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班主任的職責

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班主任的職責

2024-07-30 閱讀 9042

1.班主任在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過程中,主要負責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的組織管理工作。

2.根據年級組長的統一部署開展工作,主動接受上級職能部門的指導,與指導教師一起承擔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責任。

3.根據全年級課程的統一部署,調控學生的課題研究進度,組織全班學生參加年級組織的各類活動,如思想動員、輔導報告、專家講座、選題分組、開題評審、檢查交流、結題報告、成果展示、答辯等,組織學生開展課題組之間的研討交流活動。

4.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要積極做好宣傳、動員工作,本著對學生負責的精神,著重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協作精神、不怕困難、安全防范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養成科學、文明、健康、安全的好習慣;隨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成效、與人交往和合作方面的問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熱情、主動地投入到課程學習中去。

5.支持、配合指導教師做好學生課題實施的組織管理工作,組織學生討論和履行“管理職責”,指導學生課題組的人員組合和分工,每周都要詢問各課題組的課題實施和出勤情況,定期查閱學生的活動記錄和研究筆記,掌握學生外出活動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與指導教師交換意見,必要時向年級組長和政教處反映。

6.對于因故不能參加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學生,準許辦理請假手續,由學生寫出假條,學生家長簽字,然后存檔備查。

7。與學生課題組組長建立密切的聯系,指導他們大膽開展工作,督促他們履行自己的職責,幫助他們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鼓勵他們在課程實施中發揮骨干作用。

8.主動和家長取得聯系,及時通報學生在課程實施中的困難和進步,通過多種方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

9.組織學生參與“評價方案”的討論和制定,指導學生課題組的自評和互評,同指導教師一起完成對學生的評價、考核、評優等工作。

10.告訴學生與班主任本人的聯系方式,公布常用、緊急電話號碼,以便需要時聯系。

篇2:某高中研究性學習管理制度

高級中學研究性學習管理制度

(一)、每學期開學初,研究性學習教研組(學校課題組)負責高一年級基礎知識課的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制定課程講義,上報教務處。

(二)、教科室和教務處討論并選拔研究能力較強的教師專門負責基礎知識課程的教學工作。

(三)、負責基礎知識課的教師在課堂中積極引發學生研究興趣,組織學生成立課題小組,收集各小組的課題目,上報學校課題組。

(四)、所有高一、二年級的任課教師在規定時間內向各教研組長提交擬研究的課題目,各教研組長整理后上報學校課題組。

(五)、研究性學習教研組負責收集和整理全校師生遞交的課題,進行篩選后融入學校課題庫,并向高一、二年級所有班級公布,各課題小組再次挑選并確立課題。

(六)、研究性學習教研組針對各課題小組最終匯報的課題目,為每個小組選定指導教師,并確保每位指導教師指導的課題組數量不超過4個。

(七)、指導教師有責任聯系各課題小組,認真指導各小組完成課題研究,按時填寫《指導教師手冊》,完成"師生聯系卡",課題研究結束后根據課題組成員的表現負責對每位成員進行成績評定。

(八)、指導教師必須認真指導各課題小組完成對開題報告、課題研究中期報告以及研究成果報告。

(九)、研究性學習教研組負責根據各課題小組的開題報告內容挑選重點課題,并組織舉行重點課題的開題論證會和結題答辯會。

(十)、結題答辯會后,研究性學習教研組負責對課題研究的表彰工作,評選出"優秀個人獎"、"優秀團隊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等獎項,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十一)、教務處根據指導教師所帶課題數量和質量統計課題指導費,并上報校長辦,對于所指導課題被評為學校重點課題、優秀課題的教師,在學年結束給予一定的獎勵。

篇3: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職責

1.研究性學習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課,所有學生都必須參與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學習,在高中三年內取得規定的課時學分。

2.根據教育部課程計劃的規定,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要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2.積極參加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遵守學校的考勤制度,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會自我管理,承擔學習責任,發展個性特長,完成各個階段規定的學習任務。

4.在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有安全防范意識,尤其是外出采訪、咨詢、調查、采集樣本及做有危險的實驗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學會自我保護。

5.服從課題組組長的領導和管理,與本組成員分工合作,互通信息,積極參與小組的討論,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創意,敢于堅持自己的原則,學會理解、寬容和欣賞別人,及時記錄課題研究中的心得和體會。

6.處理好學科學習與研究性學習之間的關系,不能厚此薄彼,努力做到相互滲透,互相促進。

7.端正學習態度,認真聽取各種講座,記好筆記;虛心向老師、專家、家長和同學請教;努力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計算機信息技術。

8.認真做好個人總結,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和其他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的表現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