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隨筆:和孩子一起分享孕育幸福

隨筆:和孩子一起分享孕育幸福

2024-08-01 閱讀 1150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隨筆:和孩子一起分享孕育的幸福

孕育我的寶寶已經有八個多月了,這八個多月里孩子和我一起感受著孕育過程的點點滴滴,也分享著我孕育的幸福。回想我初懷孕時,趕上三八婦女節,我們安排了主題活動“我從哪里來”,班里的楊老師在給孩子進行這個主題活動時,我就成了大家討論的對象,這批孩子對孕育的知識知道的可真多,什么羊水、子宮等,楊老師告訴孩子們我的寶寶在我的子宮里游泳,如果我心情好,我的寶寶就會很開心的游泳,如果我心情不好,我的寶寶游泳也會不開心,而且我們大家說什么我的寶寶都能聽得見,我的寶寶還喜歡曬太陽,因為可以補鈣。

于是接下來每天都有孩子抱著我的肚子跟我的寶寶對話,一早就會有孩子跟我的寶寶打招呼,“寶寶,我是張恒哥哥,你今天心情好嗎?”春天我帶孩子戶外活動時,有孩子給我搬椅子提醒我多曬太陽,然后問問寶寶“寶寶,曬太陽的感覺是不是很爽啊?”更讓人感動得是小樂,我上下樓時都主動攙著我的胳膊,我說我沒事,小樂告訴我,她媽媽告訴她,王媽媽需要照顧,上下樓要慢一點,多懂事的孩子啊。

在平時,和我的寶寶聊天最多的就是小樂了,每天放學時小樂和我再見后都要再和我的寶寶再見。一天,不常來接孩子的小樂爸爸來接小樂了,小樂不忘把她的爸爸介紹給我的寶寶:“寶寶,這位叔叔是我的爸爸!”小樂的一番介紹把大家都逗樂了。

平時我也以我自己為例子,告訴孩子們,一個媽媽孕育一個寶寶多么不容易,因為寶寶小,媽媽的一行一動,還有飲食都要特別小心注意,孩子們都很有感觸。在主題活動“我從哪里來”中,我們還安排了一個“護蛋行動”的活動,就是讓每個孩子穿上陽光園服,在自己的園服口袋里放上一個生雞蛋,要求是裸蛋,不允許有任何的保護措施,讓孩子帶著這個雞蛋過一天,像孕媽媽保護自己的寶寶一樣保護自己的蛋寶寶,包括上課、戶外活動、午休、進餐等,看哪些孩子能成功的保護自己的蛋寶寶,當時有27個孩子參與此活動,有15個孩子保護蛋寶寶成功,孩子們體驗了保護寶寶的不易。

現在我的寶寶胎動幅度比較大,有時讓孩子觀察我的寶寶胎動的過程,肚皮一鼓一鼓的,孩子們看了覺得特別神奇,都七嘴八舌地和我的寶寶聊起來。家人心疼我堅持我上班,其實我覺得沒有這群孩子陪伴我,會少了很多樂趣。還有幾天孩子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能把這批帶了四年的孩子送到最后,我很慶幸,也很幸福。

前幾天,老師教了孩子一首《畢業詩》,當孩子們說起“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站在這里,和老師、小朋友在一起。”開始有孩子聲音哽咽,沈老師說到王媽媽完全可以休息了,但還是堅持送孩子們畢業,孩子們都忍不住了,紛紛過來抱住我哭作一團,“王媽媽,我愛你!”“王媽媽,我舍不得你!”我也忍不住潸然淚下。

孩子們要畢業了,我也要“畢業”了,我想,和這批孩子們相處的四年會成為我永遠的美好的回憶。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小學語文老師板書作用隨筆讓學生感受教師板書美

