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第二學期高一二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

第二學期高一二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

2024-08-01 閱讀 5061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年第二學期高一二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

一、教材分析

★高一段:本學期的任務是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專題五的學考內容教學。教學工作由:柳*、蔣*、潘*、金*負責

★高二段:本學期的任務是完成選修模塊〈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世界文化遺產〉的教學工作。教學工作由:周*、湯*、徐*、徐*負責。

★必修一為古今中外的政治文明,表現為重要的政治制度

重大政治事件、戰爭與和平及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共有九個專題,(包括選修三《21

世紀的戰爭與和平》被編在九下)。必修二為物質文明有八個專題,了解人類歷史上經

濟發展和社會生活變遷的基本史實,表現為中外重要的經濟制度、活動方式、經濟效益

等。采用了中外混編、古今貫通的基本編寫方法,以模塊為基礎是一種專題式的編寫

在內容上有所側重,更側重于我們密切的中國史以及與當今社會形成根源相連的近代史。

★教材的特點:

1、彰顯了問題立意的新課程理念,較好地落實了課程目標;

2、凸顯主干知識和全球史觀,并注意知識的縱橫向聯系;

3、堅持能力立意,設置了多層次、多角度的歷史問題和探究;

4、注重貼近生活與現實,兼顧體現學科特點

二、學情分析

1、高一段從學源來看,A層次為1、2、3、4班,B層次為5、6、7、8、9、10班,C層次為了1、12、13、14班。高一新在完成初中歷史學習的基礎上,對高中歷史學習有較大的興趣和期待,但是對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過渡時期,歷史思維能力較欠缺,同時還要完成學考的內容,教學會有一定的難度。

2、高二段班級:由于本學期10月份要進行高中生涯的首次學考,強調學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復習動力。10月份前重心是學考的復習。而有六個報選考的班級在學考后,歷史教學任務較重。這六個班級除完成三個必修的前復習外,再完成《中外歷史人物評說》的全冊教學,以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薈萃》的部分教學任務。

3、從學生的學習的效果來看,雖然基礎知識理解分析能力要有所提高。但是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如:自主知識構建的能力和主觀意識不夠。重要的歷史概念不清和重大歷史事件、現象沒有理解到位,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較差,答題的能力和技巧有待提高。

三、教學目標

1、遵循歷史學科教學規律和尊重歷史學科特點,注意在課堂教學在構建歷史事件的時序性與整體性

2、貫徹高考歷史卷命題的精神,落實“四項能力要求”,注重學生學習方法和應考技能的培養

3、高二段在五月中旬,完成二輪復習,最后十天查漏補缺

四、提高質量措施

1、了解學生情況,及時了解動態找學生個別談話

2、加強對高二學生學考選考應考能力的訓練

3、提高課堂效率,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

4、讓學生自主復習,構建單元結構,提出問題

5、每一單元進行測驗,及時批改和反饋試卷、及時總結。

五、備課組活動安排

(要有體現新課程學習、理念、選修課開發的內容,建議安排在專題學習中)

時間

(第幾周、星期幾、第幾節)

地點

活動形式(如集體備課、公開課、評課、專題討論、曬課、外出活動等等)

主題

主講人或

主備人

第周

8、22

歷史辦公室

集體備課

制度本學期備課組計劃及分工

蔣*

第三周

9、5

歷史辦公室

集體備課

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

潘*

第五周

9、20

歷史辦公室

集體備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

柳*

第八周

10、10

歷史辦公室

集體備課

高二另定

徐*

第十周

10、24

歷史辦公室

集體備課

民主政治的擴展

蔣*

第十三周

11、14

歷史辦公室

集體備課

高二另定

徐*

第十五周

11、28

歷史辦公室

集體備課

高二另定

周*

時間

(第幾周、星期幾、第幾節)

地點

課題

主講人或主備人

參加人員

第九周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柳*

全體組員

第九周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

蔣*

全體組員

第九周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

潘*

全體組員

第九周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金*

全體組員

第十周

另定

徐*

全體組員

第十周

另定

周*

全體組員

第十周

另定

湯*

全體組員

第十周

另定

徐*

全體組員

六、專題講座安排

時間

地點

主題

主講人或

主備人

15周周一

歷史辦公室

提高高一歷史復習效果策略

金*

17周周一

歷史辦公室

另定

湯*

另定

周上

傳達會議精神

謝益純

七、教學進度及考核安排表

○高一歷史教學進度

周次

內容

課時

測試

預備周

1(8.22~8.28)

