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識字教學反思:課內(nèi)課外識字,方式多

識字教學反思:課內(nèi)課外識字,方式多

2024-08-01 閱讀 5034

識字教學反思:課內(nèi)、課外識字,方式多

課內(nèi)識字是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但并不是唯一途徑。筆者認為,課堂外的識字往往更加豐富、更為重要,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識字,這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xiàn)。

1.以校園文化結(jié)合識字教學。

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識字愿望,只要我們積極引導,定會收到好效果。我們可以利用周圍的文化氛圍進行識字教學。在對低年級孩子識字是閱讀的基礎,引導學生趣味識字,學生會很容易學會,在課余及空隙時間,讓孩子們認識班級學生的每一個名字,并知道字是怎么寫的,孩子們認識了校園內(nèi)的名言,草坪上的標語......班上孩子的識字量增加了許多,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也大大增加了。

2.以故事激發(fā)識字興趣。

在每天的日常教學中,我堅持用一定時間給孩子講故事。記得第一次講故事時,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來不講了。看著孩子們渴求的眼睛,我告訴他們:“后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書才講得出來”,并說只有多認字,才能看故事書,才能講出精彩的故事。在以后的時間里,許多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不再沉迷于電視,而是纏著要他們講故事,也愛自己看故事書了,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會問家人。現(xiàn)在,班上已經(jīng)有一些孩子能看著故事書,簡單地講故事了,雖然結(jié)結(jié)巴巴,但卻可以看出,他們識字的興趣很大,學習語文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

3.以《弟子規(guī)》《古詩》為讀本,增加課外識字量。

在教學識字2時,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小朋友對“三字經(jīng)”特別感興趣,很多小朋友一下子就會背了。于是,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我要求學生不但會背還要認識上面的每一個字,這樣,識字量也大大增加了。

4.以課外“識字錦本”鞏固識字量。

孩子識的字多了,如不及時鞏固運用,會漸漸遺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導孩子制作了“識字錦本”。將每天認識的字寫在“識字錦本”上,如果會畫畫的還可以配上相應的圖畫。再每天早上將本子里的字讀一遍。孩子在體會成功的同時又復習鞏固了所學生字。長此下去,孩子們的識字量逐漸增多了,知識也更加豐富了。

總之,低年級識字數(shù)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生字,實現(xiàn)由“學會”到“會學”的轉(zhuǎn)變,讓兒童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同時又學以致用。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將持之以恒,讓學生插上翅膀,在識字的自由王國里盡情翱翔。

篇2:發(fā)揮學生識字主動性實踐與反思

發(fā)揮學生識字主動性的實踐與反思

【摘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教學的難點。這一階段,學生識字如何、養(yǎng)成怎樣的識字習慣和能力,對今后的識字及整個語文學習影響很大。本文認為,識字過程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識字和用字相結(jié)合的方法,開展識字教學。

【關鍵詞】

識字;主動性;培養(yǎng)

下面從以下三個教學案例中來談談識字教學。

案例一:我們還要認名字

今天早讀課時,有幾個小朋友讀得特別認真,我靈機一動,隨手在黑板的右上角開辟了一塊表揚欄,把讀書認真的幾個小朋友的名字寫在了里面,并讓受到表揚的小朋友站起來,領著其他小朋友讀兩遍。小朋友們可開心了,讀得非常認真,尤其是名字被寫上黑板的孩子們,興奮得上臉放光,聲音比平時高出好幾倍。這時,我又說:“現(xiàn)在誰能把黑板上的10個名字都認出來,老師也你的名字寫在表揚欄里。”教室里立刻小手如林,還不時傳來“嗯”“嗯”的叫喊聲。10分鐘后,我說:“今天早上的識字到此結(jié)束。”哪知道孩子們不肯罷休,七嘴八舌地要求道:“我們還要認名字!”我看孩子們興致正濃,就又表揚了幾個發(fā)言積極、認字快的小朋友,并把他們的名字寫了下來。不一會兒功夫,孩子們竟然認識了35個小朋友的名字,隨著早讀的下課鈴聲,教室里傳出一片意猶未盡的嘆息聲。

案例二:我們會讀書了

師:小朋友們,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板書:小學生)跟老師讀

篇3:語文《識字一》教學反思

語文《識字一》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時本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所以設計的時候我注意了一下。主要是一下幾點。

1.對教材理解到位,分析清楚,處理恰當。

教學設計突破了一般的按照課文順序逐詞教學的線性結(jié)構(gòu),力圖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知能力,從學生的“看”、“聽”角度出發(fā),將文中詞語大致分為兩類。這樣看似無序的8個描寫春景的詞語,沿著學生感知的河流緩緩淌出,從分述的“所見”(“柳綠花紅”、“冰雪融化”、“百花齊放”)到“所聽”(“泉水丁冬”、“百鳥爭鳴”),再到整體(“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不僅體現(xiàn)了教學的邏輯,也順應了情感升華的過程。

2.尊重識字教學規(guī)律,務實有效。

教者考慮到了兒童識記的一般規(guī)律,注意讓兒童在語境中識記,按先整體后部分再回到整體的順序來讓他們識記,同時注意多種形式復現(xiàn)和鞏固。顯然,設計者注意了如何提高識字效率的問題。本設計務實,指導具體,力圖做到認得清,讀得準,寫得好。

再接再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