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期互動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學期互動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2024-08-01 閱讀 6770

學期互動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一學期的學校工作又落下帷幕。在這一學年中學按照縣教育局的工作思路與工作重點,緊緊圍繞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依靠全體教職工,積極進取、努力開拓、奮發拼搏,學校的各項工作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學校始終以“高標準、嚴要求、創一流”為總體目標,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在教育局呂局長帶領下,通過實踐論證,本學期推出“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以來,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建立健全各種組織,并依據縣局“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步驟及時制定出實施方案,組織培訓,在期初會上進行模擬演練,查擺問題,開學后及時進行班級和小組文化建設,目前師生正以滿腔的熱情踐行著“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但就“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現實推動情況看,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對模式的理解和運用;二是對導學卡的編制和運用;三是小組合作交流的有效性的問題;四是對有序有效的學生展示的研究;五是對評價標準的確定,如何評價班級學習小組和小組內成員的評價等。依據縣局通知要求,現將我校前一段推進“135”互動課堂改革工作總結如下:

一、創造有利于“135互動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的條件

1、更新教學觀念

觀念決定行為,要改變教師固有的觀念是很難的。為此,開學初,組織全體教師集中學習《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通識培訓》。對“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詳細解讀,對導學卡及教案編寫工作做了細致解說。為營造課改的氛圍,學校形成了會會講課改,人人研課改,堂堂落實課改的局面,讓教師形成課改的理念。通過培訓引領,老師們對“135”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過了一段時間后,在學校組織的“135”理論過關考試中,90%的教師達到優秀成績。

此外,學校又組織教師進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意識到課改的設想最終要靠教學實踐去實現、去完善,不僅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廣大教師理解了高效課堂的基本理念,改變了教學方法,把握了自己的角色定位,突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并要求科任教師用新課程的理念審視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

2、組織建立: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課改領導小組,形成了校長(主任)--教學處--教師,前勤--后勤信息暢達,管理到位,組織有效的管理機構。

3、制度健全:建立健全了保障課改運行的各項規章制度,實行邊實驗邊調整,邊運行邊規范。

4、物力保障:學校教室從環境布置到課桌擺放和黑板的增設,小組文化建設,教師外出學習等學校都給予極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

5、措施得力:開學初學校就以組織為牽制,以制度為約束,以財力為保障,以方案為統領,形成了全面鋪開,穩步推進,科學實施,強化規范,保證成效的一系列措施,確保“135互動課堂”順利實施。通過教研帶動,使教師更好地消化理解和吸收接納新理念、新方法,總校及各校領導與教師一道同研究、同反思、同成長。

學校領導多次到年級組、班級參與“135”互動課堂班級建設,從環境的美化到小組的命名。參與指導“135”互動課堂,查導學卡,看導學卡,聽互動課,和講課教師座談,和學生座談,及時發現課堂內引發的新問題、新矛盾,設身處地,站在師生的角度來分析困難,設法盡快解決突出問題。通過這些舉措,強化了師生對“135”互動課堂的認識,爭取更好地實施課程改革。

認真落實教育局“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步驟,組織教師深入學習“135”內容,充分發揮教研組功能,利用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加大研討力度。

目前,通過系列舉措,“135”互動課堂在我校開展得如火如荼,班級建設有聲有色;課堂中三階段實施有條不紊;師生互動和諧融洽。

二、“135互動課堂”改革實驗初見成效

1、教師觀念轉變了:確立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變為學生學習過程的服務者、引領者、組織者、鼓勵者、合作者。

2、教學模式更新了:由原來的教師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地心說”,變成以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日心說”。課堂的中心變了,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主體。

3、學習方式自主了: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真正實現了“我要學”。

4、評價方式換位了:原來是以教評學,教師主導。現在是以學定教、學生主體。

5、學生思維解放了:原來課堂是教師思維主導,學生的思維被教師牽著走。現在學生的思維按學案走,按知識的生成走,學生思維得到了活躍。

6、課堂氛圍活躍了:原來課堂是少數精英學生的天地,大多數學生課堂閑置、思維呆滯,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的互動方式,造成個別學生反學、棄學。現在是學生小組間按照導學卡自主探究,合作研究,群學共究。學生思維解放,活動空間解放,話語權解放,互動形式開放。課堂成了知識的超市,學生在涌動,生命在狂歡。