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觀賞性,通常要各種電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沒必要再在黑板上板書。我以為,黑板不僅僅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的,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教師適時地把有關內容板書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電教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美觀的板書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教師的板書要文字精練,搶眼美觀。教師可以用色彩鮮明的文字、簡筆畫、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達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應是不同的。美觀的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影響。學生跟一個教師學習時間長了,他的學生寫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師的字。這說明了學生都有“向師性”。另外,良好的板書還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意識。例如,筆者在上課時,一般把重點內容用紅色粉筆圈上,用黃色粉筆圈上學生易錯的地方,用藍色的粉筆寫出知識拓展及延伸的地方。這樣的板書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傳達著知識和美感。

篇3:小學老師教研隨筆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語文教學教了十幾年了,中學小學的都教過了,這個教法那個理念的也用到實踐教學中了,偶爾也了解一下數學的課程,甚至也輔導過女兒的數學作業,但是從來就沒有認真地聽過數學課,總感覺自己教的語文,可能聽不懂,甚至去聽過幾次課,數學老師還說你語文老師來湊什么熱鬧啊,因此真正的完整的聽數學課還真不多,甚至為零。這兩天正趕上區小學數學優質課大賽,就在辦公室樓上報告廳,再者3節課都借用我班的學生,自己的語文課也占用了,索性就聽了兩天數學課,聽了5,6年級的六節課,說實話聽第一節課,我滿場地觀看詢問,確認聽課的30多人,還真只有我一個在教的語文老師。聽了兩天的數學課,猛然間有了一種醒悟。作為語文教師最大的收獲就是:語文老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汪路霞老師的,《負數的認識》一課和鄭國廷老師的《數和形》一課,這里兩節課,結合生活實際,興趣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側重學生的自學和自悟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研討交流合作學習能力,拓展延伸到課外數學知識。課堂充滿了詢問的積極話語,展現了學生的思維功底,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能將自己的數學想法和思考清楚的表達出來,而且清晰明確。我想,這不正是我們語文能力在數學課上的精彩展示嗎?

理想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在課上的40分鐘里,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他們就會產生高漲的學習情緒,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參與、懂得傾聽、樂于交往、積極探索、勇于發表不同見解、思維活躍,要想達到這樣的氛圍,最重要的是老師的引導。兩位數學老師都先以游戲或者數學故事開課,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將注意力和興趣緊緊吸引到自己的課程設計上。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例如汪老師執教的《負數的認識》,從“說反反反”的游戲入手,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情,聽課的老師也被有趣的游戲所吸引,從反反反的游戲中自然引導到正和負概念理解,結合溫度計的生活用具和天氣預報的溫度讀法,讓學生理解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再通過讀法和寫法的學習,得出什么是負數和負數的表示方法的知識,最后結合生活實際練習,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本課所學知識。鄭老師的《數和形》開課就在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樂聲中,開啟了數學課的旅程,很自然地帶領學生進入課題的探索;在結合數的計算,形的輔助,放手讓學生研討交流展示,課題里始終流淌著思考,詢問,探討的河流,問題和活動的開展使經驗總結自主而扎實;并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數學和語文課一樣,都要激發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是要想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鍵的因素是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這兩天聽的這六節數學課都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評價、學會了補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提問,雖然有的學生顯得很膽怯甚至話不圓滿,但至少引導孩子們主動而且自覺的去做了,而不是被動地去聽老師或者別人告訴。特別是幾位老師準確的語言,準確的教學指令,還有自然親切的教態……還有等待的眼神,鼓勵的手勢等極大地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獲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兩節數學課,學生的主體性顯露無疑,老師只是起著主導作用,他們常常把問題拋給學生發現、探究、解決,這不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者對人性的關注。他們把人放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他們。雖然我很多時候都說數學好教,今天才知道那是數學教師智慧和方法的汗水凝結的教學升華,“數學清清楚楚出一條線,語文糊糊嘟嘟一大片”的老觀念也徹底煙消云散了,語文要簡單導,語文要興趣引,方法要掌握好,習慣要早養成,就像今天聽的數學課一樣,語文課一樣精彩,這也是我在今后的語文課上最應關注的。也是我今天聽數學課最大的收獲。

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