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心得:教育問題之我是小掌柜
教學心得:教育問題之我是小掌柜
再過一個月就是妍妞的四周歲生日,小班的學習生活也即將告一個段落,就在暑假快要到來的時候,我忽然發現,身邊的很多媽媽們開始交流著為孩子報些什么暑假班,有的甚至已經為孩子報了不下3個了。我開始有所動搖,是不是也該給妍妞報個班呢?可是看著女兒每天連幼兒園都不是太情愿去的表情和在家自由的像只小鳥的樣子,我又于心不忍。其實對于孩子來說,一個興趣班能否堅持學下來全靠大人,如果大人堅持不了,那么孩子自然也堅持不了。
媽媽群里的那些孩子即將上小學的媽媽們最近熱烈地討論要不要給孩子報個學前班或者快速識字,珠心算等等的培訓班,為了能趕上一年級的進度。因為大家看到現在的孩子都在提前補習,擔心自己的孩子不提前學好就會趕不上其他的孩子。由此,我開始思考妍妞學前教育的問題。
我觀察了一下我家的小妞,我發現很多細節能反映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并且挖掘她的這項能力。
比如,數學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來進行。
妍妞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連貫的進行數數,從1數到100,但是那時候的數數她只是音節的記憶,對數字并沒有概念。其實生活中隨處都能見數學,給妞買了一包果凍,先讓她數好一共幾個,走樓梯的時候讓她走一步數一個,分糖果的時候讓她先點一下家里的人數,這些都是最初讓她形成數字的概念的舉例,很輕松地她就能正確的數數了。
再大一些的時候,妍妞總是喜歡拉著外公買東西,并且家里經常會有超市的促銷海報寄到,妍妞總是喜歡把里面的商品圖片一塊一塊的剪下來,每種商品圖片上都有價格標示,我一想妞不是喜歡買東西嗎,那就讓她當個小掌柜吧,有時可以把家里的實物擺出來,沒有的東西就用海報來替代,一開始我找了一把的硬幣給她,讓她有真實感,妞似乎很喜歡這樣的游戲,起初妞喜歡把商品的價格定成整數的,這樣她比較容易認識也比較容易計算,比如,一個蘋果1元,一個巧克力2元,然后再開始加法,一個蘋果再加一塊巧克力。接著從五元或者十元開始減,以此類推。有時候還能進行一些討價還價,我發現但我說你的蘋果太貴了,她能找出賣的貴的理由:“我的蘋果又大又香又甜。。。”
再開始有零頭的商品的時候,妞顯得不那么樂意,經常會出錯。于是,我開始讓她先做顧客,她對一毛的概念沒有一元的概念強,所以在出零的時候總是把一毛的硬幣和一元的硬幣搞錯,有時候就干脆給我整的讓我找,這個時候在做加法時盡量鼓勵她用一毛自己湊好再給我。這樣反復幾次,就會稍好些,有時候給錯了錢可以適當的開個玩笑,讓她及時糾正,并且一定要耐心的指導,如果連你都沒耐心了,孩子肯定會失去信心。有時候在妍妞耍無賴想出去買東西的時候,這招很管用,玩著玩著她也就忘記自己真的要買東西了。但是有時候她不想玩或者當掌柜當的不好的時候就不要強迫她繼續玩,這樣的學習在孩子感興趣的時候效果會更好。當這樣的游戲在計算難度上升的時候,過渡應自然,這樣才會保持孩子的興趣。
我相信,這并不僅僅只是一個游戲,這個過程其實是孩子不停地在做應用題的過程,這其實對孩子有很好的數學啟蒙效果。數學教育不要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數字上,不要拿一些枯燥的計算來為難孩子,循序漸進,漸漸地久會驚喜的發現,孩子其實比你想象的還要棒。要讓孩子在游戲中感受數字,并且快樂的學習,就如尹建莉說的:“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
篇2:教學設計方案心得
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學在語法教學與評價方面,存在這樣兩種現象------一是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年紀偏大的老師仍抱著舊的觀念和經驗不放,一味地強調語法知識的教學,遇到某個新問題、小問題糾纏不放;新教師或年輕教師認為任務型教學不要教語法或淡化語法教學,更不研究語法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是將教科書上的語法練習輕描淡寫地過一遍。二是體現在測試性評價中,無論形成性的評價還是終結性的評價,近幾年從上至下的考試命題,語法知識和客觀題所占比例明顯降低。因為考試這個指揮棒,近幾年的學生在口、筆頭英語表達方面,其準確性也明顯滑坡。
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于對試驗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程曉堂教授(北師大教授,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主要成員)就“關于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做了說明,其中有這樣幾段話:
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修改“現代外語教育理念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提倡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等各種強調學習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
主要是對有關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表述做了一些調整。實驗稿明確倡導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并要求教師“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修訂稿則是“倡導注重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建議“要積極嘗試和研究任務型語言教學等注重語言學習過程的教學途徑和方法”。修訂稿鼓勵教師積極嘗試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外語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
實踐中,由于對任務型教學把握不好,以及過于強調用某一種方法,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同時我們應該領悟到:語法肯定是要教的,也是測試評估的一個內容。因為“語法是用詞造句的規則系統,它是詞的構成規則、變化規則、組合規則的總和。沒有語法,語言就是一盤雜亂而毫無章法的散沙。”英語教學在我國是外語教學,我們要快捷、準確的學好這門語言,一定要學好語法。
因此,我想我們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調整教學策略:
1、重視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但不能輕視語言知識教學;
2、在情境中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語法,使語法教學將形式與意義、結構與功能、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融為一體;
3、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聽、說、讀、寫技能訓練結合起來。
4、測試評價中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例。
選擇以下幾種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
中學語法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不同的教學時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1、單元常規教學模式
“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應每遇到一個新的語法項目都花費大量時間去講解和操練,而應根據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每單元花費一定時問,采用“觀察――發現――歸納”的方法,專項突破該單元的重點語法項目。
2、語法專項復習模式
“集中呈現――對比分析――專項梳理――鞏固運用”
進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學段復習時,教師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語法內容,通過對比和歸納,引導學生梳理語法規則,并加以鞏固和運用。同時,注意設計語法練習時,應盡可能讓學生在語篇中完成,避免學生死扣語法規則、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
總之,語法教學不是我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是一種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所以,我們應該始終倡導學生探究--發現式和自主式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堅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使他們在適當的語境中感受語言規則的存在,再通過對語法規則的觀察、發現、了解、分析、歸納和總結,然后學會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去完成一些具體事情,最終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篇3: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2.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