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高端人才崗位職責要求引進經理崗位職責要求

高端人才崗位職責要求引進經理崗位職責要求

2024-07-29 閱讀 2368

職位描述

崗位職責

1.協助CEO和市場VP進行KA客戶分析,優化完善公司潛在客戶和行業KP名單;

2.協助VP和市場總監的渠道及客戶拓展;

3.協助人力資源部門進行高端人才的崗位職責要求;

4.負責公司內外部的背景調查。

職位要求

1.985、21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3年以上獵頭或者高端人才崗位職責要求經驗,有背景調查專業工作經驗的優先;或者2年以上互聯網、新零售、軟件行業的高端人才崗位職責要求經驗并有豐富人脈的;

2.擅長使用各種互聯網崗位職責要求和職場社交工具,信息搜索匹配能力強,搜商高;

3.具備敏銳的感知能力,擅長利用人脈資源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對行業有較強的敏感性;

4.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具備極強的責任心和原則性,較強的抗壓能力。

篇2:學院學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

學院(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

為優化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加強學科梯隊建設,規范人才引進工作,根據學校人才引進相關文件規定,特制定本補充辦法。

一、人才引進的原則和條件

(一)人才引進的原則

根據學科、專業建設和發展需要,擇優引進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帶頭人與教學科研骨干人才。

(二)人才引進的條件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強。

2.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學科帶頭人年齡一般在50周歲(含)及以下,學科方向帶頭人年齡一般在45周歲(含)及以下,教學科研骨干人才年齡一般在40周歲(含)及以下。

3.學科帶頭人和學科方向帶頭人需有2名同行專家推薦,教學科研骨干人才原則上需要博士階段的指導教師推薦。

二、引進的程序

1.根據學院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學科專業建設需要,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報學校審批。

2.應聘人員根據學校核定的崗位類別填寫應聘表格,并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至人事處人才引進專用信箱。(各類別人才引進應聘表直接從學校人事處人才引進網站***下載。)

3.學院分管人事工作領導根據應聘人員類別,將應聘材料轉給系(中心)主任及學科負責人,再由系(中心)主任及學科負責人組織教師確定試講人選。

4.應聘教學科研骨干人員,由各系(中心)組織安排試講,原則上要求學院領導及各系(中心)或學科1/2以上教師參與聽講,由系(中心)或學科提出試講考核意見。

5.教學科研骨干人員試講結束后,由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主任組織業務面談,黨總支書記組織政審考察,有關專家提出推薦意見。

6.對符合引進條件的教學科研骨干人員,由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負責與應聘人員商議五年目標任務及引進待遇并提出初步意見,最后由辦公室匯集有關材料交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研究決定。

7.學科帶頭人和學科方向帶頭人,由二級學科負責人召集學科成員討論引進意向,然后由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與應聘人員直接接洽,通過講座、考察答辯等方式后再審議論證。

8.經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討論通過的引進人員,由學院辦公室負責上報校人事處人才引進辦公室。

三、引進人才考核期的目標任務

引進人才5年內必須完成與購房補貼約定的教學科研任務。同時,要求聘用后3年內原則上完成以下2項標志性教學科研成果(可與購房補貼約定的教學科研任務重復計算)。

(一)教學科研骨干人員:

1.一級B論文2篇,其中1篇可用專著替代。

2.省部級課題1項。

(二)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帶頭人:

1.一級A論文1篇。

2.國家級課題1項。

四、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二○一三年六月三日

附件一應聘人員需提供的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

2.副高以上人員,職稱證書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3.崗位培訓證書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4.教師資格證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5.普通話證書復印件(有教師資格證人員)

6.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從最高學歷學位至本科)

7.有海外經歷人員(到國外做訪問學者、課程進修等),則需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如回國人員證明書

8.有海外經歷人員(到國外讀學位),則需提供由教育部頒發的相關證明材料

9.科研項目立項文件復印件

10.代表性學術著作或論文復印件

11.主要獲獎證書復印件

12.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或610辦公室)或畢業院校保衛部門(應屆生)出具的未參加“法*”非法組織的證明

13.政審函(有學校發函)

14.體檢報告

附件二學院引進人才上報材料

1.相應層次應聘表

2.學院人才引進論證表

3.**財經大學引進人才專家推薦意見表

4.聘調師資試講考核意見表

5.聽課記錄表

6.體檢表

7.應聘人員簡歷

篇3:地級市人才引進工作調研報告

地級市人才引進工作調研報告

  地級××市組建以來,、市政府將人才引進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現將人才引進工作調研報告如下:1998年8月、2000年1月相繼出臺了《××市引進高層次人才暫行辦法》、《××市引進高層次人才暫行辦法的補充意見》,市人事局還于2000年11月頒發了《關于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對高層次人才享受的優厚待遇作了具體規定。

  吸引人才易,留住人才難,人才流失的現象在許多地方并不少見,地級××市創立伊始,也遇到了這種現象。市衛生局組建后,碰到一位從事腫瘤研究的碩士研究生要求調出,原因是北京某腫瘤研究所以優厚的待遇、家屬和子女戶口進京為條件,要挖走這位研究生。經過了解得知,該研究生頗有報效家鄉之心,但是所在醫院缺乏應有的科研條件、工作環境,使他難以施展自己的才華。衛生局領導及有關幾個科室的負責同志先后數十次找這位研究生促膝談心,真誠地希望他留下來,為××地區的腫瘤防治工作發揮作用,并承諾為他創造較為寬松的工作環境,提供必需的科研條件,努力解決其工作、學習、生活上的種種困難。求賢若渴的精神感化了這位研究生。該同志心情舒暢地投入到腫瘤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被評為優秀科技工作者,去年又被選送到芬蘭國進修學習一年。

  各單位下決心以誠留才,讓高層次人才人盡其用,全市上下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促進了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的良性循環。不少外來人才不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創出佳績,而且成為人才引進的好幫手。在我市建設局工作的耿博士,在武漢點將臺高層次人才洽談會上現場宣傳,一下子就為我市有關用人單位吸引了1名博士、4名碩士,令許多自認為條件優越的地方和單位刮目相看。一些武漢大學的研究生通過他們已經在泰工作的師兄師姐介紹紛紛來泰應聘。正如他們自己所說,該所高校已經形成了××的人才同向效應。

  “××是個新興城市,發展潛力巨大,引進人才的政策優厚,引進人才的心也特誠。”剛剛舉行的南京秋季高級人才洽談會上,一位姓范的高工站在××人才招聘團攤位前,自發地向在場的應聘人才宣傳。

  據了解,這位范工是南京人,1999年曾參加首屆××高科技人才洽談會,后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但用人單位求才若渴的舉動一直讓他感動。這次他在報紙上看到我市參會的信息,就主動到場幫助我市宣傳人才引進政策,并表示現在已經可以到××工作了。在他的現場宣傳下,徘徊在雙登集團攤位前的3名碩士研究生最終將目光鎖定了該公司,雙方順利達成試用協議。