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司鉆崗位崗位職責

司鉆崗位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8473

一、崗位職責

???????負責組織本班生產工作和勞動分工,保證安全、優質、高速、低耗地完成生產任務。是班組安全生產監督員。

???????1)負責操作剎把和司鉆井控操作臺,嚴格執行質量標準、操作規程和技術措施。

???????2)檢查全班對巡回檢查制、交接班制、設備維修保養制的執行情況,操作規范化,督促全班合理、正確使用設備。

???????3)組織全班按生產任務書搞好生產;嚴格執行鉆頭、鉆具使用管理制度和鉆井液凈化及處理措施,正確判斷和處理井下情況,特殊情況應及時向帶班隊長匯報。

???????4)負責本班崗位練兵、新職工的崗位培訓工作,做到“四懂三會”,即懂原理、懂結構、懂性能、懂用途;會使用、會保養、會排除故障。

???????5)負責本班的QHSE管理工作,堅持定期開展活動,檢查各崗位QHSE工作情況,發現不安全因素和鉆井質量問題及時進行處理,不能處理的,要采取防范措施,及時匯報。

???????6)負責監督蘇丹員工保養絞車和井口工具,并對內外鉗工的操作和安全負責。

???????二、巡回檢查路線及內容

???????1?檢查路線

???????值班房→電磁剎車及動力機組→絞車→大繩→滾筒高、低速離合器→剎車系統→防碰天車→司鉆井控操作臺→死繩固定器→立壓表→參數儀→司鉆操作箱及電控箱→液壓貓頭→液氣大鉗→內外鉗→井口工具→手工具→值班房

???????2?檢查了解內容

???????2.1?值班房

???????1)查看工程地質設計,了解地層巖性,確定措施。

???????2)工程、鉆井液班報表、保養記錄等資料齊全,填寫準確、清潔、及時,無漏填內容。

???????2.2?電磁剎車及動力機組

???????1)各固定螺栓固定牢靠,轉子軸與滾筒軸同心。

???????2)運轉正常,滑鍵摘掛靈活。

???????3)冷卻、潤滑良好。

???????4)動力機組固定牢靠。

???????5)A、B電動機及冷卻風機運轉正常,輸入軸軸承運轉及溫度正常,潤滑好,無雜音。

???????6)絞車慣性剎車離合器固定牢靠,摩擦片完好,磨損量不超過規定值,支承軸潤滑好。

???????2.3?大繩

???????1)活繩頭緊固牢靠,余量長度不小于20cm。

???????2)鋼絲繩一扭斷絲不超過3絲。

???????3)大繩排列整齊,不打扭。

???????2.4?滾筒高、低速離合器

???????1)各固定螺栓齊全、緊固。

???????2)導氣(水)龍頭及管線不漏氣(水)。

???????3)氣囊、鋼轂完好無油污。

???????4)摩擦片無偏磨及損壞、缺失。

???????2.5?剎車系統(帶剎或液壓盤剎)

???????1)帶式剎車:

???????(1)剎帶調節螺栓好用、不滑扣、背帽及剎帶調節扳手齊全。

???????(2)剎車曲軸套無松動,潤滑良好、靈活,曲軸下無雜物和油污。

???????(3)剎帶片使用銅螺栓固定,磨損均勻,剩余厚度不小于15mm,剎帶吊鉤、托輪調節符合規定要求。

???????(4)剎把活動自如,剎把與鉆臺面夾角為45°左右。

???????2)盤式剎車:

???????(1)液壓站電動機、柱塞泵運轉正常,無雜音。

???????(2)液壓油量合適,最高工作油溫不大于60℃,最高工作壓力為8MPa,濾清器指示正常。

???????(3)液壓管線完好無損,連接緊密,無滲漏。

???????(4)剎把靈活好用,操作方便,固定牢靠。

???????(5)工作鉗安全可靠剎車盤與剎車塊的間隙符合使用要求,剎車塊磨損剩余厚度不小于12mm。

???????(6)安全鉗固定可靠,剎車盤與剎車塊的間隙不大于1mm,剎車塊磨損剩余厚度不小于12mm。

???????3)剎車氣缸螺栓、銷子齊全緊固,進氣、放氣良好,不漏氣,剎車可靠。

???????4)滾筒冷卻供水暢通,水質清潔,管線不漏水(注意:防止高溫激化)。

???????2.6?防碰天車

???????1)過卷式及重錘式:

???????(1)過卷閥、重錘靈活好用、氣路暢通,過卷閥長度調節合適。

???????(2)開口銷符合使用要求,保險可靠。

???????(3)防碰天車繩松緊合適、無打扭及纏掛井架現象。

???????2)電子數碼式:

