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部署

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部署

2024-07-31 閱讀 2982

實現奮斗目標,針對問題,調整思路,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綜合安全素質

繼續貫徹“素質提高是根本、制度完善是基礎、科學管理是關鍵、技術進步是支撐、安全投入是保障”的系統思維原則,培養本質安全型管理者、操作者,取得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建設新進展。

提高領導干部、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法律法規、規程、標準意識。根據法定職責要求,識別、獲取相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國家和行業標準,做好學習考試準備。嚴格執行《中層干部安全管理考試制度》,各級領導、部門負責人進行法律法規學習考試。

進行相關規程、行業標準、規范的學習和考試。

針對職工安全素質現狀,務求針對性、適用性、實效性,開展以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危險有害因素、防范措施、應急救援知識、安全生產權利與義務、安全規章制度、本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典型事故案例為主要內容的全員安全教育培訓。

適應安全生產發展需要,加強安全管理隊伍建設,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利用四年時間,兩個周期,所屬各單位行政第一負責人、分管安全生產和設備能源的副職、總工程師、專業技術部門負責人、專職安全員及公司機關主要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人和主要管理人員必須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實現專職安全員向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的過渡。

組織開展好“三標體系”認證、安全標準化創建培訓。根據認證、創建進展情況,適時組織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安全標準化評定標準的十四個要素,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認證標準。在創建、認證中學習,在學習中創建、認證,進一步理解安全標準化、“三標體系”的內涵,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從本單位實施安全環保管理系統思維,加快“五化”管理發展進程,實現過程增值、流程再造的需要,認識安全標準化創建、“三標體系”認證的重要性。增強各級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安全標準化創建的系統思維意識及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控制意識。

結合“三標體系”認證,安全標準化創建,貫徹程序化、規范化思路,流程再造,過程增值,以5w1h的思維方式規范、修改完善安全環保管理制度、辦法。

2、強化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推行“一崗雙責”

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界定的各級、各方面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提高職責落實的針對性、實效性,進一步貫徹行政第一負責人負總責,各方面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安全環保部門綜合監管,各業務部門在各自業務工作范圍內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安全生產管理原則,確保安全生產職責到位,不斷構建、完善安全環保管理長效機制。

嚴格執行《安全環保管理調研制度》、《安全生產述職制度》、《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提高負總責、分項負責的具體化程度和有效性,把握安全環保管理動態,調整思路,持續改進。

履行安全生產責任承諾,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承諾書》,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問責追究考核,強化風險控制與管理。

黨、政、工、團、紀齊抓共管進一步具體化,從辦公場所、生活區域公共設施、礦(廠)區交通安全、社會治安、職工身心健康、思想動態、內外部溝通等方面切入工余事件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制度、技術、業務保安、文化、人才、資金、黨工團紀聯動七大支撐保障體系。

由于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不健全,措施不落實和監管不力等而造成事故,對負有主要責任的領導、管理人員,嚴格執行行政問責,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3、全面推行系統安全狀態評價提升系統本質化安全

綜合量化評估、系統安全狀態評價全面涵蓋公司所屬各礦山單位、控股公司、參股公司,公司組織研究系統安全狀態評價辦法執行過程中的經驗和問題,修改完善系統單元評價標準,使該項工作的開展逐步趨于規范化、標準化。

開展兩次綜合量化評估、兩次系統安全狀態評價,辨識危險源,分析危險有害因素,評價風險,及時調整風險控制措施,完善安全環保管理方案。不斷增強安全環保管理的系統性、科學性,強化系統安全管理基礎建設,推進安全環保管理。

針對近幾年來產能大幅度提升的現狀,聘請具備國家規定資質條件的中介機構,評價、研究、分析各礦山提升、運輸、通風、供風、排水、供電等系統能力與產能的匹配現狀。特別要高度重視大紅山銅礦產量規模、經營目標與生產現狀、產能擴張矛盾突出的問題,對系統能力與產能的匹配,進行分析與論證,提出風險控制措施或相應的技術改造方案,達到整體提升系統本質安全化的目的。

