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組織學生外出野炊活動方案安全預案

小學組織學生外出野炊活動方案安全預案

2024-07-31 閱讀 2827

安全是帶班的首要問題,安全高于一切,事故也就否定一切,所以學生校外實踐活動務必把安全放在首位,帶班過程中,時刻提高警惕,防范于未然。

一、學校安全

1、交接前上洗手間,安排好時間,不要造成擁擠;

2、下樓時應注意(慢行、靠右走);

3、交接時清點本班人數(向班主任詢問特殊情況學生);

4、等候上車(注意各班級整體形象,注重團隊協作)。

二、上車安全

1、登車安全:

a、不要橫過馬路登車(盡量避免);

b、副班老師先上車,主班老師后上車(副班迅速安排學生坐好);

c、男生先上,從后排座起,女生后上,從前面第二排座起;

d、暈車學生特別安排(調整位置、擦藥油、不時詢問);

e、清點好人數、發水跟膠袋,學生完全坐好后,統一發車;

f、幫學生放好行李物品。

2、行車安全

a、讓前排學生抓好扶手;

b、行車過程中學生不可站起來;

c、帶班老師站位(一前一后,面向學生),講解車上安全及注意事項;

d、暈車、嘔吐、生病學生特殊照顧。

3、下車安全(下車前十分鐘講解下車注意事項)

a、帶好衣服、書包(幫學生取行李);

b、帶走車上的垃圾,下車后扔進垃圾箱;

c、車停好后、主班老師先下接學生,副班老師安排學生下車(女生先下、男生后下);

d、下車后迅速排好隊,上洗手間。

三、活動過程安全

1、和學生處理好關系,注意紀律;

2、嚴禁對學生聽之任之,不管學生;

3、注意學生活動整體性,嚴禁學生單獨活動;

4、每個項目活動前,講清楚注意事項;

5、學生休息時,嚴禁學生打鬧、爬樹、到斜坡、水塘邊玩;

6、禁止學生在景區購買危險物品(如:木劍、雙節棍、鐵棒、子彈槍等);

7、不同活動場地,帶班老師要注意觀察場地和器材,積極思考發現安全隱患,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某些項目老師要先示范。如遇器材損壞,應停止活動;

8、學生行進靠右邊,不要走中間;

9、低年級的學生要注意多休息。

四、返校安全

1、登車前讓學生上洗手間,整理好物品;

2、按照來時順序,依次上車;

3、安排學生坐好后,清點本車人數,確認到齊后把車牌交給領隊統一發車;

4、車上簡單小結,適當組織車上活動,帶班老師于過道中隨時觀察和照顧好學生;

5、絕對禁止兩個帶班老師返程時同時睡覺,不照顧學生的情況發生;

6、注意睡覺學生(如穿好衣服、空調的大小);

7、小結時應強調下車注意事項(如女先男后、下車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下車后排好隊進學校,不許和家長先回家);

8、提前十分鐘提醒學生做好下車準備,下車時主班老師先下車整隊,副班老師檢查學生物品是否帶完,有無學生睡覺;

9、下車排好隊,注意學生動向,迅速帶回學校操場與老師進行交接。

緊急情況的預防與處理

一、學生受傷

1、預防措施

1)、強化安全教育,增強學生自護意識;

2)、帶隊老師熟悉各場地安全隱患,加強特殊地段的預防;

3)、遵守活動章程,不違規操作;

4)、抓好組織教學,講究活動秩序,防止學生脫離集體,私自行動;

5)、活動前宣講安全注意事項,活動中加強防護,活動后有安全小結。

2、處理方法:

1)、微傷(只破一點皮,不出血),可由帶隊導游暫用創可帖自行處理,過后送往隊醫處理檢查,回校后告知校方老師;

2)、輕傷(破皮出血),由其中一名帶隊導游立即通知領隊或隊醫處理,做好簡單包扎工作,可留醫察看,帶隊導游聽從隊醫安排何時接學生歸隊;

