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培養孩子同情心

培養孩子同情心

2024-08-01 閱讀 6805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淺談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德之一,具有同情心的人的胸襟是寬大的,它使人能始終保持著一種健康的心態和心境,在處事待人時能設身處地去著想,能包容一切,它在形成集體凝聚力和維系和諧的人際關系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天下所有作父母的共同愿望,本也無可厚非,特別是處在盛世的今天。而社會是由人來組成的,人際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且又是多層次、多樣化、多元化的,若無一顆同情心,待人處事若是小肚雞腸,自以為是,辦事刻薄,你縱有天大的本事,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我們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獨苗苗”,家長們大都重視智力投資,而忽視品行教育,所以現在孩子的知識面廣,信息量多,精力充沛,活動能力很強,他們敢想、敢說、敢做。由于他們倍受寵愛,從小養成了以我為中心的思想情感,因為他們只有被人愛的體驗,沒有同情人愛護人的體驗,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專橫、任性、懦弱、自私、霸道,缺乏豁達、寬容、同情心。同情心是人的重要的優良道德品質之一,在孩子幼小純真的心靈中,同情心應是美好的,但現實生活中有部分孩子缺乏關心和愛護他人,體諒與幫助他人的習慣,他們自私自利、冷漠無情、不人道、不合群等現象,說明他們缺乏同情心,這必然影響孩子的將來適應社會能力的正常發展。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在玩“切西瓜”的游戲,小朋友們手拉手,可是拉了幾次,總是在小藝那里斷開,為什么小朋友總不愿和小藝拉手呢?我問依婷,依婷說:“小藝的手上長有疙瘩,太臟了,惡心死了!”其它小朋友也紛紛表示出對小藝的厭惡,小藝一個人孤單單地站在角落里,眼淚汪汪,很是可憐。我看著孤苦伶仃的小藝,頓時覺得她是多么值得同情。她過去手上是起過許多風疹,經過治療已經全好了,誰知小朋友們仍舊不愿和她一起玩!幼兒園本應是孩子們溫暖的大家庭,可小藝在這個大家庭中卻是那樣的孤單、寂寞。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這件小事卻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內心,觸動了我的心弦,引起了我的深思。應從小培養孩子們對弱者、不幸者的同情,讓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培養孩子們的同情心,需要我們用愛心――熱愛孩子之心,需要循循善誘,耐心地去點燃孩子們的同情心,讓他們有一個健全,健康的心身,長大后去投身于和諧、美好的社會。

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們不健康的心理是后天造成的,是受社會上家庭中的一些或多或少的偏見、狹隘等現象的影響,我們應該教育他們向良好的方向成長和發展。

同情心從心理學上講也是人格需要之一,即扶助需要,也稱為慈善需要。扶助需要強的人表現為富于同情心,喜歡幫助不幸的人,以仁慈、同情待人,寬恕他人,對他人較為慷慨。

首先家長思想教育的誤區,現在的家長往往重視知識、技能的教育,而忽視同情心的培養。有些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吃虧,受人欺負,對幼兒進行消極教導,如:“他打你,你就打他”;在家庭教養中,有些父母自身就缺乏同情心,難以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有些家長一味地只給孩子以單方面的愛,卻不教孩子去愛同伴、愛他人。這就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不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缺少必要的同情心。

其次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環境都比較好,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不經意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缺少與外界更多的交流和溝通,所以在情感體驗方面不夠豐富,較少能進入他人的情感世界。試想,一位從來沒有受過委屈的小孩,他能真正體會到受委屈這一心情的感受?當他看到他人受委屈而哭泣時,他能理解他的哭聲里所包含的意義,會產生同情心,會很好地安慰他嗎?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的情況下,生活在無憂無慮之中的我們的孩子,缺乏全面的情感體驗。

那么如何培養幼兒呢?我認為:

1、首先應進行情感體驗。具有同情認知是產生同情情感和行為的前提和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小朋友病了,很難受,他希望別的小朋友能關心他;有小朋友摔倒了,別的小朋友不應該站在旁邊看,而應該把他扶起來,幫他拍拍身上的土,問問他疼不疼。我們經常引導幼兒觀察什么情況會讓別人難過,別人什么時候需要自己的幫助。隨時引導幼兒關注困難者,幫助他人。