???????(1)電子數碼防碰裝置及傳感器、電磁閥完好、正常。

???????(2)報警提示及剎車設定正確。

???????2.7?司鉆井控操作臺

???????1)儀表齊全、完好。

???????2)氣源壓力符合使用要求。

???????3)氣控閥手柄齊全、復位良好。

???????4)無障礙物,操作方便。

???????2.8?死繩固定器

???????1)各固定螺栓齊全、緊固、無余扣,背帽齊全。

???????2)鋼絲繩排列整齊,按固定圍槽排滿,擋繩桿齊全。

???????3)壓力傳感器、傳壓管線連接牢固、無滲漏。

???????4)止回閥、手壓泵靈活、好用。

???????2.9?立壓表

???????防震壓力表量程符合要求,表盤清潔,指示靈敏準確。

???????2.10?參數儀

???????1)參數儀表齊全、完好、靈敏、準確、清潔。

???????2)傳壓器及信號線連接牢固、絕緣、無滲漏。

???????3)指重表、靈敏表與記錄儀讀數一致。

???????4)參數儀安裝可靠、防水、防震。

???????2.11?司鉆操作箱及電控箱

???????1)氣開關靈活好用、固定牢靠,儀表齊全、靈敏、準確、清潔。

???????2)氣管線連接牢固不漏氣。

???????3)總氣壓力符合要求。

???????4)電控箱各轉換開關靈活好用,儀表靈敏、準確,各指示燈完好,箱內氣壓足夠,電源線路走向符合要求,絕緣良好。

???????2.12?內鉗

???????1)鉗柄不允許有裂紋。

???????2)各部位配合要用專用銷連接,不允許使用代用銷,銷子開口別銷齊全。

???????3)連接部位機油潤滑良好,無阻卡現象。

???????4)鉗牙裝整齊,無松動現象,擋銷齊全,鉗牙上無油泥,磨損量不影響使用要求。

???????5)鉗體水平,上下移動靈活,與吊繩連接牢靠。

???????6)鉗柄尾部固定牢靠,鉗尾銷的保險銷使用磁性銷子,下面裝別針。

???????7)鉗尾繩使用直徑22mm標準鋼絲繩套,。

???????2.13?外鉗

???????1)鉗柄不允許有裂紋。

???????2)各部位配合要用專用銷連接,絕不允許使用代用銷。

???????3)連接部位機油潤滑靈活,無阻卡現象。

???????4)鉗牙要裝整齊、無松動現象,擋銷齊全,鉗牙上無油泥,磨損量不影響使用要求。

???????5)鉗體水平,上下移動靈活。

???????6)鉗柄尾部固定牢靠,鉗尾銷的保險銷使用磁性銷子,下面裝別針。

???????7)鉗尾繩使用直徑19mm或22mm鋼絲繩無斷絲,兩端各用三個繩卡卡緊,卡距符合要求。

???????2.14液氣大鉗

???????1)吊繩及尾座固定牢靠(吊繩使用直徑19mm鋼絲繩,大鉗高低位調節使用30kN的手拉葫蘆,水平度滿足井口作業要求)。

???????2)鉗頭顎板、堵頭尺寸與鉆具尺寸相符。

???????3)鉗牙齊全完好、固定牢靠,鉗頭進退活動靈活、轉動無阻卡,剎帶調節合適。

???????4)移送氣缸、夾緊氣缸伸縮、活動自如,不漏氣。

???????5)大鉗安全門框齊全、可靠、靈活好用。

???????6)手動液壓換向閥、溢流閥、管線連接處緊密、無滲漏。

???????7)氣控元件固定完好,連接緊密、無漏氣,快放閥靈活好用。

???????8)液壓站油量、油溫、油質、油壓符合使用要求,表面清潔。

???????9)液壓站電動機、柱塞泵運轉正常、無雜音,電動機接地良好。

???????2.15?井口工具

???????1)卡瓦整體完好,靈活好用,不打滑、不松動。

篇2:副司鉆崗位崗位責任制

一、崗位職責

協助司鉆搞好全班工作,司鉆不在時頂其崗位。

1)負責鉆井泵、高壓循環系統及充氣機的使用、維護和保養。

2)負責操作貓頭。

3)協助井架工工維護、調整鉆井液性能,復雜情況時注意鉆井液液面變化,起鉆時負責向井內灌鉆井液。

4)負責檢查和管理防噴器、遠程控制臺、節流管匯、壓井管理匯、液氣分離器及泵房的工具、材料。是班組材料管理員。

5)負責泵房的安全管理,按QHSE管理的要求做好泵房區域的清潔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帶領蘇丹員工完成本班輔助工作。