3)、輕傷以上的傷情,帶隊導游第一時間向督導或領隊匯報學生傷情,并立即送往校醫處,校醫應對傷員緊急處理,并做出準確判斷,同時匯報督導或領隊直接前往處理,必要時應由專門人員盡快送醫院醫治校醫應對傷員緊急處理,并做出準確判斷,必要時應由專門人員盡快送受傷者到醫院治療;

4)、如出現輕傷以上的傷情,應由督導或領隊迅速通過業務員報告學校領導和班主任;

5)、隊醫對受傷學生應作好登記,督導和領隊對輕傷以上的學生作全程跟蹤服務(送醫院、報告學校領導、與班主任和家長溝通、定期電話詢問等)。

二、學生生病

1、預防措施:

1)、交接時,盡量避免接收生病、體殘或不適合進行戶外活動的學生;

2)、勞逸結合,尤其要照顧好體質較差的學生,不得讓其長時間劇烈運動;

3)、遇到較刺激或高難度活動項目時,要注意不能強制每個學生都參與;

4)、不得讓學生冒雨或長時間在陽光下活動;

5)、仔細觀察,及早醫治,防患于未然。

2、處理方法:

1)、學生若出現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肚子痛或發燒等情況,由帶隊導游送往隊醫處處理,隊醫應該做好情況登記,帶隊教師聽從隊醫安排何時接學生歸隊;

2)、中暑,找陰涼地方休息待緩和后,由帶隊導游送往隊醫處處理;

3)、休克,先緊急施救(如,掐人中、人工呼吸),急時通知隊醫前往施救并告知領隊和督導;

4)、流鼻血,找陰涼地方進行簡單處理(止血、清洗)待緩和后,由帶隊導游送往隊醫處處理。

三、學生暈車

1、預防措施:

1)、上車前半小時給暈車特別嚴重的學生服好暈車藥(一般不提倡);

2)、上車時讓暈車和體質較弱的學生先上車,調整好座位,一般不要坐前排和后排,盡量安排從第二排到第四排座位;

3)、跟司機溝通好,車速要平穩,盡量避免剎車和猛加油門;

4)、給有暈車習慣的學生發環保小膠袋,并安排同學協助照顧;

5)、強調車上不能吃零食,暈車的學生少喝飲料,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嘔吐;

6)、組織好車上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7)、鼓勵暈車學生戰勝困難挑戰自我,從心理克服暈車;

8)、給有暈車習慣的學生涂抹風油精(太陽穴、人中等部位);

2、處理方法:

1)、如有學生暈車嘔吐,要處理好嘔吐物,扎緊小膠袋,盡量不要讓其擴散;

2)、給暈車學生再次發放環保小膠袋,幫助漱口,按太陽穴、涂抹風油精等;

3)、分散暈車學生的注意力,如鼓勵其參與車上活動,情況允許下單獨跟暈車的學生聊天等;

4)、對暈車較嚴重的學生,到達目的地后及時送往隊醫處處理;

5)、在行進途中因暈車產生休克的,先緊急施救(掐人中、人工呼吸等),并及時通知領隊或督導。

四、丟失財物

1、預防措施:

1)、交接時,向學生講解財物保管常識及要求,強調學生不要攜帶貴重物品(例如數碼相機、手機、隨身聽等);

2)、在活動過程中尤其是交換活動場地時,提醒并檢查學生攜帶好隨身物品;

3)、在車上叮囑學生保管好個人物品,下車時讓學生檢查自己的物品是否丟失,帶隊教師在學生下車后必須檢查車上是否有遺留物品;

4)、強調學生若財物丟失一定要第一時間報告老師,以便盡可能采取補救措施。

2、處理方法:

1)、發現學生財物丟失后,要向學生問清丟失時間、地點、丟失具體財物,并主動幫助學生尋找;

2)、迅速向當天領隊和督導匯報情況,以便獲得必要的幫助;

3)、回校后主動向校方班主任說明情況,并留下學生的聯系方式。

五、學生走失

1、預防措施:

1)、注重組織教學,杜絕混亂場面;

2)、強調學生要有集體主義觀念,發揚團隊精神,嚴禁學生脫離隊伍私自行動;

3)、導游配合學校老師,照看好學生;

4)、及時清點學生人數,每交換場地或組織完一個活動時,必須點齊人數后方可繼續活動;

5)、告訴學生走失的歸隊方法;

a、告訴學生集合時間、地點;

b、向場地工作人員和附近的帶隊導游求助;

c、學生記住帶班導游的聯系電話;

2、處理方法:

1)、發現學生走失后,帶班教師自己不要慌首先要穩住學生,控制好自己班級;

2)、向知情學生問清走失學生大概在哪里走失,就近尋找;

3)、向鄰近的帶班教師詢問是否發現走失學生,并迅速向領隊和督導匯報;

4)、情況緊急時可以發動班干部協助尋找,必須講清集合時間、地點、聯系方式。

六、車輛走錯路

1、預防措施:

1)、學生上車后,主動跟司機說明當天的車程安排(如遇一天去2個景點的團,須告知司機先到哪個景點后到那個景點),并要求遵守我們制定的行車路線;

2)、自己不熟悉的路線,提醒并督促司機跟緊前面的車輛;

3)、隨時觀察路線,發現問題立即指出糾正。

2、處理方法:

1)、發現車輛走錯路帶班導游應馬上跟司機說明情況,及時糾正錯誤;

2)、如遇到比較固執的司機,應及時向領隊和督導匯報情況,必須告知車牌號碼;

3)、如糾正之后,車程浪費時間較多的,必須向領導和督導匯報,說明自己所在的位置,到達目的地之后,迅速向領隊或督導說明情況。

七、車輛遲到

1、預防措施:

1)、做好車輛遲到的準備,學好相關的知識點,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

2)、時間觀念強,按指定的時間把學生帶到指定的地點,有秩序的聽從領導調配車輛;

3)、領隊沒指揮上車之前,應組織管理好本班學生。

2、處理方法:

1)、通過延長講解和活動時間來分散學生和校方教師的注意力,以爭取主動;

2)、等車時間較長時,找一個地方休息并組織學生適當開展游戲等活動,并做好學生和校方教師的安撫解釋工作。

八、車禍

1、預防措施:

1)、學生上車之后強調乘車安全注意事項;

2)、提醒司機控制車速,不要開飛車、英雄車及霸王車;

3)、行車途中,監督學生坐穩扶好,如是開窗的車提醒學生頭手不要伸出窗外;

2、處理方法:

1)、出事后,首先安撫好學生情緒,不要驚慌,控制好秩序,保證學生的安全;

2)、迅速采取各種方法向當天領隊、督導或公司辦公室匯報出事地點、時間、受傷情況,有必要可以報警向警察求助;

3)、車輛受傷嚴重,需要轉移學生的,一定要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可以向警察求助;

4)、如有人員受傷,經領隊同意后,應由專人就近送往正規醫院急救;

5)、帶班過程中,對此事要向學生做好溝通解釋工作,消除不良影響。

九、超載

1、預防措施:

1)、交接時點清學生人數,迅速上報領隊和督導,以便安排合適的車輛;

2)、如遇超一兩個,應盡量安排坐中間,調好座位;

3)、如班級人數較多,由領隊安排分流;

4)、與司機適當交流感情。

2、處理方法:

1)、盡量與司機溝通,做出合理的解釋,嚴禁與司乘人員爭執;

2)、溝通不了的,及時報告給當天領隊和督導,以便及時處理。

十、損壞景點物資

1、預防措施:

1)、教育學生要愛護公共財物和景點設施,不要隨意損壞;

2)、注重組織教學,防止出現打鬧、推擠而損壞物資的現象;

3)、注意觀察,對有可能損壞景點物資的行為及時制止;

4)、教育學生私自損壞景點物資是個人行為,損壞景點物資要照價賠償;

2、處理方法:

1)、詢問情況,問明原因,向現場工作人員做出合理解釋,爭取得到諒解;

2)、損壞比較嚴重的,迅速向領隊和督導匯報,協助做好善后工作;

3)、回校后,要向校方班主任說明情況。

十一、突遇大雨

1、預防措施:

1)、交接時,如遇陰雨天氣提醒學生帶好雨具;

2)、熟悉活動場地的能避雨的場所;

3)、隨時觀察陰雨天氣變化情況,合理控制室外活動的進度;

4)、在天氣狀況不穩定,活動場地遠且缺乏避雨場所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延緩或調換活動順序的方法避免學生淋到雨。

2、處理方法:

1)、就近避雨,注重學生安全,防摔跤、防雷擊;

2)、緊急時,迅速上報領隊和督導,以便采取補救措施;

3)、迅速組織學生把衣服弄干,頭發擦干,有條件時,可以組織學生喝姜湯驅寒;

4)、回校交接后,提醒學生盡快回家,沖熱水澡換衣服。

十二、學生斗毆

1、預防措施:

1)、教育學生活動時要講文明、講禮儀、講團結;

2)、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行,如有此傾向時要及時制止;

3)、控制好幾個關鍵的時間(如:休息、吃飯等);

4)、幾個學校一起活動時尤其要提高警惕,防止高年級學生出現斗歐情況。

2、處理方法:

1)、要客觀公正的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與糾紛,不要傷害和岐視任何一個學生;

2)、問明情況,單獨談話,正面引導,以和為貴;

3)、對受傷的學生要及時送到校醫處處理;

4)、如情況緊急或出現群毆現象,應立即嚴厲制止,并迅速上報領導和督導,防止事態擴大。

篇2:小學組織學生外出野炊活動方案安全預案

安全是帶班的首要問題,安全高于一切,事故也就否定一切,所以學生校外實踐活動務必把安全放在首位,帶班過程中,時刻提高警惕,防范于未然。

一、學校安全

1、交接前上洗手間,安排好時間,不要造成擁擠;

2、下樓時應注意(慢行、靠右走);

3、交接時清點本班人數(向班主任詢問特殊情況學生);

4、等候上車(注意各班級整體形象,注重團隊協作)。

二、上車安全

1、登車安全:

a、不要橫過馬路登車(盡量避免);

b、副班老師先上車,主班老師后上車(副班迅速安排學生坐好);

c、男生先上,從后排座起,女生后上,從前面第二排座起;

d、暈車學生特別安排(調整位置、擦藥油、不時詢問);

e、清點好人數、發水跟膠袋,學生完全坐好后,統一發車;

f、幫學生放好行李物品。

2、行車安全

a、讓前排學生抓好扶手;

b、行車過程中學生不可站起來;

c、帶班老師站位(一前一后,面向學生),講解車上安全及注意事項;

d、暈車、嘔吐、生病學生特殊照顧。

3、下車安全(下車前十分鐘講解下車注意事項)

a、帶好衣服、書包(幫學生取行李);

b、帶走車上的垃圾,下車后扔進垃圾箱;

c、車停好后、主班老師先下接學生,副班老師安排學生下車(女生先下、男生后下);

d、下車后迅速排好隊,上洗手間。

三、活動過程安全

1、和學生處理好關系,注意紀律;

2、嚴禁對學生聽之任之,不管學生;

3、注意學生活動整體性,嚴禁學生單獨活動;

4、每個項目活動前,講清楚注意事項;

5、學生休息時,嚴禁學生打鬧、爬樹、到斜坡、水塘邊玩;

6、禁止學生在景區購買危險物品(如:木劍、雙節棍、鐵棒、子彈槍等);

7、不同活動場地,帶班老師要注意觀察場地和器材,積極思考發現安全隱患,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某些項目老師要先示范。如遇器材損壞,應停止活動;

8、學生行進靠右邊,不要走中間;

9、低年級的學生要注意多休息。

四、返校安全

1、登車前讓學生上洗手間,整理好物品;