2、要學習認識他人的情緒和體會他人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對他人的同情。首先,我們以身作則,對需要幫助的幼兒給予安慰和關懷,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有的孩子有時情緒不好,愛哭,我們就經常親切地安慰他,摟摟他,親親他,告訴他老師非常喜歡他,這樣他的情緒就會有所好轉,也使別的幼兒受到感染。其次,我們還設計了“我長大了”、“我們幫助你”、等教育活動,運用角色轉換的方法,引導幼兒體驗當自己處于他人的情境時的情感、愿望。例如,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別人怎么?如果你摔倒了,你希望別的小朋友怎樣去做?。通過這些活動,從而讓幼兒更好的體驗、理解別人的情感,知道自己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應該怎樣去做。

3、要通過榜樣的作用,讓幼兒學習模仿,激發幼兒的同情感。同情行為是同情心培養的根本目的。在幼兒獲得了同情認知,產生了同情情感后,我們應引導幼兒把同情認知、情感落實在行動上,教給幼兒相應的積極的行為方式。有一次,我班的月月小朋友咳嗽了,上課時小朋友們聽見她的咳嗽聲,都忍不住模仿她,頓時教室里咳嗽聲一片,有的甚至還邊咳邊笑。這時只我馬上抓住這一時機,對大家說:“你們看月月都生病了,她多著急啊!當小朋友有困難時,我們應該怎么辦?”經我們提示后,許多幼兒都說應該看醫生,咳嗽聲也停止了。活動結束后,我們有意識地與幼兒進行了交談,讓月月說說生病時的感受,讓其他幼兒說說自己幫助月月以后心理覺得怎么樣。通過交談,我們進一步強化了幼兒的同情行為。同時我們還創造機會讓幼兒實踐,鼓勵幼兒做出了各種各樣的關心、友愛行為,適時強化他們的好行為。

4、要抓住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一些事情,對幼兒進行同情心的隨機教育。在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隨機教育的重要性,有效的隨機教育常常是多種教育手段的靈活運用或綜合體現,事后,我們又及時總結,讓幼兒分別談自己的感受,并對幼兒積極的行為給予肯定性強化,這對幼兒提高認識、把行為內化為品質很有幫助。

總之,全面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要有一個良好的融洽的人際關系,人與人之間要有誠信維系,這就需要絕大多數人都具有應有起碼的同情心。培養孩子同情心的教育,是人格的基本教育,是孩子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我們要充滿著熱情,用最真摯的愛孩子之心,為他們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為培養孩子的同情心打好基礎,讓孩子能夠自然地與他人心靈溝通與情感交流。當然,我們還應教會孩子區分是非善惡,壞人壞事,要讓孩子有原則地發展他們健康的同情心。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互動互動中收獲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的互動互動中的收獲

我很榮幸能參加平湖市幼兒園教師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第一期)實踐培訓活動。第一階段的安排時間是:3月22日~3月27日,第二階段的時間安排在暑假是從7月5日~7月10日結束,培訓共計12天,每天的安排形式比較多樣,異彩紛呈。其中有名師的講座,有聽課、互動評課,有課題為主的研究等實踐活動。總的來說,對我自己的促動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培訓班的班主任是顧老師,開班第一節課是簡短的開班典禮,劉校長和龔老師為我們解讀了開班的背景、學分的獲得方式、方法和本此培訓的方案。接下來是顧老師組織我們66位老師組建成了六個團隊,并進行了一次有趣的自我介紹,讓我們互相之間有了認識和初步的了解。還以團隊互動討論的形式,研討培訓期間的規則和學習期望,每個團隊都有一個有深意的名字,如:滿天星、花兒朵朵、美麗相約、甜甜酒窩等。我很感嘆大家的智慧,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都能設計出這么漂亮的規則結構圖,還有我也很佩服那些上臺來對結構圖進行解說的匯報員,她們都能富有感情的、流利的,把各自團隊討論的結果表達出來。

