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五年級上學期班級管理工作計劃

五年級上學期班級管理工作計劃

2024-08-01 閱讀 6490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們班級共61名學生,27名女生,34名男生。男生較多,班級氣氛比較活躍。在過去的幾年里,形成了一些良好的習慣。四年級因為不適應高老師的離開和豐老師的教學風格,班級一度出現了混亂的局面,管理工作陷入被動。經過一年的調整與適應,班級狀況逐漸好轉。五年級一開學,學生表現出了良好的勢頭,紀律與精神面貌都出乎意料得好。本學期,我們將以此為契機,一如既往地嚴格管理,創新性地管理,開創新的班級風貌。

二、預訂目標:

1、建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制度,提高每個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實現集體自主管理。

2、培養認真學習的意識,樹立為未來努力學習的理想,形成專心學習的好習慣。

3、幫助學生增強愛班級、愛集體的意識,培養以班集體為榮的感情。

4、培養小組合作能力,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5、培養以先進同學為榜樣、積極勤奮的上進心,克服消極懈怠的行為習慣。

6、培養熱愛勞動的思想,掌握一定的勞動技巧,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7、培養良好的紀律意識,嚴格遵守班級、學校的規章制度,嚴格遵守社會的法律規范,在校做守紀小學生,在校外做守法小公民。

8、尊重老師,尊重父母,尊重同學,尊重他人。言行文明有禮。

三、實施措施:

1、細化班級事務,分工到每個學生,明確職責,經常培訓。

2、以學習成績為準則分為15個學習小組,推行“升級制度”,每20天做一次總結。

3、認真組織各項集體活動,精心排練,培養能力,以優秀表現爭得優異成績,培養自信與榮譽感。

4、實行小組長負責制,明確組員分工,捆綁小組員的成績,促進共同進步。

5、經常樹立同學榜樣,以扎扎實實的行動感染帶動周圍的同學,形成學比趕超的氛圍。

6、每個學生輪流當值日班長,每天一位常務管理員和一位值日班長共同執勤,加強日常言行的管理。

7、衛生小組長明確小組員分工,督促組員認真打掃衛生,樹立以勞動為榮的意識。人人為我打掃衛生,我為人人打掃衛生。

8、要求學生負責周圍半米以內的日常衛生,不亂扔垃圾,自覺愛護環境。

9、經常開展安全教育,經常檢查班級內外存在的安全隱患,加強路隊管理,囑咐學生注意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

10、要求學生尊重老師的工作,對老師有禮貌,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教育。引導學生尊重父母,加強與父母的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11、針對個別打架、罵人的現象進行談話、批評教育,教育其認識到行為的不文明。運用班會等時機教育學生與同學建立友好的人際關系。

四、本學期大事活動安排:

9月:日常行為規范月、隊列隊形廣播體操比賽訓練、舉辦班級文化墻展覽、第一次家長會、“升級制度”試行、評選優秀暑假作業

10月:祝福祖國活動、隊列隊形廣播體操比賽、國旗下講話、建隊節活動

11月:安全教育、教育局視導、作業評比、評選勞動標兵

篇2:五年級語文教研組讀書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結合學校打造“書香校園”、“書香教研組”活動,使本組教師把讀書作為提升自身素質的需求,豐富文化積淀的主要途徑,使讀書成為教師的習慣。

二、讀書目的及要求:

1、讓教師學會讀書

教師要將書當作文章來讀,需要學會將一本書拿起來之后再通過語言及相關的整體瀏覽而迅速決斷最值得自己閱讀的“章”、“節”,將原書讀薄。提煉書中的精華,做到有效讀書。

2、讓教師通過讀書獲得積極的生存狀態。

教師讀書實際上是為了讓教師針對自己的“教育問題”和“教育困惑”引導教師通過讀書以引起他們的“行動研究”,使教師不斷調整自己的生活生態、生活信念從而實現自我提升。

三、讀書活動內容:

1、制訂個人讀書計劃。根據學校要求,結合自己教學工作實際,制訂出自己個人讀書計劃。

2、建立年級組內教師日常讀書交流制度。

3、將辦公室作為教研交流的主陣地,建立富有書香氣息的辦公室文化。

四、主要方法及措施:

1、自主閱讀與共同閱讀相結合,提高閱讀效率。

2、通過網上博客、論壇、在線閱讀,進行閱讀。

3、閱讀與反思相結合,寫出心得體會。

五、推薦閱讀書目:

1、必讀書目:

