
篇2:小學真閱讀工程之經典誦讀展示活動總結
宿城小學積極貫徹落實《連云區中小學“真閱讀工程”實施方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了讓孩子們親近經典,努力營造書香校園,4月21日下午,宿城小學舉行了真閱讀工程之經典誦讀展示活動。
活動在歡快的童謠聲中拉開了帷幕。校長李亞林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隨后四位小主持閃亮登場。伴隨著古典韻律:《三字經》、《弟子規》、《笠翁對韻》、《三十六計》、《增廣賢文》、《桃花源記》……一篇篇經典名篇,經過教師們精心編排,學生吟誦與演繹,將古典詩詞與音樂、舞蹈融為一體,達到了文學與藝術、傳承與發展的完美統一。活動一次次被推向高潮,全場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最后,在全體教師慷慨激昂的朗誦中落下了帷幕。
本次經典誦讀比賽,再現了中華詩詞的古典風韻,意境之美,讓人回味無窮。“與圣賢為友,伴經典同行”,讓孩子們領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髓是本次活動的宗旨。
我們相信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宿城小學吟誦經典的氛圍將更加濃厚。讓經典浸潤童心,讓經典伴師生快樂成長!
篇3:小學二年級課外經典閱讀活動總結閱讀經典收獲未來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課外閱讀的總量和分量作了明確規定,“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階段應完成145萬字的閱讀量。我們二年級語文組圍繞“閱讀經典,收獲未來”開展了下列的課外經典閱讀活動。
一、設立專門的閱讀社團
通過設立專門的境地閱讀社團,在每周周四下午上課外閱讀課。由二年級組的語文老師輪流輔導學生,指導學生進行經典閱讀,保證了學生在校內的閱讀時間和閱讀質量。
二、推薦學生閱讀好書,設計填寫《閱讀記錄表》
教師給學生推薦一些閱讀書目,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進行閱讀,閱讀的同時進行設計填寫《閱讀記錄表》。如實地填寫記錄自己每天閱讀的內容、摘抄課外讀物中的好詞好句、根據自己的閱讀書寫自己的閱讀感悟。推進學生積極閱讀課外經典書目。
三、期末進行閱讀評價
把學生的閱讀設計到期末測評的項目里,通過多種的測評方式,測評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督促學生多多閱讀課外書。
四、設立班級圖書角
倡導學生主動在班級捐獻課外圖書,在教室的走廊上設立專門的圖書角、圖書柜存放學生所捐的圖書。讓學生利用下課的時間自己借閱班級圖書角內的圖書,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