6)負責內、外鉗工和場地工的協調與管理。

7)協助司鉆搞好全班QHSE管理工作,并負責班組材料管理及填寫本班質量記錄。

二、巡回檢查路線及內容

1檢查路線

值班房→循環罐→儲備罐→鉆井泵→工具箱→高壓管匯→節流管匯→液氣分離器→防噴器→壓井管匯→遠程控制臺→單點測斜房→值班房

2檢查了解內容

2.1值班房

1)查看工程班報表,了解施工情況。

2)查看井控記錄、鉆井泵運轉、保養記錄的填寫是否準確、及時。

3)了解井深、地層狀況及其對鉆井液性能的要求。

2.2循環罐

1)鉆井液液面高度正常。

2)閘門開關情況。

2.3儲備罐

鉆井液(或清水)儲備符合施工設計要求。

2.4鉆井泵

1)潤滑良好,油量、油質符合要求(按標準用油)。

2)各連接螺栓齊全、緊固、不松、不刺、不漏。

3)缸套、活塞潤滑及冷卻良好,拉桿箱內清潔無雜物。

4)運轉無雜音。

5)上水管線用卡箍緊固,封閉良好,不漏氣。

6)缸套一活塞總成、閥體總成工作正常,不刺漏。

7)安全銷定位符合規定。

8)泵壓表清潔、靈敏、讀數準確、方向正確。

9)空氣包充氣(氮氣或空氣)壓力為施工泵壓的30%。

10)噴淋泵運轉正常,皮帶齊全、松緊合適、護罩齊全牢固,不漏水,冷卻水箱水質清潔,滿足潤滑冷卻要求。

11)泄壓管固定牢靠,直徑不小于73mm,不變徑,用直徑12.7mm鋼絲繩保險繩,兩端栓牢。

12)泵底座與基礎之間無懸空,基礎水平,場地平整,無積水。

13)皮帶輪固定牢靠,傳動皮帶齊全、松緊合適,護罩固定牢靠。

14)機油泵工作正常,濾清器清潔,噴嘴不堵塞,方向正確,油管線暢通,連接緊密,油壓正常(0.2~0.5MPa)。

15)A、B電動機及冷卻風機固定牢靠,運轉正常無雜音,檢修開關是否靈活好用;皮帶輪固定牢靠,傳動皮帶齊全,松緊合適,護罩齊全牢靠。

2.5工具箱

1)閥座取出器、管鉗、撬杠、榔頭、拉缸器等工具齊全、完好、清潔。

2)備有適量的易損件。

2.6高壓管匯

1)閘門開關位置正確,防止憋泵。

2)法蘭、活接頭連接緊密,無刺漏,固定牢靠;高壓軟管纏繞直徑12.7mm鋼絲保險繩兩頭栓系牢固。

2.7節流管匯

1)閘門齊全、完好、開關靈活、管匯固定牢靠。

2)套壓表靈敏完好,清潔,方向正確。

2.8液氣分離器

1)管線連接固定牢靠。

2)工作時罐中壓力保持0.7MPa;壓力表靈敏、準確。

3)閘門轉動靈活。

2.9防噴器

1)螺栓齊全、緊固、清潔、無刺漏。

2)防噴器四通兩翼閘門齊全、完好、靈活,開關狀態、位置正確。、

3)防噴器控制管線活接頭連接緊密。

2.10壓力管匯

1)閘門齊全、完好、開關靈活,管匯安裝符合要求。

2)壓力表符合要求,單流閥完好。

3)回收管線、液氣分離器連接活接頭緊固。

2.11遠程控制臺

1)液壓管線連接完好,活接頭連接緊密,無刺漏。

2)壓力表顯示符合要求(供油壓力:儲能器17.5~21MPa,管匯壓力表10.5MPa,環型防噴器10.5MPa,閘板防噴器10.5MPa)。

3)打壓后油量高于下部油標上限。

4)電源開關處于接通狀態,電控箱旋鈕在自動位。

5)電、氣打壓泵運轉正常。

2.12單點測斜房

1)鋼絲繩排列整齊、無死折。

2)計數器準確。

3)控速器靈敏、剎車可靠,滾筒保養良好。

4)電動機運轉正常,接地良好。

2.13值班房

1)班前會:

(1)及時向司鉆反映巡回檢查中發現的未整改問題。

(2)協助司鉆安排好本班生產任務分工。

(3)明確本班本崗設備保養、修換內容。

2)班后會:認真總結本班本崗位工作情況。

三、基本操作規程

1崗位操作主要內容

1)鉆井泵啟動與運轉操作。

2)鉆井泵檢修。

3)其他操作。

2基本操作規程

2.1鉆井泵啟動與運轉

2.1.1啟動前檢查、準備工作

1)每次啟動前應檢查缸套壓蓋、閥體壓蓋、拉桿及拉桿卡箍等各處螺絲是否上緊。

2)潤滑油油量、油質是否符合要求。

3)安全閥、泵壓表是否靈敏,空氣包內預壓力是否符合要求(為施工工作壓力的30%,最大不起過6MPa)。

4)上水管線、高壓管匯閘門開關狀態正確,防止無上水或蹩泵。

5)冷卻水系統是否符合要求。

6)口井完鉆后將安全閥拆下檢查保養,以防銹死。

2.1.2基本操作規程

1)確保鉆井泵、高壓管匯、安全閥、泄壓管方向及傳動部位附近無人及傳動部位無障礙物。

2)倒好閘門,確保各閘門開關正確。

3)發出啟動鉆井泵信號,待司鉆啟動鉆井泵時,注意觀察泵壓變化,如有異常現象,及時發出停車信號。

4)正常運轉時(尤其是負荷運轉)檢查軸承溫度。

5)啟動后應做到“五觀察”,“三不離”:

(1)五觀察

①泵內有無雜聲與刺聲。

②十安頭和各軸承潤滑情況。

③泵壓變化。

④活塞與缸套有無刺漏,冷卻系統是否正常。

⑤鉆井液罐液面有無上漲或下降,不正常時立即與司鉆聯系,及時發現井涌或井漏現象。

(2)三不離:

①井下不正常時不離崗位。

②每次摘掛泵時不離崗位。

③檢修泵時不離崗位。

2.1.3安全注意事項

1)開泵時高壓管匯、安全閥泄壓管方向及傳動部位不準有人,當鉆井泵正常運轉、水眼頂通、泵壓正常后,方可進入泵區。

2)遇特殊情況需停泵,應先通知司鉆把鉆具提起,然后再停泵。

3)泵在高壓下工作,禁止開關回水閘門。為了安全,應先關回水閘門再開泵,或先停泵再開回水閘門,倒閘門時應先開后關,開關閘門時要做到一次開全或一次關緊,并回旋1/4-1/2圈。

4)泵房倒閘門注意事項:

(1)清楚各閘門所控制鉆井液流向。

(2)倒閘門前必須清楚各閘門開關狀態。

(3)停泵后方可進行倒閘門操作。

(4)根據工作需要合理倒好閘門,除非修泵,不得將泵閘門組管線兩端閘門同時關閉。

5)起鉆前倒好灌鉆井液管線閘門,起鉆時按規定灌好鉆井液,除觀察循環罐液面是否下降外,還需看井口灌鉆井液管線是否脫落,鉆井液是否如數灌入井內,若發現灌不進鉆井液應及時通知司鉆進行處理,防止井涌、井噴或造成井塌。

2.2鉆井泵檢修

2.2.1準備工作

1)更換鉆井泵缸套、活塞準備工作:

(1)準備好新缸套、缸套密封圈、活塞總成。

(2)準備好黃油、拉缸器、撬杠、榔頭、管鉗。

2)更換鉆井泵進排水閥座準備工作:

(1)準備好新閥座、閥體、閥座取出器。

(2)準備好撬杠、板手、管鉗、榔頭。

3)修泵時必須摘掉司鉆臺上的鉆井泵控制氣開關以及泵離合器附近的鉆井泵控制氣開關,并有專人看守。

4)任何時候,摘掛泵只能由一人指揮,不得多人同時指揮。

2.2.2基本操作規程

1)更換缸套和活塞前先停泵,倒好閘門,并閉上水管閘門后再打開缸蓋,取出吸入閥總成,放凈鉆井液,并有專人看守,更換缸套和拉桿時,最好用人工盤泵,如人工無法盤泵時,則合上司鉆臺的鉆井泵控制開關,活動泵離合器附近的鉆井泵控制氣開關,緩慢將中心拉桿頂至上止點,然后用撬杠撬出活塞拉桿,卸下缸套活接頭取出缸套。裝缸套按相反程序操作。

2)更換鉆井泵進排水閥座時,先停泵倒好閘門,并閉上水管閘門,卸開進排水螺紋圈,取出進排水總成,裝好閥座取出器,取出閥座,將閥箱內外清洗干凈,裝入新閥體。按相反程序裝好液力端,倒好閘門,排凈空氣。

2.2.3安全注意事項

1)更換缸套時,應使用缸套取出器,不準用憋泵法取缸套。

2)更換缸套時,必須同時更換缸套密封圈。

3)更換閥座時,必須用專用的拔閥座工具,嚴禁用氣割或電焊割取,以免損壞冷缸。

4)在停泵檢查修理時,一定要把泵開關關掉并掛好“設備檢修”牌,以免發生錯誤操作,造成人身傷害。

5)修理完必須清理拉桿箱內、皮帶上的手工具,倒好閘門后再開泵。

2.3其它操作

2.3.1開、關防噴器

1)開、關前檢查遠程控制臺儲能器、管匯、環形防噴器,閘板防噴器的壓力。

2)操作時依據“四七”動作開關防噴器。

2.3.2操作測斜絞車

1)操作前檢查測斜絞車、鋼絲繩、剎車、計數器是否處于良好狀態。

2)操作時應注意控制下放、上提速度,防止拉斷鋼絲繩,到井底前應緩慢下放。

篇3:司鉆崗位崗位責任制

一、崗位職責

負責組織本班生產工作和勞動分工,保證安全、優質、高速、低耗地完成生產任務。是班組安全生產監督員。

1)負責操作剎把和司鉆井控操作臺,嚴格執行質量標準、操作規程和技術措施。

2)檢查全班對巡回檢查制、交接班制、設備維修保養制的執行情況,操作規范化,督促全班合理、正確使用設備。

3)組織全班按生產任務書搞好生產;嚴格執行鉆頭、鉆具使用管理制度和鉆井液凈化及處理措施,正確判斷和處理井下情況,特殊情況應及時向帶班隊長匯報。

4)負責本班崗位練兵、新職工的崗位培訓工作,做到“四懂三會”,即懂原理、懂結構、懂性能、懂用途;會使用、會保養、會排除故障。

5)負責本班的QHSE管理工作,堅持定期開展活動,檢查各崗位QHSE工作情況,發現不安全因素和鉆井質量問題及時進行處理,不能處理的,要采取防范措施,及時匯報。

6)負責監督蘇丹員工保養絞車和井口工具,并對內外鉗工的操作和安全負責。

二、巡回檢查路線及內容

1?檢查路線

值班房→電磁剎車及動力機組→絞車→大繩→滾筒高、低速離合器→剎車系統→防碰天車→司鉆井控操作臺→死繩固定器→立壓表→參數儀→司鉆操作箱及電控箱→液壓貓頭→液氣大鉗→內外鉗→井口工具→手工具→值班房

2?檢查了解內容

2.1?值班房

1)查看工程地質設計,了解地層巖性,確定措施。

2)工程、鉆井液班報表、保養記錄等資料齊全,填寫準確、清潔、及時,無漏填內容。

2.2?電磁剎車及動力機組

1)各固定螺栓固定牢靠,轉子軸與滾筒軸同心。

2)運轉正常,滑鍵摘掛靈活。

3)冷卻、潤滑良好。

4)動力機組固定牢靠。

5)A、B電動機及冷卻風機運轉正常,輸入軸軸承運轉及溫度正常,潤滑好,無雜音。

6)絞車慣性剎車離合器固定牢靠,摩擦片完好,磨損量不超過規定值,支承軸潤滑好。

2.3?大繩

1)活繩頭緊固牢靠,余量長度不小于20cm。

2)鋼絲繩一扭斷絲不超過3絲。

3)大繩排列整齊,不打扭。

2.4?滾筒高、低速離合器

1)各固定螺栓齊全、緊固。

2)導氣(水)龍頭及管線不漏氣(水)。

3)氣囊、鋼轂完好無油污。

4)摩擦片無偏磨及損壞、缺失。

2.5?剎車系統(帶剎或液壓盤剎)

1)帶式剎車:

(1)剎帶調節螺栓好用、不滑扣、背帽及剎帶調節扳手齊全。

(2)剎車曲軸套無松動,潤滑良好、靈活,曲軸下無雜物和油污。

(3)剎帶片使用銅螺栓固定,磨損均勻,剩余厚度不小于15mm,剎帶吊鉤、托輪調節符合規定要求。

(4)剎把活動自如,剎把與鉆臺面夾角為45°左右。

2)盤式剎車:

