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年級組數學工作總結
提起筆又是一年!感慨于時光的匆匆,有時也愿回首走過的路,因為那里有付出的充實,也有收獲的喜悅。是的,做為小學時代最重要的轉折時期――四年級,我們克服種種壓力,用滿腔的真誠和科學的態度邁著堅實的步伐走過來了!一串串腳印,一串串收獲。
我們年級組是個有著良好協作精神的團隊,從一年級承擔珠心算到現在整整四年。進入四年級以后,隨著董全仁的加入,我們的隊伍越發成熟生動,任何經歷都包含著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然而,形容我們年級組,我卻總也禁不住要笑,笑什么呢?
一、春風得意的微笑
做為一組之長的我,談不上是什么領導。但也要把組內的力量凝聚到一起,發揮集體的智慧,資源共享,使每個教師的優勢變成全組的優勢,有這一宗旨做為主導目標,我們求同存異,各抒己見。在教研中,我們從不保留,坦坦蕩蕩。談教學中的收獲,談本堂課的失誤;在平日的交流溝通中,講的是學生,議的是課程,甚至在出去聽課的路上,也為某個不同的觀點爭的面紅耳赤,惹得路上回頭率極高―――正是這種濃厚的教研氛圍,使我們每個人都受益匪淺,許多教學中的難點被輕易的化解,學生的各項基本功扎實,穩健。每天,無論你在校園中的哪個角落看到我們組的成員,掛在我們臉上的都是平和,坦然,自信。本來嘛,這樣溫馨的氛圍,怎會讓我們不發自內心的微笑呢?―――春風得意的微笑。
二、馬前失蹄的苦笑
誰會一帆風順呢?我們也有挫折,記得期中考試,由于我們思想上不夠重視,我們組的語數成績均不理想,特別是語文優秀率全校倒數第一。盡管在當月的結構工資中,我領到了五十元的超標獎勵,可內心的焦躁與自責深深的刺痛了我,做為這個不算個官的組長,我自己的榮譽與整個組的失誤形成了鮮明的比照,在全校這個大的賽場上,不是某個人,某個班的舞臺,只有全組都好才是真真正正的好!才能在真刀真槍的比賽中立于不敗之地!無形的尷尬反倒激起了我們的斗志,在語文組長曲艷華的帶領下,我們查找教學漏洞,尋找教學對策,并在這個過程中群策群力。我們沒有抱怨,沒有牢騷。雖然相逢一笑,也是苦惱人的笑。但我們依然相信我們有實力,畢竟沒有課堂上的敷衍;畢竟沒有投機取巧的對付,扎實訓練肯定會有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考試中,語數成績全面回升是對我們的最好的回報。馬失前蹄后,禁不住長長出了一口氣。總算對得起學生,對得住家長!對得起學校!
三、想張揚的大笑卻又被更深的思考所替代。
四年級這樣過來,我們組也算滿意。尤其是數學,從及格率到優秀率次次達標,班與班的差距越來越小,我想這得益于我們的教研,每周五下午的教研中,大家互相探討,只要我們一個人想到的題型其他三個人也一定能受益,每次考試后我們都會不自覺的算出學年的成績。看似平常,可這正體現了我們的團體意識,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盡管有平衡的比較與競爭,可我們相濡以沫,坦誠相待,這還不值得一笑嗎?
真想笑笑,真想!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漸趨活躍,邏輯性、層次性逐漸明顯。如果說語文課賦予孩子們的是靈性,那么數學課賦予她們的則是理性;在文理交匯中,在激情、感性與思考、探究的碰撞中,學生們逐漸進入了少年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開始形成。每每談到學生們的優異表現,我們的眉梢都忍不住飛挑。是啊,真想自豪、張揚的大笑!但趕快收住,路漫漫起修遠兮,孩子們還需要更深層次的指導!
回顧一年,心中如秋水般清澈平和,精誠合作是我們的行為準則,溝通信任是我們處事的方式,我們用真誠的努力去實踐著我們共同的誓言:為了孩子的明天,我們甘做人梯,甘為儒牛。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篇2:四年級數學上階段計算錯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關于四年級數學上階段計算錯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本班學生的計算錯誤原因,采取針對性糾錯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計算技能和正確率。結合實際我的做法是:先分析錯誤原因,再采取糾正措施。
一、分析原因:
學生在計算中出現錯誤原因是多方面的,實踐中我發現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識方面的原因
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數學知識是建立在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基礎上的。學生只有正確掌握了與四則運算的有關概念,才能正確地進行計算。但是實際往往學生口算不熟,筆算不準,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能力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地組織口算訓練,有助于提高筆算的速度和計算正確率。
(二)學生心理方面原因
感知比較籠統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品質差。由于計算本身沒有情節并且外顯形式簡單,這樣更容易造成小學生感知粗略、籠統、不夠具體,再加上學生看題、讀題、審題、演算過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計算式題中的數字、符號抄錯。瞬時和短時記憶易出錯。記憶是學習的基礎、知識的儲存、積累和更新都要依賴于記憶,無論是口算還是筆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時記憶力做保證。一些學生由于短時記憶力發展較差,直接造成計算錯誤。情緒不穩定。小學生在計算時,總希望能很快得到結果。因此,當遇到計算題里的數據較大或算式顯得繁時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認真地審題,沒有耐心去選擇合理算法,從而導致錯誤出現。
(三)習慣方面的原因
有的學生在計算時不認真審題,做完后不愿檢驗;書寫時馬馬虎虎,字跡潦草,0寫得像6,6寫得像0,5寫得像8,把3寫成8等,有的筆算不打草稿,無論數字大小,一律用心算,有的沒有專用草稿本,亂打草稿。這些不良習慣,也是導致計算結果出錯的重要原因。
二、糾正措施:
(一)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是計算的關鍵