4、加強危險源管理

嚴格執行《危險源管理控制程序》和《云南省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落實職責,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開展風險預測、風險評估,整改隱患,完善落實防范措施。修改完善《專項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開展現場演練,確保緊急狀態下成功救援。

加大主要系統、設備改造力度,淘汰落后工藝、設備。安全生產費用、維簡費用投入,側重于系統設備技術改造及國家和行業標準執行的現場對標工作方面。重點是:尾礦庫、排土場、露采邊坡、采空區、淺采采場、主要提升運輸系統、供配電系統、通風系統、防排水系統、爆破器材庫、達到重大危險源判定標準的地表生產工藝、設施、設備、場所。

高度重視制約生產持續工程的建設:大紅山銅礦龍都尾礦庫中后期排洪工程,雨季前投入運行;盡快啟動中線法堆壩;思茅山水銅業公司5月底完成芒歇箐尾礦庫行政許可手續報批,6月初開工建設。

高度重視深井開采地壓影響研究:獅鳳山銅礦、獅子山銅礦深部開采地壓影響列為重大危險源進行管理,綜合調查研究分析,評價風險及程度,確定預警級別-獅子山銅礦深部地壓啟動紅色預警。制定《觀測方案》、《工程措施方案》、《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聘請采礦、安全技術專家進行地壓活動研究。

高度重視通風系統建設、改造、完善:完成大紅山銅礦通風系統建設,形成相對獨立的中部、東部、米底莫礦段通風系統。優化、改造、完善獅鳳山銅礦16~18中段通風系統。針對

獅子山銅礦巖石移動影響系統運行的現狀,結合深部持續工程,加快西部通風系統建設。

一般危險源點管理的工作思路是:各級管理人員、作業人員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危險有害因素和相應的管控措施,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清楚,防范措施落實,及時把握動態,調整完善管控措施:一是辨識各種作業場所的危險有害因素,評價風險;二是明確各種作業場所的風險控制目標,風險控制措施;三是根據危險有害因素及相應的控制措施,實施控制與管理;四是制定執行作業指導書。

5、提高協作經濟實體安全環保管理的匹配程度

嚴格實施“法制化、程序化、規范化”管理。堅持先取證,后進入的原則,即對資質不全或資質達不到要求,管理混亂,不能履行安全生產責任的施工隊伍堅決取締;連續兩年發生工亡事故的施工隊伍堅決取締;不能接受甲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施工隊伍堅決取締。公司將組織對各協作經濟實體的設備設施現狀及安全性、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安全環保綜合素質及管理能力等進行綜合量化評估,不達標的取消《工程承包準入證》,終止《工程承包合同》。

嚴格事故管理,按照《生產安全事故管理辦法》、《安全生產問責追究規定》,追究事故經濟責任。

高度重視協作經濟實體產生的環保、職業衛生問題,堅決淘汰屬國家明令禁止的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污染嚴重的設備設施。對其活動區域產生的環境污染,提出治理方案,強制執行。

協作經濟實體的安全環保管理和教育培訓納入所在單位統一規劃、統一實施。

6、強化環境保護管理,繼續實施清潔生產審核

提高各級人員環境保護意識,建立健全環保管理制度,完善環保設施,健全排污申報、監測、污染源檔案等環境管理基礎資料。正確處理好環境保護和產能規模之間的關系,牢固樹立以環保求生存的責任感、危機感和緊迫感,按照云銅集團公司環保核查要求,積極配合完成核查工作。

貫徹《清潔生產審核實施辦法》,報審、實施*年無/低費、中/高費方案。研究開展清潔生產合格單位創建。

監測、調查、分析大紅山銅礦內外部環境影響因素,采取必要的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建成大紅山銅礦井下生產污水內循環系統,做到生產污水不外排。

獅鳳山銅礦、獅子山銅礦、思茅山水銅業公司滿足現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要求,研究建設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廢渣處理工程、尾礦水回用工程。

7、推進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認證標準化創建安全環保管理與國際接軌,全面推行安全標準化創建,“三標體系”認證,落實《安全標準化創建方案》、《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m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方案》。切實履行推進辦負總責,分項負責的創建、認證職責,貫徹落實三個方面的認證、創建思路。

