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教學經理k12編程教育崗位職責描述崗位要求

教學經理k12編程教育崗位職責描述崗位要求

2024-07-29 閱讀 7700

職位描述

1、負責所轄區域教學體系及教學流程的梳理優化,保證區域整體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2、制定區域的月度開班計劃,講師團隊磨課、備課、授課效果及家長回訪情況的有效監控;

3、體驗課實施流程及效果的提升與優化,提升體驗課的簽單轉化率;

4、根據教學進度組織相應的項目展示課,不斷提升教學效果的外化;

5、組織策劃大型賽事,主導營銷活動設計及課程銷售方案的制定;

6、新入職講師的培訓監督與指導,講師資源的調配與管控,講師團隊的崗位職責描述崗位要求與激勵。

職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學歷,扎實的課程專業基礎(代碼編程或樂高機器人編程);

2、5年及以上教學經驗,2年以上少兒線下中心教學管控及教師管理工作經驗;

3、良好的教學授課技巧,掌握不同年齡階段兒童心理學知識;

4、自信、樂觀,良好的親和力及客戶服務意識,熱愛少兒培訓事業。

篇2:資深教學主管崗位職責資深教學主管職責任職要求

資深教學主管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負責托育中心親子課程的修編工作,制定各階段教學目標,編寫教學方案課程。

2.帶領早教中心教師完成課堂的組織及教學工作,及時反饋給家長,并為家長提供日常家庭育兒指導建議。

3.制定教學計劃,組織托育中心教師定時開展教研活動,不斷優化教學方案,提升授課質量及家長服務質量。

4.早教中心設施設備及教具的維護和管理工作,根據教學計劃及時補充耗材,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5、配合進行宣傳及招生工作,協助跟進續報及轉介紹工作。

6、按公司要求完成各項工作,并接受領導檢查與指導。

任職要求

1.大專或以上學歷,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等幼兒師范類院校畢業;

2.擁有幼兒園或早教中心2-3年以上工作經驗;

3.優秀的溝通、協調能力,具備團隊合作精神;

4.具備教育行業經歷、尤其是幼教類工作者優先。

篇3:職業培訓學校教學管理制度

教學管理制度

教學計劃是教學人員和教學管理人員實現教學目的綱領性文件,是教學實現計劃管理、進度管理、過程管理的重要依據。為使培訓實現教材、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案與學生作業等教學常規管理規范化,大興學校教研之風,經教務處研究及校長室批準,特制訂此教學管理制度。

第一章教研活動制度

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實現教師高水平,教學高質量,辦學有特色,就必須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實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動,特制定學校教研活動制度:

一、教務處須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制訂學校的教研工作計劃和活動安排,依據教師所教學科屬性,將相同、相近及相關聯的學科教師組建成相應的教研組;

二、各教研組依據學科特點,至少每期培訓期組織一次教師開展業務學習活動,進行試卷分析,研究科研課題,鉆研教材,教學經驗交流等,不斷充電,以拓展教師的業務能力;

三、教研組依據課堂教學原則,擬定好本組教研課題,開展優質課評選,組織每年一至兩次優秀教案展覽或觀摩課活動(指技能訓練課),通過聽、評、議,相互揚長補短,明確自身課堂教學的追求目標;

四、在本校或與兄弟學校聯系開展教師說、授課大賽和心得交流活動,請德高望重的專家作評委并予以現場點評指導;

五、教研組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務處報告工作,反饋學生及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于領導改進工作;

六、年終教研組和教導處要寫好教研工作總結,存入學校業務檔案。對教科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教學常規制度

一、教材

(1)依據國家安全管理局、省局和市局的相關文件,盡力選用先國家、后地方所規定的統一教材;

(2)如特種作業的相關教材過于專業深奧,在教學副校長的指導下,由教務處組織經驗豐富具有動手能力的教師依據教學大綱要求自行編寫校本教材,經省局或市局批準同意后,作為本校的教學依據。

二、教學計劃

(1)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管理總局、省局和市局細則要求制定大綱,依據大綱制定相關專業教學計劃。

(2)按安監局培訓的工種及兄弟學校的教學計劃制定本校有關專業的教學計劃。

(3)全面安排、統籌兼顧相關專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要求,合理分配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課時數。