起始課

專題一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2、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

1

1

2

2(8.29~9.4)

3、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抗日紀念日放假)

2

3(9.5~9.11)

4、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

測試校對

1

2

專題一測試

4(9.12~9.18)

專題二1、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

2、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3、偉大的抗日戰爭

1

1

1

5(9.19~9.25)

專題三1、辛亥革命

2、新民主主義革命

1

2

專題二、三測試

6(9.26~10.2)

國慶放假

7(10.3~10.9)

專題四1、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

2、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

3、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踐

1

1

1

8(10.10~10.16)

專題五1、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2、外交關系的突破

3、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

1

1

1

專題四、五考試

9(10.17~10.23)

專題六1、民主政治的搖籃

2、卓爾不群的雅典

3、羅馬人的法律

1

1

1

考試

10(10.24~10、30)

專題七1、英國代議制的確立和完善

2、美國1787年憲法

3、民主政治的擴展

1

1

1

考試

11(10。31~11.6)

秋假

12(11.7~11.13)

專題八1、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俄國十月革命

1

1

13(11.14~11.20)

專題九1、美蘇爭鋒

2、新興力量的崛起

3、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1

1

1

考試

14(11.21~11.27)

上冊考試、校對

15(11.28~12.4)

必修2專題一1、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

2、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

3、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

4、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

1

1

1

1

考試

16(12.5~12.11)

專題二1、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

2、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3、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

1

1

1

考試

17(12.12~12.18)

專題三1、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2、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3、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1

1

1

考試

18(12.19~12.25)

專題四1、物質生活和生活習俗的變遷

2、交通和通訊工具的進步

3、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

1

1

1

考試

19(12.26~1.1)

專題五1、開辟文明交往的航校

2、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

3、蒸汽的力量

4、整體的世界

1

1

1

1

考試

20(1.2~1.8)

考試、校對

21(1.9~1.15)

考試、校對

22(1.16~1.22)

復習

○高二歷史教學進度安排(注:高二正在分班考之中,會有所調整)

周次

內容

課時

備注

預備周

(8.22~8.28)

1、復習必修2專題5及專題檢測

2、分班考試暨第一次市學考模擬考

2

1(8.29~9.4)

1、第一次市學考模擬考試卷分析

2、復習必修2專題六

3、復習必修2專題7

4、六、七專題檢測

1

1

1

1

六七專題檢測

2(9.5~9.11)

1、復習必修2專題8

2、必修2全冊檢測

3、復習必修3專題1

1

2

1

必修2全冊考試

3

(9.12~9.18)

1、復習必修3專題2

2、一、二專題檢測

3、復習必修3專題3

1

1

1

專題一二測試

中秋放假

4

(9.19~9.25)

1、復習必修3專題4

2、復習必修3專題5

3、專題五、六檢測

4、復習必修3專題6

1

1

1

1

專題五、六檢測

5

(9.26~10.2)

1、復習必修3專題7

2、必修三全冊考試

3、校對

1

2

1

全冊考試

6

(10.3~10.9)

國慶放假

7

(10.10~10.16)

必修一、二、三綜合練習和校對、迎接學考

4

學考

8

(10.17~10.23)

秋假

9

(10.24~10.30)

選考:起始課

1、《秦始皇》

2、《唐太宗》

3、《康熙》

1

1

1

1

10

(10.31~11.6)

測試

1、《孔子》

2、《亞里士多德》

1

2

1

期中考試

(課時順移)

11

(11.7~11.13)

測試

1、《克倫威爾》

2、《華盛頓》

3、《拿破侖》

1

1

1

1

12

(11.14~11.20)

測試

1、《孫中山》

2、《甘地》

1

1

2

13

(11.21~11.27)

測試

《馬克思》

《列寧》

《*》

1

1

1

1

14

(11.28~12.4)

《*》

《*x》

測試

1

2

1

15

(12.5~12.11)

《詹天佑》

《牛頓》

《愛因斯坦》

測試

1

1

1

1

16

(12.12~12.18)