一是充分體現程序文件編寫的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

二是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玉溪礦業公司、云南達亞公司原有的安全環保管理制度和辦法是認證、創建的基礎,必須得到傳承。

三是統一五個方面的思維方式:即全過程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思維方式;體現預則立、不預則廢的安全管理思維方式;辯識危險源,評價風險、控制風險、降低風險的思維方式;運用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的pdca循環思維方式;5w1h的程序化思維方式。

四是實現認證、創建目標:*年1月30日公司所屬各礦山單位、全資公司、控股公司完成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程序文件、管理分手冊、安全標準化程序文件的編寫,報公司對口部門修改,經推進辦評審,報最高管理者批準下發執行;*年1-2月完成各種作業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風險評價,確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年4月完成現場對標工作;*年5月三座礦山安全標準化創建通過中介公司內審,達到國家一級企業標準,做好向國家申報驗收的準備;*年6月紅山球團工貿公司、飛亞公司通過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組織的驗收,達到三級以上企業標準;*年12月思茅山水銅業公司、南亞公司通過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組織的驗收,達到四級以上企業標準;*年12月,大紅山銅礦、獅鳳山銅礦、獅子山銅礦、思茅山水銅業公司、紅山球團工貿公司、飛亞公司、南亞公司通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標體系”認證。

8、高度重視安全環保行政許可

切實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環保法律法規,具備基本的安全環保行政許可條件,保持公司的生產經營與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符合性、有效性、充分性,從而保證公司穩健持續發展。

公司所屬各礦山單位、控股公司、參股公司由行政第一責任人負責,指定專人對本單位安全環保行政許可進行一次認真清理,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和目標,必須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并按《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規定,復審換證。

嚴格執行國家安全、環保、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新、改(擴)建工程必須進行安全預評價、環境影響評價、職業危害預評價。

*年上半年完成下述項目:大紅山銅礦尾礦庫中線法堆壩安全預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大紅山銅礦3萬t/a精礦含銅-西部礦段采礦工程安全“三同時”設計審查、職業危害預評價;獅子山銅礦深部持續工程安全預評價;思茅山水銅業公司芒歇箐尾礦庫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設計審查。

依法接受政府部門的行政管轄,公司所屬各單位安全環保行政管轄權的變更,必須取得省安全環保管理部門的變更批復決定。

9、有效運行激勵約束機制

完善獎懲激勵約束機制,貫徹分級管理的原則,逐級考核獎懲,修改完善《安全生產獎懲辦法》、《系統安全狀態評價辦法》、《綜合安全環保管理量化評估考核辦法》、《安全生產責任風險抵押金實施辦法》、《安全生產問責追究規定》,嚴格考核獎懲。對公司領導、中層干部的安全環保管理績效考核,實現安全環保承諾目標,按《安全生產責任風險抵押金實施辦法》規定給予獎勵,不能實現承諾目標,給予同等金額經濟處罰。發生事故,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調查處理條例》的責任界定,給予處罰。

10、推進安全文

化建設,營造安全生產軟環境

以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措施為基礎,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與環境,全面提高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在充分認識企業職工整體狀況、總體教育水平、工作經驗和操作技能的基礎上,推廣科學技術,促進安全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引入先進的管理機制,推動安全文化建設;通過企業安全文化的傳播和教育,不斷夯實安全文化基礎,拓展安全文化建設范圍。

在“五色文化”引領下,加強安全文化建設,長效推進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在演講、知識競賽、技術比武、文藝匯演等活動中,貫穿安全知識,豐富安全文化。

統籌安全文化建設工作,拓展安全文化建設思路,借鑒先進單位經驗,創新安全文化建設的形式,豐富安全文化建設的內容,形成安全文化體系。

篇2:工程安全生產施工部署措施

工程安全生產施工部署

1.施工臨時用電

本工程按基礎、主體、裝飾三個施工階段分析,在主體階段屬于用電高峰,因此根據主體施工階段來計算現場總用電量,用電高峰階段施工機械主要由配備TC5610塔吊1臺,以確保水平運輸和垂直運輸,1臺施工電梯;其它有鋼筋機具、木工機具等。根據工地現場實際情況和工程進度需要,現場用電按7路布置。