(4)依據專業工種特點,征求既有理論、又有實際操作能力的技工、技師意見,合理確定不同專業工種的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課時,實施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并行統一考試。

(5)主動征求急需開展職工培訓的企業單位意見,明確培訓目標,要求及時、統籌安排,以穩定教學秩序。

三、單科授課計劃(包括實驗實訓計劃)

(1)科任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對照教學計劃,合理分配各章各節的教學時間。

(2)科任教師的單科授課計劃(含實驗實訓計劃)一式三份,在開班前報教務處審批,一份存教務處以便督查,一份存入學校教學檔案備用,一份由科任教師本人對照執行。

(3)培訓班開班后,教務部門依據單科授課計劃定期或不定期的對教師教學實施督查,并將督查結果量化評分,作為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的依據之一。

四、教案

(1)教師應遵循超前撰寫教案的原則,每個單元教案都應標明明確的教學時數;嚴禁先授課、后備課的積習,把教學低效益的課時盡力壓縮為零。

(2)教務處隨堂聽課時,堅持聽、看、評“一手清”的原則,即聽完課便查看教案、接著評課,既強化了教學質量的管理,又強化了教學進度的管理。

(3)教師授課前,原則上要將教案報教研組長或教務處審批。教師在同意授課后,要妥善保管教案,教案用過后,應送交教務處妥善保存。

(4)教務處審批教案時,對教師教案將同時進行量化評分,其結果將作為教師教學態度與工作質量評估的重要依據。

五、學生作業

(1)教師每授完一章一節的教學內容,都應結合教材內容為學員設置相應的作業或課后考題;

(2)學生作業不僅是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依據,同樣是加強教學進度檢查、強化教學過程管理的重要環節。

(3)要做好作業批改記錄,要重視作業的及時講評,要對學生的作業了解全面,掌握典型,分析綜合。

(4)教案同樣要體現出教師對學員作業的評價及對自身教學不足之處的及時補救措施。

(5)典型學員的作業,特別是實踐操作成果同樣要注意保存,作為對下屆學員實施激勵的刺激物、催化劑。

第三章教師教學成果評價制度

一、每期培訓課程結束,各學科科任教師必須舉行一次教學心得或教學有感的交流活動,總結自身教學成功之處,找出自身存在的有關問題,相互取長補短,其交流內容應形成文字并存檔。

二、在教務處組織下,每個季度組織教師對自身教學實效進行自我評估和相

互測評,并結合教學副校長、教務主任的評價意見,對業績確實優秀的教師予以公開表揚并伴之以適當的獎勵。

第四章教學質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教學副校長是教學質量的總責任人,應身先士卒,帶頭深入課堂一線聽課,常年檢查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情況。

二、教務處要定期召開教務會議,堅持以職業技能的主線及時對照教學計劃檢查各科教學進度,對教學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積極采取有效對策。

三、各培訓班班主任定時搜集學員對培訓班課程設置、老師授課等方面的意見,并及時報告校長室,或利用業務學習時機,向教師及時反饋。

四、定期召開學員座談會,圍繞學生的建議和要求,組織教師不斷研究、改進教學方法。

五、不擇時期地組織培訓學員參與學校組織的相關職業技能大賽,通過群眾性練兵活動,全面推動學員動手能力的提高。

六、引領教師開展試卷分析,總結成功經驗,找出存在問題,推動教師通過揚長補短,促進教學上臺階。

七、強化教學全過程的管理,培訓班開班前,認真組織教師學習相關學科教學大綱;培訓中,適時了解教師對教學尺度的把握,結束后,主動征求企業以及已結業學員對學校培訓內容及教學方面的意見,不斷完善相關專業培訓教學計劃。

八、凡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可激勵教師采取模塊化教學方法,先從學員技能訓練入手,讓學員在實踐中加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消化吸收,并通過校內職業技能展示,充分激發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九、定期與兄弟學校組織教學交流活動,為教師和學員搭建比武擂臺,不斷促進師生動手技能的提升。

十、激勵教師對照考工考級要求,為學員結業前取得相關專業工種的技能證書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