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新老師工作心得體會:同事,我永遠的老師

新老師工作心得體會:同事,我永遠的老師

2024-08-01 閱讀 4412

新老師工作心得體會:同事,我永遠的老師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從教已一年整,其間相處的同事也有一百多人,我在和他們的相處中成長,在向他們學習的過程中進步,應該說,同事,是我永遠的老師!

回顧一年的工作,每天最享受的是在辦公室里和老師們在一起的時光。大家一起討論問題,一起備課,一起批改作業,一起說著課上課下的有趣事情,那種濃濃的學習氛圍很讓我迷戀和陶醉。

曾記得我第一次忐忑的踏上講臺,看著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不知從哪里教起時。是我的好同事陶老師,周廣老師,他們無私的幫助我,休息時間還手把手的教我備課,精心的設計教案,有序的組織好課堂游戲等等。使我很快的適應了這種英語的教學模式。

更有幸的是能與劉老師這樣的優秀班主任共班,使我學到了很多班級管理的方法。她對學生的真誠關愛,因材施教,培養出了一批全面發展的學生。班會上無論是主持稿的編寫還是節目的編排,孩子們都自己包辦,做得有聲有色。黑板報也從來不用老師插手,你寫我畫,配合得天衣無縫。在與她一年的共處中,我收獲頗多。

還有許多同事,他們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困難,怎樣熱愛生活,怎樣關心愛他人,怎樣與同事相處。我慶幸自己能來到這樣溫暖的大家庭里工作學習。俗話說:“同過渡船三世修”。

我深深感到與大家風雨同舟,共同學習,生活和工作是我人生的最好機緣。一年來,承蒙各位老師的厚愛,關心,支持和幫助,使我有勇氣,有毅力,有能力的勝任自己的工作,同時更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和生活的意義,這一切將成為我人生征程的寶貴財富。

最后我以一首小詩作結,與大家共勉:假如你是一棵樹,就應成蔭遮一片烈日;假如你是一株花蕾,就應綻放,溢出芬芳;假若你是一只螢火,也應點飾夜空,襯映星光。

篇2:小學老師《簡快輕松教與學》培訓心得體會

今年暑假,我們全校教師一起參加了第三期的輕松教與學的培訓。對于這次培訓,我是帶著一種仰慕的心情參加的,因為這次主講的老師是簡快身心療法的李麗英導師,她今年已經66歲了,依然神采飛揚的堅持三天站在我們面前授課,她的精神,她的能量場帶給我的是無限的正能量,感恩李老師,感恩這次培訓!

麗英老師帶給我的除了理論知識,還有方法和技巧;除了身體的互動,還有精神上的愉悅。我的收獲有許多,今天就簡單談以下幾點:

1.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是架起心靈的橋梁“溝者,渠也;通者,連也”我記得李老師教我們溝通的關鍵是文字意義占7%,語音語調占38%,而肢體動作占55%,她用一系列的活動練習來驗證這點,在今后的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也會牢記這點更好的和家人、學生去溝通。

2.李老師解讀的“錯”字和“敗”字讓我印象深刻。她說錯就是過去的錯誤里有金子,而敗字的解釋更有意思,“成功的背后有寶貝?!币院笪乙部梢园堰@個講給學生們來鼓勵他們不怕挫折和失敗。

3.學習李老師有效溝通的八大要訣,其中有兩條我印象很深刻,第一:說得對不對沒有意義,說的有效果才是重要的。第二,問自己:這樣做會使事情的效果更好還是更壞?學習之后,我用這些運用到生活中。例如和兩歲多女兒的談話,我不再盲目的發火,學會了先想后說,也就是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處理事情。我學會靜下心來陪伴孩子,不但是在孩子身邊,還要走進孩子的心靈,找到她錯誤的根源,幫助她糾正才是最主要的。也就是李老師所說的:我愛我的孩子,愛她如是,不能愛她如我所愿。

4.在各式活動練習中,記憶猶新的是錄像機說話訓練,只說出看到的客觀事實,不添加自己的感情色彩,這點收獲我想今后可以運用到班級管理當中去,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不要添油加醋的咆哮,要做到對事不對人,這樣才能讓失足學生信服。

5.如何對待負面情緒?例如對待憤怒,可以接受自己面對的事情,改變自己,做一個有足夠能量的人,學會把你的力量逼出來,才可以為自己做事;對待痛苦,可以指引我們去尋找一個擺脫的方向;對待失望,學會接受自己,接受一切;對待悲傷,從失去里取得力量,指引方向,使我們更能珍惜自己,仍然擁有化悲痛為力量,提醒我們可以活的更好,學過這些,我的心靈得以凈化和升華,我變得更加開朗。

短暫的培訓過后,我思考的是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聯結他人,走進自己,靜靜地冥想,抽空和自己面對面,鼓勵自己安慰自己,我想學以致用才是對此次培訓最好的交代!今后的工作,這將成為我堅持的法寶,我會更加堅定執著的走在輕松教與學的路上。

篇3:小學老師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上周六我們參加了教研室組織的教科研培訓,主講人是《小學教學》雜志的主編殷現賓,殷老師主要從四個方面對文章發表對我們進行了指導,讓我明白了很多。

這四個大方面是:一、為什么要投稿發文章?二、什么樣的文章是好文章?三、如何選題?四、寫作和投稿技巧

在第一部分,殷老師為我們列舉了一些常見的想法,以及幾個常見的誤區,如:會講課就行了,有必要發文章嗎?能獲獎就行了,有必要發文章嗎?殷老師循循善誘,為大家剖析了個中原因,讓我豁然開朗,更加清楚地意識到了寫作和發文章的必要性。

對于什么樣的文章是好文章?殷老師為我們講了兩大標準,從本質的和非本質來分析,本質的自然是文章要“新、實、深、典型”,非本質的一些標準則是從結構、語言、長短、論述等方面來說,尤其是長短,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項。殷老師的意見是,就雜志來說,中短篇最好,一般1000到2000字,也就是說千字文最受歡迎。

我印象最深的還有選題部分,總的原則是“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實、人實我深”,并且以案例加反思類的文章最深雜志歡迎,也就是關于課堂機智、教學技巧和方法探討類的,人們愛讀,寫起來也相對容易,因此提倡一線教師多寫此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