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小學五年級下學期語文培優補差工作總結
小學五年級下學期語文培優補差工作總結
昌江縣第六小學朱錦
本學期,我在培優補差工作過程中,能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措施地實施落實"培優補差"的內容,使學生能較好的得到發展。不管是優等生或是后進生,現都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學習風氣較以前有明顯的變化,以前是"要我學",現在是"我要學"。通過不斷的加強訓練,老師幫助學生獲取一個個小成功,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現將一學期來的培優補差工作總結如下:
一、轉化教學觀念
在工作過程中,教師的觀念能積極轉化,由以前看分數,注重優生的輔導,對潛能生耐心不足,"恨鐵不成鋼",急功近利的心態轉變為能正確看待每一個學生,以培養學生素質的提高為自己工作的重點。在工作過程中能個體分析,群體分析,確立發展目標和措施,找出每個學生的優點,缺點,潛在的優點,缺點,新的生長點.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別人.積極對待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勵性評價,家長能熱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學生能安心于課堂的學習,把潛能生的厭學情緒抑制在一個最低點上。
二、建立學習檔案
設立不同層次的學習幫扶小組,確立學習目標。在班級里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改變老師補課,留課的陋習,把問題交給學生去獨立解決,老師起指導作用。其次,依據學生的能力,對各層次的學生分別有不同的完成目標,由易而難,逐層推進。
三、實行教法改革
充分發揮學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摸清學生相關準備知識,基礎,能力和心理準備的實際,把起點放在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上,使新舊知識產生聯結,形成網絡。根據學生實際,確定能達到的實際進度,把教學的步子放小,把教學內容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分解成合理的層次,分層推進。在實際教學中,根據本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力爭做到精講精練。快速反饋,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矯正及調節教學進度,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避免課后大面積補課。
四、采取教學措施
1、培優重在拔尖,補差重在提高。
2、課堂上有意識給學生制造機會,有針對性地讓優生和后進生都能回答問題。
3、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加以輔導訓練。
4、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后進生,介紹方法讓后進生懂得怎樣學,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5、對于后進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復習,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思考分析能力,尤其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
篇2:小學語文培優補差備課設計
小學語文培優補差備課設計
主要內容查字典練習
培優過程:一、提出本次培優目的四、小結:希望小朋友能夠和字典交朋友。
二、復習查字典的方法
三、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
肅:查()部首,在第()頁,共有()意思。
恭:查()部首,在第()頁,共有()意思。
堂:查()部首,在第()頁,共有()意思。
欠:查()部首,在第()頁,共有()意思。
習:查()部首,在第()頁,共有()意思。
牲:查()部首,在第()頁,共有()意思。
受:查()部首,在第()頁,共有()意思。
幽:查()部首,在第()頁,共有()意思。
卜:查()部首,在第()頁,共有()意思。
時間8-9學生姓名陳紫瑤、韓佳琳等
主要內容修改病句
培優過程:一、提出本次培優目的
二、復習病句的類型
三、修改病句
1.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的學習成績大大增加了。
2.黃繼光獻出了自己光榮的生命
3.我可以斷定,這件好事可能是咱班陳紅做的。
4.小氣象員堅持每天考察天氣的變化。
5.我們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祖國
6.我們要端正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
7.經過半年的努力,終于趕上來了。
8.我們養成了飯前便后洗手的風氣。
9.犯了錯誤,要決心改進。
10.大約有50個左右的人,參加了會議。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修改病句,希望在以后的寫作中,也能像今天一樣擁有一雙火眼金睛。
篇3:下學期小學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時光在匆匆中流失,彈指間,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為了使學生在新的學期里取得更好的成績,特制定語文培優補差的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勇于克服困難,勤于無私奉獻”是每一個優秀教師的不懈追求,本著“讓每個學生都進步,讓每位家長都滿意,讓社會各界都認可”,“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原則,從后進生抓起,課內探究與課外輔導相結合,讓學生克服自卑的心理,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的濃厚氛圍,使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接觸了解,全班學生的語文成績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總體來看,這個班的知識基礎處于明顯的兩級分化,優生太優,但數量較少,處于中間位置的學生較多。班上的部分男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放松自己,懶惰成性,學習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別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現要相對落后。
基本情況如下:
上課時善于動腦,積極發言,平時又樂于幫助同學,學習成績優秀的占班級總人數的10%。他們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習慣較好,團結同學,不僅能較好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還能和后進生結對,解決他們在學習上的困難,但自身的學習主動性還有待加強,競爭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激發。
基礎較差由不求上進的學生有七、八人,他們上課不能積極發言,不能夠完成作業,缺乏一定的學習方法及學習毅力,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
三、任務目標:
1、認真落實“培優轉差”工作計劃,做好參加對象的輔導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優和轉差同步進行。
2、積極組織相關學生參與活動,力爭家長的大力配合。
3、通過“培優轉差”活動,力爭使班級所有的學生都能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4、輔差對象:潘戰洪楊家豪楊瑞靜萬繼光陳明楊勝杰
四、方法措施:
1、教師了解和正確對待學生中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其實并不是以消滅差異為目的,而是推動有差異的發展。在“吃透兩頭”的基礎上,通過分層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施,使優生“吃得飽”,后進生“吃得了”,快者快學,慢者慢學,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教師堅持做到每節課“層級化”訓練分明,練習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既有“雙基”知識,也有拓展訓練,保證后進生學有所獲,優等生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3、平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努力做到不歧視,多鼓勵;不粗暴,多寬容。耐心細致地幫助,上課時多留意,多體貼,下課督促他們及時完成相關作業。必要時適當地降低作業要求。
4、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科學育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鼓勵孩子在爸爸的支持和鼓勵下,另行自我發展,找到自己的長處。
5、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對后進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紀律等方面提出科學而嚴格的要求。
6、轉變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將“重視結果”的教學盡量轉變為“重視過程”的教學,注重再現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究、去發現。
7、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一起動動手、動動腦、動動嘴,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交流,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