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班教學隨筆:愛哭悠悠

小班教學隨筆:愛哭悠悠

2024-08-01 閱讀 5041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小班教學隨筆:愛哭的悠悠

早晨接班時間,活動室外又傳來了悠悠撕心裂肺的哭聲。這不是小班新生剛入園的時間,而是在我們已是下學期的中班門外。我出門迎接,看到悠悠全家出動,爸爸媽媽加上爺爺奶奶,全家人竟對孩子的哭鬧束手無策,爸爸虎著臉,爺爺一臉的焦急,奶奶媽媽眼里含著淚水,奶奶來到我跟前說:“悠悠讓我跟老師說說,做操時我們在門外看著他,中午不睡覺,下午讓他領點心……”這是接連幾天早上都要上演的一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悠悠接進教室,他的大聲哭喊,使我們正常的活動也無法進行。為什么悠悠這么愛哭鬧?怎么才能讓孩子愉快的在幼兒園生活呢?

首先,我們兩個老師分析悠悠哭鬧的原因,通過與家長交談,了解到,悠悠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爺爺奶奶對孩子非常寵愛,有求必應,如果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開始哭鬧,奶奶看孩子哭就心軟了。孩子用這種方法征服了家長,稍不如意就哭,逐漸成了一種習慣,家長對此又頭痛又心痛,越怕他哭他越哭,沒有絲毫辦法。在幼兒園里悠悠也不主動與同伴交往,朋友少,不合群,與別人發生沖突也不會想辦法解決,唯有大聲哭泣,等待老師幫助。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認為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孩子的哭鬧已不是單純的傷心、害怕,而是作為自己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這種手段也用到了與老師小朋友的交往中,動不動用哭鬧來解決問題。這種方式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我們與家長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恰當做法,造成了孩子不會用正確的方法表達自己的要求。家長也希望與我們配合糾正孩子的行為方式。

在幼兒園里,我們跟悠悠講清楚,“哭”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哭”不能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答應他的要求,“哭”也不能讓別人成為自己的好朋友。讓悠悠明白,哭不能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引用實際的事例促使他轉變自己的做法。

例如:悠悠因為奶奶給他口袋里裝的面巾紙不夠十張,開始哭鬧,非要老師打電話讓奶奶送來。我們跟他講清楚,七張面巾紙已夠用,奶奶這么大歲數,讓奶奶來送面巾紙是無理要求,不能滿足,如果不夠用,老師可以再給你。開始的時候,悠悠一聽我們不順著他,就開始嚎啕大哭,我們任他苦惱了一會,之后肯定地告訴他:“哭是沒有用的,不能解決問題。”慢慢的悠悠哭聲小點了,我們順勢說:“悠悠不哭,老師這里有面巾紙,你還要不要?”悠悠見哭鬧確實不能改變老師的主意,慢慢停止了哭聲。下午起床后,我們主動讓悠悠去領點心,這都是孩子們爭著去做的事情,能當老師的小助手,孩子感覺很驕傲,悠悠的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通過這種事例,我們采取果斷的態度,然后加以引導,表揚,悠悠哭鬧的次數慢慢少了。家長看到悠悠的變化也很欣慰,在家里也不再事事依順他,悠悠在家哭鬧的現象也漸漸少起來。

一種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日積月累,悠悠雖然現在還是偶爾哭鬧,但我相信,只有家園配合,共同努力,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一個愛笑的悠悠。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教育隨筆:正確對待小班幼兒打人現象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教育隨筆:正確對待小班幼兒的打人現象

一天早晨,一個小朋友的家長問我:"老師,孩子說有個小朋友老打他,好像叫***。這兩天我們孩子都不愿意來幼兒園了。"我聽后忙問:"孩子說打到哪里了?因為什么打的?"

"我們孩子那么小,他怎么說得清楚?反正你們老師給我多注意著點就是了,另外別讓他們挨著坐了。"我說:"好的,我會關注的。"

這時***的媽媽正好送孩子來幼兒園,為了不引起家長之間的矛盾,我連忙說:"又來了一個乖寶寶,快和媽媽再見吧!我們去洗手。"

事情雖然過去了,但這件事我一直在思考。小班的孩子真的會故意打人嗎?我想對家長們說:"不要用我們大人的想法去評價孩子,他們是那么的善良、純真,在他們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正像三字經里說的"人之初,性本善。"在孩子們的思想世界里,沒有仇恨、嫉妒、報復、虛偽、欺騙。只有真實情感的表達,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歡就是喜歡,生氣就是生氣,但過后馬上又會忘記,所以我一直覺得這是我最該向孩子們學習的優點。比如:"幼兒園里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兩個孩子打架了,跑過來告狀,相互埋怨非常生氣,老師有時會說:好吧,你們兩個人就不要在一起玩了,免得再打架。可是事情過去不到五分鐘,他們又在一起興高采烈的玩起來了。而且還是最好的朋友,越不讓他們在一起玩,他們會越好。"所以說:"孩子們都不計較我們做大人的又何必要耿耿于懷呢?"