人物全冊考試

2

17

(12.19~12.25)

遺產

1、遺產的由來、

2、遺產的保護和利用

3、金字塔、

4

18

(12.26~1.1)

測試

4、金字塔、

5、雅典衛城和奧林匹亞遺址

6、古羅馬城的建筑藝術成就、

4

元旦放假(周五是1月1日)

19

(1.2~1.8)

測試

7、佛羅倫薩的文化遺產

8、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

4

20

(1.9~1.15)

9、世界建筑的奇跡萬里長城

10、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測試

4

21

(1.16~1.22)

期末考

高一二歷史備課組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學年第一學期歷史備課組期末復習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第一學期歷史備課組期末復習計劃

以本學期北師大版《課程標準》為依據,主要任務是對本學期各年級教材進行全面復習,迎接期末考試。為使復習有針對性、目的性,做到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真正對學生起到指導性的作用,使每一位學生在復習中夯實基礎,融技巧、方法、思想于一體,獲得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力爭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力爭通過復習,使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教材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應有的考試技巧和方法,在期末的抽查考試中,爭取好成績。

一、復習課時安排

一背(背老師歸納出的基本知識點),二看(看學案、補充習題做過的錯題),七、八年級用2課時,九年級用3課時,以學生自主復習為主,老師穿插檢查;三練(單選和材料題),七、八年級用1課時,九年級用2課時,練講結合。

二、復習措施

1.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在基礎知識的復習過程中,要指導學生熟讀課本,重現教材知識,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

(2)在完善知識結構后,要重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記憶。采取課堂老師抽查,課后組長檢查本組同學、課代表檢查組長的辦法進行,事先對學生、組長、課代表提出明確要求,確保記憶效果。

(3)要重視基礎知識中的基本觀點的探究,指導學生發現、歸納總結,進行聯系實際的運用。

2.梳理體系,講練結合。

(1)以章節為單位,注重“雙基”。復習中打破教材的課時順序,以一課內容為單元,整合相關知識,以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便于學生復習,也便于學生有條理地掌握知識,并在考試答題時使用知識點,有利于學生節省時間。

(2)講練結合。每一課內容的復習,都要準備一定量的練習題,包括單選、材料分析題等題目訓練。對練習要精選,注意練習的基礎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礎題為主,適當綜合、適當提高、適當拓展,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并從中發現不足和漏洞,及時調整教學,查漏補缺。。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高二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一、指導思想

1、認真貫徹教育部頒布《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對歷史教學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學目標定位于完成歷史選修I、III規定的各項教學任務。理科班完成歷史必修I、II、III基礎會考復習工作,爭取在基礎會考中取得優秀成績。

2、歷史教學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指導方針,把教學目標定位于使學生通過對豐富的歷史知識的學習,鍛煉歷史學科能力,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中汲取營養,達到淵博學識、提高自身修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養的同時,也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順利完成高二歷史的學習。

二、教材

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為依據,以人教社**新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I-III(必修)》、《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I、I|II(選修)》為教材,以人教社《高中歷史I-III(必修)教師教學用書》《高中歷史I、III(選修)教師教學用書》為教參。

三、教學內容

教材按歷史必修I-III、選修《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戰爭與和平》,教師可依據課標要求靈活安排教學內容。

四、教學要求

1、認真研究課標、教材,妥善處理教學內容,正確處理好教師和學生之間教與學的關系。

2、教學中應著重于對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獻資料的運用等方面,培養學生閱讀、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的能力。

3、提倡多種教學手段的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掌握基礎知識,養成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教學安排

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選修I第一、二、九單元教學任務及測試,理科完成必修I復習任務,并進行第一次模擬測試

第5-7周文科完成第七、八單元教學任務及測試,理科完成必修II復習任務并進行第二次模擬測試。

第8-9周文科完成選修III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教學任務及測試。理科復習必修III及進行第三次模擬測試。

第10周復習準備段考。(節假日放假,則據實際情況往后進行調整)

第11-13周講評段考試卷及文科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教學任務。理科全面復習加強練習,進行第四次模擬測試。

第14-15周文科完成雅爾塔體制下的冷戰與和平教學任務及測試。第16-18周文科進入復習階段。理科全面復習,進行第五次模擬測試及準備參加會考。

第19周文科復習期末考試。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