7、出現了典型班級和個人:如八年級一班的付麗娟;九年級的姜松。同時涌現出了像zz老師等學科標兵。他們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自身的潛能,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變得靈動,教師充滿陽光,課堂更加精彩。

三、比較突出的典型事例

在課堂教學達標驗收中,所有教師積極參加驗收活動,能夠使用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講課,在講課中出現了像zz、等一大批講課較好的老師,為其他班級做出了表率......;學期中我校有13名教師進行23項成果進行了申報,通過成果申報工作可以看出教師課改的積極性。

四、目前學校在課堂“135”教學改革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1、教育觀念轉變的不徹底,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師,突出表現在校點的教學上。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強弱不一,目前學校課改的步調還不足以奏鳴強音。

2、導學卡問題的設計簡約,缺少中心問題,有的問題太大或太瑣碎,問題主線發揮不到位。

3、小組合作學習有形式,但常出現合而不“作”、作而不“合”。

4、如何提高小組的展示效果

5、如何做好小組評價

6、教學管理層面的工作人員,在學術涵養和知識水平等方面有待提升。

五、解決策略

1、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通過中青年教師的課堂改變、學生的改變,讓那些彷徨的人看到教育的希望,給他們帶去挑戰,在面對壓力的同時去改變自己。

2、教育是愛的事業,是充滿陽光的。為此領導指導工作時要多帶笑容,多表揚少批評。(編輯:制度大全)使師生們能在和諧的條件下獲得一絲快樂與陽光。

3、加大集體備課力度,在設計問題前認真備好教材、學生,使問題的設計合理,層次分明,能調動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

4、進一步明確分工,確保合作學習一開始人人都能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確實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

5、想方設法增加學習小組的展示和評價形式,創新評價機制,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把對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經常性的開展優秀學習小組學習匯報會等活動。

6、加強“135”教育理論的培訓,通過多種渠道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總之,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讓我認識到教師不應“授人以魚”而應“授人以漁”;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學生去發現真理。“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一定能在我校扎根發芽,并茁長成長,不久的將來,“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一定會在我校開花結果。我堅信在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是靈動的,課堂是精彩的,教師是陽光的。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一定會實現新課程改革質的飛躍。

篇2:遠程互動課堂教學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遠程互動課堂教學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第二師37團中學肖斌

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遠程互動課堂的技術特點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基本特征是開放、共享、交互、協作。遠程互動課堂的發展,帶來了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促進了教育改革。對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產生了巨大沖擊,對于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培養創新人才具有深遠意義,是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

以網絡視頻為傳播媒體的遠程互動課堂教學,克服了其他形式遠程教學的許多弊端,實現了實時的、面對面的互動,對于提高遠程教學質量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有益。遠程互動課堂教學為提高邊遠地區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提高教學質量起到很大的作用,實現資源共享,使邊遠地區的學生也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從而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一、資源互享

在教育資源匱乏的邊遠地區,教師的專業成長受到了嚴重的制約。遠程互動課堂可為我們邊遠學校提供了一個與名校、名師跨時空互動交流的平臺。運用這個平臺,我們可以與二師各校名師及專家進行相互交流,學習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經驗。“結對幫扶”學校也可運用這個平臺將教研交流常規化,以上課、觀課、評課等為牽線,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究,共同探索教育教學新途徑。這就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教研方式,突破了時間地域的限制,實現了異地同步互動,有利于各校教育教研活動的開展,使教育均衡發展。

