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8.7.6加幾》數學教學反思

《8.7.6加幾》數學教學反思

2024-08-01 閱讀 4091

《8.7.6加幾》數學教學反思

8、7、6加幾是在9加幾的基礎上教學的,計算方法與9加幾相同。用給同學們送小花引入情境教學,在此之前,學生已多次接觸類似的問題,都知道解決這樣的問題用加法計算,但計算起來有困難,因為孩子沒有學習過類似的計算方法。所以我班學生出現了點數的算法,和接著數煩人方法,還有直接列出加法算式計算的,體現了算法多樣化。

由于這節課是在9加幾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對用“湊十法”有了初步的認識,因此,我讓四人一組,用擺小棒計算8加幾,在反饋時,我發現所有的學生用的都是湊十法,多數的學生是拆5湊8,看來學生能運用原有的知識順利的進行知識的遷移。

在教學例2時,我放手讓學生用自已喜歡的方法計算8、7、6加幾,有的學生借助小棒完成湊十的過程,大部分學生直接看算式說出湊十的過程,在集中反饋時,我發現90%的學生用的是“拆小湊大”的方法,并能夠完整的說出每道題用“湊十法”計算的過程,而且還有學生提出計算6+5時,除了把5分成4和1,6和4湊成10,還可以把6分成1和5,5和5湊成10,最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體會到,與5相加時,拆大數和5湊十也是很簡單的。

例3教學8+9我完全讓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前,我設計了兩個問題:你能有幾種方法計算8+9?你最喜歡那種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便?這樣設計意在培養學生發散思維,使學生能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同時進一步理解湊十的方法,體驗“湊十法”的簡便性和適用性。

這節課通過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口,學生真正體驗8、7、6加幾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湊十法”的算理,學生學得輕松,教學效果較好。

篇2:初中數學教學多邊形內角和優秀案例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三學制)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多邊形內角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多邊形內角和公式。

2、數學思考:通過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體會轉化思想在幾何中的運用,同時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問題的方法。

3、解決問題:通過探索多邊形內角和公式,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4、情感態度目標:通過猜想、推理活動感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多邊形內角和。

難點:探索多邊形內角和時,如何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

四、教學方法:引導發現法、討論法

五、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學媒體:大屏幕、實物投影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思

師: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篇3:小學教師數學教學隨筆:生活中小數教學反思

小數和單復名數的互化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因此學生掌握并熟練應用有一定的困難。概念主要是名數、單名數、復名數三個,包括單名數改單名數、單名數改復名數、復名數改單名數這些共3類。

學習這個知識點之前,要對于小數點位置移動的方法、常用的計量單位的名稱、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一定要熟練掌握,不相鄰的單位之間的進率也要會推導,學生明確了這些,知識點迎刃而解,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強化了知識掌握的靈活性。本節課是關于學生的生活上的小數,教學的內容是兩部分,低級單位轉化為高級,高級單位轉化為低級單位。但是兩部分總的就是來教學單位之間的轉化,及單復名數之間的轉化,本節課內容不是很難,但是學生轉化起來很困難,錯誤率很高。其實有兩種改寫方法:一種是根據小數的實際意義改寫;一種直接利用計量單位間的關系,用乘或除以進率的方法。其實這兩種方法都是可取的,只要方法正確,都是可以的。針對以上預期的難點,我和學生一起總結了如下改寫的三部曲:1、判斷。先判斷是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還是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從而決定是乘進率還是除以進率。2、想。要想清楚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100,還是1000。3、移。根據上述兩個方面判斷確定小數點應該向左還是向右移,移動幾位。

教完這一課,通過課堂作業和抽測反饋,發現部分學生把單位改寫的結果搞錯了。我利用了近兩節課的時間進行了一對一的專項輔導:了解他們的錯因,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方法。經過輔導發現他們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單位間的進率模糊不清;二、分不清到底屬于哪種轉化:是高級單位轉化成低級單位,還是低級單位轉化成高級單位;三、不能正確的移動小數點。其中第一類錯誤居多,后兩類錯誤經過單獨輔導大部分學生已經沒有困難。與以往的錯誤相比,這次的錯因并不是學生沒有掌握方法,而是他們不會用方法,比如:分不清是乘進率還是除以進率,針對這一情況,每出現一次錯誤我都要反復地問著同樣的問題:哪個是高級單位的名數,哪個是低級單位的名數?大部分學生經過不斷的提醒,都能順利的找到方法,可問題還是不能解決,單位間的進率又會出錯,致使錯誤不斷。應該怎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