2、按照來時順序,依次上車;

3、安排學生坐好后,清點本車人數,確認到齊后把車牌交給領隊統一發車;

4、車上簡單小結,適當組織車上活動,帶班老師于過道中隨時觀察和照顧好學生;

5、絕對禁止兩個帶班老師返程時同時睡覺,不照顧學生的情況發生;

6、注意睡覺學生(如穿好衣服、空調的大小);

7、小結時應強調下車注意事項(如女先男后、下車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下車后排好隊進學校,不許和家長先回家);

8、提前十分鐘提醒學生做好下車準備,下車時主班老師先下車整隊,副班老師檢查學生物品是否帶完,有無學生睡覺;

9、下車排好隊,注意學生動向,迅速帶回學校操場與老師進行交接。

緊急情況的預防與處理

一、學生受傷

1、預防措施

1)、強化安全教育,增強學生自護意識;

2)、帶隊老師熟悉各場地安全隱患,加強特殊地段的預防;

3)、遵守活動章程,不違規操作;

4)、抓好組織教學,講究活動秩序,防止學生脫離集體,私自行動;

5)、活動前宣講安全注意事項,活動中加強防護,活動后有安全小結。

2、處理方法:

1)、微傷(只破一點皮,不出血),可由帶隊導游暫用創可帖自行處理,過后送往隊醫處理檢查,回校后告知校方老師;

2)、輕傷(破皮出血),由其中一名帶隊導游立即通知領隊或隊醫處理,做好簡單包扎工作,可留醫察看,帶隊導游聽從隊醫安排何時接學生歸隊;

3)、輕傷以上的傷情,帶隊導游第一時間向督導或領隊匯報學生傷情,并立即送往校醫處,校醫應對傷員緊急處理,并做出準確判斷,同時匯報督導或領隊直接前往處理,必要時應由專門人員盡快送醫院醫治校醫應對傷員緊急處理,并做出準確判斷,必要時應由專門人員盡快送受傷者到醫院治療;

4)、如出現輕傷以上的傷情,應由督導或領隊迅速通過業務員報告學校領導和班主任;

5)、隊醫對受傷學生應作好登記,督導和領隊對輕傷以上的學生作全程跟蹤服務(送醫院、報告學校領導、與班主任和家長溝通、定期電話詢問等)。

二、學生生病

1、預防措施:

1)、交接時,盡量避免接收生病、體殘或不適合進行戶外活動的學生;

2)、勞逸結合,尤其要照顧好體質較差的學生,不得讓其長時間劇烈運動;

3)、遇到較刺激或高難度活動項目時,要注意不能強制每個學生都參與;

4)、不得讓學生冒雨或長時間在陽光下活動;

5)、仔細觀察,及早醫治,防患于未然。

2、處理方法:

1)、學生若出現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肚子痛或發燒等情況,由帶隊導游送往隊醫處處理,隊醫應該做好情況登記,帶隊教師聽從隊醫安排何時接學生歸隊;

2)、中暑,找陰涼地方休息待緩和后,由帶隊導游送往隊醫處處理;

3)、休克,先緊急施救(如,掐人中、人工呼吸),急時通知隊醫前往施救并告知領隊和督導;

4)、流鼻血,找陰涼地方進行簡單處理(止血、清洗)待緩和后,由帶隊導游送往隊醫處處理。

三、學生暈車

1、預防措施:

1)、上車前半小時給暈車特別嚴重的學生服好暈車藥(一般不提倡);

2)、上車時讓暈車和體質較弱的學生先上車,調整好座位,一般不要坐前排和后排,盡量安排從第二排到第四排座位;

3)、跟司機溝通好,車速要平穩,盡量避免剎車和猛加油門;

4)、給有暈車習慣的學生發環保小膠袋,并安排同學協助照顧;

5)、強調車上不能吃零食,暈車的學生少喝飲料,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嘔吐;

6)、組織好車上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7)、鼓勵暈車學生戰勝困難挑戰自我,從心理克服暈車;

