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最平凡我最幸福我
教育隨筆:最平凡的我,最幸福的我
最近網上傳的沸沸揚揚的是“虐童”事件。其實每一位幼兒教師剛剛踏入幼教行業都充滿著激情、充滿愛心~~~~~~!為什么演變到最后就有“悲劇”發生呢?我覺得年輕的老師缺少的是經驗和有經驗的老師淳淳的教導和引領。
曾有這樣一句話:“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沒有什么比師行的榜樣有更無比的能力了”。身邊的同事、搭檔很多,她們是我學習的榜樣。我非常慶幸我的教育生涯中有一群關心我老領導、引領我的好同事、好搭檔。畢業后來到幼兒園“實戰演習”。在幼兒園實戰演習工作,得到他們的經驗是我一生的財富。
面對調皮的孩子要學會冷處理
在實習的幼教單位,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魏主任,在一次會議中,他這樣說:“每個班都有幾個特殊調皮的孩子,面對調皮的孩子,你們不能硬碰硬。如果孩子在你的提示下安靜不下來,那你就要放低標準,讓孩子不要影響其他的孩子上課。如果還不行就讓調皮的孩子在你的視線內做他想做的事情。我上課的時候,有個學生在座子底下調皮,我提示孩子,孩子不能按我的要求去做,我就由著他坐在座位的下面。其他同學都認真上課,坐在座位下面的他也慢慢安靜下來。幾節課,這位小同學一直在座位下面聽課。突然有一天學生主動坐在座位上學習了,這個轉變是我沒有意料到的。所以你們如果碰到這樣類似的幼兒不要強制管理。說句不負責任的話,你們又沒有教學任務,所以要學會放棄常規管理的理念。”魏主任的一席話讓我受用終生。一直清晰的記著這段沒有華麗篇章、沒有任何修飾的樸實的引導。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遇到一件事。班內有個叫楊翰林的小朋友,有一段時間總喜歡跑到桌子下面趴著,有時叫他他主動出來,有時候就是拗著不出來,故意說你不出來就一直呆在下面,翰林很認真的點頭,并在桌子下面玩的不亦樂乎。又怕別的小朋友效仿。我教育其他小朋友不要向翰林學習。我把翰林在桌子下面開心的樣子拍下來,讓家長看看,避免了家長和老師的一些小誤會,更能讓家長明白,老師引導過了,是孩子覺得自己非常喜歡的事。通過家長和老師的努力,翰林再也沒有到處藏,趴桌子底的現象了。
老師要學會藏起手來教育孩子
還有一位老教師,是我們的園長。在會議中就一些小的案例引導我們這些新教師,面對孩子們的調皮你不要急躁,孩子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如果有孩子調皮,你要批評他,你首先要藏好手,等你要做不應該做的動作時需要拿出手,這個瞬間就是你用腦的時間,這個動作你能做嗎?經過大腦的事情就不會太離譜。一直以來,我都把這位園長的話銘記在心。遇到太生氣的事情,我都要把手藏到口袋或是抱在胸前。
教師要蹲下來教育孩子
這個案例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有一次我和同事帶孩子在小區的道路上散步,有個小男孩一直在隊伍的外側走,我反復的提醒不奏效,帶隊的老師有些生氣,回到幼兒園后,帶隊老師很生氣的把小男孩一拉就進寢室了。在寢室里老師批評了孩子,出來時孩子很平靜。(透過玻璃,我看到老師和孩子面對面交流,沒有其他的動作)。第二天早上孩子的姥姥氣勢洶洶的找園長說孩子的縮骨脫臼。園長把我叫到辦公室詢問當時的過程,我如實的講明。經驗豐厚的園長給我們推斷就是在進寢室的一拉,孩子就已經脫臼,是一個巧合,有時用力拉也不一定脫臼的。家長很生氣。園長把責任承擔了下來。老師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在一次園內聚會中,這位老師很誠懇的告訴老師們,孩子的骨骼很嬌嫩,不要重演自己的悲劇。遇到問題蹲下來和孩子交流就可以,千萬不要拉孩子的胳膊。
幼兒老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每天踏著晨光而來,帶著一臉的疲憊回家;站酸了腿,說啞了嗓子。幼兒老師的工作是最平凡的,我們是“孩子王”,整天與孩子一起生活游戲;辛勤的工作中我們沒有典型的先進事跡,但許多真實、樸實的故事發生在我們的每一天、我們的身邊。無數件小事,一個個平凡的日子,如同涓涓的溪流,我們努力付出、灌溉著以我們的愛滋潤著我們、滋潤著孩子。同時讓孩子們明白:愛人者才能被人愛,只有愛成為我們的追求,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時,我們生命之花才會更加馥郁芬芳。
我們要慎重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我覺得我是一位最平凡的幼兒教師,但我也是一位最幸福的幼兒教師。希望我們所有的老師不僅要互相提醒做班級的好搭檔,還要做幼兒園的好搭檔,努力為幼兒園的明天而奉獻!
