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音樂教學隨筆:《過新年》

小學音樂教學隨筆:《過新年》

2024-08-01 閱讀 2076

小學音樂教學隨筆:《過新年》

本課以《音樂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結合新的教學理念、以新的教學大綱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游戲、比賽等適合低年級學生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把快樂教學引入課堂之中,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愉悅的心情,積極主動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通過各種音樂活動陶冶學生美的情操,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過新年》是小學音樂三冊上的一首歡快、熱烈的兒童歌曲。四二拍,五聲C宮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采用了漢族民間音調和秧歌舞的節奏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鑼鼓音響的襯詞“咚咚嗆”的反復出現,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過新年的歡樂情景。

在學生對打擊樂器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就因勢利導,教其正確的演奏姿勢和方法。通過圖片,引導學生重點觀察打擊樂器的手勢,在親自示范讓學生明確鼓和鑼的演奏方法。在不經意中,讓學生掌握了本課中節奏的難點。

二(2)班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模仿、比賽、爭第一,但他們注意力容易轉移,所以在課上我以過新年為主線,從了解各國過年風俗到敲鑼打鼓學習節奏再到男女生PK,趣味性的游戲和靈活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來調動、保持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之想學、愿學、愛學、樂學。

在課上我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和諧、平等、友好的情緒中去探索、去學習、去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

篇2:小學音樂教學隨筆: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小學音樂教學隨筆: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識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識譜。

如:在一節唱歌課中,當學生走進音樂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并讓學生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后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并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然后,再通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識譜就是先讓學生放下心理負擔,讓學生先唱唱歌,用自己的聲音去表現音樂,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到這節課是輕松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現自我的空間。一位學生這樣講到:

以前,老師總是對我們進行視唱練耳訓練,班上僅有幾位會樂器的同學唱還可以,其他人都不行,太難了,我對這一點兒也沒興趣,可是現在我們先唱歌后識譜,才上兩節課,我就會唱《紫竹調》這首歌的歌譜,我感到非常高興。

篇3:小學音樂教學隨筆:《數蛤蟆》

小學音樂教學隨筆:《數蛤蟆》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通過實踐能較好完成,絕大部分學生能用輕松愉快的聲音熟練演唱童謠歌曲《數蛤蟆》;為歌曲創編歌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并通過歌曲教學,教育學生要保護益蟲。在音樂活動中能積極大方地表現自己,樂于用音樂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在評唱形式上我采用男、女生互唱互評;小組內同桌互評;個人唱小組評;一個小組唱其他小組評;全班唱,師生共評等多種形式,在廣泛點評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帶著這樣或那樣的見解復唱歌曲,不斷提高演唱水平,使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努力體驗歌曲的意境美,帶著對歌曲的理解,進行表現美的活動。

在主動唱演課堂教學形式中,學生自主學習,自由表演,主動獲取知識,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教師則變成整個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教師彈琴、放錄音),有利于學生淋漓盡致地表現音樂作品,更好地發揮音樂作品的能動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情感體驗、自我表現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創造是藝術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我覺得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空間,引導學生創編歌詞。新課程教學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所以一定要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鼓勵他們積極主動、自信地參與到活動當中來,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體驗到創編的樂趣,使學生的音樂創造實踐能力得以提升。這也是體現自主創造性教學的重要表現。

我覺得若想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就有待我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不斷地探索和嘗試創新。尤其是要從自身做起,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由此,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才能在快樂中創造音樂;我們的教學才能體現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我們的教學之路才能越走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