(1)液壓站電動機、柱塞泵運轉正常,無雜音。

(2)液壓油量合適,最高工作油溫不大于60℃,最高工作壓力為8MPa,濾清器指示正常。

(3)液壓管線完好無損,連接緊密,無滲漏。

(4)剎把靈活好用,操作方便,固定牢靠。

(5)工作鉗安全可靠剎車盤與剎車塊的間隙符合使用要求,剎車塊磨損剩余厚度不小于12mm。

(6)安全鉗固定可靠,剎車盤與剎車塊的間隙不大于1mm,剎車塊磨損剩余厚度不小于12mm。

3)剎車氣缸螺栓、銷子齊全緊固,進氣、放氣良好,不漏氣,剎車可靠。

4)滾筒冷卻供水暢通,水質清潔,管線不漏水(注意:防止高溫激化)。

2.6?防碰天車

1)過卷式及重錘式:

(1)過卷閥、重錘靈活好用、氣路暢通,過卷閥長度調節合適。

(2)開口銷符合使用要求,保險可靠。

(3)防碰天車繩松緊合適、無打扭及纏掛井架現象。

2)電子數碼式:

(1)電子數碼防碰裝置及傳感器、電磁閥完好、正常。

(2)報警提示及剎車設定正確。

2.7?司鉆井控操作臺

1)儀表齊全、完好。

2)氣源壓力符合使用要求。

3)氣控閥手柄齊全、復位良好。

4)無障礙物,操作方便。

2.8?死繩固定器

1)各固定螺栓齊全、緊固、無余扣,背帽齊全。

2)鋼絲繩排列整齊,按固定圍槽排滿,擋繩桿齊全。

3)壓力傳感器、傳壓管線連接牢固、無滲漏。

4)止回閥、手壓泵靈活、好用。

2.9?立壓表

防震壓力表量程符合要求,表盤清潔,指示靈敏準確。

2.10?參數儀

1)參數儀表齊全、完好、靈敏、準確、清潔。

2)傳壓器及信號線連接牢固、絕緣、無滲漏。

3)指重表、靈敏表與記錄儀讀數一致。

4)參數儀安裝可靠、防水、防震。

2.11?司鉆操作箱及電控箱

1)氣開關靈活好用、固定牢靠,儀表齊全、靈敏、準確、清潔。

2)氣管線連接牢固不漏氣。

3)總氣壓力符合要求。

4)電控箱各轉換開關靈活好用,儀表靈敏、準確,各指示燈完好,箱內氣壓足夠,電源線路走向符合要求,絕緣良好。

2.12?內鉗

1)鉗柄不允許有裂紋。

2)各部位配合要用專用銷連接,不允許使用代用銷,銷子開口別銷齊全。

3)連接部位機油潤滑良好,無阻卡現象。

4)鉗牙裝整齊,無松動現象,擋銷齊全,鉗牙上無油泥,磨損量不影響使用要求。

5)鉗體水平,上下移動靈活,與吊繩連接牢靠。

6)鉗柄尾部固定牢靠,鉗尾銷的保險銷使用磁性銷子,下面裝別針。

7)鉗尾繩使用直徑22mm標準鋼絲繩套,。

2.13?外鉗

1)鉗柄不允許有裂紋。

2)各部位配合要用專用銷連接,絕不允許使用代用銷。

3)連接部位機油潤滑靈活,無阻卡現象。

4)鉗牙要裝整齊、無松動現象,擋銷齊全,鉗牙上無油泥,磨損量不影響使用要求。

5)鉗體水平,上下移動靈活。

6)鉗柄尾部固定牢靠,鉗尾銷的保險銷使用磁性銷子,下面裝別針。

7)鉗尾繩使用直徑19mm或22mm鋼絲繩無斷絲,兩端各用三個繩卡卡緊,卡距符合要求。

2.14液氣大鉗

1)吊繩及尾座固定牢靠(吊繩使用直徑19mm鋼絲繩,大鉗高低位調節使用30kN的手拉葫蘆,水平度滿足井口作業要求)。

2)鉗頭顎板、堵頭尺寸與鉆具尺寸相符。

3)鉗牙齊全完好、固定牢靠,鉗頭進退活動靈活、轉動無阻卡,剎帶調節合適。

4)移送氣缸、夾緊氣缸伸縮、活動自如,不漏氣。

5)大鉗安全門框齊全、可靠、靈活好用。

6)手動液壓換向閥、溢流閥、管線連接處緊密、無滲漏。

7)氣控元件固定完好,連接緊密、無漏氣,快放閥靈活好用。

8)液壓站油量、油溫、油質、油壓符合使用要求,表面清潔。

9)液壓站電動機、柱塞泵運轉正常、無雜音,電動機接地良好。

2.15?井口工具

1)卡瓦整體完好,靈活好用,不打滑、不松動。

2)安全卡瓦卡瓦牙彈簧固定好并靈活好用,各軸節靈活,并加黃油或機油潤滑;卡瓦的節數與補、被卡鉆具的直徑相符;螺絲桿和螺母符合使用標準;銷子與本體用保險鏈連接牢靠。

