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期)小學教研工作總結
(**-**第二學期)小學教研工作總結
一、主要工作
1、加強《新課標準》的學習,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
新課程無論在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都較原來有所創新和突破。本學期,我校利用每星期五下午第三節課的時間,系統地學習了“課程標準”解讀,并組織教師深入地展開探討、交流活動,深刻地領會新課標的精髓,通過學習,教師確立了新的教育觀,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自覺地用先進的教學思想、理念來審視和反思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
2、開展公開課評議活動,不斷提高教師駕馭課堂能力
本學期開展公開課的課題主要有三年級的語文《槐鄉五月》(由謝玉菊老師主講);二年級語文《雨后》(由劉桂英老師主講);一年級數學《讀書、寫數》(由符勝靈老師主講);一年級語文《小松樹和大松樹》(由陀桂梅老師主講);二年級數學《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由鐘廣蘭老師主講);三年級數學《年月日》(謝培賢主講)。通過公開課觀摩活動幫助教師認識了新的教育觀念、教學設計、教和學的行為,從“教”與“學”兩環節入手,反思教育觀念,改進教學設計,追求更好的學習效果,實現教師專業素質整體發展。評課議課活動不僅促進了教師之間的互相交流,學習和借鑒他人好的教學經驗,而且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同時在大家的協助下對教學的內容處理得越來越好;對教案的設計越來越符合學生的實際。通過評課議課,教師相互之間共同分析、探討,發現其中的不足,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反思和糾正,不斷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3、狠抓常規教研,保證教學工作有序開展
本學期為進一步規范教學管理,準確反映教情、學情,及時總結教學得失,我校按計劃進行月查,分別對所有任課老師的教學常規進行了全面檢查,檢查涵蓋備課、聽課、家訪、學生作業、批改記錄和等教學各方面的內容。
本學期末,石碌鎮學校教學常規檢查小組對我校進行了全面的常規檢查。從檢查小組反饋的情況看,教師們備課認真,環節齊全,實用;聽評課活動記錄詳細完整;學生作業批改認真,各項指數均到達教研室的要求,反映了教師教學工作實際。通過檢查,深入了解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了教師相互學習和交流,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給我校今后的教研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三、主要亮點和經驗
(一)、亮點
在縣電教館的幫助下,我校的數字資源應用得到開展,實現了數字資源走入課堂,服務教學的目標。我校結合學生實際,組織教師利用數字資源進行教案設計,探討如何改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教研活動。通過應用,發揮數字資源的教學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1、改變了教師“一支粉筆,一本教案,一張黑板”單調的傳統授課方式,觸動了教師的靈魂的深處,感受到信息時代的強力沖擊,教學觀念發生重大轉變,促進教師專業化快速成長,幫助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傳統的學法是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被動接受,學生成了接收工具,嚴重地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數字資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把學生從幕后推到前臺,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愛學、會學、樂學,教師變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真正成了課堂學習的主人。
3、數字資源讓我們教學點開足所有的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音樂、品德、美術、體育、科學等涵蓋小學所有開設的科目,對農村兒童的整體素質的培養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數字資源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了學生的學習氛圍,加強了學生的鞏固率,教學的質量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篇2:陽朝小學教研活動課總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陽朝小學教研活動課總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參加這次教研課活動,我感到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在寬松,民主,和諧的氣氛中,老師們敢于說出自己對于教材的理解與見地。平等的交流中,我們說出了日常教學中的困惑和教學中的成功經驗,真正做到了交流研討。這樣的教研讓大家少了一些贊美,多了一些探討,少了一些假話,多了一些思考。這種教研有針對性,務實性,高效性,是實實在在的教研。經過本次語文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既增長了老師的見識,又加強了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我通過這次教研活動參加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學習到了鐘老師和陳老師身上的個人魅力和教學技巧。
一、利用文本的空白點,進行了有效拓展。
課堂上資料的拓展能激發增長學生的見識,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在本堂可中,鐘老師多次恰倒好處地設計拓展的教學環節,比如:對海鷗老人的介紹,給海鷗取名字,對“二十里路”的理解,以及進行課堂小練筆等。這些環節的設計有效地充實了課堂,豐富了學生的心靈,培養了學生想象的能力,提升了學生書面的表達能力。
二、多種形式的朗讀,營造了書聲朗朗的課堂
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會到,一堂課的朗讀形式多樣,聽讀、范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選擇讀、分角色讀交織在一起,整堂課書聲瑯瑯。在讀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創新思路,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能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體會句子蘊含的感情,用內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真正達到品讀感悟的臺階,使學生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文本處理,新穎獨特。
真正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心與心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課堂上的自學批注和批注方法指導無非讓學生自主學習,找出有關重點句段,并品讀,感悟情感,更為精彩的是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意圖。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的基礎,提升為“海鷗送別老人”時的依依不舍、深深眷戀之情。然后,陳老師預設情境,充分引導學生在現實或特定環境中進行感悟、體驗和交流,讓他們盡可能把老人對海鷗無私的關愛,和海鷗對老人以匯報恩情的親人般的愛的情感更加豐滿,并得以深化。
通過開展教研活動,我在學習與交流中豐富、成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啊!兩位老師,兩種風格,不一樣的教學,不一樣的風采,給了我更多的感動與思考。善博眾人之長者,才是真正的智者,強者。“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我們只有敞開心胸,多看,多聽,多想,多學,才有長足的發展。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篇3:某小學教研工作總結
20**年某小學教研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心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堅持以轉變觀念、注重實效為指導思想,認真貫徹以質量為生命線,在規范中求發展的發展策略,積極推進教學管理與課程改革,努力實現教學目標,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堅持以實施課程改革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教育科研為抓手,扎實開展教導處工作,著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反思才會進步,總結才會提高,現對本學期教導處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規范課程設置,推進課程改革
嚴格執行教學法規,開齊課程,上足課時,做到學科安排不走樣,確保高質量完成各科教育教學任務。
二、狠抓常規管理,提高教學效益
1、加強常規檢查的力度,搞好教學常規反饋工作。
本學期教導處進一步完善教學常規檢查評價制度,建立備、批、聽檢查制度和教學常規反饋制度。同時加強了聽課的力度,本學期,開展了課堂活動月活動,并且對教師的課堂效率、教學水平、教學手段等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
2、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提高課堂效率,堅持向課堂要效益,努力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主陣地,在繼續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具體要求如下:
⑴精細備課,讓每一節課充實。
教案是教師實施教學的方案,-制度大全精心整理-因此要求每位教師認真研究教材,進行充分備課,積極參加網絡集體備課,教案的整體設計要美觀大方,書寫工整。
⑵嚴實上課,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收獲。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每個教師都應嚴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45分鐘,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3、掌握教學基本功。
本學期教師大練基本功,每周兩張鋼筆字,一張簡筆畫,一張毛筆字,一塊小黑板,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五十周歲以下的教師進行了信息技術培訓。通過這兩項活動,教師語言準確、規范、簡練生動;板書正確工整,清楚精練,課堂組織能力進一步增強。
4、抓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為切實提高教干教師的教學水平,我校利用暑假期間,參加了教師通識培訓、班主任管理培訓等培訓工作。通過觀看魏書生學校管理講座,語數英三科課標解讀、任小艾班級管理藝術等視頻資料,充實了廣大教干的管理思想,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