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數學下教學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一、教學對象分析。(分析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等情況)
本人執教的七(1)、七(2)班,兩班共43人。從一個學期的接觸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分析來看,(1)班學生成績相對(2)班要均衡點,兩極分化不是很明顯,但是(1)班的學優生不夠拔尖,而且成績不夠穩定。而(2)班,存在很明顯的兩極分化情況。在七年級上期末考試中,90分以上2人,80分以上12人,但是在40分以下的學生人數有6個。因此,兩班各有自己的特點,對我的教學方法提出了很高的挑戰。
兩個班學生存在的共性:在學習習慣上,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上記筆記的習慣培養得很不理想,這與我在教學中不強調課前預習,少做筆記有關,我本認為課前預習易使學生依賴于教材框定的范圍和思考方法,不利于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應該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與思考,敢于大膽思考,課堂上就把時間用在思考問題上,而不應該用在當“記錄員”上,本學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課前預習、課堂上記筆記的弊端,發揮其有利的一面,學生對思考規律的小結,及時復習、總結的習慣,因此這個學期我要求學生準備三本:課堂本、作業本和錯題本,讓學生從平時的小事中就養成及時整理思考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內容分析。(計劃包括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內容)
第一章平行線
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的基礎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①相交②平行。本章重點:垂線的概念和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本章難點:證明的思路、步驟、格式,以及平行線性質與判定的應用。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本章主要學習二元一次議程(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與應用。本章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及實際應用。本章難點: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第三章整式的乘除
本章主要內容是冪的運算法則、整式的乘法和整式的除法。本章重點:不整式的乘法和整式的除法與簡單應用。本章難點:多項式乘多項式運算過程,零指數冪和負整數指數冪的概念。
第四章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內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方法及簡單應用。本章重點: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本章難點:綜合運用若干種方法因式分解。
第五章分式
本章主要內容是分式及其運算和分式方程。本章重點:分式及其運算。本章難點:分式的異分母加減運算。
第六章數據與統計圖表
本章主要內容有抽樣、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扇形統計圖,頻數與數據分布、頻數統計圖和頻數直方圖。本章重點: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扇形統計圖,頻數與數據分布的基本概念。本章難點:數據的分組、制作頻數表和頻數直方圖。
三、教學策略。(包括后進生轉化、優秀生提高等)
1、針對學生存在基礎不扎實的弱點,本人會認真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做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小論文,寫復習提綱,使知識來源于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于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于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課外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展對奧數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帶動班級學生學習數學,同時發展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長。
8、開展分層教學,布置作業設置A、B、C三等分層布置,課堂上照顧好好、中、差在三類學生。
二.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日
期
內
容
2月12日(正月十六,周日)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報到注
預備周
2.6-2.12
冊,始業教育。
1
2.13-2.19
1.1-1.3
2
2.20-2.26
機動練習1.4-1.5第一章復習、測評
3
2.27-3.5
2.1-2.3新課,測評
4
3.6-3.12
2.4-2.5第二章復習、測評
5
3.13-3.19
3.1-3.2機動練習
6
3.20-3.26
3.3-3.43.1-3.3測評
7
3.27-4.2
4月2日至4日清明節放假3.4-3.7
8
4.3-4.9
3.4-3.7測評第三章復習、測評
9
4.10-4.16
4.1-4.2期中復習
10
4.17-4.23
期中考試
11
4.24-4.30
4.34月29日至5月1日勞動節放假
12
5.1-5.7
機動練習第四章復習、測評
13
5.8-5.14
5.1-5.3
14
5.15-5.21
5.1-5.3測評5.4
15
5.22-5.28
5.55.4-5.5測評5月28日至30日端午節放假
16
5.29-6.4
第五章復習、測評6.1-6.3
17
6.5-6.11
6.1-6.3測評6.4-6.5
18
6.12-6.18
第六章復習、測評期末復習
19
6.19-6.25
期末復習
20
6.26-7.2
全市中小學期末考試,學期結束工作
21
7.3-7.9
7月4日中小學(幼兒園)開始放暑假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興趣是最好老師培養七年級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培養七年級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羅祥正
作者單位:湖北省大悟縣三里中學
內容摘要:怎樣培養七年級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七年級數學興趣
七年級學生剛進入初中學習,要面對很多門功課,剛開始對各學科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可是許多的學生隨著學習壓力的不斷加大、學習習慣一時無法調整、精力分配不過來、就逐漸對一些學科的功課開始冷落,特別是由于一部分數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開始對數學課的興趣就慢慢消失,這幾乎成了七年級數學教學的普遍性問題,長期以來,教師們為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不懈努力。但師生雙方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教材,左右著教學改革和教學進程,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新教材內容安排新穎合理、生動活潑,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師教法得當,就能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那么,面對新教材應該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過我的不斷探索和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新教材編寫者的指導思想。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在教學第一章時,可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在本章結束后,可以利用課外活動舉辦一次自由形式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學生對數學難學嗎、有用嗎?數學是不是都這樣有趣?對基礎弱的能不能學好?對各種問題展開討論,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第一章中“有理數”時,讓學生倆倆一組互相學習,互相探討、交流、互相攙扶著共同進步。教師相機給予鼓勵和肯定,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標:七年級數學起始階段的教學,側重消除學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學習興趣上做文章,以數學的趣味性、教學的藝術性給學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鐵上的鐵屑離不開磁鐵一樣,向往著教師,向往著本學科。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語),來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
對此,我的具體做法是:
1.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節。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初步認識幾何圖形”時,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材料拼出一些優美的圖形,提出:這些圖形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它們的邊與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待他們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最后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制作,也拼出一些優美的圖形。這樣,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2.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踐的材料、進行演示。通過實踐操作,既規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的精練、語調的變化得當,板書設計合理,字體優美雅觀,知識豐富等都能激發學生和學科情感,達到“親其師,信其教”的效果。
篇3:人教版新版教材初中七年級上數學課本目錄
人教版新版教材初中七年級上冊數學課本目錄
同步課堂
第一章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1.2有理數
1.2.1有理數
1.2.2數軸
1.2.3相反數
1.2.4絕對值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1.3.1有理數的加法
1.3.2有理數的減法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1.4.1有理數的乘法
1.4.2有理數的除法
1.5有理數的乘方
1.5.1乘方
1.5.2科學記數法
1.5.3近似數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2.1整式
2.2整式的加減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從算式到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
3.1.2等式的性質
3.2~3.3解一元一次方程
3.4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幾何圖形初步
4.1幾何圖形
4.1.1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4.1.2點、線、面、體
4.2直線、射線、線段
4.3角
4.3.1角
4.3.2角的比較與運算
4.3.3余角和補角
同步檢測
第一章有理數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幾何圖形初步
期中測試
期末測試初中,目錄,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