8)、給有暈車習慣的學生涂抹風油精(太陽穴、人中等部位);

2、處理方法:

1)、如有學生暈車嘔吐,要處理好嘔吐物,扎緊小膠袋,盡量不要讓其擴散;

2)、給暈車學生再次發放環保小膠袋,幫助漱口,按太陽穴、涂抹風油精等;

3)、分散暈車學生的注意力,如鼓勵其參與車上活動,情況允許下單獨跟暈車的學生聊天等;

4)、對暈車較嚴重的學生,到達目的地后及時送往隊醫處處理;

5)、在行進途中因暈車產生休克的,先緊急施救(掐人中、人工呼吸等),并及時通知領隊或督導。

四、丟失財物

1、預防措施:

1)、交接時,向學生講解財物保管常識及要求,強調學生不要攜帶貴重物品(例如數碼相機、手機、隨身聽等);

2)、在活動過程中尤其是交換活動場地時,提醒并檢查學生攜帶好隨身物品;

3)、在車上叮囑學生保管好個人物品,下車時讓學生檢查自己的物品是否丟失,帶隊教師在學生下車后必須檢查車上是否有遺留物品;

4)、強調學生若財物丟失一定要第一時間報告老師,以便盡可能采取補救措施。

2、處理方法:

1)、發現學生財物丟失后,要向學生問清丟失時間、地點、丟失具體財物,并主動幫助學生尋找;

2)、迅速向當天領隊和督導匯報情況,以便獲得必要的幫助;

3)、回校后主動向校方班主任說明情況,并留下學生的聯系方式。

五、學生走失

1、預防措施:

1)、注重組織教學,杜絕混亂場面;

2)、強調學生要有集體主義觀念,發揚團隊精神,嚴禁學生脫離隊伍私自行動;

3)、導游配合學校老師,照看好學生;

4)、及時清點學生人數,每交換場地或組織完一個活動時,必須點齊人數后方可繼續活動;

5)、告訴學生走失的歸隊方法;

a、告訴學生集合時間、地點;

b、向場地工作人員和附近的帶隊導游求助;

c、學生記住帶班導游的聯系電話;

2、處理方法:

1)、發現學生走失后,帶班教師自己不要慌首先要穩住學生,控制好自己班級;

2)、向知情學生問清走失學生大概在哪里走失,就近尋找;

3)、向鄰近的帶班教師詢問是否發現走失學生,并迅速向領隊和督導匯報;

4)、情況緊急時可以發動班干部協助尋找,必須講清集合時間、地點、聯系方式。

六、車輛走錯路

1、預防措施:

1)、學生上車后,主動跟司機說明當天的車程安排(如遇一天去2個景點的團,須告知司機先到哪個景點后到那個景點),并要求遵守我們制定的行車路線;

2)、自己不熟悉的路線,提醒并督促司機跟緊前面的車輛;

3)、隨時觀察路線,發現問題立即指出糾正。

2、處理方法:

1)、發現車輛走錯路帶班導游應馬上跟司機說明情況,及時糾正錯誤;

2)、如遇到比較固執的司機,應及時向領隊和督導匯報情況,必須告知車牌號碼;

3)、如糾正之后,車程浪費時間較多的,必須向領導和督導匯報,說明自己所在的位置,到達目的地之后,迅速向領隊或督導說明情況。

七、車輛遲到

1、預防措施:

1)、做好車輛遲到的準備,學好相關的知識點,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

2)、時間觀念強,按指定的時間把學生帶到指定的地點,有秩序的聽從領導調配車輛;

3)、領隊沒指揮上車之前,應組織管理好本班學生。

2、處理方法:

1)、通過延長講解和活動時間來分散學生和校方教師的注意力,以爭取主動;

2)、等車時間較長時,找一個地方休息并組織學生適當開展游戲等活動,并做好學生和校方教師的安撫解釋工作。

八、車禍

1、預防措施:

1)、學生上車之后強調乘車安全注意事項;

