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成品倉庫主任崗位職責

成品倉庫主任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1971

1、積極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勵職工熱愛本職,堅守崗位,鉆研業務,維護職工之間的團結,協作和友愛。

2、熱情對待客戶,協調并妥善處理好職工與客戶之間的關系。

3、安排成品庫職工工作崗位,及檢查職工的工作情況,安排正常發貨順序,負責職工考勤工作。

4、監督成品發貨裝卸工作的半年速度和質量,簽發《裝卸完工單》。

5、負責監督從打包、堆樁至拆樁、裝車的日常工作正常進行。檢查處理成品入庫和發貨工作中發生的差錯或事故,并搞好安全作業。

6、安排成品庫職工定期進行清潔衛生大掃除,保持倉庫的環境清潔,負責檢查成品倉庫的采光、通風及照明等有關設施。

7、積極向主管領導匯報工作。

篇2:某成品倉庫管理員安全職責

成品倉庫是對產成品的保管、包裝、發貨,主要是對庫存產成品管理的安全負責,其職責是:

1、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認真落實公司對倉庫管理工作中有關安全方面的規定和要求;

2、成品倉庫是消防重地,認真執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禁止一切明火進入庫區;

3、認真執行公司用電安全制度,庫存產品較多,嚴禁擅自拉線接電,使用電爐及熱得快等電器;

4、定期檢查滅火器材,保持完好和正常使用。

篇3:成品及原輔材料倉庫管理制度范本

1、為了加強倉庫安全管理,確保安全,根據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的規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2、倉庫安全管理必須貫徹“預防為主”,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3、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倉庫建筑設計要符合國家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并經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審核。倉庫竣工時,須由公安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倉庫必須確定一名安全防火責任人,并建立健全各項防火規章制度。

5、倉庫保管員應當熟悉儲存物品的分類、性質、保管業務知識和防火安全制度,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維修保養方法,做好本職工作。

6、倉庫物品應當分類,嚴格按照“五距”(燈距、堆距、行距、柱距、墻距)的要求堆放,不得混存。

7、倉庫的電氣裝置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電氣設計和施工安裝驗收標準規范的規定。甲、乙類物品庫房和丙類液體庫房的電氣裝置,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安全規定。

8、庫房內不準設置移動式照明燈具。照明燈具、電器設備的周圍和主線槽下方嚴禁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與儲存物品水平間距離不得小于零點五米。

9、每個庫房應當在庫房外單獨安裝開關箱,保管人員離庫時。必須拉閘斷電。禁止使用不合規格的保險裝置。庫房內不準使用電爐、電烙鐵、電熨斗等電熱器具和電視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

10、倉庫應當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庫房內嚴禁使用明火,不準住人。

11、倉庫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消防法規規定,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保證隨時好用,確保安全。

12、制定電源、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和值班巡邏等制度,落實逐級防火責任制和崗位防火責任制;組織開展防火檢查,消除火險隱患。

13、組建專職、義務消防隊,定期進行業務培訓,制定滅火應急方案,開展自防自救工作。

14、倉庫嚴格執行夜間值班、巡邏制度,帶班人員應當認真檢查,督促落實。

15、甲、乙類桶裝液體,不宜露天存放。必須露天存放時,在炎熱季節必須采取降溫措施。

16、庫存物品應當分類、分垛儲存,每垛占地面積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與垛間距不小于一米,垛與墻間距不小于零點五米,垛與梁、柱間距不小于零點三米,主要通道的寬度不小于二米。

17、甲、乙類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發生化學反應或者滅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須分間、分庫儲存,并在醒目處標明儲存物品的名稱、性質和滅火方法。

18、甲、乙類物品的包裝容器應當牢固、密封,發現破損、殘缺,變形和物品變質,分解等情況時,應當及時進行安全處理,嚴防跑、冒、滴、漏。

19、裝卸甲、乙類物品時,操作人員不得穿戴易產生靜電的工作服、帽和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嚴防震防、撞擊、重壓、摩擦和倒置。對易產生靜電的裝卸設備要采取消除靜電的措施。

20、裝卸作業結束后,應當對庫區、庫房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離人。

21、倉庫應當設置醒目的防火標志。進入甲、乙類物品庫區的人員,必須登記,并交出攜帶的火種。

22、庫房外動用明火作業時,必須辦理動火證,經倉庫或單位防火負責人批準,并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動火證應當注明動火地點、時間、動火人、現場監護人、批準人和防火措施等內容。

23、倉庫的消防設施、器材,應當由專人管理,負責檢查、維修、保養、更換和添置,保證完好有效,嚴禁圈占、埋壓和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