3)吊卡舌頭、活門、保險銷靈活可靠,潤滑良好(平臺階吊卡,臺階磨損大于3mm必須更換),保險銷必須使用磁性銷子。

4)鉆頭盒把手、蓋板結實、無裂縫;防噴盒把手、盒體完好,開關靈活。

5)提升短節、配合接頭擺放整齊,維護良好。

6)上、下旋塞、回壓閥靈活好用,保養良好。

2.16?值班房

1)參加班前會,接受生產任務書

2)匯總各崗檢查中發現的未整改問題或隱患,并及時反映給帶班隊長協調解決。

3)安排本班生產內容,操作細節,提出安全要求等。

4)下班后主持召開班后會,對班組生產情況進行總結。

三、基本操作規程

1?崗位操作主要內容

1)下鉆操作剎把。

2)鉆進操作剎把。

3)起鉆操作剎把。

4)取心操作剎把

5)下套管操作剎把。

2?基本操作規程

2.1?下鉆

2.1.1?下鉆時操作剎把的準備工作

1)司鉆操作臺的各離合器開關是否靈活,整個氣路工作是否正常。

2)剎車系統是否靈活可靠,剎把高低是否合適(盤剎應檢查油壓是否正常)。

3)防碰天車是否可靠。

4)檢查大繩、死活繩頭、指重表狀態是否正常。

5)檢查總氣源壓力是否在0.8-1.0MPa。

6)組織、督促其他崗位人員做好本崗下鉆前的準備、檢查工作,對存在的問題組織整改。

2.1.2?鉆頭入井前檢查

1)型號、尺寸符合鉆井設計要求,滿足地層的可鉆性。

2)牙輪無互咬、軸承不松不緊,轉動正常(密封軸承除外)。

3)焊縫牢實,螺紋完好,水眼暢通,按設計要求組裝噴嘴。

2.1.3?基本操作規程

1)合上轉盤慣性剎車,鎖住轉盤,防止誤操作(僅適用于液氣動大鉗操作)。

2)鉆頭螺紋清洗干凈,涂好螺紋脂,用手上扣到上不動,換合適的鉆頭盒上扣,吊鉗緊扣,避免損傷巴掌焊縫、牙輪或螺紋。扣上好后,認真檢查一次,鉆頭入轉盤和井口裝置時要扶正、平穩、緩慢、防頓、防碰。

3)下鉆鋌必須刷凈螺紋,涂好螺紋脂,卡牢卡瓦和安全卡瓦,安全卡瓦距卡瓦5-10cm,按規定扭矩(見表3-1、表3-2)上扣緊扣。

4)下鉆前必須打開絞車循環冷卻水,嚴禁剎車轂高溫下通冷卻水,防止高溫激化;下放鉆具起超過700m或懸重300kN時必須使用輔助剎車(電磁剎渦流剎車)。電磁剎車在使用前,必須保證冷卻水系統正常。

5)起空車時,用低速起升(一般情況為Ⅱ擋),待空吊卡過轉盤面2m后改換高速,并腳踏開關提高滾筒轉速,中途活動高速氣開關一次,檢查離合器放氣情況。游車上升時,右手不離剎把,左手不離氣開關,接近二層臺時先降低轉速后摘高速離合器,抬頭上看,目送游車過二層臺,當井架工發出停車信號時剎車,待井架工扣好吊卡發出上提信號后,緩慢上提立柱出立柱盒,外接頭高出井口鉆具內接頭0.2m剎車,注意防止擺動幅度過大,刷凈螺紋并抹好螺紋脂,下放立柱對扣一次成功,游車下放一定距離,防止吊卡隨鉆桿立柱轉動。

6)用液氣大鉗或旋繩加B型大鉗按規定扭矩上緊扣,盡量減少手拉貓頭。

7)兩次合低速上提鉆具0.2-0.3m后,摘離合器剎車,待內、外鉗工移開吊卡或提出卡瓦后,下放鉆具。

8)下放鉆具時,眼看指重表,操作電磁剎車司鉆開關手柄,根據懸重調整手柄角度,控制下放速度,防止鉆具突然遇阻,同時看立柱下放位置,當接頭過轉盤時點剎防頓,吊卡距轉盤2-3m時,手柄應達到最大位置,減速慢下配合剎把將吊卡平穩坐在轉盤上,松開手柄回位、放松大鉤彈簧。當大鉤兩臺肩接觸,立即剎車,配合內外鉗工摘開吊環掛入空吊卡,插好吊卡銷后,重復上述5)、6)、7)、8)的動作。

9)下鉆遇阻不得超過50kN,否則應提起鉆具上下活動,轉動方向,緩慢試下,無效時,接方鉆桿循環鉆井液,劃眼,下最后兩立柱要減慢速度。

10)下鉆桿時,應使用雙吊卡加小補心。

2.1.4?安全注意事項

1)操作時要平穩,嚴禁猛提、猛剎、猛頓。

2)起空車時,注意觀察大繩排列情況及游車上升位置。

3)下鉆時要控制下放速度,防止突然遇阻或剎車失靈造成頓鉆或其他事故。

4)特殊情況使用B型大鉗緊扣時,注意按規定扭矩(見表3-1、表3-2)上緊扣。

5)嚴禁在沒有滾筒冷卻水或輔助剎車有故障的情況下下鉆。

6)起下鉆鋌時,嚴禁將安全卡瓦留在鉆鋌上一同升降。

2.2?鉆進

2.2.1?鉆進時操作剎把的準備工作

1)檢查指重表、立壓表工作是否正常。

2)剎把高低是否合適,剎車是否靈敏(盤剎應檢查油壓是否正常)。

3)小鼠洞應備有鉆桿單根。

2.2.2?基本操作規程

1)開泵:

(1)下放游車,掛上水龍頭,鎖住大鉤銷,接好方鉆桿;打開轉盤慣性剎車,啟動轉盤前,清除轉盤上異物,鉆頭不接觸井底。

(2)根據裸眼段長短等井下情況,確定是否中途開泵頂通水眼。中途開泵頂水眼時,要減少泵沖數,降低排量,用小排量頂通水眼,再正常循環,也可先轉動轉盤,再開泵。

(3)下完鉆開泵,鉆頭距井底至少5m,開泵前先鳴喇叭,通知副司鉆,得到副司鉆信號后,方可進行開泵操作。掛泵時,按“一輕、二重、三負荷”三次操作泵開關,做到手不離泵開關手柄(電動鉆機為手輪),眼不離立壓表,耳聽機器運轉聲,密切注意立壓變化,立壓一顯示,立即摘泵觀察,待水眼及環空暢通、鉆井液正常返出,再正常循環。