2)、提醒司機控制車速,不要開飛車、英雄車及霸王車;

3)、行車途中,監督學生坐穩扶好,如是開窗的車提醒學生頭手不要伸出窗外;

2、處理方法:

1)、出事后,首先安撫好學生情緒,不要驚慌,控制好秩序,保證學生的安全;

2)、迅速采取各種方法向當天領隊、督導或公司辦公室匯報出事地點、時間、受傷情況,有必要可以報警向警察求助;

3)、車輛受傷嚴重,需要轉移學生的,一定要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可以向警察求助;

4)、如有人員受傷,經領隊同意后,應由專人就近送往正規醫院急救;

5)、帶班過程中,對此事要向學生做好溝通解釋工作,消除不良影響。

九、超載

1、預防措施:

1)、交接時點清學生人數,迅速上報領隊和督導,以便安排合適的車輛;

2)、如遇超一兩個,應盡量安排坐中間,調好座位;

3)、如班級人數較多,由領隊安排分流;

4)、與司機適當交流感情。

2、處理方法:

1)、盡量與司機溝通,做出合理的解釋,嚴禁與司乘人員爭執;

2)、溝通不了的,及時報告給當天領隊和督導,以便及時處理。

十、損壞景點物資

1、預防措施:

1)、教育學生要愛護公共財物和景點設施,不要隨意損壞;

2)、注重組織教學,防止出現打鬧、推擠而損壞物資的現象;

3)、注意觀察,對有可能損壞景點物資的行為及時制止;

4)、教育學生私自損壞景點物資是個人行為,損壞景點物資要照價賠償;

2、處理方法:

1)、詢問情況,問明原因,向現場工作人員做出合理解釋,爭取得到諒解;

2)、損壞比較嚴重的,迅速向領隊和督導匯報,協助做好善后工作;

3)、回校后,要向校方班主任說明情況。

十一、突遇大雨

1、預防措施:

1)、交接時,如遇陰雨天氣提醒學生帶好雨具;

2)、熟悉活動場地的能避雨的場所;

3)、隨時觀察陰雨天氣變化情況,合理控制室外活動的進度;

4)、在天氣狀況不穩定,活動場地遠且缺乏避雨場所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延緩或調換活動順序的方法避免學生淋到雨。

2、處理方法:

1)、就近避雨,注重學生安全,防摔跤、防雷擊;

2)、緊急時,迅速上報領隊和督導,以便采取補救措施;

3)、迅速組織學生把衣服弄干,頭發擦干,有條件時,可以組織學生喝姜湯驅寒;

4)、回校交接后,提醒學生盡快回家,沖熱水澡換衣服。

十二、學生斗毆

1、預防措施:

1)、教育學生活動時要講文明、講禮儀、講團結;

2)、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行,如有此傾向時要及時制止;

3)、控制好幾個關鍵的時間(如:休息、吃飯等);

4)、幾個學校一起活動時尤其要提高警惕,防止高年級學生出現斗歐情況。

2、處理方法:

1)、要客觀公正的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與糾紛,不要傷害和岐視任何一個學生;

2)、問明情況,單獨談話,正面引導,以和為貴;

3)、對受傷的學生要及時送到校醫處處理;

4)、如情況緊急或出現群毆現象,應立即嚴厲制止,并迅速上報領導和督導,防止事態擴大。

篇3:工作人員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應急處理預案

工作人員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應急處理預案

  本規定中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是指: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意外通過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損皮膚或或胃腸道外途徑(針刺、人咬傷、擦傷和割傷等途徑穿透皮膚或粘膜屏障)接觸HBV、HCV、HIV、梅毒等血源性病原體的狀態。

  醫院工作人員發生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后,應立即按下述程序處理:

一、局部處理

  1. 肥皂液和流動清水清洗污染局部皮膚。

  2. 污染黏膜時,應用大量生理鹽水反復對黏膜進行沖洗;

  3. 如有傷口時,輕輕由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傷口,避免擠壓傷口局部,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沖洗傷口。

