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六年級班級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六年級班級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2024-08-01 閱讀 9403

六年級班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科任教師:譚麗霞

一學期就這樣的匆忙的過去了,回顧六(2)班學生在五年級時的語文期末平均分也僅僅是51分,可以說成績相當不理想,擔任時我也深感糾結:這么短的時間里學生能改變現(xiàn)狀嗎?經過半學期的努力,原以為已經有了好轉,結果中考時竟給我重重的打擊:全班語文竟然最高分74.5分,我詫異了,迷茫了,無奈了......在摸索中我覺得其實有許多學生是不斷進步著的,為了下個學期更好地教學,也為了學生們成績的提高,我針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得與失,現(xiàn)總結如下:

一、在備課方面

認真?zhèn)湔n,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講授《一面》的時候,這課教學難度比較大。由于學生對舊社會不是很明白,當時的壞境無法理解。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教材,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我在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社會背景的材料,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并自己做了形象生動的PP,讓學生能夠更容易的接受。

二、在教學方面

我以課堂教學為核心,課前,認真的鉆研教材,對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著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和同組的老師共同探討教材中出現(xiàn)的難點,共同解決課堂中出現(xiàn)的教學問題。在教學中,每一節(jié)課,我都應用PP制作課件或利用學校的教學網絡,給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F(xiàn)在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語文課,就連上課從來都不提筆寫字,專門睡覺的鐘漢邦同學都大言不慚的說:我喜歡上語文課!如今孩子們都樂于上語文課了。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在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中,我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針對部分學生作業(yè)懶散,我通過同桌和小組之間的作業(yè)完成情況,讓他們形成競爭,不做學習的懶人,對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取得了較好效果。孩子們書寫糟糕,為了讓他們改變這種現(xiàn)狀,我讓學生每天書寫10分鐘,并要求上交打分,及時表揚進步的同學,通過2個月的訓練,現(xiàn)在班里書寫有了好轉,在12月份的年級書寫競賽中,我們班獲獎占全年級60%。孩子們目前仍舊繼續(xù)每天練字,已經養(yǎng)成了書寫習慣。四、后進生輔導方面

在對后進生的輔導中,我每天輔導兩人,實行輪流制,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讓他們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在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敢于回答問題,樂于思考。并在學生中,開展互相幫助,組長帶頭負責的方法,組與組之間進行競爭,看哪個組進步快,不但組長得到獎勵,其他組員也得到“星”的獎勵。像周坤、熊俊華、陳豪、艾馨等孩子都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如熊俊華同學從3、4分提升到30、40分,艾馨考試從不寫作文的也寫了,可以考50多分了,差生少了成績上來了。

五、提高自身學習方面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之余,我喜歡坐下來靜靜的思考,思考教育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思考學生的成長問題,品位著工作中的苦與樂,用自己笨拙的筆法抒寫下每一天的感受,用心去體驗生活與工作,感悟著其中的快樂。每一次的進步,都像給了我注射了*,使我有了向前沖的勁頭。我知道,我要用心去品味。

每一學期的結束,其實也就是每一學期的起點,在這之間,我不斷的思考,思考自己怎樣才能更有藝術的去教育學生,去提高自己的人生價值。知識無止境,因此,我要努力,不為別的,只為孩子們的那雙清澈的眼睛,只為自己的那跳動的心。

篇2:六年級《有的人》語文教學反思

六年級《有的人》語文教學反思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是大家熟知的詩歌《有的人》開頭一節(jié)。這首詩歌是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詩歌語言樸素,感情深沉,蘊涵著豐富的人生哲理,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并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人。這對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v觀全詩,對比鮮明,照應明顯,結構嚴謹,渾然一體。

課前我覺得學生要理解這首詩的深刻內涵有一定困難,一方面是考慮魯迅生活的年代離學生較遠;另一方面是考慮詩中個別語句含義較深刻,需要查找相關資料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理解,這對學生來說無疑也是一種挑戰(zhàn)。最后我決定通過對比朗讀去讓學生感受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的行為以及他們的不同的結果,從而進一步去感受魯迅先生的愛憎和人生理想。

