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鍋爐司爐工崗位職責

鍋爐司爐工崗位職責

2024-07-30 閱讀 7154

1、掌握鍋爐的性能、構造、運行原理,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保證安全運轉。

2、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做到:

(1)交接班司爐同時對鍋爐、水泵、風機、壓力表、水位表、安全閥等進行詳細檢查。

(2)交班司爐發現接班司爐酗酒或精神不正常時不能交接,必須向領導匯報。

(3)查看記錄,了解鍋爐運行情況及發生事故與采取的相應措施。

(4)交接班必須交清接明,雙方簽名。

3、堅守工作崗位

(1)工作時間不能假寢和干私活。

(2)做到三勤三快、勤上水、勤加煤、勤檢查,添煤塊、清爐塊、關閉爐門快。

(3)根據氣候溫度情況合理調節供風、供煤、供水、供汽、做到運行平穩。

4、每班至少排污一次,安全閥動作靈活可靠,壓力表清晰,水位表每班至少清洗一次,并熟悉供汽、上水排污系統及緊急停爐應采取的措施。

5、發生事故及時匯報處理,認真填寫鍋爐運行日志,搞好設備、環境清潔衛生。

6、努力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7、發揚“一厘錢”精神,做好節約用煤、節約用水、節約用汽等工作。

篇2:燃油燃氣鍋爐司爐工操作規程

第一節如何起爐

一、檢查油泵及過濾器是否正常過油,燃氣檢查煤氣壓力是否正常,不要過高或過低,打開油或氣的供給節門;

二、檢查水泵是否上水,否則打開放閥,直至上水為止。打開上水系統的各個節門(包括水泵前后及鍋爐的上水節門);

三、檢查水位計,水位應在正常位置,水位計氣、水節門須處在打開的位置,杜絕假水位,若缺水可手動上水;

四、檢查壓力表管道上的節門,必須打開;

五、煙道上的節門必須全部開啟(擋風板或節流閥),否則,吹風清洗受影響,造成事故的隱患;

六、檢查控制柜上的各個旋鈕,均應處于正常位置。例如:油氣燃料選擇,應放在所燒燃料上;手動/自動上水旋鈕,應放在自動位置上;大火/小火位置旋鈕,應放在小火位置上;燃燒器旋鈕放在關的位置上。

七、開機:打開總電源開關,再開啟燃燒器旋鈕,如果是輕油或煤氣,則風機應立即啟動吹風清掃,如果是中性或重油,電加熱的油預熱器應打開油溫升至預先調校的溫度時,才開始吹風。

八、燒小火:為什么開爐必須先燒小火呢?因為爐子冷,爐子溫度也低,要使水循環好,使爐體受熱均勻。在煤爐上這個問題不突出,因煤加熱速度比燃油燃氣慢多了,爐子慢慢升溫,而燃油燃氣鍋爐效率高、升溫快,所以點火后,絕對禁止馬上燒大火。當點火后,首先加熱三回程的火管,火管要熱脹、伸長,而爐水和鍋筒溫度低,鍋殼不跟著伸長,所以鍋筒的前后管板受力很大,對角焊縫處等于是彎曲,所以為減少應力,要燒小火,同時排污,使鍋爐受熱量均勻,否則影響鍋爐的使用壽命。小火燒至3kg/cm2即可。