有些計算錯誤是由于運算的基本概念和算理不清造成的,為防止學生出現算理方面、計算法則方面的錯誤。教學時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加強算理計算的教學,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算理、計算法則,這是正確地進行計算的前提和基礎。如果學生不能將基礎知識掌握,靈活運用計算法則和計算技能,那么,學生的計算正確性就不能得到保證。如在教學四則運算時,學生必須掌握運算的順序和簡算方法,運算順序搞錯,那么計算結果也就錯了。再如教學多位數的乘法中,面對每次乘得的積的對位問題,有的學生只是記住了豎式的對位形式,可是遇到了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情況,錯誤率就會增加,因為學生的認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對算理的理解也是模糊的。針對基礎知識出現的錯誤,平時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每天都讓學生做十道用豎式計算并驗算,對每位學生的計算我采取認真批改并加以評比。貴在堅持,學生的計算興趣和能力等方面都提高了。
(二)加強口算訓練是計算的基礎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能力是在口算準確、熟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沒有口算的基礎,筆算就無從談起。因此,培養計算能力,要從加強口算著手。計算一道筆算四則運算題,有時用兩三個,多則用二十多個基本的口算,而這些基本口算中若有一個出現錯誤,那么整道筆算題就全錯了。對進位加、退位減,表內乘法和除法,更應讓學生熟練計算,每天堅持3~5分鐘口算訓練,形式應靈活多樣,并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口算練習要做到天天練,逐步熟能生巧。要求學生做到正確熟練、脫口而出。通過堅持不懈口算訓練,使學生形成熟練的口算技能技巧,達到正確、迅速、靈活的口算目的,學生的計算水平和正確率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是計算的保證
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錯誤,大多數是粗心大意、馬虎、字跡潦草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平時計算時要求學生做到:認真核對數字和符號,計算題是由數字和運算符號組成的,比較單調。計算過程中容易產生視覺感官的疲乏,相似的數字和符號容易混淆。因此,抄題和每步計算時,都應當及時和原題或上一步算式進行核對,以免因為抄錯數字或運算符號而白忙一場。認真書寫、審題和計算,特別演草本要認真書寫。作業、練習的書寫一定要工整和規范,數字間要有一定的間隔,豎式要相同數位對齊,條理清楚。計算時必須先審題,弄清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沒有簡便的計算方法,然后再動筆計算。養成自覺驗算習慣,不僅可以看出計算過程和結果是否正確,還能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使學生養成仔細、嚴格、認真的良好習慣。檢驗時做到耐心、細致,逐步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常用的檢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這樣能保證計算的正確率高。
通過對本班學生計算題失誤成因的分析研究,采取對大量的錯例分析,采取一些具體可行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正確率,減少、避免了計算中一些不必要的錯誤;通過研究學生在計算中的一些不良心理,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促進了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通過整個研究與實踐,我總結了以上提高學生計算正確率的有效教學策略。
篇3: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電子計算器使用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算術型計算器表面各按鍵的功能。
2、了解算術型計算器工作的基本過程。
3、掌握算術型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計算器的鍵盤結構,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投影。哪個同學和老師比賽?看誰做的快?
57+26=82-49=12×27=351÷13=
36+47=41-18=26×28=544÷16=
師:同學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做的又對又快嗎?這節課老師就把這中間的奧妙告訴你們,相信你們知道后比老師做的還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電子計算器的使用。
(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一)計算器的認識
1、師:關于計算器,同學們都知道哪些知識?(學生自由發言)
2、師:大家說的都不錯,下面我們請計算器博士給大家介紹一下電子計算器方面的知識。(課件一下載)
3、師:聽了計算器博士的介紹,我們對于電子計算器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那么如何使用呢?我們繼續研究。(學生拿出準備的計算器)
4、出示思考題
(1)計算器包括哪些按鍵?
(2)這些按鍵的功能是什么?(學生通過實驗自己驗證)
5、匯報結果
(1)哪些是數字鍵?按下數字鍵在哪里顯示?他們什么關系?
教師任意報數,學生練習輸入
(教師強調輸入要從高位輸起)
(2)要完成加減乘除運算并顯示計算結果,還需要什么鍵?(四則運算鍵和等號鍵)(板書)練習12÷4(說出過程)
(3)
A、如果發現輸入錯誤,怎么辦?(清除鍵)(板書)
例如:9-3,
教師強調:清除鍵只清除錯誤輸入的4,前邊輸入的數據仍然保留。
B、如果一道題計算完畢,需要計算另一道題,這時應該怎么辦?
C、如果需要清除前邊的所有數據,應該怎么辦?為什么?
下面我們通過幾道四則運算式題,檢驗一下大家的學習效果。
(二)計算器的應用
1出示例1:用計算器計算389+260(板書)
學生自己試做,然后匯報過程。
教師關鍵要強調輸入數據和使用運算鍵的方法。
練習:
750+1473=2983-627=32×68=
1548÷43=49×39=17805-3976=
小結:加、減、乘、除的單項運算,只要選擇相應的四則運算符號就可以了。
2出示例2:計算68+5×25(板書)
單數組學生用筆算,雙數組學生用計算器計算。然后匯報結果。
1)提問:為什么大家的計算結果不一樣呢?誰來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筆算:先算乘法5×25,再算加法+68,結果是193
計算器:
2)教師說明:算術型計算器由于沒有先乘除、后加減的自動識別功能,所以造成計算結果錯誤。
3)正確按鍵順序:
練習:
783+56×2157+272÷1794+184×3
3出示例3用計算器計算3024÷(167-83)
提問:
3)歸納總結
在什么情況,不需要記錄第一步計算的結果?
(第二步是加法或是乘法)
在什么情況,需要記錄第一步計算的結果(需要使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