2.腳手架搭拆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主樓在八層以上采用懸挑式腳手架,以下采用落地式腳手架。50-51#棟均在8層、14層、20層、27層各懸挑一次。落地腳手架立桿間距1.5米,立桿橫距為1.05米,步距1.8米,內立桿離開墻面0.3米,剪刀撐每隔4跨設置(間距為6米,45度角),左右上下連續設置,腳手片每三層滿鋪、底層和施工層滿鋪。連墻件采用剛性連接,按2步3跨設置(實際每個層高設置),轉角及頂部范圍內加密。懸挑腳手架立桿間距1.3米,步距1.8米,內立桿離開墻面0.3米,剪刀撐每隔4跨設置(間距為6米,45度角),左右上下連續設置,腳手片每三層滿鋪、底層和施工層滿鋪。連墻件采用剛性連接,按2步3跨設置(實際每個層高設置),轉角及頂部范圍內加密。懸挑腳手架型鋼采用18#H型鋼,斜拉采用16#鋼絲繩,固定型鋼拉環φ16圓鋼@1000,預埋鐵板250×300×8鋼板、錨固鋼筋6φ14。

計算及搭拆過程等,詳見《腳手架搭拆施工組織設計》。

3.模板支撐

為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安全,模板全部采用竹模板,樓板支撐體系采用鋼管支撐,鋼管壁厚3.5

篇3:2.3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培訓實施方案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培訓實施方案

一、培訓要求:

1、必須對單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2、員工每年必須接受不少于20小時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二、培訓內容:

1、“安全生產法”規定的相關員工教育和培訓內容。如:從業人員規定、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規定、特種作業人員規定等內容進行培訓。

2、對本單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毒有害氣體、觸電、片幫冒頂、機械傷害等)

3、“安全生產法”、“勞動法”等其他法律法規中規定的從業人員個體防護用品的要求、配備規定、佩戴要求等相關內容進行培訓。

4、班前班后會記錄、設備運行、維護、檢修記錄、安全檢查記錄、監測記錄、檢驗記錄、會議記錄、隱患上報規定、事故上報規定等內容進行培訓。

5、《安全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民用爆炸物品儲存證》、《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證》、《采礦許可證》、《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證》等證件的法律法規要求進行培訓。

6、特種設備監測檢驗規定進行培訓。(空壓機、鋼絲繩、安全閥、絞車等)

7、員工法律法規意識的調查表反映出的法律法規問題。

8、國家新出臺的安全政策、規程等相關法律法規。

9、員工日常工作中暴露出欠缺的法律法規。

三、培訓準備

1、根據培訓主要內容收集整理資料編寫講議。

2、制定“培訓計劃安排表”。(要求: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內容、培訓教師、組織單位、培訓參加人數。)

3、制定培訓管理制度。

4、根據培訓內容制作《法律法規試卷》。

四、考核

1、培訓結束后要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書面考試。

2、對試卷要進行判卷、打分,60分以上為合格,低于60分的重新組織培訓考試。

五、培訓管理

所有培訓的簽到表、分數登記表、培訓計劃安排表、培訓講義等資料和記錄進行整理裝訂存檔,妥善保存。

各分公司參照上述的方案制定本單位*年度法律法規培訓實施方案,要根據方案內容制定出具體的相關資料。

員工獲取相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有效途徑:

1、公司為各單位定有“中國安全生產報”、“長治日報”、“山西日報”等報刊,通過閱讀獲取。

2、公司每旬下發內部報刊“礦山安全”報到分公司,由分公司下發到各車間、班組,便于員工獲取相應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

3、通過分公司的宣傳欄、板報及各種會議來獲取。

4、員工參加單位內部或外部舉行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培訓班來獲取相應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

5、通過網絡查詢下載、看電視等媒體可以獲取相應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