二、反思提升

遠程互動課堂有錄制功能。對名師的課堂進行錄制,可讓邊遠地區的教師借鑒名校名師的教學經驗,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促使邊遠地區的教師不斷反思、不斷學習,從而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我們的課堂教學同時錄制,通過鏡頭回放,讓老師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將其制作成課例,作為校本教研的討論素材,對其進行剖析解讀,將其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的亮點及不足找出供大家參考學習。這樣在研討中不斷改進,打造高效課堂,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

三、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遠程互動課堂可跨越地域的限制,讓邊遠地區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共同接受名師上課,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進步。開拓視野,拓擴知識面,調動積極性,讓學生樂于參與,樂于學習,樂于探究。

名師在對多校學生進行視頻課堂教學時,往往不同學校的學生常常討論激烈,你一言我一語的進行互動交流,爭先恐后的發言,課堂氣氛十分熱烈,毫無拘束感。運用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直觀、內容豐富、方式靈活多樣、信息容量大等特點,將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有機統一起來,根據學生特點,精心設計學習情境,豐富學習內容,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這樣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氣氛熱烈,真正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三、打造高效課堂

借助視頻展示臺,語文老師可將卷面整潔和書寫不認真的作業展示出來,讓學生共同面分,真正認識到規范書寫的重要性。數學老師也可將學生所做的試題投影,現場批閱,現場講解,讓學生一目了然,知道自身存在的問題。利用視頻展示臺展示學生作業,這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更容易達到預期的效果,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件可鏈接網頁,擴大知識容量,讓知識豐富多彩。老師還可以通過聊天,在課堂上溝通交流,及時處理在上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優化了課堂教學,形成高效課堂。

篇3:學期互動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學期互動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一學期的學校工作又落下帷幕。在這一學年中學按照縣教育局的工作思路與工作重點,緊緊圍繞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依靠全體教職工,積極進取、努力開拓、奮發拼搏,學校的各項工作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學校始終以“高標準、嚴要求、創一流”為總體目標,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在教育局呂局長帶領下,通過實踐論證,本學期推出“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以來,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建立健全各種組織,并依據縣局“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步驟及時制定出實施方案,組織培訓,在期初會上進行模擬演練,查擺問題,開學后及時進行班級和小組文化建設,目前師生正以滿腔的熱情踐行著“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但就“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現實推動情況看,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對模式的理解和運用;二是對導學卡的編制和運用;三是小組合作交流的有效性的問題;四是對有序有效的學生展示的研究;五是對評價標準的確定,如何評價班級學習小組和小組內成員的評價等。依據縣局通知要求,現將我校前一段推進“135”互動課堂改革工作總結如下:

一、創造有利于“135互動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的條件

1、更新教學觀念

觀念決定行為,要改變教師固有的觀念是很難的。為此,開學初,組織全體教師集中學習《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通識培訓》。對“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詳細解讀,對導學卡及教案編寫工作做了細致解說。為營造課改的氛圍,學校形成了會會講課改,人人研課改,堂堂落實課改的局面,讓教師形成課改的理念。通過培訓引領,老師們對“135”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過了一段時間后,在學校組織的“135”理論過關考試中,90%的教師達到優秀成績。

此外,學校又組織教師進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意識到課改的設想最終要靠教學實踐去實現、去完善,不僅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廣大教師理解了高效課堂的基本理念,改變了教學方法,把握了自己的角色定位,突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并要求科任教師用新課程的理念審視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

2、組織建立: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課改領導小組,形成了校長(主任)--教學處--教師,前勤--后勤信息暢達,管理到位,組織有效的管理機構。

3、制度健全:建立健全了保障課改運行的各項規章制度,實行邊實驗邊調整,邊運行邊規范。

4、物力保障:學校教室從環境布置到課桌擺放和黑板的增設,小組文化建設,教師外出學習等學校都給予極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

5、措施得力:開學初學校就以組織為牽制,以制度為約束,以財力為保障,以方案為統領,形成了全面鋪開,穩步推進,科學實施,強化規范,保證成效的一系列措施,確保“135互動課堂”順利實施。通過教研帶動,使教師更好地消化理解和吸收接納新理念、新方法,總校及各校領導與教師一道同研究、同反思、同成長。

