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

2024-08-01 閱讀 8417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的閱讀目標中,第一條就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古詩的教學更應如此。所以在古詩的教學中更應注意“趣”的導向。

[教學過程及反思]

詩句引入,激發(fā)情感

師:同學們,你能說出帶有“春”字的詩句嗎?

生:“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p>

生:“不只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生:“春色滿圓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生:“紅豆生南果,春來發(fā)幾枝?”

生:“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p>

......

[根據(jù)本班學生愛學古詩的特點,為突出本首詩中“煙花”一詞的教學,設計用背帶“春”字開頭的古詩來引領,讓孩子在背古詩中不知不覺進入情境,自然產(chǎn)生我想讀,我要讀的想法。學生的求知情感也就被激發(fā)了。]

創(chuàng)設情境,抒發(fā)情感

創(chuàng)設情境,課件配樂播放“煙花”美景,教師動情地訴說:“春天,是百花

爭艷、花紅柳綠的季節(jié),那是多么美啊!詩人李白在這樣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送別自己的老朋友,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

生:“高興?!?/p>

生:“開心。”

生:“喜悅?!?/p>

......

師:“借這樣的景來抒這樣的情,這種寫法就叫‘借景抒情’。讓我們一起有

感情的讀一讀這兩句詩句吧!”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舒緩的音樂,美麗的景色,加上老師聲情并茂的解說,學生被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深深吸引了,又一次投入到詩的意境中,從朗讀中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詩句的韻味。學生對詩的情趣得到了進一步激發(fā)。]

欣賞音樂,陶冶情感

為了讓學生更深地了解古詩,教師三次播放《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歌曲,反復地出現(xiàn)。第一次是讓學生邊聽歌曲邊讀古詩,學生極為好奇,于是和著音樂很有詩韻的讀起來,有的學生還搖頭晃腦的,足有古人的風味。第二次是在學生理解了詩意,教師指導朗讀之后,再次讓學生欣賞這首古詩的歌曲,不僅學生興趣大增,而且有一部分學生已能朗朗上口。第三次是在結束的時候,教師富有激情地說:“這些千古絕句都帶著濃濃的離別情緒,帶著深深的友情。讓我們記住這位偉大的詩仙,記住他的詩吧!”學生全體起立,又一次播放這首曲子,此時學生已經(jīng)被陶醉了,一個個唱了起來,真是情誼深厚呀!

[音樂本是一種藝術,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教師在初讀古詩時用上樂曲,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充分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指導朗讀,學生已經(jīng)能感情朗讀了。若再配上詩的歌曲,更增一份情趣。到了最后,再次出現(xiàn)曲子,學生已經(jīng)產(chǎn)生共鳴了。他們的每一個手勢,每一個表情,每一個音調都詮釋著對詩的理解。課堂上歌聲悠悠,有一種“意濃濃而又情深深”的境界。]

遷移習作,流露情感

師:“李白看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情景,將會怎樣?”

生:“難過。”

生:“悲傷。”

生:“留戀往返。”

生:“依依不舍?!?/p>

師:“那李白又是怎么想的呢?他還會說什么呢?有哪些神態(tài)和動作呢?請用‘孟浩然揚帆而去,李白......’作為開頭寫一段話?!?/p>

學生習作。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語文教學還要以教材為基點,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把課文的語言材料加以引申運用,遷移反饋,讓學生的語感得以深化、內化,開發(fā)學生的語言潛能,這是閱讀教學的最高目標。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基礎上,循循善誘。學生真情投入,也就在這樣的創(chuàng)作中獲得了成功的樂趣。]

生成教學,提升情感

師:“李白戀戀不舍地送走了自己的好朋友孟浩然,可見情深意濃。今天老

師還帶來了另外三首詩,請四人小組學習:1、讀通詩句,理解詩意。2、各詩抒發(fā)的是詩人怎樣的感情?”

學生四人小組學習,學習勁頭很高。有的讀,有的寫,有的討論,有的

指手劃腳......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三首詩分別如下:

贈汪倫送遠二使安西別董大

李白王維高適

李白乘舟將欲行,渭城朝雨邑輕塵,千里黃云白日曛,

忽聞岸上踏歌聲??蜕崆嗲嗔?。北風吹雁雪紛紛。

桃花潭水深千尺,勸君更盡一杯酒,莫愁前路無知己,

不及汪倫送我情。西出陽關無故人。天下誰能不識君。

(教師請學生逐個分析詩的意思,并加以指導、補充。)

師:“同學們,你能說說這三首詩各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生:“《贈汪倫》一詩所抒發(fā)的感情是李白與汪倫的感情比桃花潭水還深,說

明他們的友情無比深厚?!?/p>

生:“《送元二使安西》也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作者對朋友離去依依不舍之情。

生:“《別董大》一詩中最后兩句寫出了詩人對朋友的鼓勵和勸慰,真切、感

人。我很喜歡?!?/p>

生:“這些詩告訴我們要珍惜友情?!?/p>

生:“他們的情意真是太深了?!?/p>

師:“讓我們帶著友情好好朗讀古詩吧。”