九、3kg/cm2時,進行排污,其目的有2個

1、使水中的堿度降低,排出污垢。

2、爐水加熱后,熱水靠上,冷水在下,排污使下部冷水排出,熱水下沉,提高下部溫度,同時上部水泵補充上水,使上部摻進溫度低的水,降低上部溫度,使鍋爐受熱均勻。

十、打開主蒸汽閥,改燒自動。

第二節油氣爐的司爐工的工作

一、每天的工作

1、水位調節器功能的檢查:是否能自動上水,啟、停泵。

2、火焰監測的檢查。

3、轉動、滑動、凸輪部位加潤滑油;并進行擦試。

4、沖水位計3~4次,要按正確方法操作,直至使水位計沖干凈。

5、排污3~4次。

6、燃油爐要檢查燃燒器內積炭情況。必要時進行清理。

二、定期的工作

1、每周要檢查的項目

①超低水位停爐,要進行停爐實驗,按B2板上邊的按鈕,應能模擬缺水停爐:或是排污,來檢查超低水位停爐的功能。

②安全閥手動開啟幾次,復位要迅速。

③燃燒器控制系統和電眼要進行檢查,用手抽出電眼的光電管,應在10秒內停爐,并對電眼進行擦試。

④閥門盤根進行充填或更換;消除跑冒滴漏。

⑤各處螺栓進行緊固。尤其是煤氣管路系統,必要時要檢漏。

2、每月要清洗濾油器、油路上的除污器。煤氣管路上的過濾器。

3、每半年要保養:

①校驗壓力表及清理表管,復位時加蒸餾水。

②保養水位電極,抽出后,用細砂紙打磨。

③清理煙道,一般根據排煙溫度來決定是否需要清理,一般情況下,排煙溫度不超過350℃(在鍋爐出口處,煙道入口處測量),太高表示積垢增加,鍋爐效率降低,必須進行清理。尤其是燒油的爐子,更須經常清理。(煙垢導熱差,易發生局部燒壞),在清理更換石棉襯墊時,要采用錯口搭接的方法(防煙氣跑出),涂石墨,不能加潤滑油。

④鍋爐修理或年檢后,要檢查人孔、手孔螺母不能松動,要檢查電機轉向(從風扇端看,為逆時針轉動)。

4、每年校驗一次安全閥。對鍋爐進行一次全面的檢修保養。

第三節如何排污

一、排污時,必須高水位,低負荷(外界負荷較小時)蒸汽壓力≤Kg/c㎡;水位泵啟動,補充爐水至高水位后,水泵旋紐放在自動位置。

二、先開快速排污閥,再打開慢速排污閥(慢慢開啟),進行排污;中間反復開關幾次快速排污閥(振蕩起爐底的污物,隨水一起排出)。

三、排污過程至補水泵自動啟動(燈亮)即停止排污,先關滿速排污閥,再關快速排污閥。(關快速排污閥時,手不能離開杠桿),排污可重復進行。當不裝快速排污閥時僅裝有兩個固定排污閥時,也可先開直角閥,再開固定閥。關閉時要注意兩個排污閥之間沒有余壓即可。兩種排污方法均可。但對同一爐子必須一致,不能今天一種方法,明天一種方法,為的是保護一個排污閥處于完好狀態,確保安全。