學校領導多次到年級組、班級參與“135”互動課堂班級建設,從環境的美化到小組的命名。參與指導“135”互動課堂,查導學卡,看導學卡,聽互動課,和講課教師座談,和學生座談,及時發現課堂內引發的新問題、新矛盾,設身處地,站在師生的角度來分析困難,設法盡快解決突出問題。通過這些舉措,強化了師生對“135”互動課堂的認識,爭取更好地實施課程改革。

認真落實教育局“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步驟,組織教師深入學習“135”內容,充分發揮教研組功能,利用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加大研討力度。

目前,通過系列舉措,“135”互動課堂在我校開展得如火如荼,班級建設有聲有色;課堂中三階段實施有條不紊;師生互動和諧融洽。

二、“135互動課堂”改革實驗初見成效

1、教師觀念轉變了:確立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變為學生學習過程的服務者、引領者、組織者、鼓勵者、合作者。

2、教學模式更新了:由原來的教師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地心說”,變成以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日心說”。課堂的中心變了,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主體。

3、學習方式自主了: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真正實現了“我要學”。

4、評價方式換位了:原來是以教評學,教師主導。現在是以學定教、學生主體。

5、學生思維解放了:原來課堂是教師思維主導,學生的思維被教師牽著走。現在學生的思維按學案走,按知識的生成走,學生思維得到了活躍。

6、課堂氛圍活躍了:原來課堂是少數精英學生的天地,大多數學生課堂閑置、思維呆滯,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的互動方式,造成個別學生反學、棄學。現在是學生小組間按照導學卡自主探究,合作研究,群學共究。學生思維解放,活動空間解放,話語權解放,互動形式開放。課堂成了知識的超市,學生在涌動,生命在狂歡。

7、出現了典型班級和個人:如八年級一班的付麗娟;九年級的姜松。同時涌現出了像zz老師等學科標兵。他們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自身的潛能,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變得靈動,教師充滿陽光,課堂更加精彩。

三、比較突出的典型事例

在課堂教學達標驗收中,所有教師積極參加驗收活動,能夠使用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講課,在講課中出現了像zz、等一大批講課較好的老師,為其他班級做出了表率......;學期中我校有13名教師進行23項成果進行了申報,通過成果申報工作可以看出教師課改的積極性。

四、目前學校在課堂“135”教學改革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1、教育觀念轉變的不徹底,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師,突出表現在校點的教學上。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強弱不一,目前學校課改的步調還不足以奏鳴強音。

2、導學卡問題的設計簡約,缺少中心問題,有的問題太大或太瑣碎,問題主線發揮不到位。

3、小組合作學習有形式,但常出現合而不“作”、作而不“合”。

4、如何提高小組的展示效果

5、如何做好小組評價

6、教學管理層面的工作人員,在學術涵養和知識水平等方面有待提升。

五、解決策略

1、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通過中青年教師的課堂改變、學生的改變,讓那些彷徨的人看到教育的希望,給他們帶去挑戰,在面對壓力的同時去改變自己。

2、教育是愛的事業,是充滿陽光的。為此領導指導工作時要多帶笑容,多表揚少批評。(編輯:制度大全)使師生們能在和諧的條件下獲得一絲快樂與陽光。

3、加大集體備課力度,在設計問題前認真備好教材、學生,使問題的設計合理,層次分明,能調動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

4、進一步明確分工,確保合作學習一開始人人都能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確實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

5、想方設法增加學習小組的展示和評價形式,創新評價機制,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把對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經常性的開展優秀學習小組學習匯報會等活動。

6、加強“135”教育理論的培訓,通過多種渠道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總之,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讓我認識到教師不應“授人以魚”而應“授人以漁”;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學生去發現真理。“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一定能在我校扎根發芽,并茁長成長,不久的將來,“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一定會在我校開花結果。我堅信在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是靈動的,課堂是精彩的,教師是陽光的。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一定會實現新課程改革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