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第二學期英語組教研工作總結
**―**學年第二學期英語組教研工作總結
20*―20*學年第二學期,英語組以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自覺學習新課程,將求實創新的精神體現在具體的工作中,度過了充實而忙碌的一學期,同時學校對英語組的工作給予了積極的支持和肯定,本學期我們英語組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理論學習工作
結合以往的工作要求,堅持兩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制度(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并做到詳實記錄,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和各種與英語教學和chant課題研究相關的書籍,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體現“教師的指導性,學生主體性”的新的教育理念,,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之中,避免教學的滯后性和盲目性。
積極督促教師平時完成業務學習,課余堅持做好各種有關英語學習的筆記,促進了教師理論素養的提高。在開學之初,我組教師每人都精心準備,參加了學校的研討課;結合新課題的主題,在教學中積極滲透chant教學;結合教育教學,每人都寫了自己的教學論文和業務學習筆記;在學校校慶活動中,英語組教師積極參加了學校的節目,還協助排練英語節目,工作完成出色。
二、英語教學工作
在教研組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們組繼續保持了全員參與、全組動手的工作氛圍,無論是參加教研活動還是參加各種比賽,全組人員都是集體按時參加。
英語組的各項常規工作,都做到了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嚴格執行過程化管理。在開學初,我們組每人都制定了“四個一”的計劃,即每學期一節校級公開課、一份優秀環保教學案例、一本聽課筆記、每月一份教學反思。同時,每隔一周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和集體教研活動,定好話題,有記錄,有發言人,在定期的教研中全組人員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疑難問題,出謀劃策,力求在備課上和課堂教學上體現創新;
我們將學校每學期的研討課課都認真對待,現由兩位骨干教師上引領課,其他教師上研討課。每次上完課后,我們更注重課后的反思和反饋,并及時組織大家在一起討論,年輕教師馬娟每次上完后總是向其指導教師虛心求教,積極的向其他教師請教,教學反思的形式記錄下來。學校的每月教學反思任務,我組教師都能做到以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認真反思,書寫成文。
三、課題研究工作
在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于英語課題研究的活動中來,這是我們組本學期工作的重點和目標。
本學期雖然英語組工作量較大,但仍按時完成了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活動,組內教師也認真完成了各自的聽課記錄,學習筆記,政治筆記,教學反思和備課教案等。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倡導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利用電腦、圖片、手勢、直觀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結合低段教學中滲透chant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其它工作
本學期組內教師團結協作,積極進取,按時完成了教學任務,三月,全組教師參加了校級英語研討課大賽;四月,高佩蕓老師參加了第四片區英語教師研討課比賽;五月,英語組教師參加了英語現場百題大賽;同時積極參加了學校的四十周年校慶活動。
今后,英語組將繼續加大備課組的整體建設和活動監督,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學科進步和工作提升的幅度;對照其他學科找差距,抓好課題研究實驗工作。我們將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積極進取,發揚英語組的工作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學校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篇2:灣龍實小英語組校本研修活動總結
灣龍實小英語組校本研修活動總結
主要活動與措施
這個學期,我們英語教研組的教學工作得到了順利的開展。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們英語組的老師在這個學期不僅立足實際、搞好教學,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還為各級競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現將這個學期教研組工作總結如下:
一、搭團隊賽課活動臺階,促進教師水平
本學期,我們組積極響應校紅五月教研節活動,組員工作協調性良好,很快確定參賽人員名單。一次次的磨課,一次次的提高,所有組員群策群力,最后使得我們組的課在區里獲得一致好評,并在區里做了團隊說課與上課展示。本課也得到了市教研員的高度肯定,作為市送教下鄉課到平陽進行了公開課展示。這堂精品課不僅體現了我們整個英語組的智慧結晶,更體現了我們英語組的團隊精神與積極好學的態度。
二、借電腦版微信,提升實時交互效率
本學期我們組不僅針對這堂課進行了反復磨課,也開展了其他活動。利用電腦版微信,我們組實時進行評課內容交互,教師工作效率更高。
綜上所述,英語組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組員的合作與付出精神也是值得高度贊賞的。未來的日子里,如何借助互聯網,提高教研活動效率,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方向。
篇3:中心學校英語組秋學期工作總結
中心學校英語組20**年秋學期工作總結
一、總體概況
本學期共有預備篇3個單元,正式篇12個單元
