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初中數學教研活動總結

初中數學教研活動總結

2024-08-01 閱讀 4433

初中數學教研活動總結(一)

*中學是省教育廳直屬重點中學,20*年被評為“省完全中學一級(甲等)學校”,是一所完全中學,目前初中每個年級只有4個教學班,初中數學教師共有6位。學生來自全省各市縣,民族學生占一定的比例,與教學活動相關的學生的學習基儲智力、能力方面等差別很大,對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帶來一定的難度。由于每個年級只有四個教學班,配備兩位數學教師擔任數學科教學任務,本校學生全部在校住宿,教師日常工作量相對很大,這對開展教學研究存在一定的影響。

針對本校具體特點,我校數學教研組結合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學校教研室相關指示精神制定各學期的教研計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以下側重四個方面對我校初中數學教研組進行簡單的總結。

一、重視課題實驗研究

課題實驗研究不僅能提高教師教學業務水平,而且能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經驗,課題實驗研究對課堂教學活動和提高教學有效性起著重要的作用。我校從領導到教師都非常關注課題實驗研究,特別是數學教研學科組,我們數學教研組先后參加了“全國現代教育技術課題實驗研究”、參加海南省開展的“數學創新思維實踐與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研究”、全國課題“基于網絡環境教學模式實驗與研究”、全國基礎教育數學新課程改革的“Z+Z智能教育平臺課題實驗研究”、“學生數學學習評價課題實驗研究”、“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實驗研究”等。

通過課題實驗,我們老師學會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整合,學會了網絡教研及網絡對數學課堂教學的輔助經驗,學會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方法與評價理念。通過課題實驗,我們讓更多的老師更早接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讓老師更快地學會教育教學新理念,更有效地實踐有效性教學與客觀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

二、中考備考工作

其它兄弟學校每個年級配備教師人數較多,安排中考備考工作的人員充足,力量充沛。針對我校班級少、人員少的特點,我校初中數學備考方面只能采取縱向合作優勢彌補橫向合作缺陷,每屆中考備考工作就只有兩位教師,勢單力薄,就應對日常備課、講課、輔導、月考等都忙得不可開交,備考工作也只能放在加班加點的畢業班教學業務上。專門組隊應對中考“備考”的隊伍是沒有,因而只靠“縱向”團結全體初中六位數學教師。主要的作法是每一屆畢業班教師對自己的備考資料都要保管好并按時交給下一屆教師,由下一屆教師對上一屆教師資料后專心備課,主要是“整合”工作,即以上一屆資料為基礎進行修訂、填充、更換新題型,不斷完善,并且如此循環往復。按這樣的“以縱補橫”模式進行中考備考工作,其它年級也同樣方法實現三個年級資料共享、方法共享、經驗共享、力量合一,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三、常規教研活動

1、業務學習。教研離不開理論支撐,理論指導實踐那是必須的。因此我們日常教研活動中一樣有規定時間進行理論學習,學習新課程新理念,組織全體數學老師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正確把握數學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當前較知名的一些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進行小組研討,如學習與討論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等。

2、案例學習。每個學期都有三個時間進行專題研究教學案例,案例來源于各種雜志或網頁,教研組長有選擇性地挑選個別案例進行討論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與教學能力。

3、關注學生數學興趣培養。注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每年組織全校學生參加初中數學競賽、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為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矗

四、重視信息交流

社會進步的速度受信息影響,學校教育教研活動質量的快速提升與校外教研信息密切相關,教研信息能給我們帶來新的理念與指導方向,因此我們非常重視校外交流與學習,除了較實在、省費省時的網絡信息獲取教研信息外,我們還常組織教師到兄弟學校交流學習。如20*年組織全科組教師到昌江中學、昌江民中講課、聽課交流與學習。還有請專家到我校作專題報告等,這些都是一種較好的教研活動與學習交流方式。另外,教師寫心得、寫課后反思、寫論文也是提高教師業務的主渠道,因此我們經常鼓勵教師撰寫論文,鼓勵教師參加省教育教學研究培訓院組織的各類活動,鼓勵教師發表文章,如《數學學習》雜志等。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活動依賴教育教學研究和實驗,有效的教研對有效的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有待我們更深入的研究。教研工作形式多樣,方法不一,效果不同,因此,為了我們的學生,為了教育教學更快地發展,我們教育教研工作任務還很繁重。

