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高中史地教研組工作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年第一學期高中史地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研工作計劃為指導,在學校教學中心的指導下,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研究,發揚全體教師團隊合作探究之精神,群策群力,不斷推進課程改革,深化學校特色教育,切實提高學校歷史和地理教學質量。
二:工作重點
1.認真學習和領會新的課程標準,扎實開展教研活動,優化本組學科的教學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通過集體備課,加強合作探究,提高教學質量,以達新課程標準實施之目標。
3.定期做好教學常規檢查,敦促有效教學,與學校教學中心密切的配合,及時完成本學期教學之任務。
4.充實本組教學博客之內容,利用現代先進科技,做到資源共享,網上交流,同時能有效匯集教研成果,促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強化師學隊伍的現代化建設。
三.工作措施。
1.固定時間,地點,人員。以備課組為單位,固定每周一次<每周星期四上午第三節>在三樓會議室進行集體備課,并由相關人員做好會議記錄,及時上報教務處。
2.開學初本組分年段分別做好學期教學具體教學計劃進度,減少教學盲目性,提高教學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
3.根據教學中心的教研精神,切實開展集體備課,組建歷史地理教學博客,開展專題性的公開課,教師相互多聽課,開展各種活動,把教研組變成提高教師各種素質的有效平臺。
4.結合各班實際,各教師集體備課后,必須根據所教班級具體情況,對教案作補充,修改,力求體現一種共同與個性的完美結合.
5.及時反饋改進,為吸取教學中的經驗,總結教訓,每位教師每教完一個單元要進行教學反思.
6.安排準備好本學期的公開課:第X周(X月*--X月*)*老師和*老師的上崗課。主評老師:*;第X周(X月*--*日)*老師的地理公開課。主評老師:*;第X周(X月*--*日)*老師的示范課。主評老師:*;第*周(*月*--*月X日)*老師的公開課。主評老師:*;第*周(*月X--X日)*老師的公開課。主評老師:*。
7.說明:凡公開課務必確定在星期四的上午第二節課進行。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第二學期政史地教研組工作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第二學期政史地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基本情況
本組共有教師x人,其中政治x人、歷史x人、地理x人。組員中,有兩位交流老師,成員中絕大多數為中學高級教師,基本能勝任本職工作,是個充滿活力的集體。
二、指導思想
以學校本學期工作重點為指針,結合學校的課堂改革方案,以提高教師素質和政史地教學質量為目的,以研修促教改,狠抓能力培養,落實素質教育。
三、工作目標
加強理論學習,探索課堂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突出教研活動的實效。
增進資源共享,深入課題研究,促進全組教師成長,凸顯教研活動的質量。
三、具體措施
1.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更新教育觀念,指導本組成員認真研讀本學科的新課程標準。堅持仰望星空。
2.加強常規教研活動,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促進組內教師的專業成長。
3.認真組織并督促好本教研組各學科備課組的活動,探索注重實效的備課組活動方法。
4.積極創設條件,提供機會促進新教師的迅速成長。
5.參與學校課題研究,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工作。
6.指導本組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四、活動內容
第1周:1.學習學校工作要求;
2.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第3周:1.學習各科新課程標準;
2.評議組內教研課;
第5周:1..新青年教師匯報課研討和研討;
2.“一趣二疑三主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研究系列活動一。
第7周:1.專題理論學習;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9周:1.探討學案在使用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11周:1.搞好期中考試總結工作;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13周:1.認真完成期中考試質量分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15周:1.專題理論學習研討;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17周:1.“一趣二疑三主”課題研究復習系列活動二;
2.組內教師教研課研討;
第18周:1.搞好期末考試復習、命題工作;
2.撰寫總結、論文。
五、教研課活動安排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