二、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升素質
1、拓寬學習渠道,做到三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把自主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究相結合,與同志間彼此交流探討和網上資源閱覽相結合,使我們增添了更多的學習機會。
2、優選學習內容,做到有的放矢。
本學期,結合學科專業和自身工作需要我先后自學了《怎樣聽評課》、《任務型教學的有效研究》。從中受到很多啟發,使我對工作的態度,對人生的追求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和認識,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尊重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樂在其中,不斷提升自我。
3、加強學后反思,做到學用結合。
半年來,學校的每一次學習在內容的設定和形式的創新上都做了詳盡的部署和精心的安排,可謂用心良苦。學習中,我能做到聽、記、思三結合,及時、認真、保質保量的完成領導布置的每一項學習任務,并注意與自己的教研實際緊密結合,隨時撰寫真實感悟和學習體會。尤其是聽了周衛教授的講話,他對教學案例的深度剖析,對有效教學研究的高屋建瓴的闡述,都讓我覺得心悅誠服,并有幸將自己的想法在研討會上和大家進行了交流。再有荊主任的關于《校本研究的實踐性解讀》的講座,也給了我很大啟發。正像我在荊主任博客中留言所寫的那樣"不僅道理說的明白,而且語言通俗易懂",
他闡述的很多觀點,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借鑒的地方,可以說,每周三的學習對我來說的確是一次次難得的精神享受,是豐厚自己文化底蘊、積淀知識含量,提高研訓能力的捷徑。
(二)認真做好教師培訓工作,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1.新課程培訓
本學期我把培訓的重點放在對七年級新教材的分析和研究上。宏觀上我就七年級教材的特點、主要內容,及教材整合等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并將較難把握的內容篩選出來和大家共同分析、比較,確定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微觀上,我們以一個典型單元為例,就單元內容的課節劃分,重難點的把握,語言目標的確定,任務的科學設計,以致習題的編寫和篩選,包括每課的導語和預習作業的安排給大家一個全程完整的展示。通過征求基層教師意見,我們選出教材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單元作為突破口,使校內的同伴互助發展到區域內的互動研討,促進校際間交流。
2、骨干教師培訓
本學期繼續采取"專題式課例"培訓,應基層教師要求,我們重點研究了"復習課教學"這一專題,首先我通過理論學習,上網閱覽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很多國內外專家對這一課型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國內外復習課教學的先進經驗,并結合教學實際把抽象的理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教師們進行解讀,然后采取"備課-聽課-評課-研討"的方式和基層骨干教師進行實踐研究,共同分析復習課的各個環節,反復實踐,不斷推敲,嘗試構建了適合教學實際的復習課教學模式,即"個體自主復習-小組合作交流-同伴答疑解惑-教師點撥引領-習題鞏固強化-任務能力達成",并將這一模式在區校本教研現場會上進行了展示。
(二)深入開展校本教研,努力探索新的教研模式。
1、充分開展調研,注重問題提煉
本學期的調研主要是看課堂教學中教師"任務型教學"實施情況。調研期間,我主要采取"備--聽-評-研的方式,重點關注了課堂教學*性的、突出的、急待解決的問題。如"教師在教學中是如何體現任務設計的目的性和層次性?教師是怎樣體現任務的梯度和坡度?",并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同時,在與教師交流、研討的過程中,我發現,部分學校教學質量不高的真正原因,不僅僅是教師個人業務能力水平問題,而是教師們缺乏一種工作的熱情,缺乏行動研究的內驅力,因此,關注教師們的思想動態,并適時加以引導,也是我調研中的重要一項,并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整理撰寫出了調研報告。在期末,又參與了市學院的調研,感覺收獲很大,尤其是市教研員平和、謙遜的待人之道;嚴謹、務實的師德修養,小、近、實的貼身指導,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將成為我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2、躬身實踐,開展行動研究
為了使自己的研訓工作更具實效性和針對性,本學期我繼續深入一線上了"下水課"。
由于工作特殊需要,民建組委會開展了一次到清原大孤家子中學送教下鄉活動,于是在10月12日,經過校長同意我到清原上了一節課,課的內容是他們認為比較棘手的閱讀課,
而且所選篇目也是初三最不好處理的一篇《unit6reading》,接到任務時,
距離上課只有兩天時間,而且自己的工作還不能耽誤,為此,我只好利用晚上時間開夜車了,好在,兩個學期以來,我一直帶領我區教師對閱讀教學有些研究。雖然此課受到了聽課教師的好評,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心有余悸,不是缺乏自信,我個人失誤是小,而是擔心給我們師校丟臉。這次特殊的經歷,讓我明白一點,平時能力的積累真是至關重要,尤其在我們這樣特殊的崗位上。
3、關注農村英語教學,加強城鄉聯合。
本學期,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農村中學的幫扶,組織學科教師聽課,然后教師們就一些疑難問題,困惑問題進行了互動研討。總體感覺,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并給我提供了很多中肯的建議,一方面,是由授課教師趙越盡可能將這些問題通過課堂教學呈現進行直觀展示,一方面通過互動研討質疑問難來答疑解惑,當時研討氣氛很熱烈,很真實。活動后,我將每位老師的精彩發言進行了整理,上傳到了我的博客網頁上,并設了公開,方便了基層教師閱覽分享。
4、加強學科基地建設,開展"同課異構"觀摩研討
為了加強有效課堂教學研究,進一步改善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