①《課標》②《給教師們一百條新建議》

③《論語》④教材中的經典篇目

2、選讀書目:根據自身需要選讀有關理論書籍、教學雜志。

六、具體安排:

1、人員安排:

組長:韓慧霞

組員:孫彥樸祝偉芳盧桂霞

2、時間安排:(自學為主)

九月:讀書主題:《陶行知教育名篇》

十月:讀書主題:《走進論語》。

十一月:讀書交流會:《我教書,我快樂》,填寫《讀〈給教師們一百條新建議〉交流表》。

十二月:讀書主題:《教育的理想與信念》

每天下午4:00-5:00以辦公室為單位,組織自學。

每天晚上7:30-9:30在家自行閱讀。

韓慧霞

20**、9

篇3:構建小學五年級語文學科發明性研究科研計劃

一、實驗課題的提出

1、研究意義

創新能力,是人突破舊認識、舊事物,探索、發明有價值的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一定民族和作為一定民族成員的個體的創新能力,總是在本民族文化的背景和根基上,特別是在掌握運用本民族語言的過程中形成和提高的。因此,我們的語文教育,作為中華民族一起語言的教育,或母語教育,與培養中華民族新一代成員的創新能力,有著極其深刻的聯系,研究中小學語文教育為什么以和如何培養同學的創新能力;研究以促進同學素質全面提高,注重培養同學創新能力為目標,小學語文教育應該怎樣深化改革,實現自身的創新。這是本課題的要義所在。

2、現狀

保守的“應試教育”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牽著同學滿堂問,淹沒了教學的重點,擠占了同學讀書、考慮、練習的時間,磨滅了同學學習語文的熱情,扼殺了同學的創新潛能,同學的學習能力難以提升。

3、解決問題

要讓以發展同學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發明教育在課堂這一主渠道上得以落實,就得實現一個根本轉變:要由重串講串問、重知識結論的傳授灌輸給予型的教學模式,轉變為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的以同學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從同學的實際動身,精心設計有效的教學過程,結合語言訓練的實踐活動,給同學提供創新的機會,鼓勵和引導同學憑借自身的智慧和能力,積極參與,主動求知,發明性地解決問題,培養同學創新精神和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實驗目標

1、研究目標

教師通過課程內容,運用啟發發明思維的方法,鼓勵、激發同學運用自身在某一領域的特殊才干進行自主發明性的學習,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地合作探究,從而使知識更具有完整性、豐富性、深層性的教學模式。其基本環節為:創設情境;自讀自悟--各施所長;自主研究--質疑問難;合作研討--聯系生活;積累運用。

2、同學目標

(1)認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愿意主動創新動手實踐。

(2)在學習過程中樂于探究,發現問題并通過同學的探索解決問題,培養同學的創新品質。

3、教師目標

(1)加深教師對發明教育意義的認識,提高堅持實驗的自覺性。

(2)提高教學效益,以和實驗研究的能力。

三、實驗內容

小學語文第九冊教材

10、只有一個地球21、第一場雪

14、一夜的工作24、凡卡

16、古詩兩首26*向命運挑戰

17、“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27、學弈

20、鳥的天堂28、兩小兒辯日

四、實驗措施

1、學習發明教育理論,搜集典型經驗資料,學習優秀教師實踐經驗。

(1)閱讀有關發明教育資訊的雜志期刊,重點內容作摘錄。

(2)充沛利用雜志、期刊以和網絡資源搜集發明教育典型案例,學習經驗,取長補短。

2、將理論研究付諸于實踐,在實踐中注意以下幾點:

(1)營造和諧氛圍,激發創新熱情營造適宜同學創新精神生長和發展的心理環境。

①營造自由的環境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有利于發明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平安和自由”。所謂平安,就是不對同學獨特的想法進行干涉,使其消除對批評的顧慮。所謂自由,就是不對同學的思維和行為進行限制,使其有自由表示的機會。為此,作為教師,應堅決摒棄保守課堂對同學的新異思想、特殊行為給予諷刺、挖苦、孤立或否定的做法。鼓勵同學以獨立的角色、建設性的態度對教師的講解、同學的回答、教材的編寫作出質疑、批評乃至爭辯,即使同學是錯的,教師也要給予鼓勵性評價,使同學真正感受到師生間的平等、民主與合作。

②創設輕松的教學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愉悅性的心理環境中,學習者情緒愉快、精神放松,有利于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發明性,實現有意識和無意識的統一,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在平時教學中,要利用各種途徑激發同學的學習

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