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學期七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質量分析
一、命題及范圍:
本次試卷由二中學區統一命題,考試范圍為七年級上冊前三單元,課外古詩詞前五首,名著閱讀,考試時間為100分鐘,卷面滿分為100分。
二、試題結構:
本次試卷由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共32分),現代文閱讀(共25分),文言文閱讀(共13分),作文(共30分)四個大題21個小題組成。
三、評卷情況:
評卷由學區七所學校統一組織,采取流水作業,統一標準,做到扣分有理,給分有據,共正公平。
四、試題及答卷分析:
第一大題(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
第1小題為選擇題,考查字音字形,比較容易,得分率較高;第2小題為找出并成語中的錯別字,四個錯別字中D項中的叢山疊嶺的“疊”丟分嚴重,這4分能得滿分的不多。第五小題考查成語使用有誤的,這個選擇題得分率較高,第4小題為對課文理解有誤的一項,這個3分題得分率較高;弟小題考查古詩原句填空,這個8分題比較簡單得分率高,少部分學生因為不會背誦或者出現錯別字導致丟分。第7小題材料概括題中第一個小題關于保護動物問題,得分率高;第二個小題讓學生寫出保護措施,因為學生只答出一個措施扣掉1分;第8小題名著考查《童年》中的人物阿廖沙,和寫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學生完成的較好,得分率很高
第二大題:(一)《這里會長出一朵花》(13分)
第9小題共設兩問,第一問關于小野的問題,文章中優相關的原句,學生比較容易找到,適當概括就行,第二問說“我”如何解決的,因為學生不會組織語言,這3分題一般的2分;第10題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AB兩句折分題,A句中的神態描寫比較容易得分,B句中動作描寫的作用一般會扣1分;第11小題的景物描寫,對作用的分析不夠準,丟掉2分;第12小題“我”的教育是否成功及判斷依據,學生一般會答出教育部成功,從結尾處很容易看出來,這個小題得分率高。
(二)《像花生一樣活》(12分)
第13小題表格題,(4分),AB兩處概括因為不夠準確,得分率不高;第14小題讓學生答出我們“心里一慢了歡喜”的原因,從文中能直接看出來,得分率較高;第15小題對文中父親人物形象的分析(4分),優等生一般能得滿分;又少部分學生缺少內容或者對人物形象概括不準導致丟分;第16小題讓學生來聯系實際談談得到的啟示,因為不注意讀懂文句,理解偏差,寫的啟示不符合文意導致丟分
第三大題《傷仲永》比較閱讀(13分)
第17小題解釋四個加點詞,前兩個考查的課內詞語,不難,得分容易,后兩個考查課外詞語,由于學生不善于聯系課內,雖然不難但得分率不高;第18小題考查句子翻譯,第一句課內文句翻譯得分率高,第二句課外句子的翻譯中,前半句不理解,表達不清,容易丟分;第19小題比較仲永和司馬光有什么不同,并談談從中獲得的啟示,這道題優等生一般得滿分,一些學生因為審題不清,只答出啟示得1分。
第四大題作文(30分)
本次作文為命題作文與半命題作文任選一題,選擇半命題作文的較多,享受什么的樂趣,學生能先天出具體詞語,如讀書,旅游等,然后作文,基本上能扣著題目去寫,總體平均分在22分左右,也有個別學生因為時間把握不好導致作文不能完篇得分在15分以下,對第二題目《不能沒有你》,學生一般從親情、友情及師生情等方面立意,能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得分在一類卷26分以上。
好的方面:
1.大部分學生,能夠從現實生活中挖掘素材,通過多種表達方式,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2.這次作文要求600字以上,雖然超出了七年級學生的要求,但大部分學生能夠寫夠字數。
3.基本上,所有的作文內容,都是積極向上的,能夠反映出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有待解決的問題:
1.很多學生在敘事時,不能將一件事寫得具體,沒有在敘事中加入生動的描寫的意識,敘事如同流水賬。
2.很多學生的字體,不夠規范和美觀,還需要加強練習。
3.一部分學生,作文內容很空洞,不能結合某件事或某種景物來抒情。而是根據題目直接抒情或議論,給你以“無病呻吟”的感覺。
五、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1、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如字音字形及詩句默默寫,不能保證穩穩得分;
2、對現代文課外閱讀的理解,分析問題的你能力不高,整體得分率偏低;
3、作文從語言,寫作素材的積累等方面要加強;
4、學生的書寫整體不夠理想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依然要對基礎知識的夯實常抓不懈,重視落實字詞文言詩句的默寫,充分利用好早讀及輔導課;對現代文的閱讀多練習,講方法和練答題的思路和技巧,重視課堂上對學生答題方法的滲透。重視學生的書寫,從平時做起,加強練字,例如練字帖等。
我們七年級語文學科組成員團結一心,充分利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爭取把學生的語文成績再提高一步,不斷趕超其他的兄弟學校,并且不斷縮小與名校的差距,爭優創優。
篇2:七年級語文上期中考試質量分析
二、班級分析:
本次考試中,我所帶的兩個班基本情況如下:人均分:七(11)班:86.6,七(12)班:85.2,及格率:七(11)班:98.3%,七(12)班:91.4%。優秀率:七(11)班:13.8%,七(12)班:15.5%。兩個班的閱讀三的得分率都在50%以內,要深刻反思。七(11)班的整體水平好于七(12)班,但尖子生太少且不尖,七(12)班的后進生太多,尾巴太長,有些同學的分數低得離譜,比如說易力才考了18分,全年級最低,工作難度很大。
三、存在的問題:
1、有些學生的卷面不夠美觀,影響了評卷時的印象分。
2、學生對于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扎實。拼讀能力欠缺,錯別字較多,如:“燥”與“躁”不分等。默寫題本應是送分題,但是學生由于多字、漏字、錯字現象招致失分。
3、不會學以致用。閱讀題做的練習量不夠,學生拿到題束手無策。稍微靈活一點的題目,他們就只能望題興嘆了。(閱讀)
4、作文有偏題現象,不會審題,事情寫得不具體,缺乏真情實感,泛泛而談之作很多。
四、改進措施:
1、加強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做到溫故而知新,而且要及時復習。
2、認真鉆研教材,把握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做到預設和生成的和諧統一。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要引導學生多抒懷,多感受,多朗讀,多練習,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例如在學習重點段落時,可以拓展課外知識,或補充,或練筆,加深學生對重點難點的理解,提升閱讀能力。
3、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在講解習題時,有意識地要求學生看完題目后,用自己的話講明題意。經常這樣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標題干,保留做題痕跡)
4、加強對后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給后進學生優先權,優先提問,優先指導,優先批改作業。做到課堂提問多給機會,課后作業當面指導,練習之后幫助分析錯誤與問題,定期給予輔導。(定及格邊緣生)
5.幫助學生積累知識。積累是創新的前提,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要讓學生有較豐富的積累,擴大知識面,增加閱讀量。重視課外閱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寫讀書筆記,感受)
6、勤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計劃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學習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能力。我在批改作文時對學生嚴格要求,重點部分若是寫得不具體,就應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言行舉止寫詳細。開頭與結尾要注意技法。(讀寫結合,激發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