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教育隨筆:從培養感恩教育抓起促進人性健康發展

幼兒教育隨筆:從培養感恩教育抓起促進人性健康發展

2024-08-01 閱讀 2607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幼兒教育隨筆:從培養感恩教育抓起促進人性健康發展

說起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這要源于一段故事。前不久,我們班的一個幼兒叫王宗寶,因故未到校,我們在問起他未到校的原因時,有好幾個說他正在家里和他的母親吵架呢?我們問為什么呀?說是為了要10元錢的零花錢,我們頓時想到現在有的孩子怎么能這樣呢?我們決定要開一個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因為印度有句古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對此,我們簡單地概括為習慣決定命運,因此我們覺得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培養幼兒的良好教育,促進人性健康發展也就顯得猶為重要。

那么,應怎樣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呢?我們們做了如下嘗試:

1、向家長發放調查問卷,圍繞孩子為父母做過什么展開了調查。結果令我們大吃一驚,我們發現現在有的孩子竟天天接受著父母的“恩賜”,回報父母的卻極少。

2、我們們讓幼兒觀看了電視臺的一則廣告:疲憊的媽媽回到家,她五六歲的孩子搖搖晃晃端來一盆水,伴隨著一聲稚嫩的聲音“媽媽,洗腳。”,這廣告感動了千萬個父母。我們讓幼兒談談對這個小孩的看法,班會時發言。

3、為幼兒講這樣一個故事:澳洲的一對年輕的夫婦有兩男一女三個孩子。在她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很顯眼的橡樹,在上面綴滿了各式各樣的卡片,那就是他們家的“感恩樹”。而這棵樹上所有卡片均出自每一位家庭成員之手。樹上的卡片林林總總、千奇百怪。“感謝媽咪給我講故事”,“感謝爸爸和我玩秋千”,“感謝媽咪原諒我放臭屁”,“感謝鼠尾草帶來花蝴蝶”,“感謝知更鳥為我唱歌”,“感謝戴西引我發笑”……而只有一歲的女兒戴西不會畫畫更不會寫字,但她會時不時要求媽媽在樹上貼些紙條。全家人樂此不疲,并從中體會著感恩的快樂,更專注于感恩的習慣。

4、召開班會:班會上,我們對問卷情況進行了通報,對為父母做事多的幼兒進行了表揚。幼兒們對為媽媽洗腳的小孩子的討論異常熱烈,持肯定態度的幼兒占了大多數,他們表示應該向這個小孩學習,多為辛勞的父母做點什么。這時我們發現王宗寶等幾名幼兒的頭埋得低低的。我們想目的達到了。

5、布置“感恩作業”,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求幼兒每做完一件事,可以在自己的習慣養成達標卡上畫上一個小星星,時間為一個月。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我們發現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在一個月后的家長聯系會上,家長們說他們的孩子變了,變得懂事了,懂得關心父母了,孝敬父母了。特別是王宗寶的母親拉著我們的手說,太謝謝老師了,王宗寶現在懂事了,不但壞脾氣改了許多,而且現在也知道幫著父母做事了。

看到幼兒的進步,我們由衷地感到高興。是啊,教師不單單擔負著“授業解惑”的重任,同時還應注重對幼兒人性的教育,要使幼兒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一個完整的人。而當今種種跡象表明,我們們社會感恩意識的缺失,會導致個體品質的自私自利,導致人情的冷漠,導致社會道德的滑坡,幼兒也深受其害。作為教師應努力引導幼兒去體驗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一切溫暖,去感受來自方方面面的關愛,讓他們在愛的熏陶中成才并成人。

感恩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塑造合格人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感恩教育是一種心心相通的教育,是一種“德”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種喚起人性的教育、一種完美人的教育。感恩教育的順利實現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感恩是社會文明的表現,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使孩子從小培養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們的世界將變地更加和諧,更加美麗多彩,正如歌曲所唱: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孩子就是未來,為了能讓他們擁有一個愛的世界,就讓他們從“感恩”做起吧。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互動互動中收獲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的互動互動中的收獲

我很榮幸能參加平湖市幼兒園教師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第一期)實踐培訓活動。第一階段的安排時間是:3月22日~3月27日,第二階段的時間安排在暑假是從7月5日~7月10日結束,培訓共計12天,每天的安排形式比較多樣,異彩紛呈。其中有名師的講座,有聽課、互動評課,有課題為主的研究等實踐活動。總的來說,對我自己的促動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培訓班的班主任是顧老師,開班第一節課是簡短的開班典禮,劉校長和龔老師為我們解讀了開班的背景、學分的獲得方式、方法和本此培訓的方案。接下來是顧老師組織我們66位老師組建成了六個團隊,并進行了一次有趣的自我介紹,讓我們互相之間有了認識和初步的了解。還以團隊互動討論的形式,研討培訓期間的規則和學習期望,每個團隊都有一個有深意的名字,如:滿天星、花兒朵朵、美麗相約、甜甜酒窩等。我很感嘆大家的智慧,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都能設計出這么漂亮的規則結構圖,還有我也很佩服那些上臺來對結構圖進行解說的匯報員,她們都能富有感情的、流利的,把各自團隊討論的結果表達出來。