第四節如何停爐

一、將爐火停下:先旋大火旋鈕至小火位置,后將燃燒器關掉。

二、將蒸汽降壓。

三、手動上水至高水位。

四、關主蒸汽閥。

五、關閉上水節門。

六、關好煤氣節門(或是油路的節門)。

七、檢查排污閥,是否關好并且嚴密。

八、關閉總電源開關。

篇3:鍋爐司爐工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第1條?本規程適用于以水為介質的固定式低壓鍋爐。第2條?鍋爐司爐工必須經過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有當地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頒發的司爐操作證。操作不高于核準類別的鍋爐。第3條?司爐工在值班時,必須履行職責,遵守勞動紀律。執行鍋爐安全操作規程,認真填寫“鍋爐及附屬設備的運行記錄”、“交接班記錄”。二、點火前的準備工作第4條?鍋爐點火前應對鍋爐、鍋爐附件和儀表、鍋爐附屬設備進行檢查。1、鍋爐、鍋筒及內部裝置齊全、完好,污垢清理干凈,無異物遺留在內。主汽管、給水管、排污管道上裝置的臨時隔板、堵頭已全部拆除;人孔蓋、手孔蓋已經封閉,緊固螺絲上好。爐墻、爐拱、隔火墻完好。爐門、灰門、煙道門開啟靈活,關閉嚴密。鍋爐操作臺、平臺、樓梯、圍欄、通道暢通、完好。2、鍋爐附件和儀表。鍋爐水位表、壓力表、安全閥,水位警報器和超溫、超壓報警器符合有關規定。溫度、壓力和流量等測量儀表準確、可靠。3、鍋爐附屬設備。鍋爐風、煙系統及設備正常。汽、水管道、各種閥門按有關規定調整符合要求,給水系統合格。第5條?鍋爐點火前,應按有關規程進行水壓試驗。檢查有無漏水或異常現象。第6條?在上述檢查合格后,即可向鍋爐上水。鍋爐上水時速度要緩慢,水溫應適宜。鍋爐水位升到最低安全水位線時,停止上水,檢查排污閥及排污系統。鍋爐冷爐的水位不應超過正常水位線。三、點火、升壓、并爐和運行第7條?鍋爐點火前,將爐膛和煙道徹底通風。自然通風的鍋爐,通風時間不得少于10分鐘。機械通風的鍋爐,通風時間不得少于5分鐘。第8條?點火時,將灰門打開,煙道擋板開啟一半,用木柴和其它易燃物引火。嚴禁用揮發性強的油類或易爆物引火。第9條?鍋爐點火應根據爐型,選用不同的操作方法。點火速度不能急促,防止損壞鍋爐。點火時間根據鍋爐制定。第10條?點火后必須密切注視鍋爐水位。保證水位維持在正常水位。第11條?當壓力上升到0.05--0.1兆帕時,沖洗鍋爐水位表。沖洗時要戴好防護手套,臉部不要正對水位表,動作要緩慢,防止損壞設備和傷人。沖洗水位表的順序是:(1)先開啟放水旋塞,沖洗汽水通路和玻璃管;(2)關閉水旋塞,單獨沖洗汽通路;(3)先開水旋塞,再關汽旋塞單獨沖洗水通路;(4)先開汽旋塞,再關放水旋塞,使水位恢復正常。第12條?當汽壓上升到0.1--0.15兆帕時,應沖洗壓力表的存水彎管,防止污垢堵塞。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的方法是,將連接壓力表的三通閥門轉向通大氣位置,放出彎管中的存水,待見到汽、水出來時再將三通閥門轉回原來位置。壓力表指針能夠重新回到沖洗前的位置,表明存水彎管暢通,否則應重新沖洗和檢查。同一設備上的壓力表指示應相同。第13條?當鍋爐內壓力升到接近0.2兆帕時,檢查鍋爐各連接處有無滲漏現象。拆卸過的人孔蓋、手孔蓋和法蘭的連接螺栓,需要再擰緊一次。操作時應側身,用力不宜過猛,防止將螺栓擰斷。第14條?鍋爐壓力上升到0.2--0.4兆帕時,應試用給水設備和排污裝置。在排污前先向鍋爐給水。排污時注意觀察水位,水位表中的水位不得低于最低安全水位。排污后將閥門關嚴,不得有漏水的現象。第15條?暖管,當鍋爐的壓力升到工作壓力的2/3時,應進行暖管工作,以防止管道有負荷時發生水擊事故。暖管的時間,應根據介質溫度、季節氣溫、管道的長度、直徑和保溫情況而定。暖管的操作順序是:(1)開啟管道上的疏水閥,排出全部凝結水,直到正式供汽時再關閉。(2)緩慢開啟主汽閥,或者主汽閥上的旁通閥半圈,待管道充分預熱后再全開。暖管時應防止發生震動和水擊。注意管道及支架的膨脹情況,及時消除因暖管而發生的故障。(3)慢慢開啟分汽缸汽閥,使管道、分汽缸的汽壓相等,注意排除凝結水。(4)分汽缸上的各汽閥開啟至全開后,應回轉半圈,防止閥門受熱膨脹后卡住。