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音樂教學隨筆:《時間像馬車》

小學音樂教學隨筆:《時間像馬車》

2024-08-01 閱讀 4409

小學音樂教學隨筆:《時間像馬車》

本課是一節音樂綜合課,教學內容都是有關“時間的歌”,教學時,我并沒有把教學放在單一的歌曲學習和樂曲欣賞上,而是結合時間--“流動、運轉、輪回、消逝”這一生活常識,將教學內容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及學習空間,由于教學內容多,涉及的音樂素材也較豐富,所以本課教學目標定位在:營造寬松自由、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熱情表現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交流,感受優美的音樂旋律,享受快樂的幸福生活,并伴隨著“滴答滴答”的鐘表聲,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為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創設了與知識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積極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結合生活實際自由地表現作品的寓意,使學生在唱歌、聽賞和旋律中,感受音樂旋律的有名及音樂表現的多樣性,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達到知識與技能、情感與交流的完美統一。

篇2:小學音樂教學隨筆: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小學音樂教學隨筆: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識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識譜。

如:在一節唱歌課中,當學生走進音樂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并讓學生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后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并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然后,再通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識譜就是先讓學生放下心理負擔,讓學生先唱唱歌,用自己的聲音去表現音樂,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到這節課是輕松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現自我的空間。一位學生這樣講到:

以前,老師總是對我們進行視唱練耳訓練,班上僅有幾位會樂器的同學唱還可以,其他人都不行,太難了,我對這一點兒也沒興趣,可是現在我們先唱歌后識譜,才上兩節課,我就會唱《紫竹調》這首歌的歌譜,我感到非常高興。

篇3:小學音樂教學隨筆:《數蛤蟆》

小學音樂教學隨筆:《數蛤蟆》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通過實踐能較好完成,絕大部分學生能用輕松愉快的聲音熟練演唱童謠歌曲《數蛤蟆》;為歌曲創編歌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并通過歌曲教學,教育學生要保護益蟲。在音樂活動中能積極大方地表現自己,樂于用音樂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在評唱形式上我采用男、女生互唱互評;小組內同桌互評;個人唱小組評;一個小組唱其他小組評;全班唱,師生共評等多種形式,在廣泛點評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帶著這樣或那樣的見解復唱歌曲,不斷提高演唱水平,使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努力體驗歌曲的意境美,帶著對歌曲的理解,進行表現美的活動。

在主動唱演課堂教學形式中,學生自主學習,自由表演,主動獲取知識,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教師則變成整個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教師彈琴、放錄音),有利于學生淋漓盡致地表現音樂作品,更好地發揮音樂作品的能動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情感體驗、自我表現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創造是藝術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我覺得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空間,引導學生創編歌詞。新課程教學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所以一定要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鼓勵他們積極主動、自信地參與到活動當中來,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體驗到創編的樂趣,使學生的音樂創造實踐能力得以提升。這也是體現自主創造性教學的重要表現。

我覺得若想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就有待我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不斷地探索和嘗試創新。尤其是要從自身做起,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由此,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才能在快樂中創造音樂;我們的教學才能體現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我們的教學之路才能越走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