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和諧成長的天空幼兒園管理理念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共建和諧成長的天空---幼兒園管理理念
童心世界是一首清純、溫馨而深情的牧歌,雖然沒有濃烈的芳香與香甜,但卻純凈、透明而晶瑩,十年前,我帶著對這片凈土的向往與渴望,投身到幼兒園這個多彩的世界。回首十年,我見證了大渡口區經濟從落后到騰飛,從一片片田園到幢幢高樓,從零星的幾個幼兒園發展到幾十所大大小小的高中低檔托幼園所。在激烈的競爭中,我園保持自己的優勢,堅持‘以人為本,共建和諧園’的辦園理念。同時我門用“心”設想,研究、安排、規劃幼兒園的發展和定位。用‘情’帶動大家全身心投入幼教,愛崗敬業。保證了生源不流失,找到一個適合本園和諧發展的方向。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氛圍
首先,我們采取‘公開、公正、公平’的方式,引領全園教職員工參與管理和她們一起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日常工作制度和獎懲制度。在日常的工作中對她們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獎勵,少一些懲罰。
其次,我們還開展了‘舞蹈、教室墻面版畫設計、講故事、教研活動’等各項竟賽,在競賽中不僅增強了教師的積極性,還增進了上下級之間、保教人員之間的親密合作關系。在答疑活動中,我以一名合作者的身份,傾聽她們的聲音、賞識她們的表現、了解她們的需求、解除她們的疑惑、分享她們的經驗,與她們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和方法,營造一種雙向互動的學習氛圍。真正體會‘工作著、思考著、研究著、發展著,同時也快樂著。
在園務工作中,我始終秉承“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關心,關心要真心。”的工作理念,在生活上關心她們,在工作中盡可能給予最大的支持,正確引導處于青春期女職工感情問題,這種真誠的關懷,真誠的情感投入,不僅增進了我與教師們的友誼,同時極大地調動了她們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1、知人善用
教學方面,我們采用的是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用其所長,著眼于個人的專長和特點,對確有能力才干的人,大膽使用,讓其在相應的崗位上充分發揮作用。
2、靈活的活動安排
在一日保教活動中,我們從小事做起,在點滴小事中發現閃光點,捕捉有價值的教研、管理資源,及時向教師傳遞信息,幫助教師學會反思,尋找適合孩子發展的教育。時時關注孩子動態發展的實際需要,允許教師根據幼兒動態的學習過程和興趣變化調整活動進程;允許教師根據活動內容和學習需要靈活安排時間與空間。
3、在溝通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長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有意識發現、了解并記錄教師的需要與困惑,進而以此來反思我們的管理工作,對不足及時加以改進和調整。例如;當我們發現教師只備課而不備孩子時,我們就反思自己作為園長應對此負什么責任,應該怎么改進?經過與教師交流和討論,達成共識,及時改進備課的方法和明確教學的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把自主反思的權利交給教師,讓教師發現自己的需求,尋找孩子的真正需要。
三、以人為本,師幼互動
1、資源共享高效節能
我園將分發到各班的體育器械和教師自制的體育玩具全部按周互換,保證幼兒鍛煉身體的活動材料的數量充足,類型豐富,以達到資源共享的做法。例如,晨間運動時,全園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器械進行鍛煉。每周分班到戶外花園和步行街訓練。這樣孩子既能愉快、主動地參加晨間運動,達到身體鍛煉的目的,又能使大中小班的幼兒互動,促進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提倡全園跨班活動,讓幼兒走出自己班級的小圈圈和自己的同齡的、比自己大(或小)的小朋友交往,感受與人交往、分享的快樂。幼兒在活動中與同伴相互交流,學到他人的經驗,同時幼兒在自由交流中,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跨班活動既可以擴大幼兒的交往范圍,提升交往層次,發展幼兒的社會認知、社會情感和社會行為技能,增強幼兒的社會適應性,又可以幫助幼兒擴大視野,促進其人格的和諧發展。
2、倡導勤儉節約的生活品質
幼兒教育質量的高低,并不單純取決于幼兒園的硬件設施,決定幼兒園質量的關鍵因素是教師。因此,幼兒園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教師素質,同時建立節約教育機制,真正把節約、低成本的觀念深入到每一位教職工中,形成勤儉節約的共識。在教育資源欠缺的情況下,鼓勵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生活中原本丟棄的光碟盤、盒子、罐子、塑料瓶、碎布、廣告紙、木頭、麻繩等廢舊物品,利用廢物自制適合幼兒學習、玩耍和鍛煉的學習用具、玩具以及美化和創建教育環境,對幼兒和教師進行環境保護教育,讓綠色環保的廢舊材料成為孩子們游戲中的替代品和操作工具。自制的教玩具,我們做到安全衛生,確保幼兒使用的物品不對他們構成危害,同時我們把低成本高質量的教育信息成功地傳遞給家長,發動家長收集更多的廢舊物品和本土資源,并利用這個契機向家長宣傳環境保護知識。