篇2:幼兒園蒙氏數學教研總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園蒙氏數學教研總結

4月份第二周,我園做了一次全園性的蒙氏數學教研。目的有兩個層面,一是提高蒙數老教師的做課能力,充分體現我們的園本課程的優勢;二是加強新老師學習,讓新老師了解我園的園本課程蒙氏數學的課程理論,上課流程,學習方法。教研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優秀老師做蒙氏數學示范課

第二階段:集體評課及蒙氏數學課程培訓

第三階段:中小班數學老師蒙數聽評課。

在第一階段,優秀老師蒙氏示范課上,分別安排了趙老師的感知數位,楊老師的數量結合,王老師的平行四邊形。從三個示范課上看,老教師對蒙氏數學上課的流程及蒙氏數學的課程理念掌握的比較到位,都能從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比較等方法入手,讓幼兒感知,體驗,從而發展數學思維。各班的常規很好,幼兒的操作能力很強。楊老師和趙老師數學語言嚴謹,課程各環節銜接緊密,過渡自然。給老師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幾個今年初次帶蒙數課的老師,和從大班調到小班的老師,他們感到蒙數對他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小慧的平行四邊形課有點偏離重點,沒有能夠讓幼兒自主的發現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特征,但她在活動結束后的自評中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并且小慧在操作活動中試圖挖的再深一些,雖然沒有成功,但想法值得表揚,并且也使聽課老師受到了很深的啟發。

示范課聽課完畢以后,所有蒙氏數學老師及新老師利用一中午的時間進行了集體評課和蒙氏數學學習。在評課過程中,除曹寧,楊思,楊麗等幾位評課好的老師以外,王小慧,李思雨,趙旭娟的評課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評課后的蒙氏學習首先結合優秀老師的示范課,然后再結合蒙氏課程理論,從蒙氏課程的理念,蒙氏課的模式及基本流程,操作的類型及操作中常出現的一些問題,一些典型課程應注意的問題等幾方面進行了學習(有具體文稿和課件,這里不再詳述)。學習完畢,對老師進行了要求,并安排了下一階段

篇3:中學數學教研組強化教學管理工作總結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年第二學期結束了。本學期數學教研組的工作,在區教研室和校領導的支持下,在全體數學教師密切配合下順利開展。雖未轟轟烈烈,但也踏踏實實。一學期來,數學組的老師共同合作、共同探索、共同成長。

一、學習新課程,轉變教學觀念

本學期,教研組利用隔周二上午教研活動,組織全體數學老師再次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正確把握數學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時了解課改動態,多渠道多方位獲取信息,提高理論水平。

二、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本學期共開校公開課2節,家長開放日1節,執教者認真備課、上課、反思,聽課教師認真聽課,集體評議,相互研討,共同促進,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

2、進一步完善集體備課制度。三個年級,以備課組為單位,倡導分內容、分章節、分頭備課,力求備精品課;倡導利用網絡資源尋找資料,以達到資源共享之目的。目前,各備課組都積累了一定的教學資料,有的是老師們自己擬定的,有的是多方搜集的,不但本年級使用,還傳給下一年級使用,做到資源共享。集體備課結合了各類教學資源,優勢互補,形成了教的合力,提高了數學教研組整體教學教研水平。

三、做好常規檢查,強化教學管理

在鼓勵教師們創造性工作的同時,不放松對教學常規的指導和監督。本學期,教研組配合教務處共進行四次教學常規工作檢查,內容包括是否寫教案,是否寫教學反思和教后記,作業批改是否及時,認真等方面,檢查結果令人滿意。

四、注意自身提高,加快專業發展

我們教研組每位教師都十分注重自我提高,不斷給自己加壓,以便更好地從事教學工作,在進行繁重的教學工作的同時,個別教師還潛心研究,自覺反思。不斷地總結與提高,教研風氣濃厚。

時光的腳步帶領我們走過了一個充實而忙碌的學期。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身上肩負的重任,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地開拓進取,迎接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