2)鉆井:

(1)新牙輪鉆頭下至井底應按照廠家推薦的參數和時間磨合鉆頭。對于金剛石鉆頭應先輕壓(0.5-3t),慢轉(Ⅰ擋)20-30min,待修平井底后,再加至正常鉆壓鉆進(鉆井參數,按照施工任務書執行)。鉆進時,注意參數儀和立壓表的變化。

(2)注意力集中,眼盯指重表,均勻送鉆,防溜鉆。鉆進中遇蹩跳地層應采取減小鉆壓,調整轉速等處理方法。遇軟硬交接的地層,減壓鉆進正常后,加足鉆壓鉆進。發現鉆頭蹩跳,轉速不均勻,停車后有倒車現象,進尺慢等,應立即查明原因,禁止盲目鉆進。

(3)隨時觀察泵壓變化,發現泵壓下降超過1MPa,立即停鉆檢查,如地面設備、鉆井泵、管線等沒有問題,應立即起鉆檢查鉆具。如設備發生故障,應盡量循環鉆井液,活動鉆具;若無法活動可將懸重的2/3壓至井底,搶修設備及時排除故障后,上提鉆具,起鉆檢查鉆具。

(4)鉆具在井內時,手不得離開剎把,不能將剎把交給無司鉆操作證的人員操作。

(5)定向鉆進:

①開泵前調準工具面,鎖住轉盤。

②距離井底2-3m時開泵,待螺桿啟動后緩慢下放至井底鉆進。

③排量達到要求,送鉆均勻,保持螺桿工作狀態良好。

④盡量避免螺桿空轉和長時間不送;減少劃眼,必須劃眼時應降低排量;

⑤上提鉆具時,應先停泵待螺桿停止后,再上提鉆具。

3)接單根:

(1)鉆完方入剎住剎把,鉆壓減少30-50kN,摘轉盤氣開關,待轉盤停穩后一次掛合低速離合器,快繩下移時松剎把,單根內接頭出轉盤面0.5m剎車后,停泵,放入小補心,扣好吊卡擺正后慢放鉆具坐吊卡,大鉤彈簧松回2/3左右,指重表回至空懸重左右剎住剎把。

(2)卸扣后上提方鉆桿使外螺紋高出內接頭0.2m,小鼠洞對扣,待用自動上扣器上扣、液氣大鉗上緊扣后合低速離合器,方鉆桿起升時改用高速,單根起出小鼠洞3/4時摘高速,單根提出小鼠洞后及時剎車,與井口鉆具對扣。

(3)液氣動大鉗按規定扭矩上緊扣,上提鉆具離開吊卡0.2m后剎車開泵。鉆井液返出井口、泵壓正常后慢慢下放鉆具,眼看指重表、立壓表、方鉆桿接頭過轉盤面時驅動轉盤使方補心進方瓦,啟動轉盤恢復鉆進。

2.2.3?安全注意事項

1)開泵前確認人員遠離高壓危險區,得到副司鉆開泵信號后才能開泵,防止蹩泵造成人員傷害。

2)禁止加壓啟動轉盤。

3)送鉆過程中,精力集中,注意泵壓變化,嚴防溜鉆。

4)接單時,操作速度要快,減少停泵和鉆柱在井內靜止時間。

5)在小鼠洞接單根后用高速上提時,注意防止碰二層臺及頂天車。

6)接單根、測單點等操作時,井下鉆具靜止時間不得超過3min。

7)定向井必須按規定鉆深及時進行單點測斜,測單點時,上提下放活動鉆具不小于5m。

2.3?起鉆

2.3.1?準備工作

1)摘轉盤離合器,當轉盤停止轉動后,合上低速離合器,將鉆具上提,使鉆具提離井底2m左右。

2)大排量循環鉆井液一周以上,在循環鉆井液期間,鉆具應以上下大幅度活動為主,轉動為輔,活動范圍3-5m,當地質人員撈取完砂樣,鉆井液性能和井下情況正常后,可組織人員起鉆。

2.3.2?設備檢查

1)司鉆操作臺各離合器開關是否靈活,整個氣路工作是否正常。

2)剎車系統是否靈活可靠,剎把高低是否合適(盤剎應檢查油壓是否正常)。

3)防碰天車是否可靠。

4)檢查大繩及死、活繩頭是否牢靠,指重表狀態是否靈敏。

5)檢查總氣源壓力是否在0.8-1.0MPa。

6)組織督促其他崗位人員做好本崗位起鉆前的準備及檢查工作,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組織整改。

