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無紡布科技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DOC39頁)

無紡布科技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DOC39頁)

2024-07-30 閱讀 9521

馬鞍山湖濱無紡布科技有限公司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

XJAQ-AQ5-2013

編制:

審核:

批準:

目錄

1.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0

2.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4)

3.車輛事故應急處置方案(21)

4.觸電事故現場處置方案(23)

5.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方案(25)

6.高溫燙傷應急處置方案(26)

7.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29)

8.鍋爐房應急處置方案(31)

9.變配電室應急預案(35)

1.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規范公司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和防范風險與事故的能力,及時、有效地組織對公司突發的生產安全事故采取應急救援行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與社會危害,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年主席令70號)

1.2.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4年主席令28號)

1.2.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主席令〔1998〕第4號)

1.2.4《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

1.2.5《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管理條例》(國務院令373號)

1.2.6《勞動保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1號)

1.2.7《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17號)

1.2.8《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

1.2.9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馬鞍山湖濱無紡布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機械傷害、高溫燙傷、觸電、火災、物體打擊、車輛傷害等危險、有害因素造成的事故。

1.4應急預案體系

根據公司安全生產實際情況和風險的評估結果,建立針對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預案體系,應急預案體系由馬鞍山湖濱無紡布科技有限公司1個綜合應急預案、6個專項應急預案和2個現場處置方案構成。(見下圖)

1.5應急工作原則

1.5.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公司財產安全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點,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

1.5.2統一指揮,分級負責

公司負責統一協調、指導應急救援工作。所屬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本部門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應急處置工作。

1.5.3屬地為主,分級響應

在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部門必須迅速做出反應,果斷采取應對措施,組織應急救援,全力控制事態發展,同時立即向公司主管部門報告。公司主管部門根據事故情況做出判斷,決定響應行動。

1.5.4預防為主,平戰結合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堅持事故災難的應急救援與日常演練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工作。

1.5.5采集信息,科學決策

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多元化獲取事故的各種信息、數據,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提高應急救援的處置能力。

2、企業危險性分析

2.1企業概況

馬鞍山湖濱無紡布科技有限公司創建于2010年,是一家集再生資源回收環保利用和無紡布生產的民營企業。

公司座落于馬鞍山當涂縣烏溪鎮工業園,占地面積22000多平方米,生產廠房10000多平方米,現有員工52余人,擁有總資產6000萬元年。公司生產能力達到20000多噸。公司還生產各種規格噴膠棉、紡絲棉、針刺棉,PP棉、珍珠棉及電腦絎縫業務,年生產2000多噸,絎縫300萬米。

公司擁有2個車間、2個庫房和1棟辦公樓。車間和倉房安全門寬度3米,每個車間、庫房保證有兩個安全出口。

2.2危險性分析

2.2.1火災危險性分析

公司主要原料為廢棄塑料瓶,屬于較容易燃燒的材料。該原料廠區存放量大,分布廣,消防設備設施不足,電器火花、工人吸煙以及動火作業等行為容易引發火災事故的發生。

2.2.2物體打擊危險分析

原材料堆放高,在運輸火災叉車行駛過程中容易發生碰撞原材料,造成原材料倒塌,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工人登高作業,拋擲工具或者物料等作業。

2.2.3機械傷害危險性分析

各類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工人違章操作設備設施、設備設施安全附件缺失等。

2.2.4高溫燙傷危險分析

公司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有加熱、烘烤等工藝,在該生產過程中溫度達到100度甚至更高,工人違章操作、未佩戴勞保用品或者設備實施缺陷損壞等容易發生燙傷事故。

2.2.5觸電危險分析

電氣設備因維護、保護不當,安全管理不嚴,非電工作業人員裝修電器設備和線路,違反操作規程,檢修前不驗電及懸掛標志牌制度等極易發生觸電事故。

2.2.6車輛傷害風險分析

公司內的運輸車輛易發生車輛碰撞、擠軋、擦刮設備、管線等事故,同時也有可能發生人員受到車輛傷害的危險。常見的車輛傷害事故有:車輛行使中引起的擠壓、撞車或傾覆等造成的人身傷害;車輛運行中碰撞建筑物、構筑物、堆積物引起建筑物倒塌、物體飛濺下落和擠壓地面而產生物體飛濺等造成的人身傷害。

3、組織機構與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應急救援組織架構圖》見附件3。

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本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事故救援工作的綜合組織、指揮和協調,組成:現場總指揮、副總指揮。

相關機構與職責總經理不在的情況下由生產科負責人進行現場指揮。工作組職責:

通訊聯絡組:負責通訊、供應、后勤。

應急救援組:負責滅火、搶險、重要和危險物資的轉移。

疏散引導組:負責非救援人員撤離危險區域的疏散工作。

安全救護組:負責現場傷者的救護。

后勤保障組:負責照明和通訊的暢通,急救物資的提供。

善后處理組:負責事故的調查和傷亡賠付。

應急指揮中心臨時地點設在保安室處。

(詳見附圖1)