篇2:小學教育隨筆經典誦讀推進有效措施
帶領學生讀經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預備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讀《唐詩100古詩》,讀《日有所誦》讀《宋詞一百首》……長期的誦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詩、宋詞、現代詩歌,學生的寫作說平蹭蹭地提升。在學生日常的習作中有寫現代詩的,寫五言絕句的,寫七年絕句的,甚至還有填詞的呢。每當看到學生精彩的創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帶領學生堅持誦讀的路子走對了。
**年開始,我校的經典誦讀成為一門課程,走向正規。我們以《十二歲以前的語文》作為我們誦讀的內容。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固定為誦讀時間,雷打不動,每學期結束后要對誦讀內容進行家長考核、小組考核、老師考核以及校級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給出相應的等級。去年我們班級的測評成績還不錯,今年的成績應該更好。
在經典誦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生誦讀經典呢?現在我就盤點一下。
一、端正經典誦讀的思想。1.讓學生明白經典誦讀的好處,結合我已經教過的學生身上發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端正思想,主動自覺地進行誦讀。比如;我告訴她們一個學期的誦讀結束后,學生會自己創作詩歌了,會填詞了,成為一名小詩人了。我把學生自己填的詞,創作的詩歌讀給她們聽。2.我還告訴她們我們聽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經典的歌詞也是來源于古詩詞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經典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讀了經典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正確處事、正直做人。當學生明白道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誦讀,主動誦讀了就會事半功倍。
二、老師領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建立自信。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很多時候,當學生不愿意讀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累了,不想讀,還有一種是有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每一篇要求誦讀的篇目我都領著學生一字一字地讀一遍,幫助學生學會斷句、糾正字音。我的領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把一篇要誦讀的內容朗讀出來,學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因此,幫助學生正字音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通句子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順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嚴格要求,保證誦讀質量。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誦讀經典是雷打不動的。沒有固定的領誦人,誰來的早,誰愿意領,就可以到講臺上帶領同學們讀。這樣的一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學生領讀的積極性。領讀的同學有權利讓不認真讀書的同學站起來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記名字。除此之外,紀律委員也要保證晨讀的紀律。再加上老師的巡視,晨讀的質量就有保證了。
四、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要想激發學生主動誦讀經典的熱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還必須有老師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在晨讀巡視中,對于誦讀賣力的同學給予及時肯定,對于表現一直很優秀的同學,讓其在班級中成為榜樣。對于領讀很用心,能夠經常領讀的同學進行大力贊揚。賞識的力量總是無窮,大力的表揚讓這些優秀的同學從班級中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同學爭相學習的榜樣。班級中這樣的優秀人多了,班級的誦讀水平想不高都難。
五、理解意思,巧背經典。死記硬背是一種背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還不出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速度,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我會選擇一篇要要求背誦的內容,會專門抽出時間領著學生背誦,讓學生從中發現技巧。讀一句原文,讀一句解釋,讀完后再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會很快背出要求背誦的內容。這樣的方法多加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自覺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誦起來就如虎添翼了。
六、尋求家長、對子、組長的幫助,提高經典誦讀的質量。老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學習對子以及組長的共同監督才行。要求會背的篇目,家長先檢查,然后是學習對子互查,接著是組長細查,最后接受學校最后的考核。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優秀的家長、負責任的學習對子和組長也要不遺余力地大加表揚,提高其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經典誦讀篇目責任到人,提高其責任意識。所有要求誦讀的篇目都在學生主動自覺要求下分給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有領誦的篇目,負責領誦的篇目必須熟練背誦。這樣一來,班級集體經典背誦的時候不需要再有領誦,點到誰,誰領誦,如果不想點的話,隨意叫一個人來領,后面該誰領了,就會主動站起來領。省心極了。我是省心了,學生的責任感也來了,他不僅要清楚知道自己領誦的是哪一篇,還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評的。
總之,在經典誦讀推進過程中,因為以上措施的實施,使我們的誦讀質量有保證。在今后的實踐中,針對在誦讀中出現的問題還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總結。
篇3: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很好,老師已經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可是老師一次的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