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總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經驗總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俗話說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這里的“規矩”、“方圓”,指的就是良好的常規和行為習慣。在幼兒園中,一個班級常規的好壞,那可是直接就影響到幼兒的成長以及班級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如果常規沒有建立好,幼兒就沒有良好的習慣,于是教師就要在教學活動中分散一部分的精力去維持班級常規的穩定,從而就影響了活動的質量。相反,日過一個班級建立了良好、完善的常規,形成一個自然有序的學習、生活環境,那孩子肯定就能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不斷地進步,進一步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不但可以為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常規培養是教育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一日常規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的體現
所謂的常規,就是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應遵守的規則。顯然,常規是幼兒教育主要內容之一。同時,常規的建立也對幼兒園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有的老師認為,常規培養主要是集體教學活動常規、集體游戲常規,其他環節常規并不重要,其實不然,重視各個環節的常規培養,就能使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都顯得井然有序。
首先我來說說幼兒的來園時,我們老師要做到的第一就是必須要熱情地接待每一位幼兒關注到每一位幼兒的情緒,通過親切的交流來營造一中溫馨的氣氛,我相信對于每一位教師,不管是主班還是配班的老師來說都是一定會做到的。第二就要求教師根據班級的情況指導幼兒進行班級自主性游戲的選擇,例如我們的游戲就有星星夢工廠、星星醫院、魔法莊園以及夢幻寵物這幾個選項。因為已經是在中班下學期了,幼兒對于來園的常規都比較熟悉了,所以基本上孩子們不用老師提醒就能自主地去選擇了。
接著我就來說說幼兒的戶外體鍛方面,對于幼兒來說戶外體鍛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了,因為在這片大大的活動場地中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玩耍,真正釋放他們的天性。但是對于教師來說觀察幼兒的情況,提醒幼兒游戲的安全,這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并不是僅僅陪幼兒玩耍而已。在韻律操方面,教師就必須做到精神飽滿、口令、示范動作準確、熟練。在組織集體游戲的時候,需要組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并按需要進行分層的指導。另外在自由活動的時候更是要時刻觀察幼兒的動作以及行為,及時提醒注意活動量。
再來是我們的學習活動,中班的學習活動有兩個。首先在每次活動前都要了解幼兒的前期經驗,分析學習內容,做好充分的活動準備。同時要靈活地采用集體、小組、個別等不同的活動形式,滿足幼兒的多種需要,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組織,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穩定幼兒的情緒,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常規習慣。
至于我們的午餐,別以為午餐就簡單的是小朋友洗洗手吃飯就可以了,在吃飯之前要為幼兒營造溫馨的餐點氛圍,關注幼兒飲水量與每個幼兒喝水、餐點情況。對于排隊喝水、洗手、如廁多呢個,都要井然有序,不爭不搶,做一個文明的孩子。在吃飯時,要愉快地進餐,嘴巴里又飯菜的時候不能說話,要專心地進餐,同時也要注意用餐禮儀與生活習慣培養。
在幼兒園中,幼兒的午睡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一般我們在午睡之前都會進行一些簡單、安靜的活動,之后就請幼兒安靜有序地進行入廁,在這過程中,我們要求孩子們不能高聲講話更不能大聲喧嘩,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幼兒午睡質量了。另外對于幼兒脫衣穿衣的順序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并折疊整齊地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幼兒起床之后的穿戴。有些孩子喜歡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的藏一些小東西在被子里,然后等其他的小朋友都睡著的時候再拿出來玩,這是非常危險的,這就要求教師的在午睡之前做好相應的提示已經仔細的檢查,以免危險的事情發生。這樣安靜、舒適的午睡才能幫助幼兒身體骨骼的發育,同時也為下午的游戲活動做好充足的準備。
對于下午的游戲活動中,就主要是以游戲為主了。在這之中,教師提前貯備好活動中需要使用的材料,然后將幼兒帶至規定的場地之中,在進行相應的游戲。當然游戲也有它的游戲規則,孩子們必須嚴格地遵守,會正確地使用玩具,愛護玩具,針對一些能力較強的孩子也可以幫助教師一同收放玩具。如果在游戲中遇到困難,那就應該合作,互相幫助,開動自己的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著手解決。雖說只是一個小小的游戲,但是在游戲中也是能很好地看出班級的常規的。
二、如何建立與執行幼兒園的一日常規
(一)創設一種寬松自由的精神環境氛圍
1、為幼兒創設一種寬松、民主、自由的精神環境,能夠促進幼兒主動遵守各種規則的一種有效手段。如果在班級中,孩子們吵吵鬧鬧的,你一言我一語,大家就會起哄,整個教室就是一片混亂,緊接著,如果人一直呆在這么一個環境中,那么就是變得非常地煩躁。但是相反,如果,孩子們能安安靜靜地休息一下,那么之后就會覺得神清氣爽,接下來玩游戲也會更加地開心。其實這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環境在無形中改變著人的言行舉止。教師在幼兒在園的一日中就要為孩子創設有利于他們有良好行為表現的環境,讓孩子情緒平穩、思維有條理、行為有序,讓孩子始終保持有序的活動狀態。
2、良好的師幼關系是常規培養的基礎。孩子們喜歡你,他就愿意和你一起玩,就愿意聽你的話,接受老師提出的建議。但是如何與有建立相互信任的朋友關系呢?
