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引動:讓品生課風生水起

引動:讓品生課風生水起

2024-07-31 閱讀 5584

引“動”:讓品生課風生水起

摘要:《品德與生活》課必須讓學生“動”起來,接受“活”的教育。具體可為:設問題促學生腦“動”,導辯析激學生口“動”,融生活誘學生心“動”,重實踐引學生手“動”,借評價倡學生行“動”。

關鍵詞:問題辯析生活實踐評價

《品德與生活》作為一門綜合學科,擔負著知識、能力、思想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務。如何使低年級孩子們積極地學習、生活?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動”起來,在“動”中深入體驗、獲得真知,閃爍“活”的思維,接受“活”的教育。

一、設問題,促學生腦“動”

學生的學習往往從問題開始。在課堂上,教師要力圖通過再現豐富的、生動的、形象的生活事例或生活問題,精心設計問題,制造懸念,竭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促使學生產生探索的需要,進而萌發內心的沖動,讓學生產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愿望。

如在教學《在爸爸媽媽關心下成長》一課時,課前可讓每位學生帶著下列問題進行家庭采訪、調查:爸爸媽媽累了,你是怎樣做的?爸爸媽媽生病了,你又是怎樣做的?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學習、生活、身體健康的?在家里,你除了學習,還做了哪些家務活呢?上課時,我們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采訪課前調查的情況。學生通過調查交流就可以初步認識到:父母無微不至地關心、疼愛我們,我們應了解父母的辛勞,要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愛和感激,在家中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讓父母操心,要積極主動地做父母的小幫手,學會將愛心行動落實在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

二、導辯析,激學生口“動”

“課程標準”指出:“討論是最常用的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辯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導行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經常結合現實中的具體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評議,認清美丑;還可以自編一些討論題,讓學生分清是非,辯明真偽。

在教學《我不膽小》一課時,我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自編案例組織學生討論、辨析。如:有一個小朋友平時表現很勇敢,上課能積極發言,與人交談時落落大方,小朋友之間發生了爭吵,他能主動去勸阻。別人都說他膽子大,是一個勇敢的孩子??墒怯幸淮?,他看見幾個中學生在欺負一個小同學卻沒有上去幫忙,而是跑去叫大人,于是不少同學就指責他是個“膽小鬼”。這樣指責對嗎?為什么?通過討論、辨析,激學生口“動”,在爭議辯析中學生懂得了為了表現自我而不計后果的逞強是蠻干,那不是勇敢。那位小朋友的做法是對的,他這不是“膽小”,而是聰明機智的表現,應該給予充分肯定。如果他上去幫忙卻反而不對了,因為他制止不了那些中學生,而且還有可能使自己也會受到傷害,從而幫助學生確立對勇敢正確的價值判斷。

三、融生活,誘學生心“動”

新課程要求學校教師應關注每一位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育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體現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作為品德課教師,我們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創設情景,例如利用生活事件,運用生活問題等,去引導孩子聽一聽各種問題,引發他們認真去思考,讓他們有自己的見解、建議,在生活體驗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又進一步“學會生活”。

《實話實說》《夢想劇場》《星光大道》之類的電視節目有相當高的收視率,原因是這些節目都很有創意,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為此我們的《品德與生活》課堂也應多一些類似這樣的創意,通過開放課堂,轉換我們的腦筋,把課堂變成展示學生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舞臺。品德課老師只不過是一個主持人,負責組織引導學生在課堂這個舞臺上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行為。要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充分展示的過程中,在心靈上有那么一點觸動,在情緒上有那么一點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點體驗。

上《我不膽小》一課時,我就以主持人的角色參加,讓學生暢所欲言,

把自己想說的都說出來,并讓學生展開討論,分析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哪些做法是錯誤的,最后老師才總結學生的發言,并提出要求,這就真正促使學生心“動”起來。

篇2:引動:讓品生課風生水起

引“動”:讓品生課風生水起

摘要:《品德與生活》課必須讓學生“動”起來,接受“活”的教育。具體可為:設問題促學生腦“動”,導辯析激學生口“動”,融生活誘學生心“動”,重實踐引學生手“動”,借評價倡學生行“動”。

