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綜合學習與實踐》教學工作總結一學年度第二學期
六年級《綜合學習與實踐》教學工作總結**一**學年度第二學期
東方市第四小學符杭凡
綜合實踐活動是課程改革新設置的課程形態(tài),也是課改的一大亮點。該課程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對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把我校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鍛煉自己,親身實踐,體驗成功與失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關心國家命運、社會問題、環(huán)境問題,關注社會需要并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服務于社會;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自從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以來,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迅速成長起來。
二、正確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鍛煉成長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協調者和評價者,主動地為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有利的教育環(huán)境。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還處在探索階段,學生初次跨出校門,走向社會,親身實踐,嘗試體驗,因此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他們一開始工作沒有計劃性,隨心所欲,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為什么做、想得到什么,漫無目的,工作開始前根本沒有活動框架;在活動過程中不會自我管理,拖拉,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鐘,找借口逃避;個別成員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悄悄地做一些和課題研究無關的事情;不認真記研究筆記,總想把事情推給其他同學做,不能很好完成自己承擔的工作;學習缺乏主動性,不愛提問,隨大流;少數學生不愿觀察周圍世界,覺得一切如常,沒有什么問題可以研究,懶得動腦,跟在別人后面,人云亦云等;在調查采訪中調查的內容、目的不清楚;只憑個別或少數被調查者的回答,就輕率地做出結論;面對大量數據,不知道怎樣分析和提煉觀點;想做實驗,卻不知道選擇什么樣的實驗方法比較合適,實驗操作簡單,數據處理隨便等。針對學生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教師要隨時提供幫助,加以解決;針對學生怕困難的現象,我們教師要加強正確引導,“不經得風雨,怎么見彩虹?”鼓勵學生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學會正視困難,挑戰(zhàn)困難,戰(zhàn)勝困難,在磨練中嘗到成功的快樂,在挫折的磨練中鍛煉成長。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學會了科學實驗的一般方法,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學會社會調查的一般方法,學會怎樣收集和處理數據,學會怎樣靠自己的真誠獲得別人的幫助,學會關注社會和人生并產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的發(fā)展開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會的廣闊空間,學生在這個大空間里發(fā)展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發(fā)展多方面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各種能力,綜合實踐活動將成為學生成長的一片綠洲。
愛國主義,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東方市,責任感
篇2:五年級綜合學習與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五年級綜合學習與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繼續(xù)擔任五年級的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現將本期的教學工作做一個總結如下:
本學期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努力號召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培養(yǎng)自我發(fā)展和合作精神意識。在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多元化綜合實踐活動。我校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門文化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課質量提高的堅實基矗如在與語文學科的密切配合中,開展讀書樂,組成小組讀書會,組織故事會,展示學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更喜愛文學知識,重視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為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構建校園文化、熏陶文學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生活感。這種現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轉載自經濟生活網,請保留此標記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與自然、社會關系的進程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會調查。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個期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如調查大涌牛仔服的發(fā)展,生長過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過這個調查活動,學生對于自己家鄉(xiāng)的特色產業(yè)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還有調查自己家周圍的古樹名木,這些學生都比較容易進行,做得非常好,鍛煉了能力。
三、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于“實踐”二字。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并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fā)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yǎng)實踐能力。隨著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制作、體現個性化特征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本著為全社會培養(yǎng)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設人材的目標,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很有必要。
總之,這學期里,學生的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能真正做到鍛煉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但是仍然有很多遺憾的地方,如學生真正參與到社會實踐的機會還是太少了,希望學校和相關部門能多給學生提供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