師朗讀指導。

[生成性教學是對教材的拓展,是對教學內容的提升,是對教學資源的開發(fā)。

它不僅有利于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對學生智力的挖掘,更有利于對學生情感的熏陶和培養(yǎng)。三首詩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送別”。題目中也都有一個“別”的意思,這與本堂教學是相吻合的,是一致的。學生對送別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離別感情更加深厚。在生成教學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篇2: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重視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重視教學反思

摘要:教學反思是教師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下,對自己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認識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并認真撰寫好教學反思記錄。進行教學反思,要做到思而有得,要有理有據(jù)。因此,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應該把開展教學實踐反思作為重要的研究內容和方式,在實踐中確立反思的意識,正視反思,實時反思,有效反思,把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形成撰寫教學反思的習慣,以此來不斷超越自我,提升品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經(jīng)驗+反思=成長,并指出沒有反思的經(jīng)驗是狹隘的經(jīng)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沒有反思的教學也稱不上真正的教學。教學反思是教師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下,對自己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也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盵1]由此可見,寫教學反思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2]。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認識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并認真撰寫好教學反思記錄。因為教學反思記錄,是一份完美教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我們日后教學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資料,是一筆巨大財富。那么如何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有效的反思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更新觀念,認識到教學反思的重要作用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為語文教師,只有改變過去那種只教不思的做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中的敗筆和亮點,才能不斷提升自我,更好地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服務。

(一)有利于歸納總結教學中的得失,完善教學行為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它一方面是歸納“得”,即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行為予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另一方面又是反思“失”,即自己同自己“過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學新理念相違背的做法,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提高自身的專業(yè)化水平。

從教師自身角度看,每位教師都有備好課上好課的愿望。然而,無論我們備課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現(xiàn)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某種失誤。通過寫教學反思記錄,不斷反思,我們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以便揚長避短,加深對教學的理解,使自己以后的教學行為更加完善。

(二)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教研水平

為了適應21世紀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教師要努力把自己從經(jīng)驗型教師轉變?yōu)檠芯啃汀W者型教師。教學反思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提煉、升華的過程。與一般的面向學生的教學方法不同,它不僅僅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也使我們對教育教學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中得出新的教學規(guī)律,并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教學理論,從而提高自身素質,使我們成為研究型的教師。因此,在反思教學時,作為教師應該確立這樣幾種角色:觀察者,即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教育實踐中的各種典型事件以及有價值的教育問題;記錄者,即教師要及時記錄下教學中的一些事件、經(jīng)驗,為反思積累豐富、翔實的第一手材料;學習者,即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在學習中把自己對教育問題的思考外化為文字,勤做讀書筆記,并通過新知識的學習,增強自己的問題意識,使自己更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在教學反思中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教訓等,可以為寫作優(yōu)秀的作品或論文奠定一定的基礎。

篇3:小學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反思

經(jīng)驗交流文章《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力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蔽椰F(xiàn)身為課改教師,深知課程改革將給我們教師搭建一個學習、探究、展示的平臺。如果教師再用老觀念去教授語文,那無疑將扼殺課程改革那鮮活的生命力。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么,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yǎng)他們學習能力,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上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fā)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發(fā)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于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tài),創(chuàng)設情境尤為關鍵。在教學一年級識字課《自選商場》,我創(chuàng)設了錄像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的:“小朋友們,你們去過自選商場嗎?今天,李想小朋友將帶我們到自選商場里去逛一逛,她說‘她要買好多東西’,請小朋友們看仔細了,她買了哪些商品?”接著,我就開始放錄像。錄像一放完,不用我問,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學生對文中的九種商品名稱已有了初步感性認識。通過錄像情境的創(chuàng)設,把學生帶入自選商場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選商場。

a另外,我還用圖畫展現(xiàn)形象,產(chǎn)生美感,把學生引入情境。利用音樂產(chǎn)生美感,把學生帶入遐想的境界。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為關注,都是他們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心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據(jù)課文情節(jié)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xù)。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

下面我還是以《自選商場》為例,在學生們認識了九種商品名稱以后,但要讓學生學會分類,且了解自選商場購物的方便,我又創(chuàng)設了情境:老師成了“快樂自選商場的總經(jīng)理”,并告訴同學,今天卻不快樂了,因為商品賣不出去,所以現(xiàn)在想聘請三位優(yōu)秀的售貨員,重新將商品擺放整齊。接著就請三位同學當售貨員來給黑板上的九種商品分類。并說出理由。通過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很快明白自選商場的東西是分類擺放及在自選商場購物真方便。無需教師分析,就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保持下去,關鍵在于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fā)現(xiàn),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開辟自主空間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發(fā)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從很早就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三只白鶴》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伙伴共同交流解決;(3)我會講:把你讀文后的感受說給小組伙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后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另外小組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后在小組內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我還是以《三只白鶴》為例,由于這篇課文幾個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我讓學生首先畫出你心中的太陽來表達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選擇相應的段落學習學生在交流中情緒高漲,全班交流時個個躍躍欲試。文章內容就在學生朗讀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為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于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設計了一些表格進行每月評價,在學期結束對每月評價制作統(tǒng)計表來向學生展示小組學習的結果。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