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摘》工作規范與職責
一、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深入體會、貫徹文摘的宗旨和定位,為同學們服務,為普及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打造和諧校園服務。
二、突出實用性、易讀性、理論性、特色性。努力推動學院科研和學科建設與自身發展的統一。
三、編輯人員根據版塊分工,與學院以及校內外有關專家學者進行積極聯系和溝通,加強作者隊伍建設。鼓勵理論探討和學術創新,倡導學術平等和學術爭鳴,多出原創精品。
四、嚴格實行規范化管理
(一)組稿:根據確定的選題和組稿計劃,由編輯人員以以下幾種方式搜集稿件:
1、網上摘錄;
2、原創;
3、聯系學院以及校內外有關專家學者積極撰稿。
(二)審閱、校對。各版塊主編主要負責:所帶版塊的稿件質量、格式、校對。
(三)登記:來稿由版務主編分版塊統一登記,以備年終工作業績的考核。
(四)整理。版務主編主要負責:
1、文摘的全體版塊的宏觀把握。
2、文摘封面、封面背面、卷首語等內容的設計、搜集、整理。
3、文摘主體內容質量的總體把關,包括文章質量、格式要求、文字校對。
4、按照《安全文摘》格式要求將來稿統一整理為規范格式。
(五)審稿:嚴格實行五審制,由責任編輯初審,版塊主編二審,版務主編復審,指導老師終審,主編最后審定。涉及重大學術理論是非、政治傾向的稿件,送請學院的有關領導審定。
(六)編輯:對采用的稿件由責任編輯精心編輯加工,做到觀點明確、說理充分、結構嚴謹、文字簡練、引文準確、格式規范。版面和目錄編排由執行編輯負責編輯加工。
(七)校對:由責任編輯初校,版塊副主編二校,版務主編三校,指導老師和主編終校。執行編輯負責封面、目錄、文題、摘要和關鍵詞的校對。截止到版務主編為止,校對差錯率要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內。
(八)印刷:對承印廠提出嚴格的印刷、裝幀質量的要求,嚴格質量驗收,確保各版在規定時間內出版。
五、加強《安全文摘》內部人員的思想教育和專業修養,不斷提高全體編輯人員的思想理論素質和專業知識水平。會適當地組織編輯人員參加校內外的學術交流活動,開展有關專業和編輯學等方面的科研活動。
六、《安全文摘》原則上每兩個月組織召開一次編輯委員會會議,向編輯委員會通報《安全文摘》工作情況,聽取編委們對文摘工作的意見、建議和要求,以不斷改進辦刊工作。
七、履行工作報告制度。各版塊主編每學期要及時向學院指導老師提交本學期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遇有重大問題及時請示報告。定期或根據需要向學院領導有關部門請示工作、報告工作和反映有關編輯發行情況等。
篇2:三乙胺尾氣處理裝置安全操作規范
1、按規定檢查尾氣處理裝置各部件是否完好,所有安全保護裝置是否正常。
2、每班應對中和池、酸池進行液位檢查,檢查管路有無滲漏現象。
3、接通控制柜電源,觀察電機及其元件是否正常,同時檢查電流是否超出額定范圍。
4、檢查所有電器有無異音,異常現象;檢查按鈕是否正確、可靠。
5、負荷運行前必須檢查各檢視門是否關牢,操作人員在生產作業前,應先開啟尾氣處理設備,再開動生產設備。
6、設備運行時,應注意對設備進行監控,經常檢查設備各部位有無異響、異味、發熱和振動等不正常現象,發現故障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機電維修人員進行排除,排除故障后,要試機。
7、運行中嚴禁將電氣柜門長時間打開,以防事故發生。
8、操作工負責對尾氣處理系統進行維護和檢查。定期根據酸液位添加工業磷酸,確保設備運轉正常。
9、在進行維修及調整時,應掛好警示牌,在進入尾氣處理內部維修、調整時除掛好警示牌外,要有一人監護。
10、工作結束后,斷開電、氣源,作業結束先關停生產設備,再關停尾氣處理設備。下班前做好尾氣處理系統的清理工作,保持設備及場地清潔,認真做好交接班手續。
篇3:三乙胺氣體發生器安全操作規范
1、按要求穿戴好勞保用品,班前應查閱交接班記錄,了解設備安全情況。
2、首班開動設備前,必須檢查設備的完好情況,不得未檢查就開動設備,應先啟動三乙胺氣體處理器,再啟動設備。
3、加注或抽取三乙胺或樹脂時,必須戴防毒面罩,有邊框的防護眼鏡,膠手套,打開附近窗戶,風扇等保證空氣流通,并放置滅火器備用。
4、每班對三乙胺處理器進行維護,檢查引風機、管道接口處的密封度,貯液槽是否完好,輸送管是否暢通,發現故障及時排除。
5、三乙胺處理器補充磷酸液時,其濃度要保持在規定范圍,在運行過程中若有三乙胺味,必須對三乙胺處理器進行檢修或加磷酸液,確保其正常工作。
6、必須保證工作區域的整潔干凈,如發現油、樹脂等液體滲漏在平臺面、樓梯,必須馬上清理清理干凈,防止意外滑倒。
7、發生故障或發現隱患時,應停機請修,嚴禁使設備帶病作業。
8、班后必須清理工作場地,關斷水、電、氣源,先關生產設備,再關停三乙胺氣體發生器。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