  4.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劑,如用70%酒精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

二、報告程序

  1.在局部處理完成后,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并填寫職業接觸登記表備案。

  2.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對接觸者進行風險評估、調查,內容包括:接觸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途徑、接觸后局部處理情況、職業接觸級別、病毒載量水平等評估感染風險、接觸者預防接種、免疫情況、對同時接觸多種血源性病原體的情況進行分析;必要時征得源患者同意后進行經血傳播疾病病原檢測 。

  3.發生HIV接觸后,由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向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西安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85521006 85525625 節假日:衛曉麗 13060422155)。

三、根據接觸病原體的種類采取相應的預防處置措施。

  (一)乙型肝炎病毒(HB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原抗體情況,了解既往免疫狀態。

  2.無保護性抗體者,應在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接種乙肝疫苗。

  3.有保護性抗體者或為乙肝病毒感染者,無需處理。

  4.在最后一劑疫苗接種1個月~2個月之后進行病毒抗體追蹤檢測。

  (二)丙型肝炎病毒(HC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無接觸后預防措施。

  3.接觸6周后檢測病毒RNA;6個月之后進行丙型肝炎抗體追蹤檢測。

  (三)艾滋病病毒(HI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由疾控部門組織專家對接觸者進行評估,需要時由疾控部門向接觸者發放阻斷劑;追蹤檢測可在疾控部門或本院檢驗科進行。

  3.接觸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個月時對艾滋病病毒抗體進行檢測。

  (四)梅毒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預防性應用長效青霉素。

  3.接觸后3個月檢測梅毒抗體。

  (五)若發生其它血源性傳播疾病職業接觸,由傳染科、防保科、醫院感染管理科共同制定預防處理方案。根據疾病的平均潛伏期進行追蹤檢測。

四、群體性職業接觸處理報告、處理

  1.報告程序:當醫院感染管理科接到3名以上工作人員在從事針對同一源患者的醫療活動而發生的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事件,立即進行核實、調查,確定為群體性職業接觸事件者向院領導匯報。

  2.風險評估: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對接觸者進行風險評估、調查,內容包括:接觸人數、接觸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途徑、接觸后局部處理情況、接觸者預防接種、免疫情況、對同時接觸多種血源性病原體的情況進行分析。

  3.預防處置措施:

  ①對于HBV、HCV、梅毒等血源性病原體的群體性接觸事件,由醫院感染管理科依據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暴露級別、接觸者免疫狀況等因素指導接觸者進行相應的檢測、預防用藥、免疫接種,并進行隨訪、監測。

  ②對于HIV群體性接觸事件,盡快向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由疾控部門組織專家對接觸者進行評估,需要時由疾控部門向暴露者發放阻斷劑;追蹤檢測可在疾控部門或本院檢驗科進行。

五、預防處置費用及補償政策:

  (一)本院正式職工及合同制人員發生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各項檢測、預防用藥、免疫接種費用均由醫院承擔。進修、實習、試工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發生職業接觸,其檢測費用由醫院承擔,但預防用藥及免疫接種費用由個人自付。

  (二)發生職業接觸的醫務人員在隨訪期內確診已感染了血源性疾病,參考損傷時執行醫務人員職業防護規定程度,醫院給予適當的補償:

  1.按照規定防護發生意外傷害的感染者,按照工傷申報程序進行申報鑒定,在鑒定結果未確定前,醫院承擔醫保費用中的全部自付部分,鑒定結果出來后按結果規定對待。

  2.由于他人的違規操作造成當事人受傷而致感染的,違規者應承擔一定比例的費用及責任。

六、總結、分析:

  每年對發生的職業接觸個案進行匯總,確定多發科室、多發人群、多發地點及危險因素;對群體接觸事件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找出醫務人員自身防護不足之處,進行相關知識培訓、補充防護用品等,將接觸機率降至最低。

  本預案與國家或上級部門法規有不符之處,按照國家或上級發布的法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