(1)、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激發孩子喜愛老師的情感,建立親密的師幼關系。親密的師幼關系的建立,會使孩子體驗到集體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
(2)、建立民主、尊重、信任的師幼關系。常規建立的過程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參與合作的過程。在常規的培養教師要充分表現對孩子的信任,要相信孩子能自覺遵守規則,讓孩子感受老師對自己的信任,并請幼兒參與常規的制定。
(3)、堅持正面教育,多鼓勵、肯定幼兒。愛與尊重的心理環境有利于幼兒主動學習,多用鼓勵表揚的方法進行正面引導,幼兒更易接受規則。
(二)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
1、教師間的合作
一個班級中有三位老師,首先教師的常規要求要明確、統一。教師之間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是做好常規工作的基礎。對幼兒提出的要求不能時有時無,老師高興了,就讓幼兒松懈了,老師生氣了,就嚴加管教。不能開學初,大張其鼓的抓常規,培養幼兒的習慣,到了學期中、學期末就不管了,使得幼兒的常規不穩定,時好時壞,如果這樣的話,當你想提要求讓幼兒遵守時,幼兒卻不聽了。一日常規的培養,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集體努力的過程。建立良好的一日活動常規,班級教師的緊密合作也是重要的一個基礎部分。
2、家園合作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長與幼兒天然的聯系使家長具有別人難以替代的優勢,一旦家長與教師為著一個共同的目的攜起手來,教育效果將倍增。具在幼兒園形成的良好習慣,往往回到家里就是兩個樣。如穿脫衣服、整理床鋪等自我服務的內容在幼兒園會主動去做,回到家里卻被成人取而代之。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家庭與幼兒園形成教育合力是培養幼兒一日常規的關鍵,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常規培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播下行為,收獲習慣,播下習慣,收獲性格”。習慣是慢慢養成的,是可以通過一日生活中的種種來培養的,對于幼兒來說就要從小抓起,從現在抓起。幼兒園中的孩子都是一張張單純的白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常規培養要從點滴開始,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的進行,要付出愛心,付出耐心,才會有豐厚的收獲。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教育經驗總結報告結構和撰寫方法
經驗總結報告是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積極探索而積累起來的經驗的系統化、理論化的書面資料。經驗總結報告的基本結構大體有以下幾局部:①題目??梢允羌榷ǖ目蒲许椖?,即專題經驗總結;也可以是對某一階段(如一學期、一學年等)全部工作的回顧。從中找出效果較大、印象較深,且富有新意的東西來確定總結的題目。②引言。沒有固定的表達方式,大多數以凝練簡潔的語言交代本篇經驗總結的背景、寫作目的、取得的主要成果等,使讀者一開始就判斷出有無參考價值。③正文。圍繞經驗總結的主題(總觀點)組織資料,可在文中設小標題,但要注意所敘述的若干個問題的內在聯系。經驗總結既要有典型的事例,又要通過分析研究,加以理論概括,做到內容生動,有理有據,說理性強,使人在思想上受到啟迪。工作上可資借鑒。④結尾。這是經驗總結的精髓和結晶。它是通過正文的典型資料和對其分析而概括出的結論,是從大量具體事實中找出的規律性東西,它應反映作者的獨到見解。至此可見,各種類型的科研報告的寫作形式是不盡相同的。盡管如此,它們卻包括了或者可以歸結為前言、正文、結論這個三段式的基本格局。如調查報告可分為引言、正文、結論三個局部。實驗報告可分為引言,實驗方法、過程和結果,討論和結論等三個局部。經驗總結報告可分為情況概述、經驗總結、存在問題和今后意見等三個主要局部。當然,這只是科研報告習慣格式的沿用,并不能限制文章結構形式的創新??蒲袌蟾娴慕Y構可以根據內容和體裁的不同而靈活掌握。只要能夠達到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邏輯鎮密,條理清楚的要求,在寫作形式上是可以有所不同的。一篇完整的教育科研報告,除了上述幾個組成局部外,還應有署名和參考資料兩個局部。⑤署名。其目的是表示對報告負責并標明對報告的所有權。署名應寫明研究者的工作單位和真實姓名。假如研究者有多人,可商定署名的先后次序,逐一寫清。對全面工作不太了解,不能對研究全面負責的人,不一定署名,但可在和注中說明他的貢獻。署名也便于讀者與之聯系。⑥和錄和參考資料。和錄是指內容太多、篇幅太長,不便于寫入研究報告又必需向讀者交代的一些重要資料,如測試試題、原始數據、研究記錄、統計檢驗等內容?!皡⒖嘉墨I是指在實驗報告中參考和引用他人的資料和論述。應注明出處、作者、文獻標題、書名或刊名、卷期、頁碼、出版機構和出版時間。如引用未經翻譯的外文資料,應用原文注釋,以資查證
篇3:一位優秀老師教學四十年總結出來二十條經驗
一位優秀老師教學四十年總結出來的二十條經驗
一、備課的經驗
1、備課時要對三套不同的教材來回比較,從而選擇確定一種較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方法。70%左右要緊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縱橫滲透,綜合整合,作相關發揮。
2、在假期中把新學期的課完全備好,包括各次考試的題目,要有一個整體的備課框架,然后才上課。最好的教學策略是按照“整體→部分→整體”進行教學。
3、備課要掌握教材的整體結構,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現狀與需求。廣泛搜集相關資料,合理取舍講課的內容。只能講授學生可能懂的內容,不能講授學生無法理解的內容
二、上課的經驗
4、上課怎樣開頭,怎樣結束,要反復推敲。開頭要激發興趣,結束要讓人回味。開頭結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帶水。板書演示要清楚明了,重點關鍵要突出鮮明。堅決守時,決不壓堂。
5、上課要關心每位學生。要使絕大多數都能真懂。在讓學生思考、操作、討論時,優秀生和后進生應有所區別,體現出“因材施教”。要使優秀生感到一定困難,要使后進生感到在進步。
6、要善于提出恰當的問題,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的時間。一堂課要有動有靜,有張有弛,有嚴肅有笑聲。每一節課的最精華之處,一定要放慢速度,讓學生能銘刻在心。
7、教學過程的關鍵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