關鍵詞:問題辯析生活實踐評價

《品德與生活》作為一門綜合學科,擔負著知識、能力、思想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務。如何使低年級孩子們積極地學習、生活?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動”起來,在“動”中深入體驗、獲得真知,閃爍“活”的思維,接受“活”的教育。

一、設問題,促學生腦“動”

學生的學習往往從問題開始。在課堂上,教師要力圖通過再現豐富的、生動的、形象的生活事例或生活問題,精心設計問題,制造懸念,竭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促使學生產生探索的需要,進而萌發內心的沖動,讓學生產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愿望。

如在教學《在爸爸媽媽關心下成長》一課時,課前可讓每位學生帶著下列問題進行家庭采訪、調查:爸爸媽媽累了,你是怎樣做的?爸爸媽媽生病了,你又是怎樣做的?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學習、生活、身體健康的?在家里,你除了學習,還做了哪些家務活呢?上課時,我們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采訪課前調查的情況。學生通過調查交流就可以初步認識到:父母無微不至地關心、疼愛我們,我們應了解父母的辛勞,要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愛和感激,在家中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讓父母操心,要積極主動地做父母的小幫手,學會將愛心行動落實在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

二、導辯析,激學生口“動”

“課程標準”指出:“討論是最常用的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辯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導行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經常結合現實中的具體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評議,認清美丑;還可以自編一些討論題,讓學生分清是非,辯明真偽。

在教學《我不膽小》一課時,我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自編案例組織學生討論、辨析。如:有一個小朋友平時表現很勇敢,上課能積極發言,與人交談時落落大方,小朋友之間發生了爭吵,他能主動去勸阻。別人都說他膽子大,是一個勇敢的孩子。可是有一次,他看見幾個中學生在欺負一個小同學卻沒有上去幫忙,而是跑去叫大人,于是不少同學就指責他是個“膽小鬼”。這樣指責對嗎?為什么?通過討論、辨析,激學生口“動”,在爭議辯析中學生懂得了為了表現自我而不計后果的逞強是蠻干,那不是勇敢。那位小朋友的做法是對的,他這不是“膽小”,而是聰明機智的表現,應該給予充分肯定。如果他上去幫忙卻反而不對了,因為他制止不了那些中學生,而且還有可能使自己也會受到傷害,從而幫助學生確立對勇敢正確的價值判斷。

三、融生活,誘學生心“動”

新課程要求學校教師應關注每一位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育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體現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作為品德課教師,我們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創設情景,例如利用生活事件,運用生活問題等,去引導孩子聽一聽各種問題,引發他們認真去思考,讓他們有自己的見解、建議,在生活體驗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又進一步“學會生活”。

《實話實說》《夢想劇場》《星光大道》之類的電視節目有相當高的收視率,原因是這些節目都很有創意,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為此我們的《品德與生活》課堂也應多一些類似這樣的創意,通過開放課堂,轉換我們的腦筋,把課堂變成展示學生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舞臺。品德課老師只不過是一個主持人,負責組織引導學生在課堂這個舞臺上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行為。要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充分展示的過程中,在心靈上有那么一點觸動,在情緒上有那么一點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點體驗。

上《我不膽小》一課時,我就以主持人的角色參加,讓學生暢所欲言,

把自己想說的都說出來,并讓學生展開討論,分析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哪些做法是錯誤的,最后老師才總結學生的發言,并提出要求,這就真正促使學生心“動”起來。

篇3:大托醫院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

大托醫院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

  20xx年05月31日是第__個世界無煙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煙草業干擾”,口號是“生活遠離煙草,生命擁抱春天”。我中心根據區疾控通知要求,結合我中心實際情況,特制定大托醫院20xx年5。31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的重點普及煙草危害知識,開展控煙干預,以喚起人民群眾勸阻吸煙以及主動戒煙,進一步倡導人們摒棄不良習慣,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05月31日

三、活動內容與方式

  1、在醫院大門口設置宣傳咨詢臺、宣傳橫幅,向過往行人發放控煙宣傳資料。

  2、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警示牌,在門診、接診室、病房走廊等處張貼懸掛禁煙標志,向全院工作人員進行禁煙宣傳。