7)弄清井下情況、鉆具結構、井身結構,清楚每段井眼的起鉆速度、可能出現的復雜情況及應采取的措施。

2.3.3?基本操作規程

1)起鉆前循環,勤活動鉆具,待砂樣取完,鉆井液性能達到要求和井下情況正常后方可起鉆。

2)根據絞車提升能力和鉆具重量,在井下情況正常條件下合理選用排擋。

3)卸開方鉆桿,裝好刮泥器后將方鉆桿放入鼠洞,打開大鉤鉤口,摘下水龍頭后打開大鉤制動銷。

4)起鉆時,掛好吊卡并插好吊卡銷子,與內、外鉗工配合,兩次掛合低速離合器開關,接緊彈簧,待內、外鉗工閃開后,看游車擺至中間,再掛低速,上提鉆具,用腳踏開頭調整滾筒轉速。根據井下及鉆具情況,合理選擇起鉆速度,如果使用高速提升,先掛合低速上提鉆具,吊卡過轉盤面2m后改換高速。操作時右手不離剎把,左手不離氣開關,眼看指重表,以防突然遇阻,同時看起出的鉆具接頭數,判斷游車位置,立柱下接頭出轉盤面后及時摘低(高)速,內接頭下端面距離轉盤面0.5m剎車,井口吊卡扣好擺正后,緩慢下放鉆具坐上吊卡,放松大鉤負荷,用液氣動大鉗卸扣。

5)卸扣后合低速上提立柱,使外螺紋高出內螺紋0.2m剎車,慢抬剎把,配合內、外鉗工送立柱進立柱盒,抬頭上看,待井架工摘開吊卡拉立柱進二層臺后,下放并目送游車過二層臺,確保游動系統不掛碰二層臺。

6)空吊卡下行距轉盤面3m左右減速慢放,配合內鉗工摘下空吊卡,吊環掛入井口負荷吊卡后,重復上述5)、6)的動作。

7)每起鉆桿3柱或鉆鋌1柱,必須向井內灌滿鉆井液,液面監測坐崗要落實。

8)起鉆遇卡,禁止猛提硬轉,提升懸重不超過原懸重100kN,如暫時提不出來,即應設法接方鉆桿循環鉆井液或在規定范圍內活動鉆具,并報告值班干部共同研究處理措施。

9)嚴防單吊環起鉆,起鉆鋌時卡好安全卡瓦,上緊提升短節。

10)起鉆過程中要防止手工具等落入井內。

2.3.4?安全注意事項

1)操作剎把要平穩,嚴禁猛提、猛剎、猛頓。

2)起鉆過程中嚴禁帶負荷調整剎把。

3)井口人員扣吊卡時,必須要剎住車,以防頓飛吊卡。

4)特殊情況使用B型大鉗卸扣時,要防止人員傷害。

5)及時了解起出鉆具與灌入井內鉆井液的體積是否一致。

6)打撈起鉆時,嚴禁轉盤卸扣。

7)卸鉆頭時,嚴禁轉盤繃扣。

8)起鉆完蓋好井口,防止井下落物。

2.4?取心鉆進

2.4.1?準備工作

1)檢查指重表、立壓表工作是否正常。

2)剎把高低是否合適、剎車靈敏(盤剎應檢查油壓是否正常)。

3)總氣源壓力是否在0.8-1.0MPa范圍內。

2.4.2?基本操作規程

1)循環處理好鉆井液(投入鋼球后),記錄懸重和泵壓,啟動轉盤,眼看指重表慢慢下放鉆具,鉆頭接觸井底后開始造心(泥巖可緩慢加壓20-40kN,砂巖加壓40-60kN),樹心0.3m后逐漸加至設計鉆壓。

2)鉆進中精力集中,送鉆均勻,鉆時快要跟上鉆壓,鉆時慢要查明原因,不可猛壓,無特殊情況不停泵、不停轉、不上提鉆具;根據轉盤負荷、泵壓、鉆時和剎車把上的感覺,隨時判斷地層是否變化和鉆頭工作情況,如遇異常,及時報告值班干部。

2.4.3?安全注意事項

1)取心鉆進時精力集中,操作平穩,送鉆均勻,隨時判斷井下情況。

2)嚴禁加壓啟動轉盤。

3)出現轉盤負荷變輕,鉆速明顯降低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判斷,如若為堵心、磨心、卡心則應果斷起鉆。

2.5?下油層套管

2.5.1?準備工作

1)檢查指重表、大繩、剎車系統及防碰天車工作是否正常。

2)剎把高低是否合適,剎車靈敏(盤剎應檢查油壓是否正常)。

3)總氣源開壓力是否在0.8-1.0MPa范圍內。

2.5.2?基本操作規程

1)待氣動絞車將套管單根吊入小鼠洞,解下繩套后,吊卡扣住鼠洞內套管,掛低速上提,提出0.5m改用高速,提出鼠洞3/4摘高速,外螺紋升過井口套管內螺紋0.2-0.3m剎車。

2)配合井口人員對扣一次成功,滾筒松回一圈剎住,液壓套管鉗上扣。

3)合低速一次拉緊大鉤彈簧,再次上提0.2-0.3m剎車,待內外鉗工摘開吊卡拉離井口再慢抬剎把,眼看指重表下放套管,吊卡離轉盤面2m左右減慢下放速度,吊卡平穩坐轉盤。

4)放松大鉤彈簧,配合內外鉗工摘開吊環掛入空吊卡,插入保險銷,合低速提起吊卡,配合井口人員扣合另一套管,重復上述動作。

5)灌鉆井液時,在3-5m范圍內上下活動套管,防止粘卡。

2.5.3?安全注意事項

1)操作要平穩,控制下放速度,嚴禁猛提、猛剎、猛頓。

2)套管螺紋必須清潔,均勻涂好標準密封脂,上鉆臺要戴好護絲。

3)井口打開吊卡時要剎住滾筒,防止頓飛吊卡。

4)按規定向套管內灌滿鉆井液,并及時活動套管。

5)下套管遇阻時不能硬壓,更不能轉動,應立即向套管內灌滿鉆井液,接水龍帶循環,若無效,應起出套管下鉆通井。

6)上扣時一旦錯扣,應卸開重上,不得上提拔脫,嚴禁電焊強下。

7)注意根據套管下入負荷,及時掛合電磁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