篇2: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急救措施

?一、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金閶新城2010保障性住房2、建設單位:蘇州隆興置業有限公司3、設計單位:蘇州江南意造建筑設計有限公司4、監理單位:蘇州和信建設咨詢有限責任公司5、地下建筑面積:本工程地下車庫與各單體工程地下室建筑面積和約為9655.00m2。6、結構類型:主體剪力墻體系結構,基礎采用樁基、筏板相結合的基礎形式。7、地下建筑層數:地下一層8、工程地點:本工程位于蘇州市金閶區富強路與六步橋交叉口處,本工程±0.000m相當于國家85高程3.50m。為加強突發事故處理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緊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確保迅速有效地處理各類安全事故,保障施工人員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公司有關部門規定,結合我工地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二、本預案適用范圍一般火災、人員跌傷、高溫中暑、坍塌及一般自然災害引起的事故。三、安全事故的上報與現場保護??1.工地發生重大事故后,知情者應立即將事故發生地點、時間等事故的基本情況和有關信息報項目部有關人員。(如火災立即打119,人員傷亡打112,公安局報警110)。①項目經理:朱雪峰?聯系電話:②項目副經理:王利江?聯系電話:③施工員:?陳軍華?聯系電話:⑤2#樓安全員:方春銀?聯系電話:⑥5#樓安全員:金?江?聯系電話:辦公室電話:0512-2.事故發生后,項目部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應迅速組織搶險救護工作的同時,要對事故現場實行嚴格的保護,防止事故有關物品、文件等被隨意挪動或丟失,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作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的痕跡、物證。四、安全事故處理的程序1.發生安全事故后,項目部有關人員要及時趕赴現場,加強指揮,協調有關力量,對一些問題作出決策,及時上報公司有關部門。2.搶險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具體的施救和各項事故的處理工作。具體組織現場保護,負責傷員搶險,或滅火工作。3.組織有關人員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救工作,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力爭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4.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布置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處理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5.緊急調用各類物資、人員、設備等。6.當事故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的疏散工作。五、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搶險領導小組人員分工?1.組長:朱雪峰,親臨現場作出指示決策。?2.副組長:王利江、陳軍華,負責指揮現場救援裝備、人員安排。?3.小組成員:方春銀、金江、朱建雄、等,負責迅速開展救治工作,組織人員進行搶救或滅火工作等。?4.夏利明、石新建等,負責指揮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人員撤離,消除各種不安全、不穩定因素,保障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協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六、施工現場急救措施(一)具體事項分工到人,明確責任,確保發生事故后現場的急救工作步步到位。?1.由組長朱雪峰向上級及有關醫療搶救部門報告。2.由副組長王利江、陳軍華負責維護現場搶救、自救并聯系外援單位或人員(醫院、消防等)。3.由方春銀?負責在現場接車、接人。4.由金江負責在現場急救措施的落實(人員安排、具體方法等)。5.由朱建雄?負責組織后勤保障(物資、費用等)。6.救援電話:120、119。(二)要求所有人員掌握常用的急救知識,并能靈活運用。1.急救原則:先救命、后療傷。2.急救步驟F:止血、包扎、固定、救運。3.常用急救方法:?①包扎:傷口包扎繃帶必須清潔,傷口不要用水沖洗。如傷?大量出血,要用折疊多層的繃帶蓋住,并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時可撕下衣服)扎緊,直到流血減少或停止。?②碰傷:輕微的碰傷,可將冷濕布敷在傷處。較重的碰傷,應小心把傷員安置在擔架上,等待醫生處理。?③骨折:手骨或腿骨折斷,應將傷員放在擔架上或地上,用兩塊長度超過兩個關節,寬度不小于100~150㎜的木板或竹片綁縛在肢體的外側,夾住骨折處,并扎緊,以減輕傷員的痛苦和傷勢。?④碎屑入目:當眼睛為碎屑所傷,要立即去醫院治療,不要用手、手帕、毛巾、火柴梗及別的東西拭眼睛。?⑤灼燙傷;用清潔布覆蓋傷面后包扎,不要弄破水泡,避免創面感染。傷員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經現場處理后的傷員要迅速送醫院治療。?⑥煤氣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讓其仰臥,解開衣服,但勿使受涼。如中毒者停止呼吸,則實行人工呼吸搶救。?⑦觸電: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干木材等絕緣物把電線自觸電者身上撥開。進行搶救時,注意勿直接接觸觸電者。如觸電者已失去知覺,應使其仰臥地上,解開衣服,使其呼吸不受阻礙。如觸電者呼吸停止,則應進行人工呼吸。?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盡快現場搶救,不間斷的做人工呼吸,并擠壓心臟,不要等醫務人員,更不要不經搶救,直接送醫院,搶救觸電人員時應耐心、持久。?⑧中暑:發生中暑后,應迅速將中暑者移到涼爽通風的地方,脫去或解開衣服,使患者平臥休息,給患者喝含食鹽的飲料或涼開水,用涼水或酒精擦身。發生持續高燒及昏迷者應立即送往醫院。(三)發生事故后,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對受傷人員的搶救決不遲誤。?七、事故調查處理事故調查處理實行“三不放過”的原則:即在調查處理事故時,必須堅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切實可行和防范措施不放過。此應急救援預案制定落實后必須進行一次預演。?蘇州第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金閶新城項目部?2011年7月14日