  3、向住院病人宣傳吸煙有害健康的醫學知識,告誡病人及家屬禁止在院內吸煙。

  4、發動全體醫務人員在工作、診療活動中,適時主動地向病人及家屬宣傳吸煙的危害性,積極勸阻在禁煙區域內的吸煙行為。

  5、積極創建無煙醫院。

四、活動要求

  活動結束后,將工作的總結以書面形式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附]

5、31世界無煙日宣傳資料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旨在提醒公眾認識煙草對人們及環境的危害。目的在于警醒世人吸煙有害健康,呼吁人們放棄煙草,為人類自己創造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今年是第__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警惕煙草業干擾控煙,口號是生命與煙草對抗。

  吸煙不僅影響自身健康,也對他人造成危害,特別是對青少年,大多數青少年在不同場合被動吸煙。由于青少年正在生長發育時期,各生理系統、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對外界環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比較弱,容易吸收外界毒物,損害身體的正常生長。

  吸煙損害大腦,使思維變得遲鈍,記憶力減退,影響學習和工作,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心理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煙者減低10。6%。吸煙對青少年危害更大,15歲以下開始吸煙者其死亡率為19。68;20-24歲為10。08;25以上為4。08。說明吸煙開始年齡越早,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就越高。

  吸煙危害健康!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我們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拒絕香煙,爭做無煙青少年!同時我要呼吁:為了大家的健康,不要吸煙!

  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發表的一項聲明中指出:“如今煙草已經成為全球的第二大殺手,吸煙所產生的破壞比非典和最近的海嘯還要嚴重,如果維持當前的趨勢不變,到20xx年,每年將有100萬人因吸煙而過早去世。”既然煙草有如此可怕的危害,為什么有眾多的人吸煙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煙草中所含的尼古丁令人上癮,使人對它產生依賴,不容易戒掉;另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人還沒有把吸煙看成是一個丑陋的,既害人又害己的惡習。相反,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派頭,很瀟灑的事情。因此,吸煙的人群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人們對它的依賴也越來越強。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煙生產國,也是最大的香煙消費國。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香煙是由中國人一口一口吸掉的。而在我國的煙民中,青少年又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對青少年來說,吸煙的危害遠比想象中大得多,不僅會導致很多疾病,還會影響骨骼生長發育。這是因為青少年正處于身體迅速成長發育的階段,身體的各器官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對各種有毒物質的抵抗力不強,受煙霧的毒害也就更深,甚至可以導致早衰,早亡。吸煙還可能使青少年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不良行為,甚至引發犯罪。反吸煙已成為我國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為此,我國政府提出了在今后25年中,將我國的煙民總數減少1。1億的總體目標。

  為了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更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我們呼吁:全體同學都要自覺地遠離香煙,并勸說吸煙的親友盡量戒煙。畢竟,香煙對我們有害無益;畢竟,沒有煙霧的空氣會更加清新,沒有煙草的生命會更加絢爛!

  然而,就在去年的今天,一項針對青少年煙草使用情況的最新調查顯示,中國有20%以上的初中生嘗試過吸煙,近92%的學生認為吸煙肯定會損害健康,但仍有22%的男生和4%的女生表示可能或肯定會在今后吸煙。青少年吸煙在中國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吸煙是造成世界人口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國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公共衛生問題。資料顯示:成年人吸煙始于兒童期。1996年全國吸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5歲-19歲青少年吸煙率為9。7%。青少年吸煙的年齡從1984年的22。4歲提前到19。7歲??刂魄嗌倌晡鼰?,阻止他們加入到吸煙大軍的行列,是社會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艱巨的任務。

  學校是影響學生吸煙行為的重要場所。教師的吸煙態度和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生起著示范和引導作用。為做好控制青少年吸煙的工作,政府在全市開展了以創建“無吸煙學校”為切入點,從教師的吸煙行為入起,通過開展多種教育活動,提高教師健康知識知曉率,控制在學校的吸煙行為,使適合戒煙的教師逐漸戒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先后有135所中小學被命名為“無吸煙學校”。“無吸煙學校”是指:在校園內(包括教室、會議室、走廊、廁所、操場等)的任何地方無人吸煙;學校不設煙具,不用香煙招待客人;對來訪的吸煙者進行勸阻。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為了摘掉煙草大國的帽子,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大聲吶喊:不要讓煙霧籠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