對比是這首詩的主要寫法。詩的每一小節(jié)都用對比寫,每一節(jié)都是先反后正,這樣,使正反兩方面的形象更加鮮明,主題更突出?!坝械娜恕敝傅氖鞘裁慈?這些人怎么樣?詩中舉出了完全對立的兩種人加以對比。于是,我緊抓住這一點,引導學生對比學習,我在朗讀指導中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對比朗讀,如:每一小節(jié)前后兩句話對比讀;行為和結果的對比讀;還有更加細化的第二小節(jié)第一句和第五小節(jié)第一句(以此類推)的對比讀。通過這種對比朗讀,既能幫助學生體會詩歌的內蘊,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對比的表達手法。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悟自然也得到了提升。這樣以讀代教,讓學生在讀中品味,讀中感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而且詩中有許多句子都與魯迅的人品和文章有聯(lián)系。如,讀到“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時,很自然地就會想到魯迅的名言“俯首甘為孺子?!保蛔x到“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也會聯(lián)想到魯迅的著名散文《野草》。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注意結合本單元學過的課文,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面》等以及相關的閱讀鏈接來理解課文,做到溫故知新。同時啟發(fā)學生思考,讓他們學有所得。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這句詩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想到了魯迅先生救助車夫的情景;不讓女傭阿三干重活的情景;讓賣票的青年花一元錢買兩本書的情景......)這樣加深對詩句意思的理解和體會。

不過,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牽著學生的地方還多了點,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xiàn)不夠。對教學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與細節(jié)的時間缺乏精準的預設,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本課的有感情朗讀詩歌是重點,學生對愛憎的感情朗讀的還不夠鮮明,知道要表達的感情,但讀不出來,這時教師應及時的做到范讀。

篇3:六年級《老人與海鷗》語文教學反思

六年級《老人與海鷗》語文教學反思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普通老人和一群海鷗之間的深厚友誼,文中的老人有情,海鷗有義,讀之令人動容。全文以愛為主線,課文前半部分表現(xiàn)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后半部分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因此,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上。

六年級的學生,閱讀教學已不是字詞句段的單純教學,重要的是抓住重點詞句領會文章的主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布局謀篇以及通過語言文字具體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落實到本篇課文則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而這又恰恰是本班學生們在學習語文中感到困惑地方,因為本班學生在理解能力上是弱項,因此,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始終就是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的一種教學目的,希望能夠在盡快的時間內,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得以提高。

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出兩個畫面,引領學生走進“老人喂鳥圖”,感受人鷗情。通過與學生交流感受深刻的詞句,讓學生體會到“老人愛海鷗,勝過愛自己”的感人情懷。當學生交流“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抓住“十多年了,每天必來”體會到老人對海鷗的愛。小結:愛是十多年的堅持!當學生交流“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比齻€“褪色”充分感受到老人十分勤儉。此外,還有“愛是親昵的取名,愛是親熱的說話,......”并讓學生想象老人與海鷗會親昵的說些什么......,如此一步一步把老人對海鷗的愛具體化,讓學生油然而生感嘆:老人確實是把海鷗當成了自己的“兒女”啊!為第二幅“海鷗送別圖”作下鋪墊。

第二幅畫面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尤其是海鷗為老人守靈的場面,我將教學重心放在此。和學生一起品讀送別段,品悟海鷗情。在初步朗讀后,這應該是學生們思維和感情澎湃的時刻。之后再讓學生互動,我充分引導學生感悟、體驗和交流,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去感悟、體驗、并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體會自己在失去親人的那一刻的情感,使之與文本產生同感,產生共鳴,讓學生盡可能的進入海鷗的情感世界,去領略、品味海鷗對老人的那份情感,和文本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

縱觀整節(jié)課的教學,我緊扣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這條線索,從兩幅畫面入手,讓學生從文中畫出海鷗表現(xiàn)的語句,并試著分析、領悟,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因為故事生動感人,海鷗也具有像人一樣的情感,所以,學生被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另外,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深刻理解海鷗的種種表現(xiàn),更利于學生認知的提升,感情的升華。

當然,這節(jié)課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

(一)教學時,我既想竭力追求完美,又想有所創(chuàng)新,突出亮點,可課文的容量很大,短短的四十分鐘是難以達成的,為把握時間而去進行的教學,多少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有些詞句學生體會的不夠到位,理解的不夠深刻,沒有給一些中等偏下的學生留下很充裕的時間去思考,給課堂留下了些許的遺憾。

(二)對文章的整體把握還不夠,課堂中引導學生讀的時間比較少,學生的情感沒有全部被激發(fā)起來。學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對老人的敬仰之中。

(三)有以教師思考代替學生思考的現(xiàn)象,過于強求教學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應該以學定教!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我會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不斷的超越自我,努力引導學生的個體生命在現(xiàn)實或特定環(huán)境中的感悟,體驗和交流,尤其是關注孩子的思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