篇3: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除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大型機械設備的拆裝作業,必須由具備安裝資質的專業隊伍和專業人員承擔,一般人員不得參與。

2.安拆作業前,承接單位要召集工程技術、安全部門人員一同勘察現場情況,協商制定安全技術保證措施。

3.大型機械的拆除安裝,對參加拆裝人員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嚴格遵守拆裝程序,拆裝時要有安全監管員和技術負責人在場指揮。

4.大型機械的安裝拆作業,應遵守電氣、機械、高空作業安全規程,防止觸電、墜落、擠傷等事故。

5.安裝完畢的設備,應符合《起重機械安全規程》和《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之要求,并通過公司或勞動部門驗收后方準予使用。

起重機械拆裝前零部件檢查制度

1.大型施工機械在安拆之前,要先檢查機械的金屬結構部件應無嚴重腐蝕、彎曲變形、焊縫不開裂。工作爬梯、防護欄桿安全可靠。

2.要檢查安全保護裝置完好無損,各聯接螺栓、銷軸、配線、鋼絲繩、塔吊壓重配重的數量或長度完整齊全,無損壞。

3.檢查齒輪、滑輪、連軸器、減速器、制動器等機械零部件外觀完好,固定牢靠,沒有裂紋損傷。

4.檢查各電氣線路、電纜、集電器、電阻器、開關、接觸器等電氣部件符合使用要求,電機繞組以及線路絕緣電阻≥0.5MΩ。

5.檢查隨機工具以及使用的麻繩、吊索、吊環、卸甲、手拉葫蘆等工具齊全牢固,完好無損,確保安全可靠。

6.拆卸完畢,要清理、保養好機械設備的各種零部件,并保管堆放整齊。

起重機械安全技術交底制度

1.拆、裝塔吊時,應嚴格執行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及行業標準和生產廠家使用說明書中的規定要求進行。

2.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編制切實可行的拆、裝工藝和方案,并嚴格按工藝和方案要求組織交底、實施。

3.參加起重設備拆、裝作業人員,應認真學習拆、裝工藝方案,掌握本崗位、工位作業要求。

4.在起重設備拆、裝過程中,應由拆、裝指揮人員統一指揮,并做好安全監護工作(作業區應懸掛警示標牌)。

5.拆、裝進場前,查看施工現場周圍環境、道路、安全措施等以及現場配合準備工人情況,具備拆、裝條件方可組織人員進場。

6.參加拆、裝作業人員應接受安全技術交底。由技術負責人組織,由拆、裝指揮作施工過程工藝、方案交底;機電工長作拆、裝過程安全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7.拆、裝只允許在四級風以下進行作業,如在作業過程中,突然遇到風力加大,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緊固連接螺栓。

起重機械拆裝檢測驗收制度

(一)、檢測

1.安裝完畢的起重機械必須符合GB6067《起重機械安裝規程》之要求,檢測驗收的標準依據勞動部93.10.15頒發的《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檢驗大綱》來實施。

2.大型施工機械拆卸之前,必須按照檢驗大綱之要求進行檢查,不符合相關安全要求,不得進行拆卸作業。

3.檢驗用儀器、量具和工具必須有產品合格證,要設專人保管使用,并定期進行計量校驗,保持檢驗工具的準確性。

4.檢測環境條件要符合國家要求。

5.檢驗工作必須由持省級檢驗員證的人員來完成,《企業自檢報告單》必須簽有檢驗員章方算符合要求。

(二)、驗收

1.新安裝的施工電梯、塔吊、快速井架等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科必須匯同公司質安部、施工項目三方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和驗收,驗收人員必須依據《建筑機械技術試驗規程》來進行。

2.安裝驗收必須準備基礎施工資料、垂直度水平度測量記錄、機身接地電阻、安裝方案、安全交底等資料,填寫安裝驗收記錄表。

起重機械拆裝檔案管理制度

1.由內業員負責,對每一臺大型施工機械的合格證、說明書、各種機械電氣圖紙、維修保養記錄、檢查檢測試驗記錄、各臺次安拆驗收資料進行收集、編目、分類、保管、歸存至單機檔案。

2.拆裝資料的填寫應保證真實可靠,對拆裝過程中建立的各類安全、技術以及施工資料,統一交由基地機管員收存保管。

3.機管員對大型設備的拆裝資料的管理,應做到如下幾點:

①按單機收集、整理、保管每次安拆的各種資料;

②做好拆裝檔案的編目工作,需要時及時提供各種安拆資料,切實對大型設備的拆裝作業提供幫助;

③規定拆裝資料的復制、翻閱和借閱辦法,以保證資料完好不遺失;

④告知各類原始資料和拆裝資料的借閱單位和借閱人員,不得在檔案資料上涂改、抽換,并保證及時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