在升溫過程中還應注意不要使非沸騰式省煤器受熱。過熱器得到充分冷卻。對于熱水鍋爐,在點火前應使整個采暖系統充滿水,然后啟動循環水泵,爐水開始循環后即可點火升溫。啟動大型循環水泵,先開啟旁路閥,或者關小進、出口閥門,防止因啟動升壓快,造成爐體和暖氣片損壞。待鍋爐運轉正常后,可開大主閥門、關閉旁路閥,或者開大進、出口閥門。第16條?安全閥壓力整定鍋爐正式投入運行前,必須對鍋筒和過熱器上的安全閥,按“規程”的規定進行調整和校驗。省煤器上的安全閥也應按有關規定進行調整和校驗。安全閥壓力整定時,應安排專人監視壓力表和水位表,防止超壓和缺水事故的發生。操作時,戴好防護手套,清理好場地,放妥工具,防止滑倒和汽、水噴出傷人。安全閥整定后,應在工作壓力下再做一次自動排汽(水)試驗,直至符合有關規定。最后必須將其安全裝置固定牢固,并封印或加鎖。將每個安全閥的開啟壓力、回座壓力、閥芯提升高度、調整日期和調整人員等情況,詳細記入鍋爐技術檔案。第17條?并爐(也可稱并汽),暖管工作結束后,即可進行并爐工作。并爐時,鍋爐壓力低于運行系統汽壓的0.05--0.1兆帕。并爐時應保持汽壓和水位正常,使省煤器投入運行。第18條?鍋爐正常運行1、水位表中的水位應在水位表中間,運行中應隨負荷的變化進行調整,但上、下變動的范圍不宜超過40毫米。水位表必須每班沖洗一次。2、鍋爐壓力必須保持穩定,不得超過設計壓力運行。每星期沖洗一次壓力表存水彎管。3、為防止安全閥的閥芯和閥座發生損壞,每星期至少手動一次安全閥,每月至少作一次自動排汽(水)試驗。4、鍋爐排污,應在高水位、低負荷時進行。操作時應戴好防護手套,操作方法如下:先開啟慢開閥,再間斷關、開快開閥,進行快速排污。排污結束,先關閉快開閥,再關閉慢開閥。5、爐膛壓力符合有關技術要求。6、鍋爐受熱面吹灰,按有關吹灰程序和要求進行。吹灰時應站在側面操作,防止爐膛火焰由吹灰孔噴出傷人,通常每班吹灰一次。鍋爐停用前一定要吹灰,燃燒不穩定時不能吹灰。第19條?鍋爐在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緊急停爐:(1)鍋爐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見邊緣;(2)不斷加大給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繼續下降;(3)鍋爐水位超過最高可見水位(滿水),經放水仍不能見到水位;(4)給水泵全部失效或給水系統故障,不能向鍋爐進水;(5)水位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6)鍋爐元件損壞,危及運行人員安全;(7)燃燒設備損壞,爐墻倒塌或鍋爐構架被燒紅等,嚴重威脅鍋爐安全運行;(8)熱水鍋爐循環不良造成爐水汽化,或鍋爐出口熱水溫度上升到與出水壓力相應飽和溫度的差小于20℃(鑄鐵鍋爐40℃)時;(9)鍋水溫度急劇上升失去控制時;(10)循環泵或補給水泵全部失效時;(11)補給水泵不斷給鍋爐補水,鍋爐壓力仍然繼續下降時;(12)其它異常情況危及鍋爐安全運行。第20條?緊急停爐的操作步驟:立即停止給煤和送風,減少引風;迅速將爐火熄滅,降低鍋爐壓力,加速爐膛冷卻。因缺水事故而緊急停爐時,嚴禁向鍋爐給水和進行排汽調整。第21條?臨時停爐停止給煤,將火壓好,使鍋爐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關小爐門和煙道門,使爐膛內有少量空氣通過,防止可燃氣體的爆炸、燃燒。有省煤器、過熱器的鍋爐,按有關規定執行。第22條?正常停爐停止給煤,減小鼓風、引風,將燃料燃盡。將灰渣除凈,燃燒裝置冷卻后,停止鼓風、引風。第23條?鍋爐發生事故時,司爐工應根據事故的類別,采取相應措施,保護好現場并立即報告給有關部門和領導。第24條?鍋爐停爐后,按有關規定進行保養,防止鍋爐發生腐蝕,保養期間應定期檢查和更換藥品。四、收尾工作

第25條?司爐工應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認真填寫鍋爐及附屬設備的運行記錄和交接班記錄。保持設備和環境的清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