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學期高一語文學科教學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秋季學期高一語文學科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
學生人數×人,其中女生×人,男生×人。中考單科成績暫無,入學考試成績(滿分120分)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分,換算成150分總分平均成績為×分,及格人數為×人,及格率×%。成績狀況堪憂。
從試卷反映出的問題看,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閱讀能力低下,表達能力不強。
二、本期奮斗目標
1.參與全市統一考試,及格率達到×%,最高分超過×分,平均成績超過入學考試平均成績。
2.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扎實,閱讀能力逐步提高,表達能力逐步增強。
三、工作措施
1.強化閱讀
熟讀教材文本,特別是教材文言文、詩詞作品,達到熟練程度。
按教材要求,本期閱讀完成《論語》《大衛科波菲爾》。
廣泛閱讀課外書籍。
2.加強寫作訓練
堅持每天寫作日記100字以上。
堅持每周寫一篇隨筆或者周記。
認真完成教材寫作要求。
3.強化基礎知識教學
結合教材文本,加強字音、字形、詞語、句子等基礎知識教學,并結合作業、月考等進行訓練。
4.訓練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訓練認真練習書寫的良好習慣。
訓練認真聽課并作筆記的習慣。
訓練積極參與課堂交流的習慣。
訓練主動開展課外閱讀的習慣。
5.認真組織考試
命制好各次考試題,認真進行單元考試,學月考試,對考試成績進行認真分析,并及時矯正考試中出現的問題。
四、教學進度安排
1.**年9月
完成必修I第一、二單元教學,完成作文寫作兩次,進行朗誦活動一次。
閱讀《論語》。
進行單元考試兩次,月考一次。
2.**年10月
完成必修I第三、四單元教學,完成作文寫作兩次。
繼續閱讀《論語》。
進行單元考試兩次,模塊考試一次。
3.**年11月
完成選修《中外傳記作品選讀》第一課――第六課教學,完成作文寫作兩次。
閱讀《大衛科波菲爾》。
進行單元考試兩次,月考一次。
4.**年12月
完成選修《中外傳記作品選讀》第七課、第八課教學,完成作文寫作兩次。
閱讀人物傳記《蒙哥馬利》或《比爾蓋茨》。
進行單元考試兩次,模塊考試一次。
5.**年1月
機動安排一周。
學期總復習。參加期末統一考試。
**年9月6日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高一語文教師年終述職報告個人總結
20**年高一語文教師年終述職報告個人總結
本年度我擔任高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同時擔任高一語文備課組長的工作。
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在開學之初我首先對未來三年的語文教學工作進行了一個大概的規劃,規劃緊緊圍繞現代文目標拓展閱讀與強化文言詩文基礎兩個核心工作展開。
在現代文拓展閱讀方面規劃并實施“萬字時文閱讀”三年行動計劃,意在通過對有鮮明思想性和時代感時文閱讀,一方面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一方面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積淀思想、提升認識,培養學生的思維理性,幫助學生以現代的、理性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本學期已為全年級學生推薦閱讀時文13篇文章;在文言詩文的教學中,在抓好語文教材教學的同時,還利用學生的成語習得有計劃地實施上海高考“300文言實詞”的理解和記憶,我們還打算從高一下學期開始滲入古詩詞的鑒賞,以期提升學生的高考應試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學習提升學生的文學、文化等人文素養。
本年度主要擔任預高、高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我所任教的高一(12)班屬于*內高班的學生,漢語基礎相當薄弱,尤其是他們的古詩文學習幾乎就是從零開始,經過預告一年的漢語學習,學生的漢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進入高一年級之后,已經能夠跟上整個年級的學習進度。盡管因為語言積淀、語言應用等方面的原因,他們的應試閱讀仍然存在很多障礙,但學生任然在慢慢地進步。
本年度我結合內高班學生的學情,確立一個區級重點課題:《漢語成語習得在內高班漢語學習中的作用》;
本年度共有四篇論文先后獲獎:
《*》在“黃埔杯”長三角城市群“新觀念,好實踐”征文評選中獲三等獎;
《*》發表在《上海市中小學民族教育教學案例匯編》一書中;
《*》獲*區“文學教學內容的確立”征文一等獎;
《*》獲*區教育學會第三屆優秀教育論文評選三等獎。
本年度11月16日由“*工作室”牽頭上了一節以探究“拓展閱讀”為核心的校級公開課
篇3:第一學期高一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第一學期高一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文言文選自課外閱讀材料,翻譯共2道題,每題5分,共10分,著重考查學生對接教材解決重點實詞的能力。從整體的答題情況來看,1、6、8、9班得分較高,普遍都在5分左右,其中8班尤為突出,個別學生得了滿分。雖然幾個得分點都與必修1教材對接,但因所對接的教材屬略讀或自讀篇目,學生平時不自行積累消化,所以普通班答題不甚理想。值得欣慰的是,有部分學生能準確翻譯“縋”、“師事之”和“引”,說明學生平時是用了心的。較為可惜的是對“亡”的翻譯,學生如能聯系上文語境稍加理解,就不至于將其翻譯為“死亡”,這說明學生平時的文言實詞積累還很不夠。
從此次閱卷來看,學生的古文基礎知識亟待夯實,書寫漢字的能力也需特別加強,這需要老師在授課時及時反復強調,常測常講,不厭其煩。在理解與記憶120文言實詞的義項和用法時,不可陷入死記硬背的誤區,要靈活鏈接教材,養成嚴謹的學習意識,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