再說,小班孩子規則意識還不強,需要我們做老師的正確引導,比如:在入廁這個環節,剛開始孩子們不懂的排隊,一到廁所就往前面擠,時常聽見孩子們說:"老師***小朋友推我,***小朋友打我。"如果我們老師不正確分析,盲目批評指責,勢必會誤會孩子。如果家長偏聽偏信,生怕自己的孩子吃虧,錯誤誘導勢必會使孩子犯錯誤。小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夠,他們只關注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現實與想象還分不清,有時會把想象中的事情說出來,使得家長誤以為真。還有的家長會使用一些誘導性的語言,來對幼兒發問,這都是不可取的。比如:"老師厲害不厲害?老師今天批評你了嗎?小朋友打你了嗎?……"

小班孩子故意打人的情況確實不多,通常是玩玩具發生爭搶,走路碰撞或者向對方發出玩的邀請的時候發生的誤會,所以請家長朋友不要著急、心疼,理解了別人的孩子,也就是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小班9月教育隨筆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小班9月教育隨筆

由于我這班是新班,在常規方面就比較差,就說幼兒午睡時吧,好多小朋友總愛將鞋子亂扔,這點園長也跟我們提起來,我說了好幾次,可有的孩子仍是我行我素,為此我傷透了腦筋。有一次幼兒園午睡時,小朋友又沒有把鞋子放整齊,我看著滿地亂七八糟的鞋子,靈機一動:有了,我何不編個有關鞋子的故事呢。

“今天,等你們躺好了,老師講個故事給你們聽,好不好?”一聽到有故事可以聽,孩子們都趕緊躺好了。我講的故事的題目是《鞋子也要休息》:明明有一雙漂亮的虎頭皮鞋,他可喜歡了,每天都穿在腳上到處跑,可是睡覺的時候,他就不管那雙漂亮的皮鞋了,扔得東一只,西一只,皮鞋生氣了:哼,你不和我好好做朋友,看看到底誰怕誰?明明起床后,到處找鞋子,鞋子故意左右亂扭,這樣明明的鞋子就穿反了,而且鞋子還決定:呆會兒明明走路時,也不和他好好合作,要讓他盡摔跤。果然如此,明明起床后,吃了一個蘋果,就準備去游樂場玩,走在人行道上,他腳一絆,摔了一個大跟頭,明明滿不在乎地爬起來,拍拍灰,又往前走,等到了游樂場門口,明明正準備買票,突然腳一歪,又摔了一跤,游樂場門口站著的幾個小朋友指著他哈哈大笑……明明氣得臉也紅了,他趕緊跑進游樂場里面去了,等他跑到自己最喜歡的大象滑梯旁邊,他又“啪”地一下摔倒了。明明十分納悶:今天我怎么老摔跤?他不高興地嘀咕著,連玩滑梯的興趣也沒了,于是他決定回家。等到明明到家門口,正準備進門的時候,他又腳一歪,摔了一跤。哼!真是氣死我了,說著他倒在沙發上,瞧著自己的一雙腳,直發愣。新皮鞋上,那只小老虎的眼睛,瞪得圓溜溜的,好像在嘲笑他:看你還敢不和我好好交朋友!

明明看著那雙新皮鞋,似乎明白了一點什么,晚上睡覺時,他將那雙皮鞋擺得整整齊齊的,還摸著可愛的虎頭邊說:“明明要睡覺了,你也好好休息吧,明天,咱們再一起出去玩!”從此以后,明明每天休息的時候,就讓鞋子也好好休息,他再也不亂踢亂扔鞋子了。而且他也不再摔跤了。還和鞋子成了一對好朋友呢!小朋友想一想:你和自己的鞋子是好朋友嗎?

小朋友聽完故事后,發現鞋子沒放好的,趕緊下床將鞋子擺放好。從那以后,幼兒午睡時,若有鞋子沒放好的,我只要說一聲:“誰的鞋子要和主人鬧別扭啦?”孩子們自己就會主動收拾鞋子,久而久之,幼兒就養成了午睡時,自己整理衣物的良好習慣。

**年9月30日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