四、以人為本的家園互動。
以心換心,真誠相待的工作熱情深得家長的好評。我們利用早晚家長接送幼兒的短暫時間與家長接觸,了解和介紹情況。面對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要敢于面對,用熱情和真誠換取家長的信任,對每個在幼兒園需要教師喂藥和照顧的孩子,教師都會仔細詢問,做好記錄,隨時觀察幼兒的身體狀況,按時喂藥。我們通過家園聯系本每天和家長互通情況信息,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學習動態,用家園欄和黑板報的形式,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班級活動安排和教育計劃,宣傳家教科學知識和育兒經驗。用電話和手機發信息的形式隨時與家長聯系。定期舉行“慶六一文藝聯歡會”“迎新年活動”“親子運動會”“詩歌、故事會比賽”等。)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幼兒園與家長建立了一種合作互補的關系,在雙向的互動中喚醒家長的主體意識,轉變其教育觀念,提升教養水平,以達到家園攜手共育幼兒健康成長。
在清晰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園課程、教學、環境等多方面獲得了一定的提高。現在,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辦學理念是幼兒園一切活動的主心骨。有了明確的辦學理念,幼兒園才能形成自身的個性、特色和風格,正確的、符合時代特點的辦學理念是幼兒園的生命力。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幼兒園環境創設融入生活即教育理念
淺議幼兒園環境創設融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臨澤縣濱河幼兒園田曉旭
[標簽:環境教師活動藝術啟蒙教育]
摘要:幼兒園活動室是幼兒生活、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室內環境對幼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室內環境要體現幼兒的興趣、需要和探索精神,體現幼兒、教師、家長的參與和互動,體現新觀念下多種經驗、信息的整合,體現各種廢舊材料的巧妙利用,體現教師的巧思與創新。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為了貫徹《綱要》中對環境的要求,一年來來,我園在為幼兒創設適宜的環境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融入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以幼兒為本的室外環境創設
幼兒園的外在環境不僅體現了本園的辦園理念,還體現了幼兒園的文化氛圍,以及教師良好的創新意識。幼兒園的外觀環境要干凈整潔,色彩協調,還要有親切感,讓孩子們喜歡。
基于此認識,我們將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畫成大型畫板,將其鑲在活動場地的周圍。優美的畫面,可愛的動畫形象和其展示的教育內容,完美地融藝術欣賞與教育功能于一體。此外,我們站在幼兒的角度設計幼兒園樓體的顏色,將粉色、灰色和蘋果綠進行巧妙地結合,在明快中透出和諧,讓孩子們走進幼兒園就猶如進入一個童話世界,心情愉悅地開始一天的生活。
二、與教研內容融為一體的室內環境創設
幼兒園活動室是幼兒生活、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室內環境對幼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室內環境要體現幼兒的興趣、需要和探索精神,體現幼兒、教師、家長的參與和互動,體現新觀念下多種經驗、信息的整合,體現各種廢舊材料的巧妙利用,體現教師的巧思與創新。
我園室內環境創設力求班班出特色,內容以教研活動為主線,做到點、線、面有機結合,將墻飾分為上下兩部分。幼兒視線之上的墻飾以教師制作為主,發掘、營造與教研主體相配合的教育環境,強調藝術氛圍。幼兒視線內的墻飾,為主題教育活動服務,以幼兒為主,充分讓幼兒及家長參與進來,改變教師一手包攬的情況。
如,我園大一班從工藝裝飾畫和石頭畫入手,開展班級特色教育。每個主體的墻飾的創設,不僅是課程內容的體現,教學活動的反應,更是幼兒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記錄,也是教師成長提高的良好途徑。
三、廢舊材料合理利用
各班不但以教研課題為主線創設墻飾,還開拓思路、創造性地充分利用了很多廢舊物品,變廢為寶,既經濟又美觀。廢布頭、開心果、葵花子等都成了主要材料,“美麗的船”“手娃娃”、蠟染等作品,既能給幼兒以藝術的欣賞,又能引起幼兒的創作欲望,啟發幼兒創作的火花。
經過教師們的巧思和創新,每個班級,各具特色,既將幼兒的主體地位放在首位,又體現教研主題,重視環境育人的功能。可操作的室內環境,讓環境與幼兒互動,讓環境說話,把環境設計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課程模式的構建要素,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