這天下午,我們來到了行知幼兒園,活動主題是《走進課題聚焦課堂》,讓科研聚焦實踐,以課題研究課為研究載體,與課題負責人一起聚焦課堂實踐,追求真實研究,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除了聆聽課題負責人的課題管理經驗、課題研討方向和課題運作情況外,還聆聽了兩堂課題研究課展示。分別是乍蒲天妃幼兒園肖群老師的中班閱讀《色拉魔法店》,行知幼兒園華芳芳老師的大班美術《美麗的蝴蝶》。教師的課設計精美,樸實自然,我時常被教師的精彩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緒所感染,同時也為幼兒思維的火花所欣喜。

接下來的一天,我們又去了具有濃厚的農村鄉特色的新倉幼兒園,參觀了幼兒園布置,讓我感收到了新倉幼兒園老師們的奇思妙想。并且還觀摩了三位老師執教的三個同課異構的音樂教學活動《蠶豆花》,緊扣本次探討的主題《音樂教學趣中求效》,活動形式是這樣的:課例觀摩――同課異構、互動參與――領域論壇、名師引領――分享智慧。執教老師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歡快旋律,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幼兒們體驗到了歌唱活動帶來的樂趣。活動中,老師的圖譜設計,運用游戲化的情景、運用各種演唱方式等方面,都體現了一個“趣”字。

在學習過程中,聆聽老師們的課,讓我認識到自己處理課堂的稚嫩與不足,名師的引領和梳理,分組研討和互動交流,又能讓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擊與迸發,培訓過程給了我太多的感悟與啟迪!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幼兒教育隨筆:用愛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幼兒教育隨筆: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吃過中飯,我組織孩子們進行飯后散步活動,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樓上走廊上,孩子們一邊散步,一邊欣賞著走廊上哥哥姐姐的畫,就在這時果果小朋友跑過來大聲告訴我:“蔣老師,蔣老師,媛媛她跑了……”可沒等他說完,媛媛便大聲哭了起來,我當時什么也沒說,只是用關愛的目光看著她,然后輕輕走過去,單腿跪下,伸開雙臂,作出要擁抱她的動作,正哭的傷心的她,見我伸開雙臂,馬上撲到我懷里,雙手緊緊抱住我的脖子,頭依靠在我的肩上,像是在外面受了欺負,回到母親身邊似的,而我也像是真的成了她的媽媽,輕輕的拍著她的背,不一會,她不哭了,輕輕地、委屈的告訴我:“老師,我沒有跑,我真的沒有跑……”哦!原來是孩子們冤枉了她啊!

事情過后,細細回味整個過程,讓我更深的體會到,很多時候,老師在與孩子的交流不要只相信語言的力量,同樣也不需要對一些小事追根究底,只需要立馬處理眼前的事情就可以了,當孩子因某些事情受到了委屈時,一個愛的擁抱更是甚過千言萬語,對于孩子來說,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得到老師和大家的理解,同情和撫慰。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里,讓我深刻感受到愛的美麗和偉大,一個深情的擁抱,更是對孩子愛的體現,只有用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才能敞開心扉的去接受你、接受你的教育。

在我們的工作中,愛更應是無處不在的,記得上學期剛開學那會,孩子們剛剛離開親人的懷抱,來到這么個陌生的環境,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親切感,更是缺少愛的港灣,有的哭鬧著尋找爸爸媽媽,有的躲在墻角,默默的獨自等待,盼著爸爸媽媽的到來,有的拉著我的小手,一遍又一遍的懇求著讓我打電話給他媽媽,面對孩子們的這種種情緒,我只能一次又一次輕輕的將他們擁抱在懷中,剛開始他們在我的懷里是掙扎的、不安的,可我并沒有因此而讓他們離開我的懷抱,漸漸的他們會靠在我的肩上輕輕的哭泣,此時,我輕輕的拍著他們的背,親切的告訴他們:“寶寶乖,媽媽會來接的,老師會陪你的。”孩子們在我的懷抱中也深深的體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愛,漸漸的他們敞開了自己的心扉,接受了老師,接受了幼兒園,在我們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美麗的夕陽是短暫的,但它卻把最美的一刻獻給的人們,幼兒教師的事業是平凡而不起眼的,但我們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每天我們總是會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我們愛的教育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