這天下午,我們來到了行知幼兒園,活動主題是《走進課題聚焦課堂》,讓科研聚焦實踐,以課題研究課為研究載體,與課題負責人一起聚焦課堂實踐,追求真實研究,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除了聆聽課題負責人的課題管理經驗、課題研討方向和課題運作情況外,還聆聽了兩堂課題研究課展示。分別是乍蒲天妃幼兒園肖群老師的中班閱讀《色拉魔法店》,行知幼兒園華芳芳老師的大班美術《美麗的蝴蝶》。教師的課設計精美,樸實自然,我時常被教師的精彩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緒所感染,同時也為幼兒思維的火花所欣喜。

接下來的一天,我們又去了具有濃厚的農村鄉特色的新倉幼兒園,參觀了幼兒園布置,讓我感收到了新倉幼兒園老師們的奇思妙想。并且還觀摩了三位老師執教的三個同課異構的音樂教學活動《蠶豆花》,緊扣本次探討的主題《音樂教學趣中求效》,活動形式是這樣的:課例觀摩――同課異構、互動參與――領域論壇、名師引領――分享智慧。執教老師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歡快旋律,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幼兒們體驗到了歌唱活動帶來的樂趣。活動中,老師的圖譜設計,運用游戲化的情景、運用各種演唱方式等方面,都體現了一個“趣”字。

在學習過程中,聆聽老師們的課,讓我認識到自己處理課堂的稚嫩與不足,名師的引領和梳理,分組研討和互動交流,又能讓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擊與迸發,培訓過程給了我太多的感悟與啟迪!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幼兒教育隨筆:用愛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幼兒教育隨筆: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吃過中飯,我組織孩子們進行飯后散步活動,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樓上走廊上,孩子們一邊散步,一邊欣賞著走廊上哥哥姐姐的畫,就在這時果果小朋友跑過來大聲告訴我:“蔣老師,蔣老師,媛媛她跑了……”可沒等他說完,媛媛便大聲哭了起來,我當時什么也沒說,只是用關愛的目光看著她,然后輕輕走過去,單腿跪下,伸開雙臂,作出要擁抱她的動作,正哭的傷心的她,見我伸開雙臂,馬上撲到我懷里,雙手緊緊抱住我的脖子,頭依靠在我的肩上,像是在外面受了欺負,回到母親身邊似的,而我也像是真的成了她的媽媽,輕輕的拍著她的背,不一會,她不哭了,輕輕地、委屈的告訴我:“老師,我沒有跑,我真的沒有跑……”哦!原來是孩子們冤枉了她啊!

事情過后,細細回味整個過程,讓我更深的體會到,很多時候,老師在與孩子的交流不要只相信語言的力量,同樣也不需要對一些小事追根究底,只需要立馬處理眼前的事情就可以了,當孩子因某些事情受到了委屈時,一個愛的擁抱更是甚過千言萬語,對于孩子來說,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得到老師和大家的理解,同情和撫慰。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里,讓我深刻感受到愛的美麗和偉大,一個深情的擁抱,更是對孩子愛的體現,只有用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才能敞開心扉的去接受你、接受你的教育。

在我們的工作中,愛更應是無處不在的,記得上學期剛開學那會,孩子們剛剛離開親人的懷抱,來到這么個陌生的環境,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親切感,更是缺少愛的港灣,有的哭鬧著尋找爸爸媽媽,有的躲在墻角,默默的獨自等待,盼著爸爸媽媽的到來,有的拉著我的小手,一遍又一遍的懇求著讓我打電話給他媽媽,面對孩子們的這種種情緒,我只能一次又一次輕輕的將他們擁抱在懷中,剛開始他們在我的懷里是掙扎的、不安的,可我并沒有因此而讓他們離開我的懷抱,漸漸的他們會靠在我的肩上輕輕的哭泣,此時,我輕輕的拍著他們的背,親切的告訴他們:“寶寶乖,媽媽會來接的,老師會陪你的。”孩子們在我的懷抱中也深深的體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愛,漸漸的他們敞開了自己的心扉,接受了老師,接受了幼兒園,在我們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美麗的夕陽是短暫的,但它卻把最美的一刻獻給的人們,幼兒教師的事業是平凡而不起眼的,但我們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每天我們總是會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我們愛的教育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